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三 (9)
卷第三 (9)
1. 硫黃丸
治中暑吐逆不止
硫黃、焰硝、滑石、白礬(各二兩)、半夏(三兩)、白麵(四兩,臨和時入)
上為細末,薑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水下,小兒三五丸。
白話文:
硫磺、硝石、滑石、白礬(各 90 公克)、半夏(135 公克)、白麵(180 公克,在混合時加入)
細末,薑汁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熱水送服,幼童服用三五丸。
2. 大戟散
治結胸傷寒下不透者服此立得出汗
白話文:
治結胸傷寒,發熱下不通者,服用此方可立出汗。
大戟、甘遂(各一兩)、膩粉(半兩)、硫黃(一分)、水銀(半兩同研勻以新垍盞子內結砂子)
上合研勻,每服一、二錢,溫漿水調下。
白話文:
-
大戟:一兩
-
甘遂:一兩
-
膩粉:半兩
-
硫黃:一分
-
水銀: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然後放入新的盞子內,加砂子一起研磨,直到藥物變成砂狀即可。
將藥材研磨均勻,每次服一錢或二錢,用溫熱的米湯調和後服用。
3. 柴胡芍藥湯
治傷寒溫疫,身體壯熱,頭痛,項強,腰背四肢煩疼,脅下牢滿,乾嘔噦逆,不能飲食,及婦人經水方來適斷,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譫言妄語。
白話文:
治療傷寒、溫熱病,患者身體壯熱,頭痛,脖子後方僵硬,腰部和四肢疼痛難忍,肋骨下疼痛、飽脹,乾嘔、噁逆,不能吃東西,以及婦女月經剛來突然停止,熱邪侵入血脈,出現寒熱交替發作,像瘧疾一樣,胡言亂語。
柴胡(二兩) 赤芍藥 人參 甘草(各二分) 半夏(六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三個,煎至八分,溫服,不以時。
白話文:
柴胡(40公克) 赤芍藥 人參 甘草(各4公克) 半夏(12公克)
加水半盞,放入薑五片,棗三顆,煎煮至藥量只剩八分之一,溫服,不拘時辰。
4. 竹葉石膏湯
治虛煩頭痛痰逆噁心,潮熱煩燥,口乾好飲,四肢倦怠,嘔吐心忪,及療時行氣病後虛羸,吸吸少氣,噁心欲吐,全不入食
白話文:
治療虛煩頭疼、痰氣逆流、噁心、潮熱煩躁、口乾喜飲、四肢倦怠、嘔吐、胸膈之間悶塞、驚悸。
同樣也可用於治療流行疫病過後體質虛弱的人,氣短、氣息微弱、噁心、想吐、完全吃不下東西。
人參 甘草 石膏(四兩) 麥門冬(二兩) 半夏(三分)(重校定此方內人參甘草無分兩,此方南陽活人書亦載之,內人參甘草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甘草、石膏(四兩)、麥門冬(二兩)、半夏(三分)。(重新校訂此方內人參、甘草無分兩,此方南陽活人書亦載之,內人參、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二盞,竹葉二十片,粳米一合,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服。
白話文:
這道藥方比較簡單,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二盞,竹葉二十片,粳米一合,生薑三片,煮至七分熟,飯後服用。
5. 小柴胡湯
治傷寒溫病表證未解,壯熱惡風,頭痛項強,骨節煩疼,寒熱往來,里病尚在,胸滿脅硬,嘔逆煩渴,嘿嘿可食,又療婦人中風,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其狀如瘧
白話文:
治療外感風邪或暑邪導致的疾病。臨牀表現為高燒怕冷、頭痛、脖子僵硬、骨節疼痛、忽冷忽熱、噁心嘔吐、口渴。也有治療中風、癒後繼續發燒,有時月經剛結束,熱邪侵入血室,症狀像瘧疾。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三分) 半夏(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棗二個,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各 9 克)、半夏(3 克)
藥材粗糙,每次三錢,加一杯半水,四片生薑,兩個紅棗,煮到剩下六分之一,濾掉藥渣,溫熱服用。
6. 五苓散
治水飲停積留滯不散,胸膈膨悶,腹脹喘逆,口乾引飲,嘔噦噁心,心中暑煩渴,脾濕生黃飧,泄注下水穀不分,及療傷寒惡亂,頭痛發渴,口燥消渴,水入吐逆,心下痞悶,小便不利:
白話文:
-
治療水飲停留在體內不消散,導致胸悶、腹脹、呼吸急促、口乾舌燥、噁心嘔吐、肚子發燙煩躁不安、脾臟濕氣重而導致黃疸、消化不良、腹瀉、水穀不分;
-
治療寒症的惡心嘔吐、頭痛、口渴、口燥、喝水就吐、胃口悶脹、小便不利等症狀。
澤瀉(一兩一分) 白朮 豬苓 茯苓(各三分) 桂(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熟水調下,不以時。
白話文:
-
澤瀉(22 公克)
-
白朮 (6.6 公克)
-
豬苓 (6.6 公克)
-
茯苓 (6.6 公克)
-
肉桂皮 (11 公克)
少量服用,每次一錢,用溫水調勻服用,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