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八 外科 (6)
卷十八 外科 (6)
1. 跌撲損傷
折傷筋骨,瘀血疼痛。
鼠屎燒末,豬脂和,敷,急裹,不過半日,痛止。《梅師方》
又,水獺一個肢解,入罐內,固濟待乾,煅存性,為末。以黃米煮粥,攤患處。摻獺末於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經驗後方》
一切損傷,止血生肌,令無瘢痕。
用鹽藏楊梅和核杵如泥,做成挺子,以竹筒收之。凡遇破傷,研末敷之。神效。《經驗》
筋骨傷破。
以熱白馬屎敷之,無瘢。《千金方》
墜馬拗損。
桑根白皮五斤為末。一斤煎膏,敷之,便止。以後亦無宿血,終不發動。《經驗方》
踠折,傷筋骨,痛不可忍者。
用生地黃一斤、藏瓜姜糟一斤、生薑四兩,都炒熱,布裹,罨傷處,冷即易之。曾有人傷折,醫令捕一生攝龜,將剝取肉,研塗之。夜夢龜傳此方,用而得愈。時珍
折傷閃肭。
杜牛膝搗,罨之。《衛生易簡方》
閃拗手足。
生薑,蔥白
搗爛,和麵炒熱,罨之。《易簡方》
墜損腸出。
新汲井水,冷噴其身面,則腸自入也。《嘉祐方》
脅破腸出。
以香油抹手送入,煎人參、枸杞子溫淋之。吃羊腎粥,十日即愈。危氏方
打撲瘀痕。
水調半夏末塗之,一宿即沒也。《永類鈐方》
破傷血出。
何首烏末敷之即止。神效。《筆峰雜興方》
破損血出不止。
以陳紫蘇葉蘸所出血,挼爛敷之,血不作膿,且愈後無瘢。甚妙也。《永類鈐方》
杖撲傷損,淤血淋漓者。
隨即嚼爛三七,罨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若受杖時,先服一二錢,則血不衝心。杖後尤宜服之。產後服亦良。時珍方
白話文:
跌撲損傷
筋骨骨折,瘀血疼痛,可用鼠屎燒成灰末,與豬油混合敷於患處,緊緊包紮,半天內疼痛就能止息。(梅師方)
另有一法,將水獺肢解,放入罐中,烘乾後煅燒至呈灰白色,研磨成粉末。用黃米煮粥,將粥塗在患處,再將水獺粉末灑在粥上,用布包紮,疼痛即可立即止息。(經驗後方)
各種損傷,都能止血生肌,不留疤痕。將鹽漬楊梅連核搗成泥狀,做成藥捻,用竹筒收存。遇有傷口破損,研磨成粉末敷用,效果神奇。(經驗方)
筋骨傷破,可用熱的白馬糞敷於患處,不會留下疤痕。(千金方)
墜馬導致扭傷,將五斤桑樹根白皮研磨成粉,取出一斤煎成膏藥敷用,就能止痛,日後也不會有瘀血殘留,不會復發。(經驗方)
扭傷骨折,筋骨受損,疼痛難忍,可用生地黃一斤、藏瓜姜糟一斤、生薑四兩,都炒熱後,用布包紮,熱敷於傷處,冷了就換熱的。曾有人受傷骨折,醫生叫他抓一隻活龜,剝取龜肉研磨塗抹,他夜裡夢見龜傳授此方,使用後痊癒。 (時珍)
骨折閃挫,將杜牛膝搗碎,熱敷患處。(衛生易簡方)
手足閃扭,將生薑、蔥白搗爛,與麵粉混合炒熱,熱敷患處。(易簡方)
墜傷導致腸子脫出,用新汲取的井水,冷噴在身體表面,腸子就會自己縮回。(嘉祐方)
腹部受傷,腸子脫出,用香油抹在手上,將腸子送回腹中,再煎煮人參、枸杞子溫熱服用,並吃羊腎粥,十天就能痊癒。(危氏方)
被打造成瘀痕,用水調和半夏粉末塗抹,一夜就能消失。(永類鈐方)
傷口破損出血,用何首烏粉末敷於傷口即可止血,效果神奇。(筆峰雜興方)
傷口破損出血不止,用陳紫蘇葉蘸取傷口流出的血,揉爛後敷在傷口上,出血就能停止,不會化膿,而且癒合後不會留下疤痕,效果極佳。(永類鈐方)
杖打導致損傷,瘀血淋漓,立即將三七嚼爛,熱敷於患處即可止血;如果出現青腫,也能消散。如果被打之前先服用一到二錢三七,就能避免血衝心;被打之後更應該服用,產後服用也有益處。(時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