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

1. 傳屍勞疰

昔有人病此,遇異人授是方,服至二斤,吐出一蟲如蛇而安,遂名神授丸。《三因方》

三木節散,治風勞,面色青白,肢節沉重,膂間痛,或寒或熱,或燥或嗔,思食不能食,被蟲侵蝕,證狀多端。

天靈蓋(酥炙,研二兩),牛黃,人中白(焙各半兩),麝香(二錢)

為末。另以樟木瘤節、皂莢木瘤節、槐木瘤節各為末五兩,每取三錢,水一鍾,煎半鍾,去滓,調前末一錢,五更頓服,取下蟲物為妙。《聖惠方》

骨蒸傳屍。

用羊肉一拳大,煮熟。皂莢一尺炙,以無灰酒一升,銅鐺內煮三五沸,去滓,入黑錫一兩。令病人先啜肉汁,乃服皂莢酒一合,當吐蟲如馬尾,為效。《外臺秘要》

追勞取蟲。

用啄木禽一隻,入籠,飢一晝夜,將硃砂四兩、精豬肉四兩,二味和勻,與食使盡。以鹽泥固濟此禽,煅一夜,五更取出,勿打破,連泥埋入土中二尺,次日取出,破開,入銀石器內研末,以無灰酒入麝香少許,作一服。須謹候安排,待蟲出,速鉗入油過煎之,後服《局方》嘉禾散一劑。《經驗方》

五屍癆疾殺蟲。

漆葉曝乾,研末。日用酒服一錢匕。

斬三尸法。

常以庚辰日去手爪甲,午日去足爪。每年七月十六日將爪甲燒灰,和水服之,三尸九蟲皆滅。名曰斬三尸。《太上玄科》

一云:甲寅日三尸遊兩手,剪去手爪甲;甲午日三尸遊兩足,剪去足爪甲。

白話文:

傳屍勞疰

古人曾患此病,遇到一位奇人,傳授一方,服藥至二斤,吐出一條像蛇一樣的蟲子後痊癒,因此藥方被稱為神授丸。《三因方》記載。

三木節散,用於治療風勞,症狀表現為面色青白,四肢關節沉重,腰背疼痛,時而寒時而熱,時而燥熱時而煩躁,想吃東西卻吃不下,像是被蟲子侵蝕,症狀繁多。

配方:天靈蓋(酥炙,研磨成二兩),牛黃,人中白(焙乾各半兩),麝香(二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另取樟木瘤節、皂莢木瘤節、槐木木瘤節各五兩,磨成粉末,每次取三錢,加水一鍾煎至半鍾,去渣,調入前面藥粉一錢,五更(凌晨)服用,能排出蟲物則療效最佳。《聖惠方》記載。

骨蒸傳屍的治療方法:

取拳頭大小的羊肉,煮熟。取一尺長的皂莢炙烤,用無灰酒一升,在銅鍋中煮沸三五次,去渣,加入黑錫一兩。讓病人先喝羊肉湯,然後服用一合皂莢酒,就能吐出像馬尾一樣的蟲子,此為有效。《外臺秘要》記載。

追勞取蟲的治療方法:

取一隻啄木鳥,關在籠中餓一天一夜,然後將硃砂四兩、精豬肉四兩混合,餵食啄木鳥直至吃完。用鹽泥將啄木鳥包裹嚴實,煅燒一夜,五更取出,不要打破,連同泥土一起埋入地下二尺深,次日取出,敲碎,研磨成粉末,用無灰酒調入少量麝香,服用一劑。需仔細觀察,待蟲排出後,迅速用油煎炸,然後服用《局方》嘉禾散一劑。《經驗方》記載。

治療五屍癆疾殺蟲的方法:

將漆樹葉曬乾,研磨成粉末。每天用酒送服一錢匕(古代計量單位)。

斬三尸法:

經常在庚辰日剪去指甲,午日剪去腳指甲。每年七月十六日將剪下的指甲燒成灰,和水服用,就能殺滅三尸九蟲。此法稱為斬三尸。《太上玄科》記載。

另一種說法:甲寅日三尸遊走於雙手,剪去指甲;甲午日三尸遊走於雙腳,剪去腳指甲。

2. 發熱

三焦積熱。

玄參,黃連,大黃(各一兩)

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小兒丸粟米大。丹溪方

血虛發熱。凡肌熱躁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力,此血虛之候也。得於飢困勞役,證象白虎,但脈不長實為異耳。若誤服白虎湯,即死。宜此主之。

當歸身(酒洗二錢),綿黃耆(蜜炙一兩)

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溫服,日再服。《蘭室秘藏》

心經實熱。

用黃連七錢,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名瀉心湯。《和劑局方》

解人心中大熱。

舊屋瓦煎湯,服。甄權方

脾勞發熱,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

取東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椿子八升、橘皮二兩,三物㕮咀,以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絞去滓。平旦空腹服一升,取蟲下,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凡作藥時,切忌言語。《刪繁方》

肺熱如火燎,煩躁引飲而晝盛者,氣分熱也。宜一味黃芩湯,以瀉肺經氣分之火。

用片芩一兩,水二鍾,煎一鍾,頓服。次日身熱盡退而痰嗽皆愈。時珍方

膈上煩熱多渴。

滑石(二兩搗)

水三大盞,煎二盞,去滓,入粳米煮粥,食。《聖惠方》

上氣發熱,因奔趁走馬後,飲冷水所致者。

竹葉(三斤),橘皮(三兩)

水一斗,煎五升,細服,三日一劑。《肘後方》

消毒解熱。

生犀角尖磨濃汁,頻飲之。錢氏小兒方

白話文:

發熱

三焦積熱。

用玄參、黃連、大黃各一兩,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小兒的藥丸則做成小米大小。這是丹溪先生的方子。

血虛發熱。凡是肌肉發熱、煩躁不安、口渴想喝水、眼睛發紅、面色潮紅,白天晚上都無法停止,脈象洪大卻虛弱,重按下去完全沒有力氣,這就是血虛的表現。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飢餓、疲勞或勞累所引起,症狀看起來像白虎湯證,但脈象並非長實,這是不同的地方。如果誤用白虎湯,就會喪命。應該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用酒洗過的當歸身二錢,用蜜炙過的綿黃耆一兩,做為一服藥。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時溫服,一天服用兩次。《蘭室秘藏》記載。

心經實熱。

用黃連七錢,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在飯後稍遠一點的時間溫服。小兒用量要減少。這個方子叫做瀉心湯。《和劑局方》記載。

解除人心中大熱。

用舊屋瓦煎湯服用。甄權的方子。

脾勞發熱,有蟲在脾中引起的疾病,會讓人想嘔吐。

取向東生長的茱萸根較大的一尺長、大椿子八升、橘皮二兩,這三樣藥材切碎,用酒一斗浸泡一個晚上,用小火稍微加熱,然後把藥渣濾掉。早上空腹服用一升,可以把蟲打下來,蟲可能會死、半爛、或排出黃色汁液。凡是製作藥的時候,切記不要說話。《刪繁方》記載。

肺熱像火燒一樣,煩躁不安,口渴想喝水而且白天更嚴重,這是氣分有熱。應該用一味黃芩湯,來瀉肺經氣分的火。

用片芩一兩,加水兩碗,煎成一碗,一次全部喝完。第二天身體的發熱就會完全消退,咳嗽和痰也都好了。這是時珍的方子。

胸膈上方煩熱口渴。

將滑石(二兩搗碎)

加水三大碗,煎成兩碗,去掉藥渣,加入粳米煮粥,食用。《聖惠方》記載。

上氣發熱,是由於奔跑、追趕馬匹後,喝了冷水所造成的。

用竹葉(三斤),橘皮(三兩),加水一斗,煎成五升,慢慢服用,三天服用一劑。《肘後方》記載。

消毒解熱。

用新鮮的犀牛角尖磨成濃汁,頻繁地飲用。這是錢氏小兒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