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六 外科 (1)
卷十六 外科 (1)
1. 楊梅瘡
治楊梅瘡,不犯輕粉,病深者月餘,淺者半月即愈。服輕粉藥,筋骨攣痛癱瘓,不能動履者,服之亦效。
用土茯苓一兩,薏苡仁、金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蘚皮各五分,皂莢子四分。氣虛加人參七分,血虛加當歸七分。水二大碗,煎,飲,一口三服。搜風解毒,妙不可言。惟忌飲茶及羊牛雞鵝魚肉、燒酒、法面、房勞。蓋秘方也。時珍方
楊梅瘡,筋骨痛。
椰殼燒存性,臨時炒熱,以滾酒泡服二三錢,暖覆取汗,其痛即止。神驗。時珍
楊梅瘡痘,小如指頂,遍身者。先服敗毒散,後用此解皮膚風熱。不過十服愈。
用瓜蔞皮為末。每服三錢,燒酒下,日三服。《集簡方》
治廣瘡結毒。
木瓜一味,末之。日五服,白湯吞三錢。自方
筋骨毒痛,因患楊梅瘡,服輕粉藥成者。
野薔薇根(白皮洗三斤),水酒(十斤)
煮一炷香。每日任飲,以愈為度。鄧筆峰方
一方,用刺薔薇根三錢,五加皮、木瓜、當歸、茯苓各二錢,以酒二盞,煎一盞,日服一次。
輕粉毒痛,年久不愈者。
威靈仙(三斤),水酒(十瓶)
封煮一炷香,出火毒。逐日飲之,以愈為度。《集簡方》
解輕粉毒。近有好淫之人,多病楊梅毒瘡,藥用輕粉,愈而復發;久則肢體拘攣,變為癰漏,延綿歲月,竟致廢篤。
惟銼土茯苓三兩,或加皂莢、牽牛各一錢,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數劑,多瘥。蓋此疾始由毒氣干於陽明而發,加以輕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挾相火來凌脾土。土屬濕,主肌肉,濕熱鬱蓄於肌腠,故發為癰腫;甚則拘攣。《內經》所謂濕氣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茯苓甘淡而平,能去脾濕。濕去則營衛從而筋脈柔,肌肉實而拘攣癰漏愈矣。
中輕粉毒,齒縫出血臭腫。
貫眾,黃連(各半兩)
煎水入冰片少許,時時漱之。陸氏《積德堂方》
楊梅惡瘡。
馬鞭草煎湯,先熏後洗,氣到便爽,痛腫隨減。陳嘉謨《本草蒙筌》
又,銀硃,官香(等分)
為末,以紙卷作捻,點燈置桶中,以鼻吸菸,一日一作,七日愈。
一方,銀硃(二錢),孩兒茶(一錢),龍掛香(一錢),皂角子(一錢)
為末,如上法用。
又方,銀硃,輕粉(各一錢),黃蠟,清油(各一兩)
化開和收,以油紙攤貼,瘡痂自脫也。
又,雄黃(一錢半),杏仁(三十粒去皮),輕粉(一錢)
為末。洗淨,以雄豬膽汁調上,二三日即愈。《積德堂方》
楊梅瘡年久,破爛坑陷者。
用銀硃、水粉、線香各三錢,乳香、沒藥各五分,片腦二分,為末。以紙卷作捻,浸油點燈照瘡,日三次,七日見效。須先服通聖散數貼,臨時口含椒茶,以防毒氣入於齒也。
男女下疳。
母豬糞黃泥包,煅存性,為末。以米泔洗淨,搽,立效。《簡便方》
白話文:
楊梅瘡
治療楊梅瘡,不使用輕粉這種藥物,病症深的,一個多月可以痊癒;病症淺的,半個月就能好。如果服用含有輕粉的藥物,導致筋骨攣縮疼痛、癱瘓,不能行動的,服用以下藥方也有效。
使用土茯苓一兩,薏苡仁、金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鮮皮各五分,皂莢子四分。如果氣虛,加入人參七分;如果血虛,加入當歸七分。加兩大碗水煎煮,煎好後飲用,一次分三次喝完。這個藥方可以祛風解毒,效果非常好。但要注意,服用藥期間要忌飲茶、羊肉、牛肉、雞肉、鵝肉、魚肉、燒酒、發酵麵食和房事。這是個秘方。這是李時珍提供的方子。
楊梅瘡會導致筋骨疼痛。
將椰子殼燒成炭,臨時炒熱,用熱酒沖泡二三錢,蓋上被子取汗,疼痛就會停止。效果非常神奇。這是李時珍提供的方子。
楊梅瘡引起的痘疹,小如指尖,遍布全身的。先服用敗毒散,然後使用這個方子來解除皮膚的風熱,服用不超過十劑就會痊癒。
用瓜蔞皮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燒酒送服,每天服用三次。《集簡方》
治療廣瘡引起的結毒。
只用木瓜一種藥材,磨成粉末,每天服用五次,每次用白開水吞服三錢。這是自擬的方子。
因患楊梅瘡而服用輕粉藥導致筋骨毒痛的人。
用野薔薇根(去皮洗淨,三斤),加入水和酒(共十斤)
煮一炷香的時間,每天隨意飲用,直到痊癒為止。這是鄧筆峰提供的方子。
另一個方子,用刺薔薇根三錢,五加皮、木瓜、當歸、茯苓各二錢,用兩杯酒煎成一杯,每天服用一次。
輕粉導致的毒痛,多年不癒的。
用威靈仙(三斤),加入水和酒(共十瓶)
密封煮一炷香的時間,去除火毒。每天飲用,直到痊癒為止。《集簡方》
解除輕粉的毒性。最近有些縱慾的人,多患有楊梅毒瘡,用輕粉治療,癒合後又復發;時間長了,肢體就會拘攣,變成癰疽膿瘡,持續多年,最終導致殘疾。
只需將土茯苓切成三兩,或者加入皂莢、牽牛各一錢,加六碗水煎成三碗,分三次服用。服用幾劑後,大多會痊癒。這種疾病起初是毒氣侵犯陽明經而發病,加上輕粉燥烈,時間長了會導致體內水分虧損,肝火就會來侵犯脾土。脾屬土,主肌肉,濕熱鬱積在肌膚,所以會發為癰腫;嚴重的話就會導致拘攣。《內經》所說的濕氣傷害人的皮肉筋骨就是這個意思。土茯苓味甘淡而性平,能去除脾濕。濕氣去除,營衛就能正常運行,筋脈也變得柔韌,肌肉充實,拘攣和癰腫就會痊癒。
中了輕粉的毒,牙縫出血,腫脹發臭。
用貫眾、黃連(各半兩)
煎水,加入少許冰片,時常漱口。這是陸氏《積德堂方》。
楊梅引起的惡瘡。
用馬鞭草煎湯,先熏蒸後清洗,藥氣一到就會感到舒爽,疼痛腫脹隨之減輕。這是陳嘉謨《本草蒙筌》所記載的方法。
另外,銀硃、官香(等分)
磨成粉末,用紙卷成細條,點燃放在桶中,用鼻子吸入煙氣,每天一次,七天痊癒。
還有一個方子,用銀硃(二錢),孩兒茶(一錢),龍掛香(一錢),皂角子(一錢)
磨成粉末,用法如上。
還有一個方子,用銀硃、輕粉(各一錢),黃蠟、清油(各一兩)
融化混合,用油紙攤開貼在患處,瘡痂會自然脫落。
還有,雄黃(一錢半),杏仁(三十粒去皮),輕粉(一錢)
磨成粉末。洗淨患處,用雄豬膽汁調和後塗抹,兩三天就會好。《積德堂方》
楊梅瘡多年不癒,潰爛成坑的。
用銀硃、水粉、線香各三錢,乳香、沒藥各五分,片腦二分,磨成粉末。用紙卷成細條,浸油點燃,照射患處,每天三次,七天見效。必須先服用通聖散數劑,臨時口含花椒茶,以防止毒氣侵入牙齒。
男女下疳。
用母豬糞包上黃泥,煅燒後存性,磨成粉末。用米泔水洗淨患處,塗抹,立刻見效。《簡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