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五 幼科 (2)
卷十五 幼科 (2)
1. 疳
陳皮(一兩),黃連(以米泔浸一日一兩半)
研末,入麝香三分,用豬膽盛藥,以漿水煮熟取出,用粟米飯和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錢氏小兒方
小兒疳瘦。長肌退熱,除蛔蟲。
蠶蛹為末,飲服。時珍
疳氣浮腫。常服自消。
黑牽牛,白牽牛(各半生半炒取末),陳皮,青皮(等分為末)
糊丸綠豆大。每三歲兒服二十丸,米湯下。鄭氏《小兒方》
小兒疳氣,不可療者。
綠礬煅赤,醋淬三次,為末,入麝香少許,棗肉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日三。《集驗方》
小兒久疳,體虛不食,諸病後,天柱骨倒。醫者不識,謂之五軟。
用白殭蠶直者炒,研。每服半錢,薄荷酒下。名金靈散。鄭氏方
小兒疳勞,潮熱往來,五心煩躁,盜汗咳嗽。
以黃連、胡黃連各二兩,以鱉血一盞、吳茱萸一兩,同入內浸過一夜,炒乾,去茱、血,研末,入柴胡、川芎、蕪荑各一兩,人參半兩、使君子仁二十個,為末,煮粟米粉糊,和為丸如黍米大。每用熱水量大小,日服一二三錢。《全幼心鑑》
小兒疳水。
珠子甘遂(炒),青橘皮(等分)
為末。三歲用一錢,以麥芽湯下,以利為度。忌酸三五日。名水寶散。《總微論》
小兒冷疳,面黃腹大,食即吐者。
母丁香七枚,為末,乳汁和蒸三次,薑湯服之。《衛生方》
痞塊疳積。
五靈脂(炒煙盡),真阿魏(去砂,研等分)
用黃雄狗膽汁和,丸黍米大。空心津咽三十丸。忌羊肉醋面。《簡便》
小兒疳瀉。
赤石脂末,米飲調服半錢,立瘥。加京芎等分,更妙。《斗門方》
小兒疳瀉,冷熱不調。
胡黃連(半兩),綿姜(一兩炮)
為末。每服半錢,甘草節湯下。《衛生總微論》
小兒疳瀉,下痢。
用蝦蟆燒存性,研,飲服方寸匕。《子母秘錄》
小兒疳痢。
薤白生搗如泥,以粳米粉和蜜作餅,炙熟與食,不過三兩服。楊氏《產乳》
又,地榆煮汁,熬如飴糖,與服便已。《肘後方》
又,雞子同光粉炒乾,服。《日華》
小兒疳痢,羸瘦多睡,坐則閉目,食不下。
用蚺蛇膽豆許二枚,煮通草汁,研化,隨意飲之;並塗五心下部。楊氏《產乳》
小兒疳痢,垂死者。
益母草嫩葉同米煮粥,食之,取足,以瘥為度。甚佳。飲汁亦可。《廣利方》
又,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漬一夜,絞汁,頓服,日午乃食。極重者,不過三服。《總錄方》
一方,新牛屎一升,水一升,攪,澄汁服,不過三服。《必效方》
五疳八痢,面黃肌瘦,好食泥土,不思飲食。
用大幹大蟾蜍一枚燒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錢燒存性、蛤粉水飛三錢、麝香一錢為末,糊丸粟米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日二服。名五疳保童丸。《金嬰方》
治小兒無辜,閃癖,瘰癧;或頭干黃聳,或乍痢乍瘥,諸狀多者。
白話文:
[疳]
各種疳證的治療方法:
-
疳瘦(消瘦): 可用陳皮、黃連(需先用米泔水浸泡一天)研磨成粉,加入麝香,用豬膽盛裝藥粉,以漿水煮熟後取出,再與粟米飯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二十丸,米湯送服。(出自錢氏小兒方) 也可用蠶蛹研磨成粉服用,能增強體力,退熱,驅除蛔蟲。(出自李時珍)
-
疳氣浮腫: 可用黑牽牛、白牽牛(各半生半炒後研磨成粉)、陳皮、青皮(等分研磨成粉)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二十丸,米湯送服。(出自鄭氏《小兒方》)
-
頑固性疳氣: 可用綠礬煅燒至紅色,用醋淬三次,研磨成粉,加入少許麝香,再用棗肉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溫水送服,每日三次。(出自《集驗方》)
-
久疳、體虛不食、諸病後、天柱骨倒(俗稱五軟): 用直的白殭蠶炒熟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薄荷酒送服,名為金靈散。(出自鄭氏方)
-
疳勞(疳積導致的勞倦): 伴隨潮熱往來、五心煩躁、盜汗咳嗽等症狀,可用黃連、胡黃連、鱉血、吳茱萸(先將黃連、胡黃連、鱉血、吳茱萸浸泡一夜,然後炒乾,去除吳茱萸和鱉血)、柴胡、川芎、蕪荑、人參、使君子仁等藥材混合,用粟米粉糊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量根據年齡調整,每日服用一到三錢,溫水送服。(出自《全幼心鑑》)
-
疳水(水腫): 可用炒過的珠子甘遂和青橘皮(等分)研磨成粉。三歲兒童每次服用一錢,麥芽湯送服,以利尿為度,忌食酸味食物三到五天,名為水寶散。(出自《總微論》)
-
冷疳(伴隨面黃腹大,進食即吐): 可用母丁香七枚研磨成粉,用母乳調和,蒸三次,再用薑湯送服。(出自《衛生方》)
-
痞塊疳積: 可用炒至煙盡的五靈脂和除去雜質研磨的真阿魏(等分)混合,用黃雄狗膽汁調和,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空腹服用三十丸,忌食羊肉、醋、麵食。(出自《簡便》)
-
疳瀉(腹瀉): 可用赤石脂研磨成粉,米湯調服半錢,即可見效。加入川芎效果更佳。(出自《斗門方》)
-
疳瀉,冷熱不調: 可用胡黃連、炮製過的綿姜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甘草湯送服。(出自《衛生總微論》)
-
疳瀉,下痢: 可用烘乾的蟾蜍研磨成粉服用。(出自《子母秘錄》)
-
疳痢(痢疾): 可用生薤白搗成泥狀,與粳米粉、蜂蜜混合製成餅,炙烤後食用,一般服用不超過三兩。(出自楊氏《產乳》) 也可用地榆熬製成飴糖服用。(出自《肘後方》) 或用雞蛋與光粉炒乾後服用。(出自《日華》)
-
疳痢,羸瘦多睡,坐則閉目,食不下: 可用蚺蛇膽煮通草汁,研磨後服用,並塗抹在五心(手心、腳心、心窩)部位。(出自楊氏《產乳》)
-
危重型疳痢: 可用益母草嫩葉與米煮粥食用,以恢復體力為度,飲用其汁液也可。(出自《廣利方》) 也可用新鮮羊糞或牛糞(各取一升,加水一升浸泡一夜,絞汁服用),一般服用不超過三次。(出自《總錄方》、《必效方》)
-
五疳八痢(多種疳證和痢疾): 伴隨面黃肌瘦、嗜食泥土、不思飲食等症狀,可用燒存性的蟾蜍、燒存性的皂角(去皮弦)、水飛的蛤粉、麝香混合,製成粟米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三四十丸,每日兩次,名為五疳保童丸。(出自《金嬰方》)
-
無辜(不明原因的疾病)、閃癖(神經系統疾病)、瘰癧(淋巴結結核)、頭干黃聳(頭髮乾枯黃色,頭部聳起)、時痢時瘥(間歇性痢疾)等症狀: 此處描述的是多種症狀的綜合治療,原文未提供具體藥方。
再次強調: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切勿自行用藥,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