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六 外科 (7)
卷十六 外科 (7)
1. 癰疽
異疽,似癰而小有異,膿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滿。
用蕓薹搗熟,布袋盛於熱灰中煨熟,更互熨之,不過兩三度。無葉用乾者。《千金方》
酒毒生疽。一婦人嗜酒,胸生一疽,脈緊而澀。
用酒炒人參、酒炒大黃等分為末。薑湯服一錢,得唾汗出而愈。丹溪醫案
腦上癰癤。
石灰入飯內搗爛,合之。李樓《奇方》
疽瘡有蟲。
生麻油滓貼之,綿裹,當有蟲出。《千金方》
白話文:
癰疽
一種特殊的腫瘍,看起來像癰疽,但略有不同,膿液像小豆汁一樣,今天還很小,明天就腫大了。
將蕓薹搗爛煮熟,用布袋裝好放在熱灰裡煨熱,輪流熱敷患處,兩三次即可。沒有新鮮蕓薹葉,可以用乾的代替。(出自《千金方》)
因飲酒過度而引起的腫瘍。一位嗜酒的婦女,胸部長了一個腫瘍,脈象緊澀。
用酒炒過的人參和酒炒過的大黃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薑湯送服一錢(約3克),服用後引發出汗,病就好了。(出自《丹溪醫案》)
頭部生長的癰疽。
將石灰和米飯搗爛,敷在患處。(出自李樓《奇方》)
腫瘍裡有蟲。
用生麻油的油渣敷在患處,用棉花包裹,蟲子就會出來。(出自《千金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