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七 外科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外科 (5)

1. 惡瘡

有人患腳瘡,冬月頓然無事,夏月臭爛,痛不可言。此因行草間,惹蛇交,遺瀝瘡中。有蛇兒冬伏夏出故也。

以生蝦蟆搗,敷之,日三,即換。凡三日,一小蛇自瘡中出,以鐵箝取之,其病遂愈。蘇頌方

瑯琊女子右股病瘡,癢而不痛,愈而復作。華佗取稻糠色犬一隻,繫馬走五十里,乃斷頭,向癢處合之,須臾,一蛇在皮中動,以鉤引出,長三尺許,七日而愈。此亦怪證,取狗之血腥,以引其蟲耳。《華佗別傳》

婦人足瘡,經年不愈,名裙風瘡。

用男子頭垢、桐油調作隔紙膏,貼之。《簡便方》

女人趾瘡,甲內惡肉,突出不愈。

蜈蚣一條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圍。《醫方摘要》

足瘡生蟲。南方地卑濕,人多患足瘡,歲久生蟲如蛭,乃風毒攻注而然。

用牛或羊或豬肚,去糞不洗,研如泥,看瘡大小,入煅過泥礬半兩以上,研勻,塗帛上貼之,須臾癢入心,徐徐連帛取下,火上炙之,蟲出如絲髮、馬尾千萬,或青白赤黑,以湯洗之,三日一次。不過數次,蟲盡瘡愈。南宮從《岣嶁神書》

瘡中惡肉。

寒食麵(二兩),巴豆(五分)

水和作餅燒,末,摻之。《仙傳外科》

諸瘡惡肉胬肉。

用烏梅肉燒存性,研,敷,一夜立盡。《聖惠方》

瘡瘍刺骨。

草血竭即地錦草搗,罨之自出。《本草權度》

露雨觸瘡。凡秋露春雨著草,人素有瘡及破傷者,觸犯之,瘡頓不癢痛;若中風及毒水,身必反張,似角弓之狀。

急以鹽豉和麵,作碗子於瘡上,灸百壯,出惡水數升,乃知痛癢而瘥也。藏器

瘡犯惡露,甚者殺人。

薤白搗爛,以帛裹煨熱,去帛,敷之,冷即易換。亦可搗作餅,以艾灸之,熱氣入瘡,水出即瘥也。梅師方

冷露瘡爛。

藿香葉、細茶等分,燒灰,油調,塗葉上貼之。應驗。

下部蟲䘌。

梅葉、桃葉一斤,杵爛,蒸及熱,納小器中,隔布坐蒸之,蟲盡死也。《外臺》

臀生濕瘡。

日以新磚坐之,能去濕氣。《集玄方》

坐板瘡疥。

生芝麻嚼,敷之。《筆峰雜興》

又,絲瓜皮焙乾,為末,燒酒調,搽之。《攝生眾妙方》

岐毒初起。

芭蕉葉熨斗內燒存性,入輕粉、麻油調塗,一日三上;或消或破,皆無痕也。《仁齋直指方》

漆瘡作癢。

油調貫眾末,塗之。《千金方》

白話文:

惡瘡

有人腳上長瘡,冬天就好了,夏天卻臭爛疼痛難忍。這是因為在草叢中行走,惹到了蛇,蛇的毒液遺留在瘡中。蛇冬天蟄伏,夏天出來,所以才會這樣。用活蝦蟆搗爛敷在患處,一天三次,每次換藥。三天後,一條小蛇從瘡中出來,用鐵夾夾出來,病就好了。(蘇頌方)

瑯琊有個女子右大腿長瘡,很癢但不痛,好了又復發。華佗取來一隻毛色像稻糠的狗,綁在馬上跑了五十里,然後殺了狗,把狗頭朝著癢的地方放,一會兒,一條蛇在皮膚裡動了起來,用鉤子把它勾出來,長約三尺,七天就好了。這也是怪病,用狗的血腥味來引出蟲子。(華佗別傳)

婦女腳上長瘡,多年不愈,叫做裙風瘡。用男子的頭垢和桐油調成隔紙膏貼敷。(簡便方)

女人腳趾長瘡,指甲裡長出惡肉,突出不愈。用一條蜈蚣焙乾研磨,敷在患處;外面用南星粉末和醋調和,敷在瘡周圍。(醫方摘要)

腳上長瘡生蟲。南方土地低窪潮濕,很多人患腳瘡,時間久了就會生出像水蛭一樣的蟲子,這是因為風毒侵襲造成的。用牛、羊或豬的肚子,去除內臟不用水洗,研磨成泥,根據瘡的大小,加入煅過的明礬半兩以上,研磨均勻,塗在布上貼敷,很快就會奇癢難忍,慢慢地把布取下來,用火烤,蟲子就會像頭髮、馬尾一樣成千上萬地出來,有的青的、白的、紅的、黑的,用熱水洗乾淨,三天一次,幾次之後,蟲子就除盡了,瘡也就好了。(南宮從《岣嶁神書》)

瘡中長出惡肉。用寒食麵二兩,巴豆五分,加水和成餅烤熟,研磨成粉,摻在瘡上。(仙傳外科)

各種瘡瘍中長出的惡肉贅肉。用烏梅肉燒存性,研磨成粉,敷在患處,一夜就能去除乾淨。(聖惠方)

瘡瘍深入骨髓。用草血竭(即地錦草)搗爛,熱敷,膿血自然排出。(本草權度)

露水或雨水沾到瘡口。秋天露水或春天雨水沾到草上,人本身有瘡或破傷口,沾到後,瘡會立刻不痛不癢;如果沾到風毒或毒水,身體會反弓,像拉滿的弓一樣。立刻用鹽豉和麵,做成碗狀放在瘡上,灸一百壯,排出幾升惡水,然後才會感到痛癢,然後就好了。(藏器)

瘡感染了惡露,嚴重者會致命。把薤白搗爛,用布包起來煨熱,去掉布,敷在患處,冷了就換。也可以搗成餅,用艾灸,熱氣進入瘡中,膿水排出就好了。(梅師方)

冷露導致瘡爛。藿香葉、細茶等量,燒成灰,用油調和,塗在葉子上貼敷,很有效。(來源未註明)

下體長蟲。用梅葉、桃葉一斤,搗爛,蒸熱,放在小器皿中,隔著布坐熏蒸,蟲子就會死掉。(外臺)

臀部生濕瘡。每天用新的磚頭坐著,可以去除濕氣。(集玄方)

坐板引起的瘡疥。生芝麻嚼碎,敷在患處。(筆峰雜興)

也可用絲瓜皮焙乾研磨成粉,用燒酒調和,塗抹患處。(攝生眾妙方)

岐毒初期。將芭蕉葉放在熨斗裡燒存性,加入輕粉、麻油調和塗抹,一天三次;或消或破,都不會留下痕跡。(仁齋直指方)

漆瘡發癢。用油調和貫眾粉末,塗抹患處。(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