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五 幼科 (10)
卷十五 幼科 (10)
1. 諸疾
小兒飲乳不快,似喉痹者。
取㸺牛角煅灰,塗乳上,嚥下即瘥。崔元亮
小兒傷乳腹脹,煩悶欲睡。
大麥面生用,水調一錢服;或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又方,燒鼠二枚,為末。日服二錢半,湯下。
小兒腹脹。
父母指爪甲燒,敷乳上,飲之。《千金方》
小兒腹脹,黃瘦。
用於雞矢一兩、丁香一錢為末,蒸餅,丸小豆大。每米湯下十丸,日三服。《活幼全書》
腹皮脹急,青色,不速治,須臾死。
胡粉鹽熬色變,以摩腹上。《子母秘錄》
小兒脅痛。
《千金》有馬通粟丸。
小兒卒然肚皮青黑,乃血氣失養,風寒乘之,危惡之症也。大青為末,納口中,以酒送入。《保幼大全》方
小兒發黃,皮肉面目皆黃。
用生瓜蔞根搗,取汁二合,蜜二大匙和勻,暖服,日一服。《廣利方》
小兒黃疸。
胡黃連,川黃連(各一兩為末)
用黃瓜一個去瓤留蓋,入藥在內,合定麵裹,煨熟,去面,搗,丸綠豆大。每量大小,溫水下。《總微論》
小兒黃疸,眼黃脾熱。
用青瓜蔞焙,研。每服一錢,水半盞,煎七分,臥時服。五更瀉下黃物,立可。名逐黃散。亦治酒黃疸疾。《普濟方》
小兒鱗體,皮膚如蛇皮。鱗甲之狀,由氣血否澀。亦曰胎垢,又曰蛇體。
白殭蠶去嘴為末,煎湯浴。一加蛇蛻。《保幼大全》
小兒痞漬。
急性子,水紅花,大黃(各一兩)
俱生研末,每味取五錢,外用皮硝一兩拌勻。將鵓鴿一個,或白鴨一隻,亦可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拭淨,將末裝入內,用線扎定,砂鍋內入水三碗,重重紙封,以小火煮乾。將鵓鴿翻調,焙黃色,冷定。早晨食之,日西時疾極軟,三日大便下血,病去矣。忌冷物百日。孫天仁《集驗方》
小兒痞塊,腹大肌瘦面黃,漸成疳疾。
使君子仁(三錢),木鱉子仁(五分)
為末,水丸龍眼大。每以一丸,用雞子一個,破頂入藥在內,飯上蒸熟,空心食之。《簡便方》
小兒閃癖。
燈籠草研膏,敷。《嘉祐》方
小兒乳癖。
白芥子研末,水調攤膏,貼之,以平為期。《本草權度》
小兒吃泥。
用膩粉一分,砂糖和,丸麻子大。空心米飲下一丸,良久,瀉出泥土,瘥。《經驗方》
又,取好黃土煎黃連搜之,曬乾,與食。姚和眾《童子私訣》
又,買市中羊肉一斤,令人以繩繫於地上,拽至家洗淨炒,炙食,或煮汁亦可。姚和眾方
小兒凡疰勞瘦,或時寒熱。
用鱉頭一枚燒灰,新汲水服半錢,日一服。《聖惠方》
小兒鬾病。
以紅紗袋盛夜明砂,佩之。《直指方》
小兒鬾病,寒熱如疳。
用冬瓜、萹蓄各四兩,水二升,煎湯浴之。《千金方》
小兒咽腫痹痛者。
用鯉魚膽二七枚和伏龍肝,以塗咽外,立效。《千金方》
又蛇蛻燒末,以乳汁服一錢。
小兒疝氣,並內吊腎氣。
白話文:
諸疾
嬰兒喝奶不順暢,像是喉嚨阻塞。用燒過的牛角灰塗在乳頭上,吞下去就好了。(崔元亮)
嬰兒因喝奶而腹部脹痛,煩躁想睡。用生大麥粉,加水調成一錢的劑量服用;稍微炒一下也可以。(《保幼大全》)
另一方:燒焦兩隻老鼠,磨成粉末。每天服用二錢半,用湯送服。
嬰兒腹部脹痛。把父母的指甲燒成灰,敷在乳頭上,讓嬰兒喝下去。(《千金方》)
嬰兒腹部脹痛,消瘦發黃。用雞屎一兩、丁香一錢磨成粉,蒸在餅裡,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米湯送服十丸,一天三次。(《活幼全書》)
腹部脹痛緊急,皮膚青色,如果不迅速治療,很快就會死亡。用胡粉和鹽熬煮到顏色改變,然後塗抹在腹部。(《子母秘錄》)
嬰兒肋部疼痛。《千金方》中有馬通粟丸的記載。
嬰兒突然肚子青黑,這是氣血不足,風寒入侵,危急的症狀。將大青葉磨成粉末,放入嬰兒口中,用酒送服。(《保幼大全》方)
嬰兒黃疸,皮膚、肉體、臉都發黃。用生瓜蒂根搗碎,取汁二合,加蜂蜜兩大匙混合均勻,溫熱服用,每天一次。(《廣利方》)
嬰兒黃疸。用胡黃連、川黃連(各一兩,磨成粉末)。取一個黃瓜,挖掉瓜瓤保留瓜蓋,把藥粉放進去,用麵糊封好,煨熟,去掉麵糊,搗碎,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根據嬰兒大小,溫水送服。(《總微論》)
嬰兒黃疸,眼睛發黃,脾胃有熱。用青瓜蒂焙乾研磨。每次服用一錢,加半盞水,煎至七分,睡前服用。五更時分會排出黃色物質,病就好了。叫做逐黃散,也可以治療酒黃疸。(《普濟方》)
嬰兒鱗狀皮膚,皮膚像蛇皮一樣,有鱗甲狀,這是氣血瘀滯造成的。也稱為胎垢,或蛇體。用白殭蠶去掉頭磨成粉末,煎湯洗澡。也可以加蛇蛻。(《保幼大全》)
嬰兒痞塊。用急性子、紅花、大黃(各一兩),都用生的研磨成粉末,每味藥取五錢,再加入皮硝一兩拌勻。取一隻斑鳩或一隻白鴨,去除毛和內臟,剖開肚子,不要沾水,用布擦乾淨,把藥粉裝進去,用線扎好,放入砂鍋,加三碗水,用重重紙封好,小火慢煮至水乾。把斑鳩翻過來,焙至黃色,冷卻後服用。早晨服用,傍晚時病情會明顯好轉,三天後大便會排出血液,病就好了。忌食冷物一百天。(孫天仁《集驗方》)
嬰兒痞塊,腹部膨大,消瘦面黃,逐漸發展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錢)、木鱉子仁(五分)磨成粉末,用水做成龍眼大小的藥丸。每次用雞蛋一個,破開頂部,放入藥丸,放在米飯上蒸熟,空腹服用。(《簡便方》)
嬰兒閃癖。用燈籠草研磨成膏,敷在患處。(《嘉祐方》)
嬰兒乳房腫塊。用白芥子研磨成粉末,加水調成膏狀,貼在患處,直到腫塊消平。(《本草權度》)
嬰兒吃泥土。用滑石粉一分,加砂糖混合,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空腹用米湯送服一丸,過一段時間,會排出泥土,病就好了。(《經驗方》)
另一方:取上好的黃土,用黃連水洗淨,曬乾,讓嬰兒服用。(姚和眾《童子私訣》)
另一方:買一斤羊肉,讓人用繩子綁在地上,拉回家洗淨後炒著吃,或者煮湯喝也可以。(姚和眾方)
嬰兒一般營養不良消瘦,或時而發熱。用一個鱉頭燒成灰,用新汲的水送服半錢,每天一次。(《聖惠方》)
嬰兒鬾病。用紅紗布袋盛裝夜明砂,佩戴在身上。(《直指方》)
嬰兒鬾病,寒熱像疳一樣。用冬瓜、萹蓄各四兩,水二升,煎湯洗澡。(《千金方》)
嬰兒咽喉腫痛。用鯉魚膽二十七枚和伏龍肝一起,塗抹在咽喉外面,很快就會見效。(《千金方》)
另一方:蛇蛻燒成灰,用母乳送服一錢。
嬰兒疝氣,以及腎氣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