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五 幼科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幼科 (8)

1. 諸疾

小兒骨蒸,體瘦心煩。

天靈蓋(酥炙),黃連(等分)

研末。每服半錢,米飲下,日二服。《聖惠方》

小兒骨蒸潮熱,減食瘦弱。

用秦艽、炙甘草各一兩。每用一二錢,水煎服之。錢乙加薄荷葉五錢。《聖惠方》

小兒熱渴,久不止。

葛根半兩,水煎服。《聖惠方》

嬰孩寒熱。

冬瓜炮熟,絞汁,飲,《子母秘錄》

小兒風寒。

蘿蔔子生研末一錢。溫蔥酒服之,取微汗,大效。《衛生易簡方》

小兒傷寒。

淡竹瀝,葛根汁(各六合)

細細與服。《千金方》

小兒傷寒,百日內患壯熱。

用鐵鏵一斤燒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葉七片浴之。《聖濟方》

小兒熱病,壯熱煩渴,頭痛。

生地黃汁(三合),蜜(半合)

和勻,時時與服。《普濟方》

夾驚傷寒。

紫背浮萍(一錢),犀角屑(半錢),鉤藤鉤(三七個)

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連進三服,出汗為度。《聖濟錄》

小兒狂躁,蓄熱在下,身熱狂躁,昏迷不食。

梔子仁(七枚),豆豉(五錢)

水一盞,煎七分,服之。或吐或不吐,立效。《集驗方》

小兒狂語,夜後便發。

竹瀝夜服二合。姚和眾《至寶方》

小兒煩滿欲死。

雞子殼燒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小兒腦熱,好閉目,或太陽痛,或目赤腫。

川芎藭,薄荷,朴硝(各二錢)

為末,以少許吹鼻中。《全幼心鑑》

小兒熱噦。

牛乳(二合),生薑汁(一合)

銀器文武火煎至五六沸,量兒與服之。

小兒自汗盜汗,潮熱往來。

胡黃連,柴胡(等分)

為末,蜜丸芡子大。每用一二丸,水化開,入酒少許,重湯煮一二十沸,溫服。《保幼大全》

小兒盜汗身熱。

龍膽草,防風(各等分)

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亦可丸服及水煎服。《嬰童百問》

小兒盜汗。

麻黃根(三分),故蒲扇(灰一分)

為末。以乳服三分,日三服。仍以乾薑三分同為末,三分摻之。《古今錄驗》

小兒虛汗。

白朮(五錢),浮小麥(一撮)

水煮乾,去麥,為末。用黃耆湯下一錢。《全幼心鑑》

小兒晬嗽,百日內咳嗽痰壅。

貝母(為錢),甘草(半生半炙二錢)

為末,砂糖丸芡子大。每米飲化下一丸。《全幼心鑑》

小兒咳嗽,聲不出者。

紫菀末,杏仁(等分)

入蜜同研,丸芡實大。每服一丸,五味子湯下。《全幼心鑑》

小兒熱嗽。

甘草二兩,豬膽汁浸五宿,炙,研末,蜜丸綠豆大。食後薄荷湯下十丸。名涼膈丸。《聖惠方》

小兒寒嗽。用百部炒、麻黃去節各七錢半為末,杏仁去皮尖炒,仍以水略煮三五沸,研泥,入熟蜜和,丸皂子大。每服二三丸,溫水下。錢氏小兒方

小兒痰喘,晝夜不乳食。

以人參寸許、胡桃肉一枚,煎湯一蜆殼許,灌之,喘即定。觀音夢授方。蓋人參定喘,胡桃連皮能斂肺故也。

白話文:

諸疾

  1. 小兒骨蒸,身體消瘦,心煩意亂:將天靈蓋和黃連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聖惠方》

  2. 小兒骨蒸,潮熱,食慾減退,身體消瘦:取秦艽、炙甘草各一兩,每次服用一到兩錢,水煎服。錢乙加薄荷葉五錢。《聖惠方》

  3. 小兒口渴,持續不止:取葛根半兩,水煎服。《聖惠方》

  4. 嬰兒寒熱交替:將冬瓜炮製熟透,絞汁飲用。《子母秘錄》

  5. 小兒風寒感冒:取蘿蔔子研磨成粉末一錢,用溫熱的蔥酒送服,至微微出汗即可。《衛生易簡方》

  6. 小兒傷寒:取淡竹瀝、葛根汁各六合,細細地給孩子服用。《千金方》

  7. 小兒傷寒,百日內發熱:取鐵鏵一斤燒紅,用兩斗水淬三次,煎煮至一半,加入柳葉七片,用此藥液給孩子洗澡。《聖濟方》

  8. 小兒熱病,發熱煩渴,頭痛:取生地黃汁三合,蜂蜜半合,混合均勻,隨時給孩子服用。《普濟方》

  9. 驚嚇後傷寒:取紫背浮萍一錢,犀角屑半錢,鉤藤三七個,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蜜水調服,連服三次,直到出汗為止。《聖濟錄》

  10. 小兒狂躁,下焦蓄熱,發熱狂躁,昏迷不食:取梔子仁七枚,豆豉五錢,加一盞水煎至七分,服用。無論是否嘔吐,都能立即見效。《集驗方》

  11. 小兒胡言亂語,夜間發作:夜間服用竹瀝二合。《至寶方》

  12. 小兒腹脹欲死:將雞蛋殼燒成灰末,用酒送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13. 小兒腦袋發熱,喜歡閉眼,或太陽穴疼痛,或眼睛紅腫:取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錢,研磨成粉末,少量吹入鼻中。《全幼心鑑》

  14. 小兒熱盛疼痛:取牛乳二合,生薑汁一合,用銀器文火慢煎至五六沸,根據孩子的年齡適量服用。

  15. 小兒自汗盜汗,潮熱往來:取胡黃連、柴胡等量研磨成粉末,製成芡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水化開,加少量酒,再用重湯煮沸十到二十沸,溫服。《保幼大全》

  16. 小兒盜汗發熱:取龍膽草、防風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也可製成丸劑服用或水煎服。《嬰童百問》

  17. 小兒盜汗:取麻黃根三分,蒲扇灰一分,研磨成粉末,用母乳送服三分,一天服用三次。另取乾薑三分,研磨成粉末,與上述藥粉混合三分一起服用。《古今錄驗》

  18. 小兒虛汗:取白朮五錢,浮小麥一撮,水煮至乾,去除小麥,研磨成粉末,用黃耆湯送服一錢。《全幼心鑑》

  19. 小兒百日咳,百日內咳嗽痰多:取貝母一錢,炙甘草(半生半炙)二錢,研磨成粉末,製成芡子大小的砂糖丸,用米湯送服一丸。《全幼心鑑》

  20. 小兒咳嗽,聲音微弱:取紫菀末、杏仁等量,加蜜研磨成芡實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用五味子湯送服。《全幼心鑑》

  21. 小兒熱咳:取甘草二兩,用豬膽汁浸泡五天五夜,烘乾研磨成粉末,製成綠豆大小的蜜丸,飯後用薄荷湯送服十丸,名為涼膈丸。《聖惠方》

  22. 小兒寒咳:取炒百部、去節麻黃各七錢半研磨成粉末,杏仁去皮尖炒,加水略煮三五沸,研成泥狀,加熟蜜和成皂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三丸,溫水送服。錢氏小兒方

  23. 小兒痰喘,晝夜不願吃奶:取人參一寸長,胡桃肉一個,煎湯一蜆殼量,灌服,喘息即可停止。觀音夢授方。人參能鎮咳定喘,胡桃連皮能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