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六 外科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外科 (2)

1. 楊梅瘡

又,用孩兒茶末,米泔洗淨,敷之。神效。或加胡黃連等分。《外科》

又,孩兒茶(一錢),珍珠(一分),片腦(半分)

為末,敷之。《纂奇方》

又,孩兒茶一錢,輕粉一分,片腦一字,為末,搽之。唐氏方

又,爐甘石(火煅,醋淬五次一兩),孩兒茶(三錢)

為末,油調,敷,立愈。邵真人方

又,破絲網(燒存性),孩兒茶(各五分)

研末,以濃茶洗淨,擪之三五次,效。忌生酒房事發物。《集簡方》

又,橄欖燒存性,研末,油調敷之。或加孩兒茶等分。《乾坤生意》

又方,五倍子,花椒(去子炒各一錢),細辛(焙三分)

為末。先以蔥湯洗淨,搽之,一二日即生肉也。《杏林摘要》

又,駝絨燒灰,水澄過,入炒黃丹等分為末,搽之,即效。《經驗方》

又,雞卵殼炒,研,油調,敷之。《杏林摘要》

蛀干陰瘡

以桐油傘紙燒灰,出火毒一夜,敷之,便結痂。《袖珍》

又,鯽魚膽取汁塗疳瘡、陰蝕瘡,殺蟲止痛。點喉中,並治骨鯁、竹刺不出。時珍

陰頭疳蝕。

雞內金不落水,拭淨,新瓦焙脆,出火毒,為細末。先以米泔水洗瘡,乃搽之。亦治口疳。《經驗方》

疳瘡成漏,膿水不止。

用羊羔兒骨,鹽泥固濟,煅過,研末五錢,入麝香、雄黃末各一錢,填瘡口,三日外,必合。《總微論》

下疳濕瘡。

蠶繭盛頭垢,再以一繭合定,煅紅,出火毒,研,搽。楊氏方

又,發灰(一錢),棗核(七個)

燒,研,洗,貼。《心鑑》

妒精下疳。

大訶子燒灰,入麝香少許。先以米泔水洗,後搽之;或以荊芥、黃柏、甘草、馬鞭草、蔥白煎湯洗,亦可。《夷堅志》

身面疳瘡,出黃水者。

葵根燒灰,和豬脂塗之。《食療本草》

白話文:

楊梅瘡

孩兒茶末加米泔水洗淨後敷患處,效果很好。也可以加入等量的胡黃連。另有方劑:孩兒茶、珍珠、冰片研末敷用;孩兒茶、輕粉、冰片研末擦拭;爐甘石(火煅,醋淬五次)和孩兒茶研末,用油調敷,能立即痊癒;燒存性的破絲網和孩兒茶研末,用濃茶洗淨患處後,反覆塗抹三五次,效果顯著,忌酒、房事及發物;橄欖燒存性研末,用油調敷,也可以加入等量的孩兒茶;五倍子、花椒(去子炒)、細辛研末,先用蔥湯洗淨患處,再塗抹,一兩天即可長出新肉;駝絨燒灰,用水澄清後,加入炒黃丹研末擦拭,效果很好;雞蛋殼炒後研磨,用油調敷。

蛀干陰瘡

將桐油傘紙燒成灰,去除火毒一夜後敷用,很快就會結痂。

陰蝕瘡

取鯽魚膽汁塗抹疳瘡、陰蝕瘡,能殺蟲止痛。滴入喉嚨,還能治療骨鯁、竹刺卡喉。

陰頭疳蝕

雞內金(未落水)拭淨,用新瓦焙脆,去除火毒,研成細末。先用米泔水清洗瘡口,再塗抹藥粉。此方也能治療口腔疳瘡。

疳瘡成漏,膿水不止

用羊羔骨、鹽泥混合後燒烤,研磨成五錢的藥末,加入麝香、雄黃末各一錢,填入瘡口,三日內必能癒合。

下疳濕瘡

用蠶繭盛裝頭垢,再用一個蠶繭合住,煅燒至紅,去除火毒,研磨後塗抹。另有方劑:發灰和棗核燒成灰,研磨後洗淨患處,再貼敷。

妒精下疳

大訶子燒成灰,加入少許麝香。先用米泔水清洗患處,再塗抹藥粉;或用荊芥、黃柏、甘草、馬鞭草、蔥白煎湯清洗患處。

身面疳瘡,出黃水者

葵根燒灰,拌豬油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