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七 (1)
卷第十七 (1)
1. 卷第十七
2. 眼目
還睛丸
治虛勞目暗有黑花。
菟絲子、石斛、白茯苓、熟乾地黃、牛膝(各一兩);真珠、覆盆子(各三分);遠志、防風、蔓荊子、車前子、玄參、人參、木香、決明子、地膚子、蕤仁、芎藭、羌活、羚羊角屑、枸杞子、薯蕷、甘菊花、黃耆、地骨皮(各半兩);兔肝(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粥飲亦得。忌熱面、葷辛、生冷等。
蓋子澄眼藥方
第一,用多年燕子窩搗羅為細末,用井華水調如胡桃大,白紗帕子包於眼上熨之。如有泥,卻用井華水洗。
二用不蚛皂角三十鋌;熟地黃、當歸(各一兩);仙靈脾(一兩半);硇砂(二兩);生地黃(二兩半);細辛(一兩半);白鹽(半斤);木鱉子(十八個);川楝子(一兩);青鹽(二兩);威靈仙、香白芷、藿香葉、酸榴皮(各一兩);川百藥煎(一兩半);黑牽牛、川芎(各一兩);核桃仁(十八個,乃胡桃仁);酒醋三升(糠醋)。
上件藥拌勻,先將青鹽、硇砂用乳缽研碎,與醋浸三晝夜。每日番一次,將上面藥轉在下面,用石拍壓實。醋候日滿取出,諸藥不用,只將皂角用桑柴熟火焙乾。皂角再逐鋌於所浸下醋內蘸淹,醋於火上焙乾,又蘸醋再焙,至醋盡為度。其角焙及六分乾焦熟,便碾為細末。每日三次或兩次擦牙,一月只可用約一兩以上下。先擦時少用,逐旋加藥。如有津液,咽之為妙。擦畢漱津數口,愈加用藥。旬內去頭風,自目明身健,應驗如神。每兩藥末,用麝香一百文足,多愈妙。
三龍眼膏
藥如後:
朴硝(半兩);龍膽草(二分);白蒺藜(一分);旋覆花(一分半);仙靈脾(二錢銼)。
以上藥,用黃土半斤,將五味藥一處拌勻。於五更取井華水一碗,和黃土並藥為泥,稀稠得所。安在垍碗內,以匙攤平面,鋪白色開通錢五文,皆以「開」字向南,字合於地下。於錢背上寫五行字。
卻以硇砂綠豆大二十塊子,便別於安排上。每文上安四塊子,卻以別碗合定,置淨土上。用新黃土周迴並上面培遍,仍透風氣。得三四晝夜,開看其硇砂錢上生半寸長如翡翠色,便取下次垍器中收之。又用:
斑蝥(不去翅足);乳香一塊如棗大;秦皮、胡黃連(各三錢);肥干棗(三個);燈心(一握長七寸);古老錢(七文)。
上七味,入無油石器中,取新井華水一大盞,煎至半盞,以綿濾入石器中。其滓再入水一盞,煎至半盞,濾去滓,合汁。以文武火熬成膏子,約得一匙頭半。入新垍器中盛頓。將已刮下空青,更以硼砂末、龍腦各少許,卻同研勻,以銀箸攪勻,用角合子收之。三五年不壞。每日用銀箸點一黃米大。次日依舊再點,翳膜自隨淚下,點藥亦不覺痛。如眼微昏,三兩日並愈,神驗甚速。(馮猷道傳,戊寅十一月初一日)
決明丸
治脾虛膈熱,眼目昏暗,翳瘼遮障,隱澀羞明。
決明子、青葙子、蒼朮、木賊、川芎、羌活、防風、甘草、楮實、菊花、蟬殼、石膏(各一分);蛇皮(一條);仙靈脾、穀精草(各半兩)。
白話文:
[眼目]
還睛丸
治療因虛勞導致眼睛昏暗,眼球表面出現黑斑。
藥方成分:菟絲子、石斛、白茯苓、熟地黃、牛膝(各一兩)、真珠、覆盆子(各三分)、遠志、防風、蔓荊子、車前子、玄參、人參、木香、決明子、地膚子、蕤仁、芎藭、羌活、羚羊角屑、枸杞子、薯蕷、甘菊花、黃耆、地骨皮(各半兩)、兔肝(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或用粥湯送服。忌食熱食、肥肉、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
蓋子澄眼藥方
第一步驟:取多年燕窩搗碎成細粉,用井水調成核桃大小,用白紗布包裹,敷在眼睛上熱敷。如有泥狀物,則用井水清洗。第二步驟:取不蛀的皂角三十枚、熟地黃、當歸(各一兩)、仙靈脾(一兩半)、硇砂(二兩)、生地黃(二兩半)、細辛(一兩半)、白鹽(半斤)、木鱉子(十八個)、川楝子(一兩)、青鹽(二兩)、威靈仙、香白芷、藿香葉、酸榴皮(各一兩)、川百藥煎(一兩半)、黑牽牛、川芎(各一兩)、核桃仁(十八個,即胡桃仁)、酒醋三升(糠醋)。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先將青鹽和硇砂用乳缽研碎,用醋浸泡三天三夜,每日翻動一次。然後將其餘藥材放在上面,用石頭壓實,浸泡至期滿取出。只留下皂角,用桑柴文火烘乾,再將烘乾的皂角逐個蘸醋,放在火上烘乾,反覆多次直至醋乾,烘至六七分乾焦熟,再研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每日三次或兩次,用藥粉擦牙,一個月用量約一兩。開始時用量少,逐漸增加。如有津液,可吞咽。擦完後漱口數次。藥用量越多,效果越好。十天內可治癒頭痛,眼睛明亮,身體健康。效果神奇。每二兩藥末加入麝香一百文,效果更佳。
三龍眼膏
藥方如下:
朴硝(半兩)、龍膽草(二分)、白蒺藜(一分)、旋覆花(一分半)、仙靈脾(二錢,銼碎)。
製作方法:取黃土半斤,將五種藥材混合均勻,五更時取井水一碗,與黃土和藥材混合成泥狀,稠度適中。放在瓦碗裡,用勺子攤平,鋪上五枚白色開通錢(錢幣),開字向南,字面朝下,在錢幣背面寫上五行字。然後在每枚錢幣上放置二十塊硇砂(綠豆大小)。另用一個碗盛好,放在乾淨的土地上,用新的黃土圍繞並覆蓋,使其透氣。三四天后查看,如果硇砂上長出半寸長、翡翠色的東西,則可取出,放入瓦器中保存。再取斑蝥(不去翅足)、乳香(一塊,如棗大)、秦皮、胡黃連(各三錢)、肥干棗(三個)、燈心(一握長七寸)、古老錢(七文)。將以上七味藥材放入無油的石器中,用新井水一大盞煎至半盞,用棉布過濾後倒回石器中,藥渣再加水一盞煎至半盞,過濾後將兩次濾液混合,用文武火熬成膏狀,約一匙半。放入新的瓦器中,加入先前刮下的青黛,再加入硼砂末、龍腦各少許,研磨均勻,用銀箸攪拌均勻,用角質容器盛裝保存,三五年不會變壞。
使用方法:每日用銀箸取黃米粒大小的藥膏點在患處,次日繼續。藥膏會隨著淚水流下,點藥時不會感到疼痛。如果眼睛略微昏暗,三五天就能痊癒。效果神奇迅速。(馮猷道傳戊寅十一月初一日)
決明丸
治療脾虛、胃熱導致的眼睛昏暗、眼翳遮擋、視力模糊、畏光。
藥方成分:決明子、青葙子、蒼朮、木賊、川芎、羌活、防風、甘草、楮實、菊花、蟬殼、石膏(各一分)、蛇皮(一條)、仙靈脾、穀精草(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