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 (8)
卷第十 (8)
1. 瀉痢(嘔吐附)瘧
[
地榆散
治新食竟取風為胃風,其狀惡風,頸多汗,膈下塞不通,飲食不下,脹滿形瘦,腹大,失衣則嚏,食寒則瀉泄(白痢)。
地榆(一兩半)、當歸、樗根白皮(各一兩)、白朮(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空心)。
乳香散
治瀉痢和一切寒氣,止臟毒瀉血,腹內㽲痛。
乳香(少許)、訶子皮(一分)、當歸、木香(各半兩)。
上銼細末,用微火炒,候當歸干為度,為細末。每服二錢,用陳米第一度泔一盞,煎至六分,空心午前服。此藥最妙,患及百餘日者,服之皆愈。
三物散
治血痢。
黃連(四分)、當歸、石榴皮、吳茱萸(各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去滓。
石榴湯
治水痢及赤白痢,篤困欲死者。
黃連(二兩)、石榴(一個,乾者)、阿膠、乾薑(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丁香丸
治水瀉及瀉血不止,疼痛甚者。
烏頭、丁香(四個)、巴豆(一個)、硃砂(為衣)。
上為細末,泡蒸餅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飲下。
延年駐車丸
治腸胃虛弱,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作膿血,臍腹疼痛,心胸痞悶,後重裡急,煩滿嘔逆,脅肋脹悶,腹內虛鳴,四肢倦怠,不美飲食,日漸羸瘦。
黃連(三兩)、當歸(一兩半)、乾薑(一分)、阿膠(一兩半,炒焦為末,醋熬膏)。
上膠膏熬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豆蔻白朮丸
論曰:腸胃為倉廩之所,開闔有時。下痢者,蓋腸胃失守,門戶不要,由水穀相併,運化失宜,湊於三焦,氣不禁固。又或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久而不去,風勝害脾。脾屬土而惡木,脾與胃以膜相連,為風邪所害,則微弱而不能運化水穀,並注腸間。腸虛又不能禁制,故令不利。若形瘦腹大,䐜脹,食畢而下,謂之洞泄,宜此白朮丸、附子湯。
白朮(二兩)、附子、肉豆蔻(各一兩)。
上為細末,蒸棗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前。
姜附湯
若暴下如水,或青或白,臍腹撮痛,手足逆冷,脈細欲絕,漸漸短氣。此由寒冷之氣,暴傷於陽,氣湊下,為陰所闢,氣不禁固。陽復則生,不復死。宜此姜附湯、金液丹(方在後)。又不止者,灸氣海百壯。
乾薑(三兩)、甘草、附子(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太白丸
治吐。
半夏、玄精石(各一兩)、硫黃(半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不以時候。
三味黃連丸
若下痢赤黃,日夜數十行,手足不厥,胸中痞悶,時覺微寒,服溫藥而增極,其脈沉實而大。此由濕熱之邪,蘊於腸胃,復因飲食積而不化,聚而不運,水穀並注而下。先宜此三味黃連丸,不瘥者,與杏子丸(方在後)。
黃連、吳茱萸、白芍藥。
上件等分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米飲下三十丸。
朱粉丹
若下痢純膿,或赤或白,臍腹撮痛,痛即痢下,已即痛。其脈緊大而疾。此由飲食失宜,留而不去,與冷氣相搏則白,與熱氣則赤。水穀與腸間津液腐化成膿,新谷送傳而不得行,新故相搏,滯氣作痛。利下則氣行而痛少息,謂之積痢,宜服此。
]
白話文:
瀉痢(嘔吐附)瘧
以下列出幾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瀉痢及嘔吐:
地榆散: 治療因飲食不當受風,導致胃風,症狀包括怕風、頸部多汗、膈下阻塞不通、飲食不下、腹脹、消瘦、腹大、穿衣打噴嚏、吃寒涼食物則瀉泄(白痢)等。藥方包含地榆、當歸、樗根白皮、白朮。用法: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乳香散: 治療瀉痢及一切寒氣,能止臟毒瀉血、腹內絞痛。藥方包含乳香、訶子皮、當歸、木香。用法:藥材研磨成細末,用微火炒至當歸乾燥為度,再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陳米第一次淘米水一杯煎煮至六分,空腹午前服用,此藥效力最佳,即使病程超過一百天也能治愈。
三物散: 治療血痢。藥方包含黃連、當歸、石榴皮、吳茱萸。用法: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
石榴湯: 治療水痢及赤白痢,症狀嚴重,病人虛弱瀕死。藥方包含黃連、石榴(乾的)、阿膠、乾薑。用法: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
丁香丸: 治療水瀉及瀉血不止,疼痛劇烈。藥方包含烏頭、丁香、巴豆、硃砂(作丸衣)。用法: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餅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延年駐車丸: 治療腸胃虛弱,寒熱不調,下痢赤白或帶膿血,臍腹疼痛,心胸痞悶,後重,裡急後重,腹脹,嘔逆,脅肋脹悶,腹內鳴響,四肢倦怠,食慾不振,日漸消瘦。藥方包含黃連、當歸、乾薑、阿膠(炒焦研末,再用醋熬成膏)。用法:將阿膠膏熬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豆蔻白朮丸: 治療腸胃虛弱導致的瀉痢,症狀包括消瘦、腹大、飯後即瀉。藥方包含白朮、附子、肉豆蔻。用法:藥材研磨成細末,與蒸熟的棗肉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姜附湯: 治療暴瀉如水樣便,顏色青白,臍腹絞痛,手足冰冷,脈細欲絕,呼吸漸漸短促。此乃寒邪暴傷陽氣所致。藥方包含乾薑、甘草、附子。用法: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二杯水煎煮至一杯,去渣溫服,飯前服用。若病情不止,可灸氣海穴一百壯。
太白丸: 治療嘔吐。藥方包含半夏、玄精石、硫黃。用法: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煮熟的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不限時間。
三味黃連丸: 治療下痢赤黃,日夜數十次,手足不厥,胸中痞悶,偶感微寒,服用溫藥症狀加重,脈沉實有力。此乃濕熱之邪蘊積腸胃,飲食積滯不化所致。藥方包含黃連、吳茱萸、白芍藥。用法:藥材等分研磨成細末,用醋煮熟的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米湯送服。
朱粉丹: 治療下痢純膿(膿血),顏色或赤或白,臍腹絞痛,疼痛與痢下同時出現,脈緊大而數。此乃飲食積滯,與寒邪或熱邪相搏,水穀與腸間津液腐敗化膿所致。
以上所有劑量均為古方劑量,現代應用需遵從醫師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