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六 外科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外科 (8)

1. 石癰

石癰諸癰。

赤小豆五合,納苦酒中五宿,炒研。以苦酒和塗,即消。加瓜蔞根等分。

石癰,堅硬如石,不作膿。

莨宕子為末。醋和,敷瘡根,即拔出。《千金方》

又,用蛇蛻皮貼之,經宿便愈。《聖濟總錄》

又,用橡子一枚,以醋於青石上磨汁,塗之,干即易。不過十度即平。《千金方》

又,生商陸根搗,擦之。燥即易,取軟為度。亦治濕漏諸癤。張文仲方

又,梁上塵灰,葵根,英灰等分,用醋和,敷之。《千金方》

白話文:

石癰這種腫瘡,和其他各種癰腫的處理方式如下:

用五合的赤小豆,浸泡在苦酒中五個晚上,然後炒過磨成粉末。再用苦酒調和成糊狀塗抹在患處,腫脹就會消退。如果加入等量的瓜蔞根效果更好。

石癰的特點是堅硬如石頭,而且不會化膿。

將莨宕子磨成粉,用醋調和,敷在瘡的根部,就能將瘡拔出。《千金方》記載。

另外,用蛇蛻皮貼在患處,過一夜就會痊癒。《聖濟總錄》記載。

又有一種方法,用一個橡子,在青石上用醋磨出汁液,塗在患處,等乾了就更換。塗抹不超過十次就會痊癒。《千金方》記載。

另外,新鮮的商陸根搗碎後,擦在患處,等乾了就更換,以變軟為標準。也能治療濕漏等各種癤子。這是張文仲的藥方。

還有一個方法,用屋樑上的塵灰、葵根和英灰等量混合,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千金方》記載。

2. 瘭疽

瘭疽惡毒。肉中忽生一黤子,大如豆粟,或如梅李,或赤或黑,或白或青,其靨有核,核有深根應心,能爛筋骨。毒入臟腑即殺人。但飲葵根汁,可折其熱毒。姚僧坦《集驗方》

手足瘭疽。此瘭喜著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

用蕓薹葉煮汁,服一升,並食干熟菜數頃。少與鹽醬。冬月用子研水服。《千金方》

又,生人發灰,米湯服二錢;外以生人發灰三分、皂角刺灰二分、白芨一分為末,乾摻;或以豬膽汁調。《直指方》

又,大鯽魚(長三四寸者),亂髮灰(一雞子大),豬脂(一升)

同煎膏,塗之。《千金方》

又,以溫醋、米泔洗淨,用胡燕窠土和百日男兒屎,敷之。《千金》

瘭疽著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而復發。

虎屎白者,以馬尿和之,曬乾燒灰,粉之。《千金方》

瘭疽毒瘡,喜著十指,狀如代指,根深至肌,能壞筋骨;毒氣入臟殺人。

宜燒鐵烙之,或灸百壯,日飲犀角汁,取瘥。《千金方》

瘭疽徹骨癢。

狗屎燒灰塗瘡,勿令病者知。藏器

白話文:

瘭疽這種病很惡毒。在肌肉裡突然長出一個像黑痣的東西,大小像豆子或梅子李子,顏色可能是紅色、黑色、白色或青色,它的表面有核,這個核有深深的根連到心臟,能腐爛筋骨。如果毒性侵入內臟就會致命。但可以喝葵根汁,可以減輕它的熱毒。這是姚僧坦《集驗方》裡記載的。

手腳的瘭疽。這種瘭疽喜歡長在手、腳、肩膀和背部,一顆顆像紅豆一樣,剝開會有汁液流出。

可以用蕓薹葉煮汁,喝一升,並吃一些曬乾煮熟的蔬菜。少放鹽和醬油。冬天可以用蕓薹子磨水喝。《千金方》

另外,可以用人的頭髮燒成的灰,用米湯送服二錢;外敷可以用人的頭髮灰三分、皂角刺灰二分、白芨一分磨成粉,直接撒在患處;或是用豬膽汁調成糊狀塗抹。《直指方》

另外,用大鯽魚(長三四寸的),加上亂髮燒成的灰(像一個雞蛋那麼大),還有豬油(一升),一起煎成膏狀,塗在患處。《千金方》

另外,用溫醋和米漿水洗淨患處,然後用胡燕的鳥窩土和百日男嬰的糞便混合敷在上面。《千金》

瘭疽長在手、腳、肩膀和背部,一顆顆像米粒一樣突起,顏色是白色,刮開會有汁液流出,好了又會復發。

用老虎的白色糞便,和馬尿混合,曬乾後燒成灰,敷在患處。《千金方》

瘭疽是毒瘡,喜歡長在十根手指上,看起來像長出多餘的手指,根部深入肌肉,能破壞筋骨;毒氣侵入內臟會致命。

應該用燒紅的鐵來烙患處,或用艾灸一百壯,每天喝犀牛角汁,就能痊癒。《千金方》

瘭疽會癢到骨頭裡。

可以用狗屎燒成灰塗在瘡上,不要讓病人知道。這是藏器記載的方法。

3. 多骨疽

骨疽不愈,愈而復發,骨從孔中出。

宜瘡上灸之。以烏雌雞一隻,去肉取骨,炒成炭,以三家甑蔽、三家砧木刮屑各一兩,皆燒存性,和導瘡中,碎骨當出盡而愈。《千金方》

又,蕪菁子搗敷之,用帛裹定,日一易之。《千金方》

骨疽不合。

掘地作坑,口小里大,深三尺,以乾雞屎二升同艾及荊葉搗碎,入坑內,燒令煙出,以疽口就熏,用衣擁之,勿令泄氣,半日當有蟲出。甚效。《千金方》

多骨瘡,不時出細骨。乃母受胎未及一月,與六親骨肉交合,感其精氣,故有多骨之名。用密陀僧末,桐油調勻,攤之即愈。《壽域方》

白話文:

骨疽這種病如果一直好不了,或是好了又復發,就會有骨頭從傷口孔洞中跑出來。

應該在瘡口上用艾灸。另外,取一隻烏骨母雞,剔除雞肉留下雞骨,將雞骨炒成炭,再取三戶人家蒸籠的竹篾、三戶人家砧板刮下來的木屑各一兩,都燒成炭後,將這些藥粉混合在一起,導入瘡口中。這樣碎骨就會慢慢排出乾淨,病就會痊癒。《千金方》

還有一個方法,將蕪菁子搗碎敷在瘡口,用布包好固定,每天換一次藥。《千金方》

骨疽如果傷口無法癒合。

可以挖一個坑,坑口小裡面大,深度約三尺。將兩升的乾燥雞屎,和艾草、荊樹葉一起搗碎,放入坑內,點火燃燒使其產生煙霧。讓瘡口對著煙霧薰,用衣服包好不要讓煙散掉,薰半天應該會有蟲跑出來,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千金方》

有多骨瘡,會不時跑出細小的骨頭。這種病是因為母親懷孕不到一個月時,和近親發生性關係,感受了親人的精氣所導致,所以才會有「多骨」的說法。可以用密陀僧粉末,用桐油調勻後敷在患處,就能痊癒。《壽域方》

4. 疔瘡

疔腫癰疽,及一切無名腫毒。

用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握共搗,入酒一碗,絞汁服;以滓敷之,取汗即愈。或六月六日採蒼耳葉、九月九日採野菊花為末,每酒服三錢亦可。《衛生易簡方》

孫氏《集效方》只用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熱服取汗;以滓敷,即愈。

疔瘡發背。

草烏頭去皮,為末,用蔥白連須和,搗丸豌豆大,以雄黃為衣。每服一丸,先將蔥一根細嚼,以熱酒送下,或有噁心,嘔三四口,用冷水一口止之,即臥,以被厚蓋,汗出為度。亦治頭風。《乾坤秘韞》

疔瘡腫毒。

端午採豨薟草日乾,為末。每服半兩,熱酒調下,汗出即愈。極有效驗。《集簡方》

又,小薊(四兩),乳香(一兩),明礬(五錢)

為末。酒服二錢,出汗為度。《普濟方》

疔腫初起。

王不留行子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集簡方》

又,白芷(一錢),生薑(一兩擂),酒(一盞)

溫服取汗,即散。《袖珍方》

疔瘡入腹。

牡豬屎和水絞汁,服三合,立瘥。《聖惠方》

疔瘡發汗。

千年石灰炒十分,舊黑傘紙燒灰一分,各為末,和勻,每用一小匙。先以齏水些少,傾入香油些少,同末攪勻,沸湯一盞調下,厚被蓋之,一時大汗出也。《醫方捷徑》

疔腫瘡毒已篤者。

用土蜂房一個、蛇退一條,黃泥固濟,煅存性,為末。每服一錢,空心好酒下,少頃,腹中大痛。痛止,其瘡已化為黃水矣。輕者,一服立效;甚者,不過二服。《普濟方》

一切疔腫,危困者。

用蒼耳根葉搗,和小兒尿絞汁,冷服一升,日二服,拔根出。

邵真人方

蒼耳根(三兩半),烏梅肉(五個),連須蔥(三根)

酒二鍾,煎一鍾,熱服取汗。

疔瘡垂死。

甘菊花一握搗汁一升,入口即活。此神驗方也。冬月採根。《肘後方》

赤疔瘡。

用狗寶八分、蟾酥二錢、龍腦二錢、麝香一錢為末,好酒和,丸麻子大。每服三丸,以生蔥三根同嚼細,用熱蔥酒送下,暖臥汗出為度。後服流氣追毒藥,貼拔毒膏,取愈。《通玄論》

一切疔腫,及無名腫毒惡瘡。

劉松石《經驗方》用蒼耳草梗中蟲一條、白梅肉三四分,同搗如泥,貼之,立愈。

《聖濟總錄》用麻蟲即蒼耳草內蟲炒黃色、白殭蠶、茶各等分為末,蜜調,塗之。

又,用蒼耳節內蟲四十九條,槌碎入人言少許,槌成塊。刺瘡令破,敷之少頃,以手撮出根,即愈。

疔腫惡毒。

取蒼耳蠹蟲燒存性,研末,油調,塗之,即效;或以麻油浸死收貯,每用一二枚搗,敷,即時毒散。大有神效。時珍

又,艾蒿一擔燒灰,於竹筒中淋取汁,以一二合和石灰如糊。先以針刺瘡至痛,乃點藥三遍,其根自拔。孫真人《千金方》

疔腫初起。

多年土內鏽釘,須露天者良,火煅,醋淬,刮下鏽末,不論遍次,煅取收之。每用少許,人乳和,挑破敷之;仍炒,研二錢,以齏水煎滾,待冷調服。《普濟方》

白話文:

疔瘡

疔瘡、腫塊、癰疽,以及所有不明原因的腫毒:

  • 用野菊花的莖葉和蒼耳草各一把,一起搗爛,加入一碗酒,絞出汁液服用;用剩下的藥渣敷在患處,發汗後就會痊癒。或者在農曆六月初六採蒼耳葉、九月初九採野菊花,磨成粉末,每次用酒送服三錢,也可以。
  • 直接用野菊花連莖搗爛,用酒煎煮,趁熱服用以發汗;用剩下的藥渣敷在患處,就會痊癒。
  • 疔瘡長在背部:
  • 把生烏頭草去掉皮,磨成粉末,用蔥白連蔥鬚一起搗成丸,像豌豆大小,外層裹上雄黃。每次服用一丸,先將一根蔥細嚼,用熱酒送服,如果感到噁心,嘔吐三四口後,喝一口冷水止吐,然後就躺下,用厚被子蓋好,以出汗為度。這個方法也治療頭痛。
  • 疔瘡腫痛:
  • 在端午節採集豨薟草,曬乾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兩,用熱酒調服,發汗後就會痊癒,效果非常好。
  • 將小薊(四兩)、乳香(一兩)、明礬(五錢)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以發汗為度。
  • 疔瘡剛開始發作:
  • 將王不留行子磨成粉末,與蟾酥一起做成小米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一丸,用酒送服,發汗後就會痊癒。
  • 用白芷(一錢)、生薑(一兩搗成泥),加入一盞酒。溫熱服用,發汗後就能消散。
  • 疔瘡侵入腹部:
  • 用母豬的糞便和水混合絞出汁液,服用三合,立刻痊癒。
  • 治療疔瘡發汗:
  • 將陳年石灰炒到十分熟,舊的黑雨傘紙燒成灰一分,分別磨成粉,混合均勻,每次用一小匙。先用一點點醬水,倒入少許香油,與粉末攪拌均勻,用一碗滾燙的開水調勻服用,然後用厚被子蓋好,很快就會大量出汗。
  • 疔瘡腫毒已經很嚴重:
  • 用一個土蜂巢和一條蛇蛻,用黃泥包住,煅燒後留下灰,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用好酒送服,不久腹部會劇痛。疼痛停止後,瘡就會化膿為黃水。病情輕微的,服用一次就有效;嚴重的,服用不超過兩次。
  • 所有疔瘡腫毒,病情危急者:
  • 用蒼耳根葉搗爛,和小兒尿混合絞出汁液,冷服一升,每天兩次,直到把毒根拔出。
  • 用蒼耳根(三兩半)、烏梅肉(五個)、連須蔥(三根),加入兩鐘酒,煎煮成一鐘,趁熱服用以發汗。
  • 疔瘡垂危:
  • 將甘菊花一把搗爛取出一升汁液,喝下去就可活命。這個方法非常靈驗。冬天可以採集菊花根。
  • 紅疔瘡:
  • 用狗寶八分、蟾酥二錢、龍腦二錢、麝香一錢磨成粉末,用好酒調和,做成麻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三丸,與三根生蔥一同嚼碎,用熱蔥酒送服,蓋好被子,以發汗為度。之後再服用疏通氣血、追逐毒素的藥,貼上拔毒膏,就能痊癒。
  • 所有疔瘡腫毒,以及不明原因的腫毒惡瘡:
  • 用蒼耳草莖中的蟲子一條、白梅肉三四分,一同搗成泥,敷在患處,立刻痊癒。
  • 用麻蟲(即蒼耳草內的蟲子)炒至黃色、白殭蠶、茶葉,等分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塗在患處。
  • 用蒼耳節內的蟲子四十九條,搗碎,加入少許人中白,搗成塊狀。刺破瘡口,敷在患處,稍等片刻,用手將毒根拔出,就會痊癒。
  • 疔瘡腫毒惡劣:
  • 取蒼耳中的蠹蟲燒成炭,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在患處,立刻見效;或者用麻油浸泡死去的蠹蟲儲存起來,每次用一兩枚搗爛,敷在患處,毒素立刻消散。效果非常神奇。
  • 將一擔艾蒿燒成灰,在竹筒中淋出汁液,用一二合和石灰調成糊狀。先用針刺破瘡口直到感到疼痛,然後塗抹藥糊三遍,毒根自然拔出。
  • 疔瘡剛開始發作:
  • 將多年埋在土裡的鏽釘(必須是露天的效果才好),用火燒,用醋淬,刮下鏽末,不論次數,燒過後取來收好。每次用少許,用人乳調和,挑破瘡口後敷上;然後將鏽末炒過,研磨成二錢,用醬水煎滾,等涼後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