《本草單方》~ 卷十九 (6)
卷十九 (6)
1. 服食
不老丹,補脾益腎,服之七十亦無白髮。
茅山蒼朮(刮淨,米泔浸軟,切片,四斤:一斤酒浸,焙;一斤醋浸,焙;一斤,鹽四兩炒;一斤,椒四兩炒),赤白何首烏(各二斤,米泔浸,竹刀刮切,以黑豆、紅棗各五升同蒸,至豆爛,曝乾),地骨皮(去骨一斤)
各取淨末,以桑椹汁和成劑,鋪盆內,汁高三指,日曬夜露,取日月精華,待乾,以石臼搗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酒服一百丸。王海藏《醫壘元戎》
少陽丹
蒼朮(米泔浸半日,刮皮,曬乾,為末,一斤),地骨皮(溫水洗淨,去心,曬,研末,一斤),熟桑椹(二十斤,入瓷盆內揉爛,絹袋壓汁)
和末如糊,傾入盆內,日曬夜露。採日精月華,待乾,研末,煉蜜和,丸赤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無灰酒下,日三服。一年發變返黑,三年面如童子。劉松石《保壽堂方》
交加丸,升水降火,除百病。
蒼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米泔浸,炒;一份鹽水浸,炒;一份川椒炒;一份破故紙炒),黃柏(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酒浸,炒;一份童尿浸,炒;一份小茴香炒,一份生用)
揀去各藥,只取朮、柏為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鹽湯下。鄧才《筆峰雜興》
固真丹,燥濕養脾,助胃固真。並可治疝。
茅山蒼朮(一斤,分作四份:一份,青鹽一兩炒,一份;川椒一兩炒,一份;川楝子一兩炒;一份,小茴香、破故紙各一兩炒)
並揀術研末,酒煮麵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五十丸。《瑞竹堂方》
蒼朮膏,除風濕,健脾胃,變白駐顏,補虛損,大有功效。
蒼朮新者,刮去皮,薄切,米泔水浸二日,一日一換,取出,以井華水浸過二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漉出,以生絹袋盛之,放在一半原水中,揉洗津液出,紐干,將渣又搗爛,袋盛,於一半原水中揉至汁盡為度。將汁入大砂鍋中,慢火熬成膏。每一斤入白蜜四兩,熬二炷香。
每膏一斤入水澄白茯苓末半斤,攪勻,瓶收。每服三匙,侵早、臨臥各一服,以溫酒送下。忌醋及酸物、桃李雀蛤、菘菜雞魚等物。《筆峰雜興》
《經驗方》以前二味為末。丸服,不如作膏為妙。
補骨脂丸,治下元虛敗,腳手沉重,夜夜盜汗,縱欲所致。此藥壯筋骨,益元氣。
補骨脂(四兩炒香),菟絲子(四兩酒蒸),胡桃肉(一兩去皮),沉香(研二錢半)
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日一服。此乃唐宣宗時,張壽太尉知廣州得方於南番。人有詩云:三年持節向邊隅,人信方知藥力殊。奪得春光來在手,青蛾休笑白髭鬚。《和劑方》
胡桃丸,益血補髓,強筋骨,延年明目,悅心潤肌,能除百病。
白話文:
[服食]
不老丹: 此方補益脾腎,服用後即使七十歲也能避免白髮。配方包含:處理過的茅山蒼朮(分四份,分別以酒、醋、鹽、椒炒制)、赤白何首烏(以黑豆、紅棗同蒸)、地骨皮(去骨)。將藥材研磨成粉,以桑椹汁調和,日曬夜露使其乾燥,再搗碎、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一百丸,以酒送服。(出自王海藏《醫壘元戎》)
少陽丹: 此方能使頭髮變黑,三年後容顏如童子。配方包含:處理過的蒼朮、地骨皮,以及熟桑椹汁。將藥材研磨成糊狀,日曬夜露使其乾燥,再研磨成粉,煉蜜製成赤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以無灰酒送服,一日三次。(出自劉松石《保壽堂方》)
交加丸: 此方能升降水火,治療百病。配方包含:處理過的蒼朮(分四份,分別以米泔水、鹽水、川椒、破故紙炒制)和黃柏(分四份,分別以酒、童尿、小茴香、生用)。只取蒼朮和黃柏研磨成粉,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十丸,空腹以鹽湯送服。(出自鄧才《筆峰雜興》)
固真丹: 此方燥濕養脾,健脾胃,固本培元,並可治療疝氣。配方包含:處理過的茅山蒼朮(分四份,分別以青鹽、川椒、川楝子、小茴香及破故紙炒制)。將蒼朮研磨成粉,以酒煮麵糊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五十丸,以米飲送服。(出自《瑞竹堂方》)
蒼朮膏: 此方能除風濕,健脾胃,使容顏白皙,並補益虛損。配方以處理過的蒼朮熬製成膏,加入白茯苓末,製成膏劑。每次服用三匙,早晚各一次,以溫酒送服。忌食醋及酸性食物、桃李雀蛤、菘菜雞魚等。(出自鄧才《筆峰雜興》)另有經驗方指出,將藥材研磨成粉製成藥丸,不如製成膏劑效果好。
補骨脂丸: 此方治療下元虛損、肢體沉重、盜汗等因縱欲造成的症狀,能壯筋骨,益元氣。配方包含:炒過的補骨脂、酒蒸的菟絲子、去皮的胡桃肉、研磨的沉香。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空腹以鹽湯或溫酒送服,從夏至到冬至,每日服用一次。(出自《和劑方》,此方源於唐宣宗時期廣州張壽太尉。)
胡桃丸: 此方能益血補髓,強筋健骨,延年明目,使容顏悅色,並能治療百病。 (配方未詳列於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