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汲

《旅舍備要方》~ 小兒科 (1)

回本書目錄

小兒科 (1)

1. 小兒科

麝香膏

治小兒諸風驚涎,寒熱發搐。(載《幼幼新書》)

麝香(研),乳香(研),青黛(各半兩),防風(末),硃砂(研),龍膽(各三錢),甘草(炙,四兩),龍腦,膩粉(各一錢匕),天南星(炮),墨(燒。各半錢)

上研細拌勻,蜜劑成膏。每二歲兒服半皂子大,薄荷湯化下。

鉤藤飲

治小兒吐利後,臟虛慢驚,手足瘛瘲,多睡,眼上視,乳食不進。

鉤藤鉤(三分),芎藭,白殭蠶(去嘴,炒),蟬蛻(去足、翅。各半兩),蛇皮,甘草(炙。各一分),蜣螂(五枚,炙,去頭、翅、足),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分三服。急驚有熱證,去附子不用。

定命丹

治小兒急慢驚風,天瘹,臍風撮口,搐搦,奶癇,壯熱。

天麻,青黛(各一分半),天南星(炮),膩粉(各一兩半),硃砂(研),白附子(炮。各半兩),麝香(二字),蠍尾(十四個,炮)

上研細,拌勻,用燒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急驚者,水化滴入鼻中,啼即搐定。

又方

通治小兒急慢驚風,手足搐搦,日數十發,搖頭弄舌,百治不效,垂困。(已上方並載《幼幼新中》)

蛇蛻皮(一分),牛黃(研,一錢)

上以水一盞,先煎蛇皮至五分,去滓,調牛黃,頓服。五歲以上,倍服。

利毒丸

治小兒瘡疹欲出,胃熱發溫,氣粗腹滿,大小便赤澀,睡中驚,煩渴,口舌乾,手足微冷,多睡,時漱涎,脈實沉大滑數,便宜服之。

大黃(半兩),膩粉(炒,一錢),大青(一錢),龍腦,硃砂(各半錢),檳榔,生牽牛(各一錢半),黃芩,青黛(各一錢。一本作二錢)

上研細末,麵糊為丸,如黃米大。每二歲兒服八丸,生薑、蜜水下。不動,再服。量兒大小虛實加減。

牛黃散

治小兒瘡疹,陽毒入胃,便血,日夜無節度,腹痛啼哭。(已上二方並載《幼幼新書》)

牛黃(一兩),鬱金(一兩)

上研細末。每二歲兒服半錢,以漿水半盞,煎至三分,和滓溫服。量大小以此增減之。日二服。

紫草散

治小兒伏熱在胃經,暴發痘疱瘡疹,一切惡候出不快,小便赤澀,心腹脹滿。(錢乙四聖散同)

黃土湯

治赤疹瘙癢,煩躁昏悶。

伏龍肝(即灶下黃土)

上研極細,每服二錢,生薑、蜜水調下。

救生散

治小兒瘡疹膿疱,惡候危困,陷下黑色。

豶豬血(臘月內,以新瓷罐盛,掛於房東上,陰乾為末),馬牙硝(研。各一兩),硃砂,牛黃,腦麝(各一錢)

上研極細,每二歲兒取一錢,新汲水調下。大便下惡物,瘡疱紅色為度。不過,再服。神驗無比。

玳瑁散

治小兒瘡疹,熱毒內攻,紫黑色,出不快。

白話文:

[小兒科]

麝香膏

適用於小兒各種風驚、寒熱發搐的症狀。根據《幼幼新書》記載。

成分包括:麝香、乳香、青黛、防風、硃砂、龍膽、甘草、龍腦、膩粉、天南星、墨。將所有藥材研細混合均勻,加入蜂蜜製成膏狀。二歲的小孩每次服用約半皁子大的份量,可用薄荷湯溶解後服用。

鉤藤飲

適用於小兒嘔吐或腹瀉後,因臟腑虛弱而導致的慢驚,手足抽搐、嗜睡、眼神向上、乳食不進等症狀。

成分包括:鉤藤、芎藭、白僵蠶、蟬蛻、蛇皮、甘草、蜣螂、附子。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杯水煮至剩下六分之水,去渣後溫熱分成三次服用。若急驚且有熱證狀,可去掉附子。

定命丹

適用於小兒急慢驚風、天瘹、臍風撮口、搐搦、奶癇、高熱等症狀。

成分包括:天麻、青黛、天南星、膩粉、硃砂、白附子、麝香、蠍尾。將所有藥材研細混合均勻,以燒熟的粟米飯搓成綠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粒,可用薄荷湯溶解後服用。急驚時,可以水溶解滴入鼻中,一旦啼哭,抽搐就會停止。

又方

適用於小兒急慢驚風,手足抽搐,每天多次發作,搖頭弄舌,經過多次治療仍無效,處於垂死邊緣的情況。此方出自《幼幼新中》。

成分包括:蛇蛻皮、牛黃。將水加入一杯,先煎煮蛇蛻皮至剩下一半,去渣後,再加入牛黃調勻,一次服用。五歲以上的小孩,份量加倍。

利毒丸

適用於小兒皮膚病變想要爆發,胃部過熱引起溫熱感,呼吸粗重,腹部飽滿,大小便顏色深且排泄困難,睡覺中驚醒,煩躁口渴,口舌乾燥,手腳微微冰冷,嗜睡,偶爾流口水,脈搏強烈且頻率高,適合服用此藥。

成分包括:大黃、膩粉、大青、龍腦、硃砂、檳榔、生牽牛、黃芩、青黛。將所有藥材研細成粉末,以麪糊製成黃米大小的丸狀。二歲小孩每次服用八粒,可用薑、蜜水送服。若無反應,可再次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質調整份量。

牛黃散

適用於小兒皮膚病變,熱毒進入胃部,導致血便,日夜不停,腹部疼痛,啼哭不止。

成分包括:牛黃、鬱金。將所有藥材研細成粉末。二歲小孩每次服用半錢,可用半杯漿水煮至剩下三分之一,連渣帶湯溫熱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調整份量。每日服用兩次。

紫草散

適用於小兒潛伏熱毒在胃部,突然爆發痘疹,所有不良症狀無法舒緩,小便顏色深且排泄困難,心腹脹滿。

黃土湯

適用於紅疹瘙癢,煩躁昏沉。

成分為竈下的黃土,即伏龍肝。

將黃土研細,每次服用二錢,可用薑、蜜水調和後服用。

救生散

適用於小兒皮膚病變形成膿包,惡候危急,出現黑色斑點。

成分包括:豶豬血、馬牙硝、硃砂、牛黃、腦麝。將所有藥材研細混合均勻,二歲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用水調和後服用。若大便排出異物,皮膚病變轉紅色即可停止。若無改善,可再次服用。效果非常神奇。

玳瑁散

適用於小兒皮膚病變,熱毒內攻,呈現紫黑色,爆發不順。

成分包括:生玳瑁、豶豬心。將生玳瑁研磨成濃厚的液體,取一合;豶豬心取其中的血液,約一皁子大小。將兩種材料混合均勻,用濃煎紫草湯調和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