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七 外科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外科 (2)

1. 惡瘡

毒瘡腫痛,號叫臥眠不得。

取獨頭蒜兩顆,搗爛,麻油和,厚敷瘡上,干即易之。屢用救人,無不神效。曾有患肩上瘡,連心痛悶;又有患腦癰,久不瘥。用此並愈。

癘瘡遍身。

以浮萍濃煮汁,浴半日,多效。此方甚奇。蘇頌

惡瘡似癩,十年者。

地黃葉搗爛,日塗,鹽湯先洗。《千金方》

腳肚風瘡如癩。

桐油,人乳等分,掃之,數次即愈。《集簡方》

人面惡瘡。多生膊上,狀如人面,有口能食,食多,則膊內肉脹起;或不食,則一臂痹焉。歷試諸藥無效。惟貝母為末,以小葦筒毀其口,灌之,數日成痂,遂愈。江左商人患此,驗過。李時珍記

附骨壞瘡,久不瘥。膿汁不已,或骨從瘡孔中出。

用大蝦蟆一個、亂頭髮一雞子大、豬油四兩,煎枯去滓,待凝如膏。先以桑根皮烏頭煎湯洗,拭乾,煅龍骨末摻四邊,以前膏貼之。《錦囊秘覽》

頭瘡生蛆,頭皮內時有蛆出。

以刀切破,擠絲瓜葉汁擦之,蛆出盡,絕根。小山《怪症方》

貓眼睛瘡。身面生瘡,似貓兒眼,有光彩無膿,但痛癢不常,飲食減少。名曰寒瘡。

多吃雞魚蔥韭,自愈。夏氏《奇方》

𤸔瘡如眼,上高下深,顆顆累垂如瞽眼,其中帶青,頭上各露一舌,毒孔透里者,是也。

用生井蛙皮燒存性,為末,蜜水調敷之。《直指方》

瘡似蜂窠,愈而復發。

胡粉,硃砂等分,為末,蜜和,塗之。《聖濟》

蛇纏瘡毒。

水缸底蚯蚓一條,連泥搗敷,即愈。

又,雄黃末醋調,敷之。《普濟方》

又方,用鏡面草入鹽,杵爛敷之。妙。

一切惡瘡。

用白膠香、瀝青各一兩,以麻油、黃蠟各二錢半同熔化,入冷水中,扯千遍,攤貼之。名水沉金絲膏。《儒門事親》

又,燕窠內外泥糞研細,油調,搽。一加黃柏末。《瑞竹堂方》

又,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調硫黃、輕粉末,頻塗取效。《普濟方》

又,水銀,黃連,胡粉熬黃(各一兩)

研勻,敷之;干則以唾調。《肘後》

又,紫花地丁日乾,以罐盛燒煙,對瘡熏之,出黃水取盡,愈。《衛生易簡方》

又,用鰻魚骨炙,為末,入諸色膏藥中,貼之,外以紙護之。《經驗方》

一雲母粉敷之。《千金方》

無名惡瘡。

梁上倒掛塵(二條),韭地蚯蚓泥(少許),生蜜和,捻作餅如錢大,陰乾。用蜜水調,頻敷之。楊起《簡便方》

卒得惡瘡,人不識者。

牛膝根搗,敷之。《千金方》

又,柳葉或皮煮汁,入鹽,頻洗之。亦治面上惡瘡。《肘後》

惡瘡不愈。

左纏藤即忍冬藤一把搗爛,入雄黃五分,水二升,瓦罐煎之,以紙封七重,穿一孔,待氣出,以瘡對孔熏之,三時久,大出黃水;後用生肌藥,取效。《選奇方》

又,狗頭骨灰同黃丹末等分,敷之。《壽域方》

惡瘡久不瘥。

白話文:

惡瘡

各種毒瘡腫痛,痛得病人喊叫,無法躺下睡覺。可以用獨頭蒜兩顆搗爛,加入麻油混合,厚厚地敷在患處,乾了就換新的。這個方法屢試不爽,效果神奇。曾有人患肩上瘡,痛到心悶,也有人患腦癰久治不癒,都用這個方法治好了。

全身長滿癘瘡,可以用浮萍煮濃汁,浸浴半天,大多有效。此方甚為奇特。(蘇頌)

像癩瘡一樣的惡瘡,已經十年了,可以用地黃葉搗爛,每天塗抹,先用鹽水洗淨患處。(《千金方》)

腳肚子的風瘡像癩瘡一樣,可以用桐油和人奶等量混合,塗抹患處,幾次就能痊癒。(《集簡方》)

人面惡瘡,多長在肩膀上,形狀像人臉,還長有嘴巴能吃東西,吃得多,肩膀裡的肉就會腫脹;不吃東西,則整條手臂都會麻痺。很多藥都試過了沒效,只有用貝母磨成粉末,用小葦筒塞住瘡口的“嘴”,灌進去,幾天就結痂痊癒了。江左的商人得過這種病,驗證過此法。(李時珍記)

附骨壞瘡,久治不癒,膿液不斷流出,甚至骨頭都從瘡口裡露出來。可以用一隻大蟾蜍、雞蛋大小的一團亂頭髮、四兩豬油煎熬至乾枯,去除雜質,待凝固成膏狀。先用桑根皮和烏頭煎湯洗淨患處,擦乾,再撒上煅燒過的龍骨粉末在瘡口周圍,然後把膏藥貼上。(《錦囊秘覽》)

頭瘡生蛆,頭皮裡不時有蛆蟲爬出來,可以用刀切開患處,擠出絲瓜葉汁塗抹,蛆蟲就會全部出來,徹底根治。(小山《怪症方》)

貓眼瘡,身體或臉上長瘡,像貓眼一樣,有光澤但不流膿,只是經常疼痛瘙癢,飲食減少,叫做寒瘡。多吃雞、魚、蔥、韭,就會自癒。(夏氏《奇方》)

瘡像眼睛一樣,上面高下面深,一顆顆地往下垂,像瞎子的眼睛,中間帶青色,每個瘡上面都露出一個像舌頭一樣的東西,毒孔貫穿到裡面,就是這種瘡。可以用生井蛙皮燒成灰,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和敷在患處。(《直指方》)

瘡像蜂窩一樣,好了又復發,可以用胡粉和硃砂等量混合,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患處。(《聖濟》)

蛇纏瘡毒,可以用水缸底的一條蚯蚓連泥一起搗爛敷上,就能痊癒。

也可以用雄黃粉末用醋調和,敷在患處。(《普濟方》)

還有個方法,用鏡面草加鹽搗爛敷上,效果極好。

各種惡瘡,可以用白膠香、瀝青各一兩,麻油、黃蠟各二錢半一起熔化,然後放入冷水中反覆拉扯一千遍,攤開貼在患處,叫做水沉金絲膏。(《儒門事親》)

或者,用燕窩裡裡外外的泥糞研磨成細粉,用油調和,塗抹患處,也可以加一些黃柏粉末。(《瑞竹堂方》)

或者,用巴豆三十粒,用麻油煎至變黑,去掉巴豆,用剩下的油調和硫磺、輕粉粉末,經常塗抹。(《普濟方》)

或者,用水銀、黃連、胡粉熬至黃色(各一兩),研磨均勻,敷在患處,乾了就用唾液調和。(《肘後》)

或者,用紫花地丁曬乾,放在罐子裡燒煙,對著瘡熏,直到流出黃水,流盡了就痊癒了。(《衛生易簡方》)

或者,用鰻魚骨炙烤後磨成粉末,加入各種膏藥中,貼在患處,外面用紙保護。(《經驗方》)

還有一個方法是用雲母粉敷在患處。(《千金方》)

無名惡瘡,可以用屋樑上倒掛的灰塵(兩條)、韭菜地裡的蚯蚓泥(少許)、生蜂蜜混合,捏成像銅錢一樣大小的藥餅,陰乾。用蜂蜜水調和,經常敷在患處。(楊起《簡便方》)

突然得了不認識的惡瘡,可以用牛膝根搗爛敷在患處。(《千金方》)

或者,用柳葉或柳樹皮煮水,加鹽,經常清洗患處,也能治療臉上的惡瘡。(《肘後》)

惡瘡久治不癒,可以用左纏藤(也就是忍冬藤)一把搗爛,加入雄黃五分,水二升,用瓦罐煎熬,用紙封七層,只留一個小孔,等氣體出來,把患處對著小孔熏,熏三刻鐘左右,就會流出很多黃水;之後再用生肌藥,就能痊癒。(《選奇方》)

或者,用狗頭骨灰和黃丹粉末等量混合,敷在患處。(《壽域方》)

惡瘡很久都不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