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五 幼科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幼科 (3)

1.

大黃九兩錦紋新實者,若微朽即不中用,削去皮,搗篩為散;以好米醋三升和,置瓦碗中,於大鐺內浮湯上,炭火慢煮,候至成膏可丸,乃貯器中。三歲兒一服七丸梧子大,日再服,以下出青赤膿為度。若不下,或下少,稍稍加丸;若下多,又須減之。病重者,七八劑方盡根。

大人亦可用之。此藥惟下宿膿,不令兒利也。須禁食毒物。乳母亦禁之。一加木香一兩半。崔知悌方

治無辜疳病。

夜明砂搗,熬,為末,拌飯與三歲小兒食之。甚驗。慎微

小兒疳蛔。

鸕鷀屎干,研為末,炙豬肉蘸食。有奇效。蘇頌方

小兒諸疳,遍身或面上生瘡,爛成孔臼,如大人楊梅瘡。

用蒸糯米時,甑蓬四邊滴下氣水,以盤承取,掃瘡上,不數日即效。百藥不效者,用之如神。《集簡方》

小兒疳瘡,腎疳,鼻疳,頭瘡,耳瘡,久不瘥者。

石綠,白芷(等分)

為末。先以甘草水洗瘡,拭淨,敷之。《集玄方》

小兒口疳。

黃連,蘆薈(等分)

為末。每蜜湯服五分。走馬疳,入蟾灰等分、青黛減半、麝香少許。《簡便方》

又,蔗皮燒,研,摻之。《簡便方》

又,經霜茄蒂燒灰,抹。奇效。丹溪方

又,人中白(煅),黃柏(蜜炙焦)

為末等分,入冰片少許。以青布拭淨,摻之。累效。《經驗方》

齒鼻疳瘡。

糞蛆(有尾者燒灰一錢),褐衣灰(五分)

和勻,頻吹。神效無比。

又,氁褐(不拘紅黑,燒存性),白礬(燒枯各一錢),尿桶白鹼(一錢半燒過)

同研,搽。神效。《簡便方》

疳蝕口鼻。

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摻之。《普濟方》

小兒鼻䘌。鼻下兩道,赤色有疳。

以米泔水洗淨,用黃連末敷之,日三四次。《子母秘錄》

小兒鼻疳,蝕爛。

膽礬燒煙盡,研末,摻之,一二日愈。《集簡方》

又,烏賊魚骨,白及(各一錢),輕粉(二字)

為末,搽之。錢乙小兒方

小兒食肥甘,腎受虛熱,口作臭息,次第齒黑,名曰崩砂;漸至齦爛,名曰潰槽;又或血出,名曰宣露;重則齒落,名曰腐根。

用蘭香子末、輕粉各一錢,密陀僧煅,醋淬,研末半兩,和勻。每以少許敷齒及根,立效。內服甘露飲。《活幼口議》

小兒齒疳。

鴨嘴膽礬(一錢匙上煅紅),麝香(少許)

研勻,敷齦上,立效。《活幼口議》

走馬牙疳。

用雞肫黃皮不落水者五枚、枯礬五錢研,搽,立愈。《經驗方》

一方,用雞肫黃皮燈上燒存性,入枯礬、黃柏末等分,麝香少許。先以米泔洗漱,後貼之。《心鑑方》

又,銅青,滑石,杏仁(等分)

為末,擦之,立效。邵真人方

又,蠶蛻紙灰,入麝香少許,貼之。

《直指方》加白殭蠶等分,或加乳香少許。

又,用婦人尿桶中白垢火煅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和勻,貼之。神效。

白話文:

大黃九兩,需選用新鮮帶錦紋的,略有腐爛就不能用。削去外皮,搗碎過篩成粉末;用上好米醋三升混合,放在瓦碗裡,放在大鍋裡隔水慢火燉煮,直到熬成膏狀即可製成丸藥,然後儲存起來。三歲小孩每次服用七丸,每丸如梧桐子般大小,一天服用兩次,以排出青色或赤色的膿為準。如果沒有排出或排出很少,可少量增加丸藥的劑量;如果排出太多,則需減少劑量。病情嚴重者,七八劑就能根治。

大人也可以服用此藥。此藥只瀉出宿膿,不會使孩子腹瀉。服用期間需忌食毒物,哺乳期母親也需忌食。另加木香一兩半。(崔知悌方)

治無辜疳病:

夜明砂搗碎後熬製成粉末,拌入飯中給三歲小孩食用,效果很好。(慎微)

小兒疳蛔:

鸕鶿糞便曬乾,研磨成粉末,蘸在烤豬肉上給孩子食用,效果奇佳。(蘇頌方)

小兒各種疳病,全身或臉上長瘡,爛成坑洞,像大人患梅毒一樣:

用蒸糯米時,甑子四周滴下的水,用盤子接住,塗抹在瘡瘍上,幾天即可見效。其他藥物都不見效的,用此法如同神效一般。《集簡方》

小兒疳瘡、腎疳、鼻疳、頭瘡、耳瘡久治不愈者:

石綠、白芷(等分)研磨成粉末。先用甘草水清洗瘡瘍,擦乾後敷藥。《集玄方》

小兒口疳:

黃連、蘆薈(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用蜜湯送服五分。如果是走馬疳,需加入蟾酥等量、青黛減半、麝香少許。《簡便方》

另法:蔗皮燒成灰,研磨後,撒在患處。《簡便方》

另法:經霜的茄子蒂燒成灰,塗抹患處,效果奇佳。(丹溪方)

另法:人中白(煅燒)、黃柏(蜜炙至焦)研磨成等量粉末,加入少許冰片。用青布擦淨患處後,撒藥,屢試屢效。《經驗方》

齒鼻疳瘡:

糞蛆(帶尾的燒成灰一錢)、褐衣灰(五分)混合均勻,頻頻吹入患處,效果神奇無比。

另法:氂牛毛織成的褐色布料(紅黑不限,燒成灰)、白礬(燒至枯竭各一錢)、尿桶中的白色鹼(一錢半燒過)研磨混合,塗抹患處,效果神奇。《簡便方》

疳蝕口鼻:

五倍子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普濟方》

小兒鼻䘌(鼻下兩道赤色疳):

用米泔水洗淨患處,用黃連粉末敷於患處,一天敷三四次。《子母秘錄》

小兒鼻疳,潰爛:

膽礬燒至煙盡,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一兩天即可痊癒。《集簡方》

另法:烏賊魚骨、白芨(各一錢)、輕粉(二分)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錢乙小兒方)

小兒食用肥甘厚膩的食物,腎臟受虛熱之侵,口中發出臭氣,牙齒逐漸變黑,稱為崩砂;逐漸發展到牙齦潰爛,稱為潰槽;又或出血,稱為宣露;嚴重者牙齒脫落,稱為腐根:

用蘭香子末、輕粉各一錢,密陀僧煅燒後用醋淬火,研磨成粉末半兩,混合均勻。每次取少量塗抹在牙齒及牙根上,立即見效。內服甘露飲。《活幼口議》

小兒齒疳:

鴨嘴膽礬(一錢,用匙燒至紅),麝香(少許)研磨均勻,塗抹在牙齦上,立即見效。《活幼口議》

走馬牙疳:

用雞肫黃皮(不落水者五枚)、枯礬(五錢)研磨後塗抹,立即痊癒。《經驗方》

另法:用雞肫黃皮在燈上燒成灰,加入枯礬、黃柏粉末等分,再加少許麝香。先用米泔水漱口,然後貼敷。《心鑑方》

另法:銅青、滑石、杏仁(等分)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立即見效。(邵真人方)

另法:蠶蛻紙灰,加入少許麝香,貼敷。《直指方》可加白殭蠶等分,或加乳香少許。

另法:用婦女尿桶中白色垢物煅燒成一錢,加銅綠三分、麝香一分混合均勻,貼敷患處,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