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二 女科 (7)
卷十二 女科 (7)
1. 赤白帶下
糙糯米,花椒(等分)
炒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醋湯下。《簡便方》
婦人白濁滑數,虛冷者。
鹿角屑炒黃,為末,酒服二錢。《婦人良方》
婦人白沃,經水不利,子臟堅澼,中有乾血,下白物。
用礬石燒、杏仁等分,研勻,煉蜜丸棗核大,納入腸中,日一易之。《金匱方》
白話文:
赤白帶下
糙米和花椒等量,炒成粉末,用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粒,飯前用醋湯送服。《簡便方》
對於婦女白帶稀薄量多,體虛怕冷的情況。
將鹿角粉炒至黃色,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婦人良方》
對於婦女白帶粘稠,月經不調,子宮堅硬脹痛,有陳舊血塊,並伴隨白帶的情況。
將白礬燒制後,與杏仁等量研磨均勻,用蜂蜜做成棗核大小的藥丸,放入腸道,每天更換一次。《金匱方》
2. 孕婦諸疾
治婦人胎前產後諸疾危證。
用益母紫色花者,於端午小暑,或六月六日花開時,連根收採,陰乾,用葉及花子,忌鐵器。研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隨證嚼服,用湯使。其根燒存性為末,酒服,功與黑神不相上下。其藥不限丸數,以病愈為度。或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又可搗汁,濾淨,熬膏服之。
名濟陰還魂丹。胎前臍腹痛,或作聲者,益母草末米飲下。胎衣不下,及橫生不順,死胎不下,經日脹,滿悶心痛,益母草末並用炒鹽湯下。產後血暈眼黑,血熱口渴,煩悶,如見鬼神,狂言,不省人事,以童子小便和酒化下。產後惡血不盡,結滯刺痛,上衝心胸,滿悶,童子小便酒下。
產後血崩漏下,糯米湯兼阿膠下。咎殷《產寶》
胎前產後,逆生橫生,瘦胎,補虛損,及理月候不調,崩中。
百草霜,白芷(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童子小便同醋調勻,熱酒化服,不過二服。杜壬方
丹溪加滑石,以芎歸湯調之。
安胎順氣。
香附子炒為末,濃煎紫蘇湯服一二錢。一方加砂仁。《中藏經》
胎前氣盛壅滯者,八九月時,必用枳殼、蘇梗以順氣,胎前無滯,則產後無虛。若氣稟弱者,即大非所宜矣,以紫蘇加補氣藥服之。
胎熱橫悶。
生銀(五兩),蔥白(三寸),阿膠(炒半兩)
水一盞,煎服。亦可入糯米作粥食。《聖惠方》
安胎清熱。
條芩,白朮(等分炒)
為末,米飲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或加神麯。凡妊娠調理以四物湯去地黃,加白朮、黃芩為末。常服甚良。《丹溪纂要》
又,用白藥子一兩、白芷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紫蘇湯下。心煩熱,入砂糖少許。名鐵罩散。《聖惠方》
又,白藥子一味為末,雞子清調,敷臍上,即胎不墮矣。此熱病護胎要藥也。自傳秘方
孕婦束胎。
白朮,枳殼(麩炒等分)
為末,燒飯丸梧子大。八月一日,每食前溫水下三十丸,胎瘦則易產也。《保命集》
妊娠惡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起坐不便,飲食不進。
用香附子一兩,藿香葉、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沸湯入鹽調下。亦治頭風睛痛。名二香散。《聖惠方》
婦人始覺有孕,取弓弩弦一枚,縫袋盛帶左臂上,則轉女為男。《房屋經》云:凡覺有娠,取弓弩弦縛婦人腰下,滿百日解卻。此方乃紫宮玉女秘傳方也。《千金方》
妊娠腰痛。
用破故紙二兩炒香,為末。先嚼胡桃肉半用,空心溫酒調下二錢。名通氣散。《婦人良方》
又,鹿角截五寸長,燒赤,投一升酒中,又燒又浸,如此數次,細研。空心酒服方寸匕。《產寶方》
妊娠腰痛如折者。
銀一兩,水三升,煎二升,服之。《子母秘錄》
妊娠胎痛,由本婦衝任脈虛。惟宜抑陽助陰內補。
白話文:
治療婦女懷孕前、生產後各種疾病及危急重症。
使用益母草開紫色花的那種,在端午節、小暑,或六月初六花開時,連根採收,陰乾,使用葉子、花及種子,要避開鐵製器具。磨成細粉,用蜂蜜煉製成如彈珠大的藥丸,隨病情需要咀嚼服用,用湯藥送服。將根燒成炭,研磨成粉,用酒送服,功效和黑神散差不多。藥丸服用數量不限制,以病癒為度。或將藥丸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顆;也可以搗爛取汁,過濾乾淨,熬成藥膏服用。
此藥名為濟陰還魂丹。懷孕前肚臍腹部疼痛,或發出聲響,用益母草粉末,米湯送服。胎盤不下,或胎位不正、橫生難產、死胎不下,經過多日腹脹、悶痛、心痛,用益母草粉末並用炒鹽湯送服。產後血暈、眼睛發黑、血熱口渴、煩悶不安,如見到鬼神、胡言亂語、不省人事,用童子小便和酒化開藥粉送服。產後惡露排不乾淨,凝結成塊、刺痛、上衝心胸、胸悶,用童子小便和酒送服。
產後大出血、持續漏血,用糯米湯加阿膠送服。這是咎殷《產寶》中的記載。
懷孕前、生產後,胎位不正、橫生難產、胎兒瘦小、補養虛弱、調理月經不順、崩漏等症狀。
百草霜、白芷(等分)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童子小便和醋調勻,用熱酒送服,最多服用兩次。這是杜壬的藥方。
丹溪的方子加入滑石,用芎歸湯送服。
安胎順氣。
將香附子炒過磨成粉末,用濃煎紫蘇湯送服一、二錢。有的方子會加入砂仁。《中藏經》的記載。
懷孕前,氣血旺盛而壅塞,在八、九月時,一定要用枳殼、蘇梗來順氣,懷孕前沒有氣滯,生產後才不會虛弱。如果氣血本就虛弱的人,則不適合使用,要用紫蘇加上補氣的藥來服用。
胎熱悶脹。
生銀(五兩)、蔥白(三寸)、阿膠(炒過,半兩)
用水一碗,煎煮後服用。也可以加入糯米煮粥食用。《聖惠方》的記載。
安胎清熱。
條芩、白朮(等分,炒過)
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白開水送服。有的方子會加入神麯。凡是懷孕期間調理身體,用四物湯去掉地黃,加入白朮、黃芩磨成粉末,經常服用效果很好。《丹溪纂要》的記載。
另外,用白藥子一兩、白芷半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紫蘇湯送服。如果心煩發熱,加入少許砂糖。此方名為鐵罩散。《聖惠方》的記載。
另外,單用白藥子磨成粉末,用雞蛋白調和,敷在肚臍上,胎兒就不會滑落。這是治療熱病時保護胎兒的重要藥方。出自個人傳承的秘方。
幫助孕婦安胎。
白朮、枳殼(麩炒過,等分)
磨成粉末,用燒過的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在八月初一,每次飯前用溫開水送服三十顆,胎兒瘦小就容易生產。《保命集》的記載。
妊娠初期孕吐嚴重、胎氣不安、氣機升降失調、嘔吐酸水、起坐不便、食慾不振。
用香附子一兩、藿香葉、甘草各二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沸水加鹽調服。也能治療頭痛、眼睛痛。此方名為二香散。《聖惠方》的記載。
婦人剛發現懷孕時,取弓弩弦一條,縫在袋子裡,掛在左臂上,就能轉女胎為男胎。《房屋經》記載:凡是感覺到懷孕,取弓弩弦綁在婦人腰下,滿一百天再解開。此方乃紫宮玉女所傳的秘方。《千金方》的記載。
妊娠腰痛。
用破故紙二兩炒香,磨成粉末。先嚼半顆胡桃肉,空腹用溫酒送服二錢。此方名為通氣散。《婦人良方》的記載。
另外,將鹿角截取五寸長,燒紅,投入一升酒中,再燒再浸,如此數次,磨成細粉。空腹用酒送服一匙羹。《產寶方》的記載。
妊娠腰痛如折斷般疼痛。
用銀一兩,加水三升煎煮至二升,服用。《子母秘錄》的記載。
妊娠胎痛,是由於婦人衝任脈虛弱所致,應當抑制陽氣,扶助陰氣,從內部進行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