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七 外科 (6)
卷十七 外科 (6)
1. 反花瘡
反花瘡毒,初生惡肉如米粒,破之血出,肉隨生,反出於外。
用鵓鴿屎三兩,炒黃為末,溫漿水洗後,敷之。《聖惠方》
反花惡瘡,肉出如飯粒,根深膿潰。
柳枝葉三斤,水五升,煎汁二升,熬如餳,日三塗之。《聖惠方》
反花惡瘡,惡肉反出如花。
藜蘆末、豬脂和,敷,日三五上。《聖濟總錄》
又,鯽魚一個去腸,以羯羊屎填滿,燒存性。先以米泔洗過,搽之。
人馬反花瘡。
刮取鬼屎生陰濕地如菜,亦如地錢,黃白色,和油塗之。藏器方
白話文:
反花瘡這種毒,剛開始長出的惡性肉芽像米粒一樣,弄破後會流血,肉芽會隨之繼續生長,反而向外突出。
可以使用三兩的斑鳩屎,炒黃後磨成粉末,用溫熱的米漿水清洗患處後,再將粉末敷上。《聖惠方》
反花惡瘡,肉芽長出像飯粒,根部很深而且會潰爛化膿。
可以用三斤柳樹枝葉,加五升水煎煮,煮到剩下二升,再將其熬煮成濃稠的膏狀,每天塗抹三次。《聖惠方》
反花惡瘡,惡性肉芽反覆長出,形狀像花一樣。
可以用藜蘆粉末和豬油混合調勻,敷在患處,每天塗抹三到五次。《聖濟總錄》
另外,也可以用一條鯽魚去除內臟,用公山羊的糞便填滿魚腹,燒到留下灰燼。先用洗米水清洗患處,然後再將灰燼塗抹上去。
還有一種人或馬身上會長的反花瘡。
可以刮取陰濕地方生長的鬼屎(一種植物,像菜葉或地錢),顏色黃白色,和油混合後塗抹在患處。《藏器方》
2. 赤白癜風
紫白癜風。
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
水五斗,慢煮至五斤,去滓,再煎成膏。每臥時,溫酒調服半合,以愈為度。《聖惠方》
又,烏蛇肉(炙六兩),枳殼(麩炒),牛膝,天麻(各三兩),熟地黃(四兩),白蒺藜,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
銼片,以絹袋盛,無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溫服一小盞。忌雞鵝魚肉發物。《聖惠方》
又,豬胰一具,酒浸一時。飯上蒸熟,食,不過十具。《壽域方》
治癜風。
用茄蒂蘸硫附末,摻之。取其散血也。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亦各從其類耳。時珍方
白癜風疾。
白蒺藜子(六兩)
生搗為末。每湯服二錢,日二服,一月絕根。服至半月,白處見紅點。神效。孫真人《食忌》
又,貓兒刺枝葉燒灰,瀝汁;或煎膏塗。藏器
又,韭葉上露,旦旦塗之。時珍
白癜駁風。
桑柴炭灰二斗
甑內蒸之,取釜內熱湯洗,不過五六度,瘥。《聖惠方》
白駁風,生頭面上,浸淫漸長,似癬者,刮令燥痛。
炙鰻鱺魚油,熱搽之,不過三度,即瘥。《集驗方》
鼻面紫風,乃風熱上攻陽明經絡。亦治刺癮疹。
舶上硫黃,白礬枯等分,為末,每以黃丹少許,以津液和,塗之,一月見效。《宣明方》
汗斑癜風。
羊蹄根(二兩),獨科掃帚頭(一兩),枯礬(五錢),輕粉(一錢),生薑(半兩)
同杵如泥,以湯澡浴,用手抓患處,起粗皮,以皮包藥,著力擦之。暖臥取汗即愈。乃鹽山劉氏方,比用硫黃者更妙。藺氏《經驗方》
又,端午日收紫背浮萍曬乾。每以四兩,煎水浴,並以萍擦之;或入漢防己二錢亦可。《袖珍方》
鵝掌風病。
蘄艾真者四五兩,水四五碗,煮五六滾,入大口瓶內盛之,用麻布二層縛之,將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熱。如神。陸氏《積德堂方》
又方,鴿屎白、雄雞屎,炒,研,煎水,日洗。
白遊風腫。
螺螄肉入鹽少許,搗泥貼之。神效。葉氏《摘玄方》
白癜風癬。
用小麥攤石上,燒,鐵物壓出油,搽之。甚效。《醫學正傳》
輕粉,硫黃,黃丹,官粉(各三錢)
共為細末,夏月熏出汗時,以鮮王瓜蘸藥末搽之。神效,不論赤白癜風。
白話文:
赤白癜風
紫白癜風。
用桑樹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用小火慢慢煮到剩下五斤,濾掉藥渣,再熬成膏狀。每天睡覺前,用溫酒調服半合,直到痊癒為止。《聖惠方》
另外,取炙烤過的烏蛇肉(六兩),麩炒過的枳殼,牛膝,天麻(各三兩),熟地黃(四兩),白蒺藜,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將藥材切成片,用絹布袋裝好,浸泡在沒有灰的酒二斗中,密封七天。每天溫服一小盞。忌食雞、鵝、魚肉等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聖惠方》
另外,取豬胰腺一具,用酒浸泡一個時辰。放在米飯上蒸熟後食用,最多吃十具。《壽域方》
治療白癜風的方法。
用茄子蒂沾上硫磺和附子磨成的粉末,塗抹患處。這是為了幫助散瘀血。白癜風用白色茄子蒂,紫癜風用紫色茄子蒂,都是根據病症的種類來選擇。《本草綱目》的記載。
治療白癜風。
用白蒺藜子(六兩),生搗成粉末。每次用湯送服二錢,每天服用兩次,一個月可以斷根。服用到半個月時,白斑處會出現紅點,效果很好。孫思邈《食忌》中的記載。
另外,也可以用貓兒刺的枝葉燒成灰,瀝出汁液;或者煎煮成膏塗抹患處。出自《本草拾遺》的記載。
另外,早晨收集韭菜葉上的露水,每天塗抹患處。《本草綱目》的記載。
治療白斑病。
用桑柴炭灰二斗,放入蒸鍋蒸,取鍋內熱水清洗患處,大約五六次即可痊癒。《聖惠方》
白斑病,生長在頭面部,慢慢擴散,像癬一樣,刮破後會感到乾燥疼痛。
用炙烤過的鰻魚油,趁熱塗抹患處,大約三次就能痊癒。《集驗方》
鼻面部出現紫風,是因為風熱向上侵襲陽明經絡。也可用來治療刺癢疹。
用舶來硫磺和枯礬等分,磨成粉末,每次加入少量黃丹,用唾液調和後塗抹患處,一個月可見效。《宣明方》
治療汗斑。
用羊蹄根(二兩),獨科掃帚頭(一兩),枯礬(五錢),輕粉(一錢),生薑(半兩),一起搗成泥狀,用熱水洗澡,用手抓撓患處,使粗皮脫落,用脫落的皮包裹藥泥,用力擦拭患處。蓋上被子取汗即可痊癒。這是鹽山劉氏的方子,比用硫磺效果更好。藺氏《經驗方》的記載。
另外,端午節時收集紫背浮萍曬乾。每次用四兩煎水洗澡,並用浮萍擦拭患處;也可以加入漢防己二錢。《袖珍方》的記載。
治療鵝掌風的方法。
取上好的蘄艾四五兩,加水四五碗,煮沸五六次,倒入大口瓶中,用麻布兩層綁好瓶口,將手心放在瓶口上熏蒸,冷了再加熱。效果很好。陸氏《積德堂方》的記載。
另外一個方子,用鴿子糞便和雄雞糞便,炒過後研磨成粉,煎水,每天清洗患處。
治療白色遊風腫。
將螺螄肉加入少量鹽,搗成泥狀敷在患處。效果很好。《摘玄方》中記載。
治療白癜風癬。
用小麥攤在石頭上,燒烤後,用鐵器壓榨出油,塗抹患處,效果很好。《醫學正傳》的記載。
用輕粉,硫磺,黃丹,官粉(各三錢),一起研磨成細末,夏天出汗時,用新鮮王瓜蘸取藥粉塗抹患處。效果很好,無論是紅色還是白色的白癜風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