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痰飲

治痰為百病。惟水瀉、胎前產後不可服。

用大黃酒浸,蒸,切,曬八兩、生黃芩八兩、沉香半兩、青礞石二兩,以焰硝二兩同入砂罐固濟,煅紅,研末二兩。上各取末,以水和,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六十丸,緩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溫水吞下,即臥勿動,候藥逐上焦痰滯,次日,先下糟粕,次下痰涎。未下,再服。王隱君歲合四十餘斤,愈痰數萬也。名滾痰丸。《養生主論》

痰迷心竅。

壽星丸,治心膽被驚,神不守舍,或痰迷心竅,恍惚健忘,妄言妄見。

天南星一斤,先掘土坑一尺,以炭火三十斤,燒赤,入酒五升滲干,乃安南星在內,盆覆定,以灰塞之,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琥珀一兩,硃砂二兩,為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人參石菖蒲湯下,一日三服。《和劑局方》

風痰頭暈,目眩嘔逆,煩懣,飲食不下,面色青黃,脈弦者。

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兩,天麻半兩、雄黃二錢,為末,小麥面三兩,水和成餅,水煮浮起漉出,搗,丸梧子大,名玉壺丸。每服五十丸,薑湯下。極效。亦治風痰咳嗽,二便不通,風痰頭痛。《摘要方》

風痰注痛。

躑躅花、天南星並生時同搗,作餅,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臨時取焙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溫酒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後服。大良。《續傳信方》

風濕痰病,流注作痛。

令本人坐密室中,左用滾水一盆,右用炭火一盆,前置一桌、書一冊。先將無油新巴豆四十九粒研如泥,紙壓去油,分作三餅。如病在左,令病人將右手仰置書上,安藥於掌心,以碗安藥上,傾熱水入碗內,水涼即換,良久汗出,立見神效;病在右,安左掌心。一云,隨左右安之。《經驗方》

壯人風痰,及中風中氣初起。

用南星四錢、木香一錢,水一二盞,生薑十四片,煎六分,溫服。《易簡方》

老小風痰。

膽礬末,大人用一錢,小兒用一字,溫醋湯調下,立吐出涎,便醒。談氏《小兒方》

治上膈風熱痰實。

桔梗蘆生研末,白湯調服一二錢,探吐。時珍方

宣吐風痰。

用連殼蝦半斤,入蔥、薑、醬煮汁。先吃蝦,後吃汁,緊束肚腹,以翎探引,取吐。

又法,揀上色精好石綠研,篩,水飛,再研。如風痰眩悶,取二三錢,同生龍腦三四豆許研勻,以生薄荷汁合酒,溫調服之,偃臥,須臾,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嘔吐,其功速於他藥。蘇頌

頑痰不化。

石青(一兩),石綠(半兩)

並水飛為末,曲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吐去痰一二碗,不損人。《瑞竹堂方》

胸中痰飲,傷寒熱病,瘧疾,須吐者。

並以鹽湯吐之。《外臺秘要》

五飲酒癖。一留飲,水停心下;二癖飲,水在兩脅下;三痰飲,水在胃中;四溢飲,水在五臟間;五流飲,水在腸間。皆由飲食胃寒,或飲茶過多致此。

白朮一斤,乾薑炮、桂心各半斤,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和劑局方》

支飲苦冒。

澤瀉五兩、白朮二兩,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仲景方

一方,用水二升,煮二物,取一升;又以水一升煮澤瀉,取五合。二汁分再服。病甚欲眩者,服之必瘥。深師方

停痰宿飲,風氣上攻,胸膈不利。

香附皂莢(水浸),半夏(各一兩),白礬末(半兩)

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薑湯隨時下。《仁存方》

痰飲,吐水無時節者,其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弱,不能消化,飲食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赤石脂散主之。

赤石脂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自任;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則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痰飲,服諸藥不效,用此遂愈。《千金翼方》

飲澼嘔酸。許叔微患飲澼三十年。始因少年夜坐,寫文左向。伏几時,以飲食多墜左邊。中夜必飲酒數杯,又向左臥。壯時不覺。三五年後,覺酒止從左下,有聲,脅痛,食減,嘈雜,飲酒半杯,即止。十數日,必嘔酸水數升。暑月止,右邊有汗,左邊絕無。遍訪名醫及海上方,間或中病,止得月餘,復作。

其補如天雄附子、礬石輩;利如牽牛、甘遂大戟,備嘗之矣。自揣必有澼囊,如水之有科臼。不盈科不行,但清者可行,而濁者停滯,無路以決之,故積至五七日,必嘔而去。脾土惡濕,而水則流濕。莫若燥脾以去濕,崇土以填科臼。乃悉屏諸藥,只以蒼朮一斤去皮,切片,為末;油麻半兩、水二錢,研,濾汁;大棗五十枚,煮,去皮核。搗和,丸梧子大。

每日空腹溫服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忌桃李、雀肉。服三月而疾除。自此常服,不嘔不痛,胸膈寬利,飲啖如故,暑月汗亦周身,燈下能書細字,皆術之功也。初服時,必覺微燥,以山梔子末,沸湯點服解之。久服,亦自不燥矣。

胸中痰癖,頭痛不欲食。

礬石(一兩)

水二升,煮一升,納蜜半合,頻服,須臾,大吐。未吐,飲少熱湯引之。《外臺秘要》

痰氣結胸,不問陰陽虛實,妙過陷胸、瀉心等藥。

用銀硃半兩、明礬一兩,同煨,以熨斗盛火,瓦盞盛藥,熔化急刮,搓丸。每服一錢,真茶入薑汁少許,服之。心上隱隱有聲,結胸自散。不動臟腑,不傷真氣。明礬化痰,銀硃破積故也。名鶴頂丹。《活幼全書》

胸中痰結不散。

皂莢三十挺去皮切,水五升浸一夜,挼取汁,慢熬,至可丸,丸如梧子大。每食後鹽、漿水下十丸。

又方,用半夏醋煮過,以皂莢膏和勻,入明礬少許,以柿餅搗膏,丸如彈子大。噙之。名釣痰膏。《聖惠方》

又,密陀僧(一兩),醋,水(各一盞)

煎乾為末。每服二錢,以酒、水各一小盞,煎一盞,溫服。少頃,當吐出痰涎為妙。《聖惠方》

痰血結胸。

五靈脂水飛、半夏湯炮等分,為末,薑汁浸,蒸餅,丸梧子大。每飲下二十丸。名紫芝丸。《百一選方》

上焦痰熱。

藕汁,梨汁(各半盞)

和服。《簡便方》

陰虛火動有痰,不堪用燥劑者。

天門冬一斤水浸洗,去心,取肉十二兩,石臼搗爛;五味子水洗,去核,取肉四兩,曬乾不見火,共搗,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下,日三服。《簡便方》

中焦痰涎。利咽,清頭目,進飲食。

半夏(泡七次四兩),枯礬(一兩)

為末,薑汁打糊,或煮棗肉為丸梧子大。每薑湯下十五丸。寒痰加丁香五錢,熱痰加寒水石煅四兩。名玉液丸。《和劑局方》

食積痰火。瀉肺火、胃火。

石膏火煅,出火毒半斤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湯下。丹溪方

又,貓兒刺葉煮,飲。治痰火,甚效。兼能散風毒,治惡瘡。自記

暖胃除痰,快氣進食。

肉豆蔻(二個),半夏(薑汁炒五錢),木香(二錢半)

為末,蒸餅丸芥子大。每食後,津液下五丸、十丸。《普濟方》

開胃化痰,令思飲食,不拘大人小兒。

人參(焙二兩),半夏(薑汁浸,焙五錢)

為末,飛羅面作糊,丸綠豆大。食後,薑湯下三五十丸,日三服。《聖惠方》加陳橘皮五錢。《經驗方》

化痰降氣,止咳解鬱,消食除脹,有奇效。

用貝母去心一兩、薑製厚朴半兩,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華峰方》

清氣化痰三仙丸,治中脘氣滯,痰涎煩悶,頭目不清。

生南星(去皮),半夏(各五兩)

並湯泡七次,為末,自然薑汁和作餅,鋪竹篩內,以楮葉包覆,待生黃成曲,曬乾。每用二兩,入香附末一兩糊丸梧子大。每薑湯下四十丸,食後服。《百一選方》

又,百藥煎,細茶(各一兩),荊芥穗(五錢),海螵蛸(一錢)

蜜丸芡子大。每服噙一丸。妙。《筆峰雜興》

風痰、虛痰在胸膈,使人癲狂。痰在經絡、四肢及皮裡膜外,非竹瀝、薑汁不達不行。大抵因風火燥熱,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濕胃虛腸滑之人服之,則反傷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