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五 幼科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幼科 (9)

1. 諸疾

小兒痰喘咳嗽,膈熱,久不瘥。

瓜蔞實一枚去子,為末,以寒食麵和作餅子,炙黃,再研末。每服一錢,溫水化下,日三服,效乃止。劉河間《宣明方》

小兒病氣喘,因動土犯禁,但按九宮看太陽在何宮?取其土煎湯飲之,喘即定。時珍方

小兒齁喘。

活鯽魚七個,以器盛,令兒自便尿養之,待紅,煨熟,食。甚效。《集簡方》

小兒痰齁多年。

海螵蛸末,米飲服一錢。葉氏《摘玄方》

小兒風痰。

銅綠不拘多少,研粉,醋麵糊丸芡子大。每薄荷湯化服一丸,須臾吐涎如膠。神效。名綠雲丹。

小兒痰哮。

向南牆上年久螺螄為末,日晡時以水調成,日落時以手合掌皈依,吞之即效。葉氏《摘玄方》

小兒鹽哮。

芝麻秸瓦內燒存性,出火毒,研末,以淡豆腐蘸食之。《摘玄方》

又,鼠屎燒,研,水酒空心服之,一歲一錢。

小兒失音不語。

取蝦蟆膽汁點舌上,立愈。孫氏《集驗方》

小兒口噤,病在咽中,如麻豆許,令兒吐沫,不能乳食。

葛蔓燒灰一字,和乳汁點之,即瘥。《聖惠方》

小兒項軟,乃肝腎虛,風邪襲入。

用附子去皮臍、天南星各二錢為末,薑汁調,攤貼天柱骨;內服瀉青丸。《全幼心鑑》

又,蛇含石一塊煅七次,醋淬七次,研鬱金等分,為末,入麝香少許,白米飯丸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一日一服。《活幼全書》

小兒赤目。

水調黃連末,貼足心。甚妙。《全幼心鑑》

又,茶調胡黃連末,塗手足心,即愈。《濟急仙方》

嬰兒赤目,在蓐內者。

人乳浸黃柏末,點之。《小品》

小兒麩翳未堅,不可亂投藥。

宜以珊瑚研如粉,日少少點之,三日愈。錢相公《篋中方》

小兒目翳,或來或去,漸大侵睛。

雪白鹽少許,燈心蘸點日三五次,不痛不礙。屢用有效。《活幼口議》

小兒心痛。

白烏骨雞屎(五錢曬乾),松脂(五錢)

為末,蔥頭汁和丸梧子大,黃丹為衣。每醋湯服五丸。忌生冷硬物。三四日立效。《嬰童百問》

小兒雀目。

夜明砂研,豬膽汁和,丸綠豆大。每米飲下五丸。

一方加黃芩等分為末。米泔煮豬肝,取汁調服半錢。

小兒雀盲,至晚忽不見物。

用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開,入穀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日食之。屢效。忌鐵器。如不肯食,炙熟,搗,作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家寶方》

小兒羸瘦。

甘草三兩炙焦,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溫水下五丸,日二服。《金匱玉函》

小兒羸瘦,食不生肌。

烏骨雞肋煅燒存性。每服三指,酒下,良。《別錄》

小兒不乳。

用雄雀屎四枚末之,與吮。《總微方》

小兒百日內,無故口青,不飲乳。

用凌霄花、大藍葉、芒硝、大黃等分為末,以羊髓和,丸梧子大。每研一丸,以乳送下,便可吃乳。熱者可服,寒者勿服。昔有人體官,後雲遊湖湘,修合此方,救危甚多。《普濟方》

白話文:

諸疾

兒童痰喘咳嗽,伴隨胃熱,久治不癒。將瓜蔞實去籽研磨成粉,用寒食麵和成餅,烤至金黃色,再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溫水送服,一日三次,見效即停。出自劉河間的《宣明方》。

兒童氣喘,因觸犯禁忌(例如動土)引起。觀察九宮圖中太陽所在宮位,取其對應的土(土是五行之一,可能指某種藥材或特定土質)煎水飲用,喘息即可平緩。出自時珍方。

兒童呼吸聲音粗重,像鼾聲一樣。取七條活鯽魚,放在容器裡,讓孩子用自己的尿液浸泡,直到魚變紅,再煮熟食用,效果很好。出自《集簡方》。

兒童多年痰聲粗重。服用海螵蛸粉一錢(約3克),用米湯送服。出自葉氏《摘玄方》。

兒童風痰。取適量銅綠研磨成粉,用醋和麵糊做成芡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薄荷湯送服一丸,很快就能吐出像膠一樣的痰液,效果神奇。稱為綠雲丹。

兒童痰哮。將多年附著在南牆上的螺螄殼研磨成粉,每日傍晚用水調和,日落時合掌念佛後服用,即可見效。出自葉氏《摘玄方》。

兒童鹽哮(一種哮喘)。將芝麻莖在瓦片上燒成灰燼,去除火毒後研磨成粉,用淡豆腐蘸食。出自《摘玄方》。另一方是用鼠屎燒成灰,研磨後用水或酒空腹服用,一歲兒童服用一錢(約3克)。

兒童失音。取蟾蜍膽汁滴在舌頭上,即可痊癒。出自孫氏《集驗方》。

兒童口噤(嘴巴緊閉),病在咽喉,如麻豆大小,孩子無法吐口水,也無法吃奶。取葛蔓燒成灰一字(古代重量單位),與母乳混合後點在患處,即可痊癒。出自《聖惠方》。

兒童頸項無力,是肝腎虛弱,風邪入侵所致。用附子(去皮和臍)、天南星各二錢(約6克)研磨成粉,用薑汁調和,貼在天柱骨(頸椎部位);同時內服瀉青丸。出自《全幼心鑑》。另一方是將蛇含石煅燒七次,醋淬七次,研磨成粉,再與鬱金等量混合,加入少許麝香,用白米飯做成龍眼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一日一服。出自《活幼全書》。

兒童眼睛發紅。用清水調和黃連粉,貼在腳心,效果很好。出自《全幼心鑑》。另一方是用茶水調和胡黃連粉,塗抹在手心和腳心,即可痊癒。出自《濟急仙方》。

嬰兒眼睛發紅,還在產褥期。用人乳浸泡黃柏粉,點在眼睛上。出自《小品》。

兒童眼部麩翳(一種眼疾)尚未完全形成,不可亂用藥物。宜用珊瑚研磨成粉,每日少量點在眼睛上,三日即可痊癒。出自錢相公《篋中方》。

兒童眼部翳膜(一種眼疾),時隱時現,逐漸增大,侵犯瞳孔。用少許雪白的鹽,用燈芯蘸取,每日點三到五次,不痛不礙,反覆使用有效。出自《活幼口議》。

兒童心痛。將曬乾的白烏骨雞糞(五錢,約15克)和松脂(五錢,約15克)研磨成粉,用蔥汁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用黃丹作衣(外層包裹)。每次用醋湯送服五丸。忌食生冷硬物,三四日即可見效。出自《嬰童百問》。

兒童雀目(夜盲症)。將夜明砂研磨成粉,與豬膽汁混合,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用米湯送服五丸。另一方是加入等量的黃芩,研磨成粉,用米湯煮豬肝取汁調服半錢(約1.5克)。

兒童雀盲(夜盲症),到晚上突然看不見東西。用一隻羯羊肝,不用水洗,用竹刀剖開,放入一撮穀精草,用瓦罐煮熟,每日食用。反覆使用有效,忌用鐵器。如果孩子不肯吃,可以烤熟後搗碎,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茶水送服。出自《家寶方》。

兒童消瘦。將三兩(約90克)甘草炙焦,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用溫水送服五丸,一日兩次。出自《金匱玉函》。

兒童消瘦,吃東西長不胖。將烏骨雞肋骨煅燒成灰。每次服用三指寬(約10克),用酒送服,效果很好。出自《別錄》。

兒童不吃奶。取雄雀糞便四枚研磨成粉,讓孩子吮吸。出自《總微方》。

百日以內的嬰兒,無故口唇發青,不吃奶。取凌霄花、大藍葉、芒硝、大黃等量研磨成粉,用羊髓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研磨一丸,用母乳送服,即可吃奶。體質偏熱者可服用,體質偏寒者勿服。據說此方是古代一位遊歷湖湘地區的醫生所傳,救治過許多危急病例。出自《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