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 (12)
卷第十 (12)
1. 瀉痢(嘔吐附)瘧
上合和勻,用黃臘一兩,入麻油少許,煉熟,下蠟熔了,放溫,入前藥一處,攪和成劑,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丸至七丸,白湯下,不以時。
米囊皮散 治瀉痢後胃氣不和,兼治赤白痢。
米囊皮(舊年者去穰蜜塗炙熟) 闢臭蔓(亦名香蔓) 厚朴(去皮薑汁製) 甘草 陳橘皮 羌活
上件六味,各一兩,細銼,焙乾,搗為粗末。每劑一大匙頭,以水一盞,煉取七分服。余滓重煎服。如白痢,加阿膠。
白丹法 治瀉痢不止。
上等陽起石十兩,火煅通赤一宿,成白色如粉。次用鍾乳粉三兩,內秤半兩;別取白礬末半兩,研細,用垍盞子銷成汁,下半兩鍾乳粉,攪候成丹頭,與前陽起石同研勻細,滴水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三粒,空心米飲下,大治臟腑不和,注瀉不止。
鍾乳粥 治久瀉諸藥不效者。
鍾乳粉
上一味,以粥調半兩,乘熱服之,日二,其效如神。
訶子煮散 治下瀉下痢,腹痛日夜不止,已致困篤者,並治之。
米皮(四兩炒黃色) 縮砂仁(一兩) 五靈脂(半兩) 訶子(七個去核) 赤石脂(半兩) 甘草(炙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大錢,空心米飲調下,日三服。小兒半錢。忌如常法。
茱萸斷下丸 治脾胃氣虛弱,臟腑不調,下瀉不止,日夜無度,全不飲食,內積久虛,腹中疼痛,羸瘦氣弱,並治之。
吳茱萸(二兩半湯洗炒) 訶子(一分去核) 赤石脂(一分) 縮砂仁 肉豆蔻 乾薑(炮) 龍骨 人參(各一分)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下,日進三服。
藿香飲子 治赤白痢久不效,變成休息痢,裡急後重,心腹疼痛,形困氣乏,主臟氣虛弱。
藿香 白芍藥 乾薑 澤蘭葉 當歸 芎 白頭翁 蒿豉餅 附子 黃耆 茯苓 甘草(各一兩) 米囊皮(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以時熱服。
龍脂丸 治脾胃虛弱,或停冷結聚,變成膿血痢。
訶子 肉豆蔻 黃連 龍骨 當歸 赤石脂 縮砂 木香(各一兩) 草豆蔻 白礬 乾薑(各半兩)
上為細末,粟米飯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忌油膩、雞肉、豬肉等。
阿膠散 治熱毒血痢成片,臍下㽲痛。
阿膠 熟乾地黃 地榆 黃連 梔子仁 當歸 刺薊(各一兩) 川升麻 犀角屑(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中盞,入蔥白七寸,豉百粒,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茜根散 治蠱毒下血如雞肝,腹中攪痛。
茜根 升麻 犀角(各三錢) 桔梗 黃柏 黃芩(各二錢) 地榆 白蘘荷(各四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
黃連散 治熱毒下黑血,五內絞切痛,日夜百行,氣絕欲死者。
黃連(一升) 龍骨 白朮(各二兩) 阿膠 乾薑 當歸 赤石脂(各三兩) 附子(一兩)
上八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五服。孫真人云:「余以正觀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熱毒痢;至十五日,命將欲絕處,方入口即定。」
白話文:
瀉痢(嘔吐附)瘧
一種治療方法:取黃蠟一兩,加少量麻油煉至融化,放涼後加入其他藥物,攪拌均勻,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七丸,溫白開水送服,不拘時辰。
米囊皮散:治療瀉痢後胃氣不和,以及赤白痢。
配方:米囊皮(陳年者,去除內瓤,塗蜂蜜炙烤至熟)、闢臭蔓(亦名香蔓)、厚朴(去皮,用薑汁炮製)、甘草、陳橘皮、羌活,各一兩。將藥材細切,烘乾,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大匙,加一碗水煎至七分,服用藥汁,藥渣再煎一次服用。如果是白痢,可加入阿膠。
白丹法:治療瀉痢不止。
配方:上等陽起石十兩,火煅至通紅,一夜後變為白色粉末。再取鍾乳粉三兩,取其中半兩,另取白礬末半兩,研細,用瓦罐熬成汁,加入半兩鍾乳粉攪拌,製成藥丹。將藥丹與之前研細的陽起石混合均勻,滴水和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粒,空腹米湯送服。此方主治臟腑不和導致的瀉痢不止。
鍾乳粥:治療久瀉,其他藥物無效者。
配方:鍾乳粉半兩,用粥調服,趁熱服用,每日兩次,療效神奇。
訶子煮散:治療下瀉、下痢、腹痛不止,已致體力衰竭者。
配方:米皮(四兩,炒至黃色)、縮砂仁(一兩)、五靈脂(半兩)、訶子(七個,去核)、赤石脂(半兩)、甘草(炙三錢)。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空腹米湯送服,每日三次。小兒每次服用半錢,忌口按照常規方法。
茱萸斷下丸:治療脾胃氣虛,臟腑失調,下瀉不止,日夜不止,完全不進食,久病虛弱,腹部疼痛,消瘦,氣虛者。
配方:吳茱萸(二兩半,湯洗後炒)、訶子(一分,去核)、赤石脂(一分)、縮砂仁、肉豆蔻、乾薑(炮製)、龍骨、人參(各一分)。將藥材研成細末,用水煮成麵糊,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米湯送服,每日三次。
藿香飲子:治療赤白痢久治不愈,轉變為休息痢,裡急後重,心腹疼痛,形體困倦,氣息虛弱,主因臟腑氣虛弱者。
配方:藿香、白芍藥、乾薑、澤蘭葉、當歸、芎藭、白頭翁、蒿豉餅、附子、黃耆、茯苓、甘草(各一兩)、米囊皮(二兩)。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水煎至七分,去渣,趁熱服用,不拘時辰。
龍脂丸:治療脾胃虛弱或寒邪停滯凝聚,導致膿血痢。
配方:訶子、肉豆蔻、黃連、龍骨、當歸、赤石脂、縮砂仁、木香(各一兩)、草豆蔻、白礬、乾薑(各半兩)。將藥材研成細末,用粟米飯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米湯送服,忌食油膩、雞肉、豬肉等。
阿膠散:治療熱毒血痢,血便成片,臍下絞痛。
配方:阿膠、熟乾地黃、地榆、黃連、梔子仁、當歸、刺薊(各一兩)、川升麻、犀角屑(各半兩)。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半碗水,加入蔥白七寸、豉百粒同煎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茜根散:治療蠱毒導致下血,血如雞肝,腹中絞痛。
配方:茜根、升麻、犀角(各三錢)、桔梗、黃柏、黃芩(各二錢)、地榆、白蘘荷(各四錢)。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碗半水煎至八分,去渣,稍熱服用。
黃連散:治療熱毒導致下黑血,五臟絞痛,日夜腹瀉不止,氣息將絕者。
配方:黃連(一升)、龍骨、白朮(各二兩)、阿膠、乾薑、當歸、赤石脂(各三兩)、附子(一兩)。將八味藥材細碎,加一斗水煮成五升,分五次服用。 (附註:孫真人云:我於正觀三年七月十二日,忽然患上這種熱毒痢疾,至十五日,性命將絕,服此方後即刻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