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1)

1. 消渴水

腰以下腫

治痟腎煩渴小便數多腳弱陰萎唇乾眼澀身體乏力

白話文:

腰部以下腫脹

治療腎水虧損、煩渴、小便頻繁、腳部虛弱、陽痿、嘴脣乾澀、眼睛乾澀、身體虛弱

乾地黃(二兩) 五味子 澤瀉 遠志 牛膝 玄參 車前子 桑螵蛸 山茱萸 桂心 人參 附子(各半兩) 黃耆 枸杞子 肉蓯蓉 薯蕷 牡丹 白茯苓 甘草(各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 菟絲子 石英(各一兩)

白話文:

  • 熟乾地黃(120克):滋陰補血,益精填髓。

  • 五味子(30克):補腎益氣,生津止渴。

  • 澤瀉(30克):利尿消腫,清熱化痰。

  • 遠志(30克):益智寧心,補益肝腎。

  • 牛膝(30克):強筋骨,活血通絡。

  • 玄參(30克):滋陰清熱,養陰補虛。

  • 車前子(30克):清熱利尿,明目退翳。

  • 桑螵蛸(30克):補腎益精,強筋壯骨。

  • 山茱萸(30克):補腎益精,收斂固澀。

  • 桂心(30克):溫陽散寒,活血通脈。

  • 人參(30克):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 附子(15克):溫陽益氣,回陽救逆。

  • 黃耆(18克):補氣健脾,益氣固表。

  • 枸杞子(18克):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 肉蓯蓉(18克):補腎益精,壯陽補虛。

  • 薯蕷(18克):補脾益氣,健脾養胃。

  • 牡丹(18克):活血調經,美容養顏。

  • 白茯苓(18克):健脾益氣,寧心安神。

  • 甘草(18克):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 麥門冬(90克):養陰生津,清熱除煩。

  • 菟絲子(60克):補腎益精,固精縮尿。

  • 石英(60克):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上為細末入石英研令勻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等的石英研磨成細末,和蜂蜜一起研磨均勻,用杵臼搗打三五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在飯前服用,用溫酒送下三十丸。

黃耆丸

治大渴後上焦煩熱不退下元虛乏羸瘦無力小便白濁飲食微少

白話文:

黃耆丸

治療極度口渴後,上焦(心肺)煩熱不退,下元(腎臟)虧虛衰弱,身體瘦弱無力,小便混濁,進食量少。

黃耆 肉蓯蓉 鹿茸(各一兩) 人參(三分) 枸杞子(二分) 熟乾地黃(二兩) 白茯苓(三分) 甘草(各半兩) 地骨皮(半兩) 澤瀉 附子 巴戟 木通湯 桂 牡丹皮 五味子 龍骨(各三分) 磁石(一兩) 赤石脂(三分) 麥門冬(半兩) 牡蠣(三分)

白話文:

  1. 黃耆一兩、肉蓯蓉一兩、鹿茸一兩

  2. 人參三分

  3. 枸杞二分

  4. 熟乾地黃二兩

  5. 白茯苓三分

  6. 甘草各半兩

  7. 地骨皮半兩

  8. 澤瀉、附子、巴戟、木通湯

  9. 桂皮、牡丹皮、五味子、龍骨各三分

  10. 磁石一兩

  11. 赤石脂三分

  12. 麥門冬半兩

  13. 牡蠣三分

上為細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杵五七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米飲下三十丸

蓯蓉丸

治痟腎小便滑數四肢羸瘦腳膝乏力

白話文:

蓯蓉丸

治療遺精、腎虛小便頻多、四肢虛弱,腳膝無力。

將細末的藥材磨研,加入蜂蜜調勻,用杵搗五至七百次。丸成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前用米湯送下三十丸。

肉蓯蓉(一兩) 熟乾地黃(一兩半) 麥門冬(二兩) 澤瀉 五味子(各半兩) 磁石 黃耆 人參(各一兩) 桂(半兩) 巴戟(半兩) 地骨皮(三分) 當歸(半兩) 雞肶胵(一兩) 赤石脂(半兩) 韭子(半兩) 白龍骨(半兩) 甘草(半兩) 禹餘糧(三分) 牡丹皮(半兩) 桑螵蛸(一兩半)

白話文:

肉蓯蓉(60克) 處理過的乾地黃(90克) 麥門冬(120克) 澤瀉、五味子(各30克) 磁石、黃耆、人參(各60克) 桂皮(30克) 巴戟天(30克) 地骨皮(18克) 當歸(30克) 雞肶胵(60克) 赤石脂(30克) 韭菜子(30克) 白龍骨(30克) 甘草(30克) 禹餘糧(18克) 牡丹皮(30克) 桑螵蛸(90克)

上為細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食前清粥飲下三十丸

山茱萸丸

三消飲食倍多肌體羸瘦小便頻數口乾喜飲

白話文:

將山茱萸細細研磨入藥粉,均勻加入蜂蜜,用杵搗三五百下搓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子。服用時,空腹用清粥送服三十丸。

**主治:**三消飲,表現為食量大幅增加,體型消瘦,小便頻繁,口乾喜飲。

山茱萸 鹿茸 附子(炮) 五味子 蓯蓉 巴戟 澤瀉 禹餘糧 牡丹皮(各一兩半) 磁石麥門冬 赤石脂 白龍骨(各三兩) 栝蔞 熟乾地黃 韭子(各二兩半) 桂心(一兩一分)

白話文:

  • 山茱萸:15公克

  • 鹿茸:15公克

  • 附子(炮):15公克

  • 五味子:15公克

  • 蓯蓉:15公克

  • 巴戟:15公克

  • 澤瀉:15公克

  • 禹餘糧:15公克

  • 牡丹皮:15公克

  • 磁石麥門冬:30公克

  • 赤石脂:30公克

  • 白龍骨:30公克

  • 栝蔞:25公克

  • 熟乾地黃:25公克

  • 韭子:25公克

  • 桂心:11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日再服

腎瀝湯

治痟銀箔損發渴小便數腰膝痛

白話文:

細緻地煉製蜜丸和梧桐子,每服二十丸,於空腹時以酒送服,一日再服一次。

適用於: 治療腎臟疾病導致的腰痛、脫髮、口渴、小便頻繁等症狀。

雞肶胵 遠志 人參 黃耆 澤瀉 桑螵蛸 熟乾地黃 桂 當歸 龍骨(各一兩) 甘草(半兩) 麥門冬(二兩) 五味子(半兩) 磁石(三兩) 白茯苓(一兩) 芎藭(二兩) 玄參(半兩)

白話文:

雞肶胵、遠志、人參、黃耆、澤瀉、桑螵蛸、熟乾地黃、桂枝、當歸、龍骨(各六公克)、甘草(三公克)、麥門冬(十二公克)、五味子(三公克)、磁石(十八公克)、白茯苓(六公克)、芎藭(十二公克)、玄參(三公克)

上為末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大盞半煮腎至一盞去水上浮膜及腎次入藥三錢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服

白話文:

將以上藥物搗成細末,每次服用時需要準備一對羊腎,切除腎臟的脂肪膜,先用一大碗半的水煮腎,直到水量剩下一碗,將水面上的浮膜和腎臟撈出,然後加入三錢的藥物,以及半錢的生薑,煎煮到只剩下五分之一的水量,去除浮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晚上進食前再服用一次。

白話文:

花蓯蓉丸

組成:

  • 花蓯蓉 二錢
  • 鹿角膠 三錢
  • 人參 二錢
  • 熟地 三錢
  • 枸杞子 二錢
  • 山茱萸肉 二錢
  • 巴戟天 一錢五分
  • 菟絲子 一錢五分
  • 熟附子 一錢五分
  • 肉蓯蓉 二錢
  • 牛膝 二錢
  • 鹿茸 一錢
  • 黃耆 二錢
  • 當歸 二錢
  • 淫羊藿 一錢五分
  • 覆盆子 一錢五分
  • 續斷 一錢
  • 桑螵蛸 一錢
  • 龜板 一錢
  • 鱉甲 一錢
  • 熟乾薑 一錢五分
  • 附子 一錢

功效:

補腎壯陽,溫腎助陽,益氣強精,散寒止痛。

主治:

腎陽虛衰,陽痿精冷,宮冷不孕,小便頻數,夜尿多,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等症。

用法:

每日一丸,溫酒送服。

古今錄驗論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飲水多小便數其脂似麩片甜者此是消渴病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數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水不多但腿腫腳先瘦小陰萎弱數小便者此是腎消病也特忌房勞若消渴者倍黃連消中者倍栝蔞腎消者加芒硝六分服前件鉛丹丸得小便鹹苦如常後恐虛憊者並宜服此

白話文:

  1. 久渴多飲、小便多、尿液中含有麩子狀物質或甜味,這是消渴病。

  2. 食量大但不太渴,小便少,尿液中帶油且多,這是消中病。

  3. 渴但不太喝水、腿腫、腳先瘦、小陰萎縮、小便多次,這是腎消病。

對於上述三種消渴病,應特別注意節制房事,若為消渴者,應加倍服用黃連;消中者,應加倍服用栝蔞;腎消者,應加入六分芒硝。以上藥物服下後,小便應變得鹹苦如常。若擔心身體虛弱、疲憊不堪,也可同時服用這些藥物。

花蓯蓉(八分) 澤瀉 五味子 紫巴戟天 地骨白皮 栝蔞(各四分) 磁石 人參 赤石脂(各六分) 乾薑(十分) 禹餘糧(三分) 桑螵蛸(三十個)

白話文:

  • 花蓯蓉:八分

  • 澤瀉:四分

  • 五味子:四分

  • 紫巴戟天:四分

  • 地骨白皮:四分

  • 栝蔞:四分

  • 磁石:六分

  • 人參:六分

  • 赤石脂:六分

  • 乾薑:十分

  • 禹餘糧:三分

  • 桑螵蛸:三十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以牛乳空腹下二十丸日再服忌海藻菘菜胡荽蕪荑

白話文:

把方劑上的藥材研成細末,和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以牛奶送服 20 丸。

每天服用一次,並忌諱吃海藻、白菜、香菜和胡荽。

黃連黃耆丸

治痟腎小便白濁四肢羸瘦漸至困乏

白話文:

治療腎臟虛弱,小便混濁,四肢瘦弱,逐漸導致疲勞睏乏。

黃耆 黃連 熟乾地黃 牡蠣 鹿茸(各一兩) 白茯苓 土瓜根 玄參 地骨皮 龍骨 人參 桑螵蛸 五味子(各三分) 麥門冬(二兩) 菝葜(半兩)

白話文:

  • 黃耆:1 兩

  • 黃連:1 兩

  • 熟乾地黃:1 兩

  • 牡蠣:1 兩

  • 鹿茸:1 兩

  • 白茯苓:3 分

  • 土瓜根:3 分

  • 玄參:3 分

  • 地骨皮:3 分

  • 龍骨:3 分

  • 人參:3 分

  • 桑螵蛸:3 分

  • 五味子:3 分

  • 麥門冬:2 兩

  • 菝葜: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五七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

雞內金散

治消渴

白話文:

雞內金散

治療消渴

製作方法:

細緻研磨蜜蜂,搗杵五百至七百下,搓丸成梧桐子大小,服用時每次取三十丸,於飯前以米湯送服。

硃砂 黃連 鐵粉 栝蔞(各三兩) 赤石脂 蘆薈 龍骨(各二兩) 鉛丹 胡粉(各一兩) 甘草 澤瀉(各一兩半) 牡蠣(三分) 螵蛸(三十個) 雞胚胵(七個)

白話文:

硃砂、黃連、鐵粉、栝蔞(各三兩)

赤石脂、蘆薈、龍骨(各二兩)

鉛丹、胡粉(各一兩)

甘草、澤瀉(各一兩半)

牡蠣(三分)

螵蛸(三十個)

雞胚胵(七個)

上為細末空心大麥湯調下三錢匕小便減渴止食後服

薯蕷丸

治痟腎小便滑數四肢少力羸瘦困乏全不思食

白話文:

翻譯:

細末空心大麥湯,沖服三錢匕,可減少小便及口渴,飯後服用。

方劑:

薯蕷丸

功效:

治療腎虛,小便次數多、量少,四肢無力,身體瘦弱,疲憊睏乏,食慾不振。

薯蕷 雞胚胵 熟地 牡丹皮 黃耆 栝蔞根 白龍骨 白茯苓 山茱萸 桂 澤瀉 附子 枸杞子(各半兩) 麥門冬(二兩)

白話文:

薯蕷:一種塊莖類植物,可健脾益氣、補肺益腎。

雞胚胵:雞蛋的胚胎,具有補腎益精、補腦益智的功效。

熟地: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滋陰補血的功效。

牡丹皮:牡丹花的根皮,具有清熱涼血、養血調經的功效。

黃耆: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腎的功效。

栝蔞根:一種瓜類植物的根部,具有清熱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

白龍骨: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收斂固澀的功效。

白茯苓:一種中藥材,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山茱萸: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澀精止遺的功效。

桂:肉桂的樹皮,具有溫陽補腎、活血化瘀的功效。

澤瀉:一種水生植物,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痰的功效。

附子:一種中藥材,具有溫陽益氣、散寒除濕的功效。

枸杞子: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明目養肝的功效。

麥門冬:一種百合科植物,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潤肺的功效。

上為末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茱萸黃耆丸

治痟腎心神虛煩小便無度四肢羸瘦不思飲食唇舌乾燥腳膝乏力

白話文:

茱萸黃耆丸

治療:虛勞腎虛、心神虛煩、小便頻繁、四肢瘦弱、食慾不振、脣舌乾燥、腳膝乏力等症狀。

服用方法:末煉蜜和杵搗三百至五百下,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飯前以清粥送服三十丸。

黃耆 山茱萸 人參 五味子(各三分) 熟乾地黃 雞胚胵 肉蓯蓉 牛膝 補骨脂 鹿茸(各一兩) 麥門冬(二兩) 地骨皮 白茯苓 玄參(各半兩)

白話文:

黃耆、山茱萸、人參、五味子各三錢,熟乾地黃、雞胚胵、肉蓯蓉、牛膝、補骨脂、鹿茸各一兩,麥門冬二兩,地骨皮、白茯苓、玄參各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人參腎瀝湯

治大虛不足小便數噓吸焦渴引飲膀胱滿

白話文:

中藥方:人參腎瀝湯

**功效:**治療大虛不足、小便頻繁、小便混濁、口渴煩躁、膀胱脹滿

使用方法:

  1. **細末煉蜜:**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拌勻。
  2. **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將蜂蜜藥粉用杵臼搗打三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3. **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每次於飯前用稀飯送服三十顆藥丸。

人參 石斛 麥門冬 澤瀉 熟地黃 栝蔞根 地骨(各兩) 遠志 甘草 當歸 五味子桑白皮 桂心 茯苓(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石斛、麥門冬、澤瀉、熟地黃、栝蔞根、地骨(每樣兩錢)

遠志、甘草、當歸、五味子、桑白皮、桂心、茯苓(每樣半錢)

上為粗末以水一盞半煮羊腎一個至一盞入藥二錢仍先去腎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增損腎瀝湯

治腎氣不足消渴小便數腰痛乏力消瘦

白話文:

增損腎瀝湯

治療腎氣不足、口渴、小便次數多、腰痛、乏力、消瘦等症狀。

用法: 將洗淨的羊腎一個切成薄片,放入一盞半的水中燉煮,燉至水剩一盞時,撈出羊腎,再煎煮至六分,去掉渣滓,溫熱服下,不拘服藥時間。

遠志 人參 澤瀉 熟地黃 當歸(各三分) 桂 茯苓 黃芩 甘草 芎藭 龍骨(各一分)五味子(二分) 麥門冬(二分)

白話文:

遠志、人參、澤瀉、熟地黃、當歸(各 9 克)

桂枝、茯苓、黃芩、甘草、川芎、龍骨(各 3 克)

五味子(6 克)

麥門冬(6 克)

上為粗末以水一盞半煮羊腎一個至一盞去腎入藥二錢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兼服後方

熟地黃散

治痟腎小便滑數口乾心煩皮膚乾燥腿膝消細漸至無力

白話文:

熟地黃散

治療腎功能虛弱,小便頻繁無力,口乾心煩,皮膚乾燥,腿膝無力消瘦。

使用方法:

將一個羊腎用一杯半的水煮至剩一杯,取出羊腎。將熟地黃研成細末,取二錢加入藥汁中,煎煮至剩六分。去除渣滓,溫服。每日服用三次。搭配下列藥方同時服用。

熟乾地黃 雞胚胵 黃耆 白茯苓 牡蠣粉 人參 牛膝(各一兩) 麥門冬 桑螵蛸 枸杞子(各三分) 龍骨(一兩半)

白話文:

  • 熟乾地黃:一種中藥,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活血的功效。

  • 雞胚胵:是指雞蛋中的胚胎,具有補益氣血、滋陰養顏的功效。

  • 黃耆:一種中藥,具有補氣健脾、益肺固表的功效。

  • 白茯苓:一種中藥,具有健脾益氣、化痰祛濕的功效。

  • 牡蠣粉:牡蠣磨成的粉末,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固攝的功效。

  • 人參:一種名貴中藥,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 牛膝:一種中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

  • 麥門冬:一種中藥,具有養陰清肺、潤腸通便的功效。

  • 桑螵蛸:一種中藥,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的功效。

  • 枸杞子:一種中藥,具有補腎益精、明目降壓的功效。

  • 龍骨:一種中藥,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非時溫服

白茯苓丸

治痟腎因痟中之後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病即兩腿漸細腰腳無力

白話文:

細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滓,不分時溫服。

(用於治療)積腎,因積聚中後,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於是導致此病,即兩腿漸細,腰腳無力。

白茯苓 覆盆子 黃連 人參 栝蔞根 熟乾地黃 萆薢 玄參(各一兩) 雞胚胵(三個) 石斛 蛇床子(各三分)

白話文:

白茯苓、覆盆子、黃連、人參、栝蔞根、熟乾地黃、萆薢、玄參(各30公克),雞胚胵(3個),石斛、蛇牀子(各9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磁石湯下三十丸

千金古瓦湯

治消渴虛乏食少無力小便頻數

白話文:

細細熬過蜂蜜,將梧桐子研杵三百到五百下成大丸,要進食前煎煮「磁石湯」30丸服用。

《千金古瓦湯》

治療消渴虛弱、食慾不振、無力感、小便頻繁的症狀。

白朮(四分) 熟乾地黃(八分) 陳皮 人參 甘草 黃芩 遠志(各三分) 當歸 桂 白芍藥(各三分)

白話文:

  • 白術:四分

  • 熟乾地黃:八分

  • 陳皮、人參、甘草、黃芩、遠志:各三分

  • 當歸、桂、白芍藥: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先以水三大碗煮屋上瓦二兩(二十年以上者打碎如皂子大)煮至一碗半去瓦塊入藥末並生薑十片棗一個再煎至二大盞去滓放溫服渴時飲之多吃不妨

白話文:

將藥材以上品和劣品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先用水三大碗煮屋頂瓦片二兩(二十年以上的老瓦片,把它打碎成像皁子一樣大小),煮到只剩下一碗半,把瓦塊撈出,再放入藥末,並加入生薑十片、紅棗一個一起煮。再次煎煮到只剩兩大盞,去掉渣滓,等到藥湯放溫後服用。如果口渴可以喝,多吃東西也不會妨礙藥效。

黃耆散

治痟腎心神煩悶小便白濁

白話文:

黃耆散

治療腎虛心神煩悶,小便混濁。

黃耆 麥門冬 茯神 龍骨 栝蔞根 熟乾地黃 桑螵蛸 白石脂 澤瀉(各一兩) 甘草(三分)

白話文:

黃耆:增強免疫力,抗菌消炎,保護肝臟。

麥門冬: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益氣養胃。

茯神:寧心安神,補益心脾,健胃消食。

龍骨:鎮靜安神,滋陰潛陽,收斂止汗。

栝蔞根: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利尿消腫。

熟乾地黃:滋陰補血,養肝明目,補腎強腰。

桑螵蛸:補腎固精,益氣養血,止瀉固澀。

白石脂: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澤瀉:利尿消腫,清熱化瘀,益氣養陰。

甘草:益氣補中,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個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

鐵粉湯

治消渴不止心神煩亂宜服此湯

白話文:

鐵粉湯

治療消渴不癒,心神煩亂,宜服此湯。

使用方法: 每次取鐵粉細末四錢,加水一中盞,放入生薑半片,紅棗三個,煎煮至水量剩六分之一,過濾後去除渣滓,空腹時溫熱服用。

鐵粉(一兩) 麥門冬(二兩) 牡蠣 知母(各一兩) 黃連 苦參 栝蔞根(各二兩) 金箔(一百片) 銀箔(二百片)

白話文:

鐵粉(60克) 麥門冬(120克) 牡蠣、知母(各60克) 黃連、苦參、栝蔞根(各120克) 金箔(100片) 銀箔(200片)

上為細末鐵粉同研令勻不以時候清粥飲調下一錢

金箔鉛丹丸

治消渴不止

金箔(一百片) 銀箔(二百片) 鉛丹 麥門冬 牡蠣 知母(各一兩) 黃連 栝蔞根 苦參(各二兩)

白話文:

金箔鉛丹丸

治療消渴症,其症狀為口渴不止

材料:

  • 金箔:100 片
  • 銀箔:200 片
  • 鉛丹:1 兩
  • 麥門冬:1 兩
  • 牡蠣:1 兩
  • 知母:1 兩
  • 黃連:2 兩
  • 栝蔞根:2 兩
  • 苦參:2 兩

製法:

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均勻混合。不限定時間,用清淡的粥調和,每次服用 1 錢。

上為末用栝蔞汁和惟夏季即用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後以米飲下日進二服當日必見效可服及十日每三五十丸後每日只進一服服藥次忽覺腹痛以厚朴六錢陳皮一分生薑六錢都銼碎用水二升煎至半升溫服訖良久用水飯壓之腹不冷痛不用此法

白話文:

將栝蔞搗碎取汁和蜜,只在夏季使用,煉蜜和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四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當天就會見效,可服用至十天,之後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服藥時,如果突然感到腹痛,可用厚朴六錢、陳皮一分、生薑六錢,所有藥材一起切碎,加水二升煎至半升,溫服完藥後,隔一段時間再喝水,腹痛即可止住,但不適用此方法。

腎氣丸

治腎不足羸瘦日劇吸吸少氣體重耳聾小便頻濁渴欲飲水腰腳無力行履艱難

白話文:

治療腎氣不足所導致的消瘦、疲乏無力、氣喘、呼吸短促、耳鳴耳聾、小便頻急、小便混濁、口渴想喝水、腰腿無力、行動困難。

熟地黃(八兩) 山藥 山茱萸(各四兩) 牡丹 澤瀉 茯苓(各三兩) 附子 桂心(各二兩)

白話文:

  • 熟地黃:8 兩

  • 山藥:4 兩

  • 山茱萸:4 兩

  • 牡丹:3 兩

  • 車前子:3 兩

  • 茯苓:3 兩

  • 附子:2 兩

  • 桂心:2 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鉛丹散

止消渴主小便數兼治消中

白話文:

**製法:**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時以酒送服。

**功效:**治療消渴症,症狀為小便次數頻繁,兼治消中病。

鉛丹 胡粉(各三分) 栝蔞根 甘草(各八分) 澤瀉 石膏 白石脂 赤石脂(各三分)

白話文:

鉛丹、胡粉(各三分),栝蔞根、甘草(各八分),澤瀉、石膏、白石脂、赤石脂(各三分)。

上八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一年病者一日愈二年病者二日愈渴甚者夜二服腹痛者或作丸服亦佳一服十丸傷多令人腹痛

白話文:

以上的八種藥物治癒水瀉,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一匙,患病一年者,一天見效;患病二年者,二天見效;口渴厲害的,晚上再服一次;腹痛者,也可以做成藥丸服用,一次十丸,服用太多容易引起腹痛。

菟絲子散

治痟腎小便白濁或不禁

白話文:

菟絲子散

治療以下症狀:腎臟虛弱,小便混濁或無法控制。

菟絲子 黃連 肉蓯蓉 五味子(各一兩) 蒲黃 雞胚胵中黃皮(各一兩半) 磁石(半兩)

白話文:

菟絲子、黃連、肉蓯蓉、五味子(各60克),蒲黃、雞蛋胚胎的中間黃色部分、磁石(各90克)

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下

人參鹿茸丸

治痟腎小便滑數白濁將欲沉困

鹿茸 肉蓯蓉(各一兩半) 黃芩 人參 土瓜根(各三分) 雞胚胵(十個) 菟絲子(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三五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

黃耆湯

止渴退熱男子消渴小便極多水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丹主之既服前腎氣丹補其虛損食後宜此藥

黃耆 茯神 栝蔞根 人參 甘草(各一兩半) 麥門冬 熟地黃(各二兩半)

上水煎服之此病切忌慎者三一飲酒二行房三鹹食及麵食

菝葜湯

白話文:

人參鹿茸丸

治療腎虛小便滑數帶白色濁物,嚴重到出現沉困。

  • 鹿茸 一兩半
  • 肉蓯蓉 一兩半
  • 黃芩 三分
  • 人參 三分
  • 土瓜根 三分
  • 雞胚胎 十個
  • 菟絲子 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舂杵三五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前用米水送服。

黃耆湯

止渴、退熱,治療男性糖尿病,小便很多(一斗),腎氣丸之類的藥方主要用於治療虛損,而飯後則宜服用本方藥。

  • 黃耆 一兩半
  • 茯神 一兩半
  • 栝蔞根 一兩半
  • 人參 一兩半
  • 甘草 一兩半
  • 麥門冬 二兩半
  • 熟地黃 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水煎服。此病需要注意三點:一、不要飲酒;二、不要行房;三、不要食用鹹食或麵食。

菝葜湯

治腎虛小便數而渴並歌清瘦形容又體虛相逢惟是舌乾枯上焦客熱下元冷涼藥如何解去除請公採取菝葜服溫脾補腎藥中殊一一志心依此服上下和平渴自無

白話文:

治療腎虛小便次數多且口渴,並伴有消瘦形容憔悴和身體虛弱的症狀,往往是上焦有熱而下元虛寒所造成的。

想要解決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具有溫脾補腎作用的中藥,如菝葜等。服用時一定要遵照醫囑,並保持心態平和,才能逐漸改善症狀,消除口渴。

菝葜(一兩銼如豆大)

上用水二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旦中暮各一服覺減則日二服後以藥調補此方在腎瀝湯方前

斷渴湯

治消渴不止

烏梅肉(二兩) 麥門冬 人參 甘草 茯苓 乾葛(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加減六物丸

治熱中消渴

栝蔞根(二兩) 麥門冬(一兩半) 知母(一兩一分) 人參 苦參粉 土瓜根(各一兩)

白話文:

菝葜(一兩,銼成如黃豆般大小)

先用水二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濾去藥渣,溫熱服下。早中晚各服一次,覺得症狀減輕就改為每日服兩次。之後再使用補藥調養身體。這個方劑在腎瀝湯方之前使用。

斷渴湯

治療不停的口渴

烏梅肉(二兩)、麥門冬、人參、甘草、茯苓、乾葛(各一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六分,濾去藥渣,溫熱服下。

加減六物丸

治療熱中消渴

栝蔞根(二兩)、麥門冬(一兩半)、知母(一兩一分)、人參、苦參粉、土瓜根(各一兩)

上為細末以牛膽汁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三服大麥粥汁下未知漸加至三十丸咽乾者加麥門冬舌乾加知母脅下滿加人參小便難加苦參小便數加土瓜根

白話文:

將藥材上等粉末,以牛膽汁和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天服用三次,每次 20 粒,用大麥粥汁送服。

如果病徵沒有改善,可逐漸增加服用量,最多可達 30 粒。

如果病人咽乾,可加麥門冬;舌乾,可加知母;脅下滿,可加人參;小便難,可加苦參;小便數,可加土瓜根。

阿膠湯

治虛熱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小腸虛熱當風取冷患腳氣喜發動兼渴消腎脈細弱微宜此湯

阿膠(半兩) 乾薑(十分) 麻子仁 遠志(各一兩半) 附子(一個)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以時

茯苓黃連丸

渴人引飲既久夏秋之交濕氣過多脾胃又弱時或泄瀉

白話文:

阿膠湯

治療虛弱發熱、小便頻數、服用過多石散導致的小腸虛熱、受風後受寒發冷、患腳氣、發熱時口渴、腎氣虛弱、脈象細弱的情況。

藥材:

  • 阿膠(半兩)
  • 乾薑(十分)
  • 麻子仁
  • 遠志(各一兩半)
  • 附子(一個)

用法:

將藥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煎至六分,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不限服用時間。

茯苓黃連丸

適用於口渴多飲時間較長、夏季與秋季交替時濕氣過多、脾胃虛弱、有時會腹瀉的情況。

黃連末(八分) 茯苓(六分) 木香(二分) 訶子皮(一分)

白話文:

黃連末(0.8克) 茯苓(0.6克) 木香(0.2克) 訶子皮(0.1克)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瀉止勿服

葛根飲子

止渴

葛根 麥門冬 竹茹 菝葜(各半兩)

上為粗末水煎或熬粥食之亦佳

乾葛散

治消渴

白話文:

將細末的水煮麵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服用,症狀痊癒後請停用。

葛根飲子

止渴

葛根、麥門冬、竹茹、菝葜(各 25 公克)

以上藥材搗碎,可以用水煎服或熬粥食用。

乾葛散

治療消渴

仙人骨(去花結子了蘿蔔乾者是) 仙人蓑衣(出了蓮子干蓮蓬) 乾葛 銀湯瓶內鹼

白話文:

仙人骨:一種中藥材,是蘿蔔乾曬乾後再用鹽醃製而成的。

仙人蓑衣:蓮蓬去籽後,曬乾而成。

乾葛:是一種中藥材,是葛根曬乾後做成的。

銀湯瓶內鹼:是指銀器中的鹼性物質,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疾病。

上四味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紫蘇熟水下

枸杞湯

治虛勞口中苦渴骨節煩熱或寒

枸杞根(五升) 麥門冬(三升) 小麥(二升)

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麥熟藥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服

消余丸

治消渴小便不禁

退鉗鍋(一個) 牡蠣(不以多少末)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枸杞湯

治療虛勞症狀,例如口中乾渴、關節發熱或發冷。

成分:

  • 枸杞根(五升)
  • 麥門冬(三升)
  • 小麥(二升)

做法:

用兩鬥水煮以上三味藥材,煮至麥子熟透,濾去渣滓,每次服一升,一天服兩次。

消餘丸

治療消渴症,小便不禁。

成分:

  • 退鉗鍋(一個)
  • 牡蠣(適量,研磨成細末)

做法:

將退鉗鍋和牡蠣等分成四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紫蘇熟水送服。

上以牡蠣實納在鉗鍋內大火煅通赤放冷各搗研為細末每秤一兩更入乾葛一兩研勻以雞子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豬肉湯下

白話文:

先將牡蠣放入鉗鍋裡用大火燒到通紅,然後取出放涼,研磨成細末。每稱取一兩牡蠣粉,再加入一兩乾葛(山藥),研磨均勻。然後用雞蛋清和丸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豬肉湯送服。

罌粟

治消渴引飲不止

罌粟(不以多少)

上研煮稀粥日飲一盞

菟絲子丸

治渴

菟絲子(揀擇水淘浸三日控令乾乘潤杵篩粗末再焙)

上為細末煉蜜合面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三十丸

黃連丸

治渴

黃連(不以多少)

上納豬肚中飯上蒸爛同杵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三十丸

治渴不止方

上冷水浸桑栮食之甚奇

神效黑神丸

治三焦渴疾

好虢丹(一兩用絹裹紮定甑中以盞蔞之蒸升炊了取出於地下用碗覆蓋少時盡熱毒氣為度)

白話文:

罌粟湯

治療口渴不斷喝水

  • 罌粟(不論分量)

研末,煮稀粥,每日飲用一盞

菟絲子丸

治療口渴

  • 菟絲子(挑選、水洗、浸泡三日、瀝乾後曬乾、淋濕再舂篩成粗末、再烘烤)

研成細末,以蜂蜜調和麵糊,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米湯送下三十丸

黃連丸

治療口渴

  • 黃連(不論分量)

放入豬肚中,蒸熟後搗碎成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米湯送下三十丸

治渴不止一方

  • 用冷水浸泡桑葉,食用,效果顯著

神效黑神丸

治療三焦導致的口渴

  • 好虢丹(一兩,用紗布包裹紮好,放入甑中,用盞盛水蒸煮至熟,取出後放入碗中,蓋上,待熱毒氣散盡後取出)

上用好京墨研濃如稀糊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如少壯人每服五七丸年耄三兩丸漸加丸數服之不渴更不得再服然後服補藥大忌房色及炙爆之物

白話文:

用上好的京墨研磨得濃稠如稀糊,和在一起,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少壯的人每次服用五到七丸,年老體弱的人每次服用三到兩丸,逐漸增加丸數,服用後不能再感到口渴,更不能再繼續服用,然後再服用補藥。在服用期間,嚴禁房事和食用炙烤爆炒的食物。

黃連煎

治酒毒水毒渴不止

黃連末(以新栝蔞根汁和作餅子焙乾)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熟水下不以時

乾地黃丸

療五勞七傷六極八風十二痹消渴心下積聚常服身體潤澤補養精血

白話文:

黃連煎

治療酒毒、水毒導致的口乾舌燥。

做法:

將黃連磨成粉末(與新鮮的栝蔞根汁和成餅狀,烘乾)。

研磨成細粉,加入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 30-40 丸,用溫水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熟乾地黃丸

治療身體虛弱、各種疾病,滋潤身體,補充精血。

熟乾地黃(十二分) 天門冬(十分) 乾薑(六分) 菟絲子(十分) 石斛(八分) 當歸 白朮白芍藥 牛膝 紫菀 防風 地骨皮(各六分) 甘草(八分) 肉蓯蓉 麥門冬 玄參(各七分) 人參 茯苓 杏仁 麻子仁(各八分) 椒目(三分)

白話文:

  • 熟乾地黃(12 份):具有滋陰補血、增強體液、調養氣血的作用。

  • 天門冬(10 份):具有滋陰降火、清肺潤腸的作用。

  • 乾薑(6 份):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作用。

  • 菟絲子(10 份):具有補腎益精、溫暖子宮的作用。

  • 石斛(8 份):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 當歸(6 份):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 白朮(6 份):具有健脾補氣、燥濕利水的作用。

  • 白芍藥(6 份):具有養血調經、鎮痛止痛的作用。

  • 牛膝(6 份):具有滋陰補血、舒筋活絡的作用。

  • 紫菀(6 份):具有止咳平喘、化痰宣肺的作用。

  • 防風(6 份):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作用。

  • 地骨皮(6 份):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

  • 甘草(8 份):具有益氣補中、緩解藥性的作用。

  • 肉蓯蓉(7 份):具有補腎益精、壯陽補氣的作用。

  • 麥門冬(7 份):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

  • 玄參(7 份):具有清熱涼血、養陰降火的作用。

  • 人參(8 份):具有補氣益血、強壯身體的作用。

  • 茯苓(8 份):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

  • 杏仁(8 份):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

  • 麻子仁(8 份):具有潤腸通便、美容養顏的作用。

  • 椒目(3 份):具有散寒祛濕、溫中燥濕的作用。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再服漸加至三十丸忌鯉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魚鮓蕪荑

白話文:

以細末研磨煉蜜和為丸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中空,以酒送服二十丸,以後逐步增加到三十丸。忌食鯉魚、海藻、菘(白菜)、桃、李、雀肉、魚鮓(醃魚)及蕪荑(楊柳花蕾)。

濡咽煎

治渴口舌燥澀

甘草(三兩) 酥 蜜(各一升)

上納蜜中煎如薄膏含咽之

生地黃丸

治消渴面黃咽燥短氣除虛熱補養

白話文:

濡咽煎

治療口乾舌燥

甘草(三兩) 酥油 蜂蜜(各一升)

將以上材料放入蜂蜜中煎煮,至濃稠如膏狀,含在口中緩慢吞嚥。

生地黃丸

治療消渴、面黃、咽喉乾燥、氣促,消除虛熱,補養身體

地黃汁 栝蔞汁(各三升半) 牛脂(三升) 白蜜(半升) 黃連末(一斤)

白話文:

生地黃汁、栝蔞汁(各三升半)、牛脂(三升)、白蜜(半升)、黃連末(一斤)

上同煎可丸即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不以時米飲下

茱萸丸

若其人素渴引飲一旦不渴小便日夜數十行氣乏內消謂之消中

蓯蓉 五味子 山茱萸 乾山藥

上等分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三十丸空心

治 水

附子木香丸

治水氣下後補藥消積進食凡水氣已經利下疾證往來不定

白話文:

茱萸丸:

身體一向口渴愛喝水,有一天突然不渴了,小便日夜排放幾十次,體力衰弱,內部機能衰竭,稱為「消中」。

材料:

  • 蓯蓉
  • 五味子
  • 山茱萸
  • 乾山藥

做法: 將上述材料等份磨成細粉,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用米湯送服三十丸,空腹時服用。

功效: 治療水腫。

附子木香丸:

治療水氣下注後,服用補藥可以消積進食。只要水氣已經排出,疾病症狀時好時壞。

附子 木香 石斛 桂 黃耆 磁石 椒目 術 當歸 鹿茸 人參 茯苓 枳殼 訶子 黃橘皮 桃仁 白朮 桑白皮 桔梗 牛膝 乾薑 厚朴 吳茱萸(各半兩)

白話文:

附子、木香、石斛、桂皮、黃耆、磁石、花椒、白朮、當歸、鹿茸、人參、茯苓、枳殼、訶子、橘皮、桃仁、白朮、桑白皮、桔梗、牛膝、乾薑、厚朴、吳茱萸(各半兩)。

上為細末以豬腎三對生研入酒三合蒸餅少許同杵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溫米飲下

白話文:

將細末搗碎,加上三個豬腎生研成汁,放入三杯酒、蒸餅少許,一起搗碎和成丸,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服,用溫米飲送服。

治水氣法

白話文:

治水氣法

**治水氣:**小便白濁、腹大、喘促、小腹脹痛。

方一:

  • 生地黃 二錢
  • 茵陳 一錢五分
  • 車前子 一錢五分
  • 澤瀉 一錢
  • 防己 一錢
  • 茯苓 一錢
  • 乾薑 三錢
  • 白朮 二錢
  • 桂枝 二錢
  • 附子 三錢
  • 鹽 三分

二:

  • 蒼朮 三錢
  • 白朮 二錢
  • 乾薑 二錢
  • 防己 一錢五分
  • 澤瀉 一錢
  • 茵陳 一錢
  • 車前子 一錢
  • 生地黃 一錢五分
  • 鹽 二分

三:

  • 澤瀉 二錢
  • 山藥 二錢
  • 車前子 一錢五分
  • 防己 一錢五分
  • 茯苓 一錢
  • 乾薑 三錢
  • 生地黃 一錢
  • 白朮 二錢

四:

  • 澤瀉 一錢五分
  • 茯苓 一錢五分
  • 茵陳 一錢五分
  • 車前子 一錢
  • 乾薑 二錢
  • 防己 一錢
  • 生地黃 一錢
  • 白朮 二錢

五:

  • 蒼朮 二錢
  • 白朮 二錢
  • 乾薑 二錢
  • 附子 二錢
  • 防己 一錢
  • 茵陳 一錢
  • 車前子 一錢
  • 地黃 一錢
  • 鹽 三分

六:

  • 桂枝 二錢
  • 蒼朮 二錢
  • 地黃 一錢
  • 白朮 二錢
  • 茯苓 一錢
  • 乾薑 三錢
  • 茵陳 一錢
  • 防己 一錢
  • 鹽 二分

七:

  • 蒼朮 二錢
  • 白朮 二錢
  • 防己 一錢
  • 澤瀉 一錢
  • 車前子 一錢
  • 茵陳 一錢
  • 乾薑 二錢
  • 生地黃 一錢
  • 附子 三錢

八:

  • 蒼朮 二錢
  • 白朮 二錢
  • 乾薑 二錢
  • 茯苓 一錢
  • 澤瀉 一錢
  • 防己 一錢
  • 車前子 一錢
  • 生地黃 一錢
  • 鹽 三分

九:

  • 白朮 二錢
  • 乾薑 二錢
  • 防己 一錢
  • 茯苓 一錢
  • 澤瀉 一錢
  • 茵陳 一錢
  • 車前子 一錢
  • 生地黃 一錢
  • 附子 三錢

十:

  • 澤瀉 一錢五分
  • 白朮 二錢
  • 防己 一錢
  • 茯苓 一錢
  • 車前子 一錢
  • 茵陳 一錢
  • 乾薑 二錢
  • 生地黃 一錢
  • 鹽 三分

此病緣脾氣衰弱土不能制水致水妄行始則脛腫漸次腹腫流溢皮膚遍身浮腫百藥不效可服此玉龍丸先敘證候次具始末一宗丸散若別遇明醫治之減退更不須此藥或疾勢未瘳不可輕聽庸醫妄進藥餌恐傷臟腑及損動血氣愈難將息

白話文:

這種病的根源是脾氣衰弱,導致土不能制水,以致水氣橫行無度。剛開始小腿腫脹,漸漸地腹部腫脹、體液溢出皮膚,遍身浮腫。各種藥物都無效,可以服用此玉龍丸。先敘述症狀,然後詳細說明病情的始末。只服用此藥就可以治癒。如果另遇明醫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就不用服用此藥了。或者病情尚未痊癒,不可輕信庸醫妄進藥餌,恐怕會損傷臟腑,損動血氣,病情更加難以痊癒。

辯水證

白話文:

辯水證

水證者,膀胱氣化不利,水液代謝失常所致。症狀繁多,分虛實寒熱,辨證施治。

實水證:

  • 小便不利,或淋漓不盡,或閉澀不通。
  • 身體浮腫,面部、四肢腫脹。
  • 腹滿脹痛,大便溏泄。
  • 舌質紅潤,苔白滑。

寒水證:

  • 小便清長,量多如水。
  • 身體浮腫,不熱不痛。
  • 四肢厥冷,畏寒肢冷。
  • 舌質淡白,苔白滑。

熱水證:

  • 小便短赤,灼熱疼痛。
  • 身體浮腫,紅腫熱痛。
  • 口渴喜飲,大便乾結。
  • 舌質紅絳,苔黃燥。

虛水證:

  • 小便清稀,量多而無力。
  • 身體浮腫,伴有氣虛或陽虛。
  • 精神疲倦,食慾不振。
  • 舌質淡白,苔白滑。

項脛脈動睡起眼浮下如蠶臥足脛腫股間冷身重倦行行即喘急面有時而白及光潤準頭黑腸門瀝瀝如水鳴鼻尖常冷小便赤澀雖頻數絕微細大便燥結臥即哽氣或喉中如水雞聲腹脅滿悶咳嗽不止凡此皆水證也不可盡紀此病不宜動大腸峻瀉醫者多用芫花大戟甘遂葶藶豬苓澤瀉之類故消取雖易補閉即難往往致水復來而無以治之也今茲紀方各有次序有補有瀉全不損氣能除病根若疾勢未甚不可遽服須是證候十分臨證可數服之見效愈捷

白話文:

項上的脛脈搏動很明顯,睡醒後眼睛浮腫下垂,好像蠶寶寶在睡覺。小腿腫脹,股間冰涼,身體沉重疲倦,走幾步路就喘得厲害。有時臉色蒼白,有時又光潤。鼻尖總是冰涼的,小便又紅又澀,雖然小便次數多,但每次都非常少。大便乾燥,結塊,躺下後就有氣往上堵塞,有時喉嚨裡會發出像水雞叫的聲音。肚子和脅部悶脹滿痛,咳嗽不止。以上這些都屬於水腫的症狀,不能一一列舉。這種病不宜用大腸峻瀉的方法來治療。醫生大多使用芫花、大戟、甘遂、葶藶、豬苓、澤瀉之類的藥物,雖然這樣可以暫時消除水腫,但很難徹底根治,往往導致水腫復發,無法治癒。現在我將這些治療方法依次列出,有補有瀉,完全不會損傷正氣,能夠徹底消除病根。如果病情不是很嚴重,不要急於服藥,一定要等到症狀完全符合十條以上,才能服用。服藥後見效越快越好。

紫金丹 治水

白話文:

紫金丹

主治:水腫

組成:

  • 紫草
  • 黃連
  • 金銀花
  • 牡丹皮
  • 丹皮
  • 當歸
  • 川芎
  • 赤芍
  • 桃仁
  • 紅花

製法: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或製成湯劑服用。

功效:

  • 利尿消腫
  • 清熱解毒
  • 活血化瘀

丁香(半分) 木香(一錢) 檳榔 肉豆蔻(各一個) 白丁香(半分) 硃砂(一分) 雄黃(一分半) 輕粉(一錢) 粉霜(半分) 桂府滑石(一分半) 水銀(一分結砂子) 赤土(三分) 斑蝥(十個) 巴豆(三十個) 乳香(一分) 桃仁(三十個) 廣硜(此藥不見用疑傳寫之誤) 牛黃(各一字) 麝香(一分) 硼砂(一字)

白話文:

丁香(0.5錢) 木香(5錢) 檳榔 肉豆蔻(各一顆) 白丁香(0.5錢) 硃砂(0.5錢) 雄黃(0.75錢) 輕粉(5錢) 粉霜(0.5錢) 桂府滑石(0.75錢) 水銀(0.5錢研磨成砂狀) 赤土(1.5錢) 斑蝥(10隻) 巴豆(30粒) 乳香(0.5錢) 桃仁(30粒) 廣硜(此藥沒有用途,懷疑是傳抄錯誤) 牛黃(各0.5錢) 麝香(0.5錢) 硼砂(0.5錢)

上二十味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量虛實加減蓋欲行水須先去滯積未服玉龍丸當先進此藥如不動再加丸數服之候取動可服玉龍丸方在後

白話文:

將上面二十種藥材研磨成細末,以水煮成稠糊狀,然後搓成如綠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可依個人體質加減。服用玉龍丸之前,應先服用此藥,若服用後仍未見效,可以增加丸子的數目。服用此藥至有效果後,再服用玉龍丸。玉龍丸的配方如下:

蛇黃紫金丹

治水氣汨支飲上氣欲變成水心下堅硬者

白話文:

用於治療因水氣鬱積導致胸腔積水、呼吸困難,且伴有心下脹硬的情況。

蛇黃(三兩半醋淬研令無聲) 禹餘糧(三兩同炒醋淬) 木香 肉豆蔻 乾薑 茯苓 當歸 羌活 牛膝 青橘皮 芎 荊三稜 陳橘皮 蒺藜子 桂 附子 蓬莪朮 茴香 針砂(五兩先水淘極淨以鐵銚子炒乾入米醋二升煮醋令乾就銚中煅通赤研末令極細用之或三兩)

白話文:

  • 蛇黃(三兩半。用醋淬後研磨至無聲)

  • 禹餘糧(三兩。與蛇黃一起炒後用醋淬)

  • 木香

  • 肉豆蔻

  • 乾薑

  • 茯苓

  • 當歸

  • 羌活

  • 牛膝

  • 青橘皮

  • 荊三稜

  • 陳橘皮

  • 蒺藜子

  • 附子

  • 蓬莪朮

  • 茴香

  • 針砂(五兩。先用水淘洗乾淨,用鐵銚烘乾,加入兩升米醋煮至醋乾。在銚中煅燒至通紅,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或使用三兩)

上為細末蒸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粒空心食前米飲下

千斧丸

治水氣補藥兼治男子婦人五勞七傷病勢甚者

白話文:

千斧丸

治療水腫的補益藥物,兼治男女五臟勞損、七情所傷,病勢嚴重的症狀。

用法:細碎蒸餅和丸梧桐子,每服三十粒,於空腹時服用,以米飲送下。

柳絮礬(半斤) 雷丸(一兩) 柴胡(二兩) 樟柳根(一兩) 木瓜(片切焙乾) 乾漆(各半兩)白礬(二兩) 膽礬 芫花 檳榔 茴香 石斛 定粉 不蚛皂角 桂(各半兩) 青皮(二兩)

白話文:

  • 柳絮礬(0.25公斤):一種硫酸鋁鉀礦物。

  • 雷丸(0.05公斤):一種由硫磺、硝石和木炭製成的藥物。

  • 柴胡(0.1公斤):一種菊科植物的根。

  • 樟柳根(0.05公斤):一種樟樹的根。

  • 木瓜(片切焙乾):木瓜切成薄片後烘乾。

  • 乾漆(各0.025公斤):一種來自漆樹的樹脂。

  • 白礬(0.1公斤):一種硫酸鋁鉀礦物。

  • 膽礬:一種硫酸銅礦物。

  • 芫花:一種芫荽的種子。

  • 檳榔:一種棕櫚樹的果實。

  • 茴香:一種茴香科植物的種子。

  • 石斛:一種蘭科植物的莖。

  • 定粉:一種由氧化鋅製成的粉末。

  • 不蚛皁角:一種皁角科植物的果實。

  • 桂(各0.025公斤):一種肉桂樹的樹皮。

  • 青皮(0.1公斤):一種橘子的果皮。

上為細末用青州棗煮熟去皮核將藥末用醋五升熬成膏後入棗同勻用大斧槌一千下逐旋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後生薑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青州棗煮熟後去除棗皮和棗核。把藥末和五升醋一起熬成膏,再把棗肉加入一起攪拌均勻。用大斧頭槌打一千下,將藥膏逐漸丸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藥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三部茯苓煎

白話文:

三部茯苓湯

組成:

  • 茯苓(去皮、切片)二錢
  • 山藥(去皮、切片)二錢
  • 澤瀉(去毛、切片)二錢
  • 豬苓(去皮、切片)二錢
  • 土茯苓(去皮、切片)二錢
  • 白朮(炒)二錢
  • 扁豆(炒)二錢
  • 薏苡仁(炒)二錢
  • 芡實(炒)二錢
  • 淮山(去皮、切片)二錢
  • 蓮子(去心)二錢
  • 芡實(炒)二錢
  • 茯苓(去皮、切片)二錢
  • 牛膝(去毛、切片)二錢
  • 杜仲(去皮、切片)二錢
  • 補骨脂(去毛、切片)二錢
  • 雞血藤(去皮、切片)二錢
  • 川木香(炒)二錢
  • 紅花(炒)二錢
  • 桃仁(去皮、尖、炒)二錢
  • 地黃(去皮、切片)二錢
  • 山萸肉(去核)二錢
  • 枸杞子(去核)二錢
  • 熟地黃(去皮、切片)二錢

用法: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取汁飲用。

功效:

補脾利濕,健運脾胃。

治三焦上中下焦合為三部三焦道閉塞不通留水在膈上不消化名痰水積年不去雖服藥下之不能便去雖得小去隨復如故其病面目黧黑手足逆冷身體枯燥肌膚甲錯身無潤澤漸漸羸瘦或時嘔吐或大便燥或後重下痢起止甚難久或絞痛雷鳴時時下痢

白話文:

治療三焦。上、中、下三焦合稱為三部。三焦不通,水停留在膈膜上,食物得不到消化,形成痰飲,積累多年,服藥下泄也難以有效去除,即使排出一些,不久後又會恢復原狀。這種疾病的症狀是:面色黧黑,手足冰涼,身體乾枯,皮膚粗糙,身體沒有光澤,逐漸消瘦,有時嘔吐,或大便乾燥,或排便困難,或腹瀉,起居困難,時間久了,或絞痛如雷鳴,時常腹瀉。

茯苓(七分) 大黃(或檳榔代) 白朮(各一兩半) 桔梗 芎 熟地黃 神麯 前胡(各二兩半) 乾薑 桂(各一兩) 黃芩(或半夏代) 人參 白芍藥 菖蒲(各三分)

白話文:

茯苓(七錢) 大黃(或以檳榔代替) 白朮(各一兩半) 桔梗 川芎 熟地黃 神曲 前胡(各二兩半) 乾薑 桂皮(各一兩) 黃芩(或以半夏代替) 人參 白芍藥 菖蒲(各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非時

椒仁丸

白話文:

細細煉製的蜂蜜丸,丸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丸,以米湯送服,不限時服用。

若腹脹如鼓按之堅硬腹中時痛始起於目下微腫時喘小便不利四肢瘦削其脈自沉大便利則逆謂之石水繞臍堅硬腹不痛者謂之鼓氣石水宜椒仁丸鼓氣宜木香丸方在後

白話文:


  • 腹部脹如鼓一樣,按壓時堅硬,腹中疼痛,從眼球下方開始輕微腫脹,偶爾喘氣,小便不利,四肢消瘦,脈沉而有力。大便則反常。這種情況稱為「石水」。

  • 肚臍周圍堅硬,腹部不痛,這種情況稱為「鼓氣」。

  • 「石水」應服用「椒仁丸」治療,「鼓氣」應服用「木香丸」治療。藥方如下:

  • 椒仁丸

  • 椒仁:30克,炒熟後研成細末。
  • 木通:30克,研成細末。
  • 茯苓:30克,研成細末。
  • 白朮:30克,研成細末。
  • 陳皮:15克,研成細末。
  • 甘草:10克,研成細末。
  •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加入蜂蜜調成丸劑,每丸重約3克。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5-10丸,溫水送服。

  • 木香丸

  • 木香:30克,研成細末。
  • 砂仁:30克,研成細末。
  • 白蔻仁:30克,研成細末。
  • 沉香:15克,研成細末。
  • 甘草:10克,研成細末。
  •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加入蜂蜜調成丸劑,每丸重約3克。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5-10丸,溫水送服。

椒仁 五靈脂 吳茱萸 甘遂 玄胡索 續遂子 郁李仁 黑牽牛子 附子 木香(各半兩) 芫花 石膏(各一分) 信砒(一分)

白話文:

椒仁、五靈脂、吳茱萸、甘遂、玄胡索、續遂子、郁李仁、黑牽牛子、附子、木香(各半兩)

芫花、石膏(各一分)

信砒(一分)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橘皮湯下一丸空心臨臥未知加一丸復未知日午再服一服

白話文:

用煮得非常細膩、水灑出來很細的麵糊加上綠豆般大小的橘皮做成的湯,在睡覺前服用一丸,不知道效果如何。再加一丸,還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中午時再服一劑。

水腫茯苓煎

治支飲上氣黃疸及腳氣消渴後成石水腹脅堅脹足脛浮腫上氣不得臥口乾頸脈動腹脹間冷大小便不利

白話文:

茯苓煎

治療因水腫腹脹引起的喘氣、黃疸,以及腳氣消渴症後發展成石水腹脹、脇肋堅硬,足脛浮腫,喘氣到無法躺下,口乾,頸部脈搏跳動,腹脹且有冷感,大小便不暢。

茯苓 白朮 椒目(各四分) 防己 葶藶 澤瀉(各五分) 赤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各三分) 芒硝(七分) 甘遂(二分)

白話文:

  • 茯苓:四分

  • 白朮:四分

  • 椒目:四分

  • 防己:五分

  • 葶藶:五分

  • 澤瀉:五分

  • 赤小豆:三分

  • 前胡:三分

  • 芫花:三分

  • 桂:三分

  • 芒硝:七分

  • 甘遂:二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粒日一服漸加之以小便利為度

十水丹

治水

青水先從面目腫大戟主之

赤水先從心腫葶藶主之

黃水先從腹腫甘遂主之

白水先從腳腫上氣而咳藁本主之

玄水先從面腫至足腫芫花主之

黑水先從趺腫連翹主之

風水先從四肢起滿大身盡腫澤瀉主之

石水先從四肢小腹腫滿大桑白皮主之

裹水先從小腸滿巴豆主之

氣水乍盛乍虛乍來乍去赤小豆主之

上十味藥皆等分與病狀同者則倍之白蜜和丸先食服一粒如小豆大日三服欲下病者服三粒乃量虛實增減之

七百五十丸

方行水補虛

白話文:

十水丸

治療水腫

青水(水腫先從臉開始):使用大戟 赤水(水腫先從心開始):使用葶藶 黃水(水腫先從腹部開始):使用甘遂 白水(水腫先從腳開始,並伴有咳嗽):使用藁本 玄水(水腫先從臉開始,然後蔓延到腳):使用芫花 黑水(水腫先從腳踝開始):使用連翹 風水(水腫先從四肢開始,然後全身浮腫):使用澤瀉 石水(水腫先從四肢和小腹開始,然後蔓延到全身):使用桑白皮 裹水(水腫先從小腸開始):使用巴豆 氣水(水腫忽而嚴重,忽而好轉):使用赤小豆

以上十種藥物等量配合,與病症相同者加倍。用白蜜調和成丸,先吃一粒小豆大小的藥丸,每天三次。想要腹瀉的病人服用三粒,根據體質虛實增減用量。

七百五十丸

方劑作用:行水補虛

葫蘆巴 破故紙 丁香 蓽澄茄 大椒(各一百個) 巴豆 烏梅(各二十五個) 木香(半兩)

白話文:

  • 葫蘆巴:100 粒

  • 破故紙:100 粒

  • 丁香:100 粒

  • 蓽澄茄:100 粒

  • 大椒:100 粒

  • 巴豆:25 粒

  • 烏梅:25 粒

  • 木香:0.5 兩

上一處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食後茶湯下量虛實加減服此藥大和氣進飲食消滯積

白話文:

上一種方法是將細微麵粉用水煮成糊狀,然後製成像黍米一樣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在餐後服用,並用茶水送服。根據虛實情況酌情加減服用量。此藥可調和氣血,促進飲食,消除積滯。

白丸子

治水氣

白話文:

白丸子

治療水氣

龍腦 粉霜(各一分) 輕粉(半兩以上同研勻用白麵一匕同和作一球子熳火中燒黃再研如粉)海蛤(二分燒紅研末) 寒水石(一分半) 滑石(二分) 海金沙(一分) 陽起石(一分)

白話文:

龍腦、粉霜(各一分),輕粉(半兩,與以上藥物一起研磨均勻,再與一匙的白麵混合,捏成一個球,用火燒至金黃色,再研磨成粉末)。海蛤(二分,燒紅後研磨成末),寒水石(一分半),滑石(二分),海金沙(一分),陽起石(一分)。

上研勻細糯米飯爛研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生薑湯下不以時日三服五日後牙縫中血出及臭涎即住服如涎血未出加十丸又五日未下更加十丸直以涎出出即住藥未即每五日更加丸數腫消則尤要將息忌慎

白話文:

將糯米飯研成細末,做成豌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時日,一天服用三次。五天後,牙縫中的血和惡臭的口水就會停止。如果服用後口水和血仍未停止,則再加十丸服用,再過五天仍未好,再加十丸服用,直到口水和血停止為止。藥物服用後,如果症狀還沒有好轉,每五天增加丸藥的數量。腫脹消退後,更要小心休息,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椒目煎

治大腹水腫氣息不通睡臥不得上喘氣急

白話文:

椒目煎

治療腹部腫大、水氣滯留,呼吸困難,無法平臥,胸悶氣喘急促。

椒目 黃牽牛 桂(各半分) 昆布 海藻 甜葶藶(各三分) 牛黃 人參(各一分)

白話文:

  • 椒目:具有散風解表、祛風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牙痛等症狀。

  • 黃牽牛:具有清熱利尿、瀉火通淋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等症狀。

  • 桂:具有溫中止痛、散寒活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腹痛、手腳冰涼、風寒感冒等症狀。

  • 昆布: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甲狀腺腫大、淋巴結腫大、腫瘤等症狀。

  • 海藻:具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甲狀腺腫大、淋巴結腫大、腫瘤等症狀。

  • 甜葶藶: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通淋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等症狀。

  • 牛黃:具有清心瀉火、鎮驚安神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心煩、失眠、驚厥等症狀。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等症狀。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下不以時日二服加至二十丸以小便利為度

滑石丸

利小便治水氣

白話文:

滑石丸

可以利尿、治療水腫。

做法:

  1. 將細末的石膏煉製成蜜丸。
  2. 每丸約梧桐子這麼大。

服用方法:

  1. 每服 10 丸。
  2. 與米湯一同服用。
  3. 不拘時日,連續服用兩次。
  4. 逐漸增加丸數至 20 丸。
  5. 以小便通暢為原則。

木通 滑石(各三兩半) 瞿麥(一兩半) 海金沙(六分半) 甘遂(六分) 通草(四分) 水蛭(一分) 地膽(十個)

白話文:

  • 木通:3 兩半

  • 滑石:3 兩半

  • 瞿麥:1 兩半

  • 海金沙:6 分半

  • 甘遂:6 分

  • 通草:4 分

  • 水蛭:1 分

  • 地膽:10 個

上為細末糯米粥和丸梧桐子大臨臥煎燈草滑石湯下七丸

白話文:

在睡覺前,用糯米粥和丸梧桐子大小的燈草滑石湯,煎服七丸。

千金翼澤漆湯

主水通身洪腫四肢無堪或從消渴或從黃疸支飲內虛不足榮衛不通血氣不行喘息不安腹中響脹滿眼不得視方

白話文:

千金翼方【澤漆湯】

主治症狀:全身水腫,四肢無力,或者由消渴症或黃疸引起,周身陽氣虛弱不足,氣血不通,導致喘息不安,腹部脹滿,眼中昏花,無法視物。

澤漆根(十兩) 赤小豆(二升) 甘草(二兩) 鯉魚(一頭約五斤去腸胃) 麥門冬 茯苓 人參(各二兩) 生薑(八兩)

白話文:

澤漆根(600 克) 赤小豆(1200 克) 甘草(120 克) 鯉魚(一條約3000 克,要去除腸胃) 麥門冬 茯苓 人參(各120 克) 生薑(480 克)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七升先煮鯉魚小豆減七升去之納藥煮取四升半去滓一服三合日三弱人二合再服氣下喘止可至四合晬時小便利腫氣減或小溏下若便大利還從一合始大便止若無鯉魚鮦(音同)亦可用若水甚不得臥臥不得轉側加澤漆一片渴加栝蔞二兩咳加紫菀二兩細辛一兩款冬花一兩桂三兩增魚汁忌海藻菘菜鮓物等

白話文:

將這八種藥物切碎,用水一斗七升先煮鯉魚和小豆,煮到剩七升時取出鯉魚和小豆,然後把藥物放進去煮,取四升半的藥液,過濾後,分三次服用,每次三合(約240毫升),體弱的人每次二合(約160毫升)。喝完藥後如果氣喘停止了,可以增加到每次四合。晚上睡前服用一次,可以緩解小便不利、腫脹和腹脹的症狀。如果大便次數增多,則從每次一合開始服用,直到大便恢復正常。如果沒有鯉魚,可以用鮦魚代替。如果水太多,導致無法入睡或無法翻身,可以加一片澤漆。如果口渴,可以加二兩栝蔞。如果咳嗽,可以加二兩紫菀、一兩細辛、一兩款冬花和三兩桂枝。服用藥物期間,忌食海藻、菘菜和醃製食品等。

解帶散

治水腫腹脹如鼓上氣喘急前後心刺痞小便不利

海帶 海藻 昆布 益智 木香 雷丸 蘿蔔子 皂皂黃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酒一盞煎之服後須分泄百次不以時

論說

白話文:

解帶散

**用途:**治療水腫、腹脹如鼓、上氣喘急、前後心痛、痞滿、小便不利。

組成:

  • 海帶
  • 海藻(海藻的莖)
  • 昆布(海帶的一種)
  • 益智(益智仁)
  • 木香
  • 雷丸(雷丸子)
  • 蘿蔔子
  • 皁皁黃(皁莢的果皮)

用法: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成細末,每次取 2 錢,加入一盞酒煎服。服用後,會頻繁排泄,不分時。

論說: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水濕壅滯所致的水腫、腹脹、氣喘、心痛等症。海帶、海藻、昆布利水消腫;益智、木香理氣化濕;雷丸、蘿蔔子行氣通便;皁皁黃利濕滲濕。諸藥合用,能有效祛除體內水濕,通利二便,緩解水腫腹脹等症狀。

病源曰腎者主水脾胃主土土性剋水脾與胃合相為表裡胃為水穀之海今胃虛不能傳化水氣使水滲液經絡浸漬臟腑脾得水濕之氣則病脾土不能制水故水氣獨歸於腎三焦不瀉經脈閉塞故水氣溢於皮膚而令腫也其狀目裹上微腫如臥起之狀頸脈動時咳股間冷以手按腫處隨手而起如物裹水之狀口苦舌粗不得正偃偃則咳清水不得臥臥則驚咳甚小便黃色是也水病有五不可療第一唇黑傷肝第二缺盆平傷心第三臍凸傷脾第四足下平滿傷腎第五背平傷肺凡此五傷必不可療脈沉者水也脈洪大者可治微細者不療也養生方云十一月勿食自死肉脯動於腎喜成水病黃帝問曰水與皮膚脹鼓脹腸覃石瘕何以別之歧伯對曰水始起也目裹上微腫如蠶臥起之狀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發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殼殼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陷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鼓脹者腹脹身腫大與膚脹等其色蒼黃腹脈起此其候也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胃氣相搏正氣不得營因有所繫瘕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若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月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不以時下此其候也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之曰膚脹鼓脹可刺耶對曰先瀉其腹之血絡後調其經亦刺去其血脈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其人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滿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面腫久未愈必致癰膿(腸覃石瘕二病惟婦人有之宜服萬安丸方在勞疰門中)

白話文:

《病源》中說:腎臟主水,脾、胃主土,土的特性是剋制水的,脾與胃相配合,是表裡合一的關係,脾胃為水穀的聚集之地。如今胃氣虛弱,不能消化水氣,導致水液滲入經絡,浸漬臟腑,脾臟因受水濕之氣侵害而生病。脾臟無法節制水,因此水液獨自歸於腎臟,三焦不疏瀉,經脈阻塞,所以水液溢出到皮膚,因而引起水腫。其症狀是,眼睛四周微腫,像剛起牀一樣;頸部動脈搏動時會咳嗽,兩腿之間發涼;用手按腫脹部位,腫脹隨手而起,好像水被包裹住了一樣;嘴巴發苦,舌苔粗糙,不能伸直;伸直則咳嗽清涕,不能臥牀,臥牀則驚咳劇烈,小便黃色。有五種水病是不可治癒的:第一,嘴脣發黑,傷及肝臟;第二,缺盆平塌,傷及心臟;第三,臍部突出,傷及脾臟;第四,足底平滿,傷及腎臟;第五,背部平坦,傷及肺臟。凡是這五種病症,必定不可治癒,脈搏沉穩的是水病,脈搏洪大的是可治癒的,脈搏細微的不可治癒。養生方中說:十一月不要食用腐爛的肉脯,這會使腎臟受損,容易患水病。黃帝問:水與皮膚脹鼓、腸覃、石瘕應該如何區別?歧伯回答:水病剛開始發作時,眼睛四周微腫,像弓起的蠶一樣,頸部動脈搏動時會咳嗽,兩腿之間發寒,足脛腫脹,腹部增大。已經形成水腫時,用手按腹部,腫脹隨手而起,好似包裹著水一樣,這是水病的徵兆。皮膚脹鼓是寒氣侵犯皮膚之間,皮膚表皮粗糙而堅硬,腹部增大,全身腫脹,皮膚增厚,按壓腹部時會凹陷而不能復原,腹部顏色不變,這是皮膚脹鼓的徵兆。腸覃是寒氣侵犯腸道之外,與胃氣相衝擊,正氣不能運行,因此有所謂瘕而內著,惡氣由此而起,息肉由此而生。最初,息肉如雞卵大小,逐漸增大,到形成時就像懷了孩子一樣。時間長了,按壓會感到堅硬,推動會移動,月經不在正常時間來潮,這是腸覃的徵兆。石瘕生於胞中,寒氣侵犯子宮,子宮閉塞,氣血不通,本應排除的惡血不能排除,積於體內而形成石瘕,日益增大,其狀如懷了孩子,月經不在正常時間來潮,這些都是女性特有的症狀,可用導下法治療。問道:皮膚脹鼓、腸覃、石瘕可以用針刺治療嗎?回答:先瀉其腹部的血絡,再調和其經脈,並用針刺去除其血脈。師傅說:病症有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風水,脈搏浮起,外在症狀是骨節疼痛,患者怕風。皮水,脈搏也浮起,外在症狀是胕腫,按壓時會凹陷,不畏風,腹部如鼓,不滿不渴,應發其汗。正水,脈搏沉遲,外在症狀是自喘。石水,脈搏沉穩,外在症狀是腹部飽滿,不喘。黃汗,脈搏沉遲,身體發熱,胸悶,四肢與面部浮腫,時間久了,必會形成膿瘡。(腸覃、石瘕兩種疾病只有婦女才會得,宜服用萬安丸,方子在勞疰門中)

千金論曰大凡水病難療瘥後特須慎於口味又病水之人多嗜食不廉所以此病難愈世有醫者隨逐時情意在財物不本性命病人食肉於貴勝之處勸令食羊頭蹄肉如此者未見一愈者耳又此病百脈之中氣水俱實療之皆令瀉之使虛羊頭蹄極補郍得療愈所以治水藥多用葶藶等諸藥本草云葶藶久服令人虛故水病非久虛不得絕其根本又有蠱脹但腹滿不脹而四肢面目但腫醫者不善診候療蠱以水藥療水以蠱藥或但見脹滿皆以水藥如此者仲景所謂醫殺之今錄慎忌如下(療蠱方在後)

白話文:

《千金論》說:一般來說,水病難以治癒,治癒後特別要注意飲食,而且患水病的人大多飲食不約束,因此這種病難以治癒。世上有些醫生隨波逐流,只顧財物,不顧病人生命,患者在貴的地點吃肉,醫生就勸他們吃羊頭蹄肉,這種做法沒有見過一個治癒的。此外,這種病百脈之中氣水俱實,治療時都需要瀉下,使之虛弱。羊頭蹄極其滋補,所以治水病的藥大多使用葶藶等諸藥,本草說葶藶久服令人虛弱,所以水病如果不虛弱就不能消除其根本。還有一種蠱脹,只有腹部脹滿,四肢和臉部浮腫,醫生診斷不當,把蠱病當成水病來治,把水病當成蠱病來治,或者只看到脹滿,就用治水病的藥來治,這種做法就像仲景所說的「醫殺」。現在把注意事項記錄如下(治療蠱病的方子在後面):

喪孝產乳音樂房室喧戲一切魚肉生冷酢滑鹽蒜黏米豆油膩並不得食之亦不得用心以上禁者別具本方之下惟房室等猶三年慎之不復再發不慎瘥而更發重發不可更療諸從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即愈論曰此病多從久患氣急不瘥或從消渴或從黃疸或從支飲或從虛損大病瘥後失於時治或因產後或因腳氣腫滿或因久患癖瘕久經利下或因飲水不即消三焦決漏(小便不利變成此疾)

白話文:

  1. 喪事、孝期、生產期間、哺乳期、樂曲、房事、嬉戲,所有魚類、肉類、生冷的食物、酸辣的食物、鹽、大蒜、粘米、豆油等都不能食用,也不能用心去想。

  2. 以上所禁止的,另有專門的方劑。只有房事等行為,需要三年謹慎,不讓其再次發生。如果不謹慎,疾病痊癒後再次發作,那就不可再治療了。

  3. 從腰部以下腫脹的,應該利尿通便。腰部以上腫脹的,應該發汗治療,即可痊癒。

  4. 這類疾病多半是由於長期患有氣喘病不治癒,或者是由於消渴症、黃疸、支飲、虛損大病痊癒後失於及時治療,或者是由於產後、腳氣腫滿、久患癖瘕、久經利下,或者是由於飲水不即消,三焦決漏(小便不利)而轉變成的。

川朴硝煎

白話文:

川朴硝煎

**組成:**川芎、白芷、防風、細辛、桔梗、生甘草、白荳蔻、半夏、乾薑、茯苓、蒼朮、桂枝、杏仁、烏梅、紫蘇葉、石膏、芒硝

**功效:**發散風寒、宣肺利氣、清熱化痰

**主治:**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氣短,嘔吐噁心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劑,分 2 次服用。

凡欲治療當治感疾之由隨證施方以治之十種水氣川朴硝煎治十種水氣此方出神仙密經人間無本鄭練師向天臺金壇上石壁所記有數本錄得傳療諸疾自行此方二十餘年得效者甚多凡水氣有十種此方俱療之一瘥以後永不再發但能斷得咸物無不效者此是先聖所傳石壁金壇所記有此靈驗有人先患腳氣十餘年發盛便成水病四時之中偏身腫滿腹硬如石水飲難下靡覺飢渴但喘粗不得臥頭不著枕二百餘日無問晝夜即呻粥飲常須倚物而坐羸弱異常因服此藥當日氣散十日後肚硬消盡二十餘日後氣力如舊既獲神驗傳於世

白話文:

凡是想要醫治水氣病,都應該針對引起水氣病的原因,根據證狀來選擇合適的藥方來治療。有以下十種水氣,可以用川朴硝煎劑來治療。這個方子出自《神仙密經》,人間沒有,鄭練師在 天台 金壇石壁上記下有幾本,我將這些方子記錄下來,用於治療各種疾病,我自己也服用這個方子二十多年,效果很好。水氣病總共有十種,這個方子都可以治療,治癒後永遠不再復發。只要能戒掉吃鹹的東西,這個方子對所有水氣病都有效。這是先聖傳下來的,石壁金壇上記載有這個靈驗的方子。有個人患腳氣十幾年,發作時就變成水腫病,一年四季身體發腫,肚子硬得像石頭一樣,喝水都很困難,沒有飢餓感和口渴感,只能粗喘著呼吸,不能平躺,頭部不能靠在枕頭上,二百多天無論白天黑夜都在呻吟,只能靠著東西喝粥,虛弱異常。後來服用這種藥,當天水腫就消散了,十天後肚子硬塊消除了,二十多天後氣力恢復如初。由於這個藥方很有效,所以被傳播開來。

川朴硝 杏仁(各一兩) 川芒硝 烏頭 甜葶藶(紙隔炒赤) 莨菪子(水浸芽出炒黃色) 椒目(各一兩) 馬牙硝(半兩)

白話文:

  • 川朴硝:一兩

  • 杏仁:一兩

  • 川芒硝:一兩

  • 烏頭:一兩

  • 甜葶藶:一兩,用紙包覆後炒至赤色

  • 莨菪子:一兩,用水浸泡後發芽,炒至黃色

  • 椒目:一兩

  • 馬牙硝:半兩

上葶藶莨菪子杏仁等相和先杵一千杵取大棗十枚煮取肉與前件藥都研令勻然後入煉了蜜和搗一千杵丸梧桐子大每服桑白皮湯下二十丸空心

白話文:

把葶藶、莨菪子、杏仁等藥物混合後,先搗一千次,再取十顆大棗煮熟後取出果肉,與前面的藥物一起研磨均勻,然後加入煉製的蜂蜜和搗一千次,丸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桑白皮湯送服,空腹服用。

補元散

水腫消後補益血氣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黃耆(蜜炙) 苦葶藶 山藥(各一兩) 木香(半兩) 附子(一個)

上為細末薑棗煎二錢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不以時溫服

玉龍丸

治胃熱伏水胸腹膨脹

白話文:

補元散

**功效:**水腫消退後補益氣血。

組成:

  • 人參:一兩
  • 白朮:一兩
  • 白茯苓:一兩
  • 黃耆(蜜炙):一兩
  • 苦葶藶:一兩
  • 山藥:一兩
  • 木香:半兩
  • 附子:一個

使用方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薑和棗煎服。每次取二錢藥粉,加水一盞,煎至六分濃度,去渣後,不拘時間溫服。

玉龍丸

**功效:**治療胃熱導致的水腫,胸腹脹滿。

陽起石 白滑石 寒水石(各一分) 硇砂 南硼砂(各半分) 輕粉 粉霜(各一分)

白話文:

陽起石、白滑石、寒水石(各一部分)

硇砂、南硼砂(各半部分)

輕粉、粉霜(各一部分)

上七味都一處先用紙裹了次用麵餅子可半寸厚者裹上更用數重濕紙裹之文武火燒經兩時辰取出上面紙盡作灰悉去之面如未焦色再燒半時辰已焦熟即止地上掘一坑子可五六寸深取藥球焙之一宿出火毒來日取出剝去焦面將藥再研如粉飯尖和丸如綠豆大飯尖亦須爛研少與藥末用力和揉令勻若飯尖多即藥力少如丸以青黛為衣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先用紙包裹,再用半寸厚的麵餅包裹,並用多層濕紙包裹,以文武火燒製兩個時辰,取出後將最上層的紙燒成灰除去,如果麵餅尚未焦黑,繼續燒製半個時辰,待麵餅焦熟即可。在地上挖一個五六寸深的坑,將藥球放入坑中焙製一晚,以去除火毒。第二天取出藥球,剝去焦黑的外層,將藥材研成粉末,與糯米粉調和,搓成綠豆大小的丸藥。糯米粉也需要研磨成粉末,並少許加入藥末中,用力揉捏,使藥丸均勻。如果糯米粉太多,藥效會降低。最後,用青黛將藥丸表面塗上一層,作為外衣。

服藥法

第一日三丸三服 二日四丸四服

三日五丸五服 四日六丸六服

白話文:

服藥方法:

第一天:三次各三丸 第二天:四次各四丸 第三天:五次各五丸 第四天:六次各六丸

此日夜更用前紫雪丹微動一二行即第五日七丸服七服六日八丸八服七日十丸三服如小便透下住此藥看病大小有隻服三四日小便透者至七八日透但以小便透為度不拘遠近日數也如未甚透快更服此勾水石葦散(方在後)

白話文:

這個藥,當日夜晚繼續服用上述的紫雪丹,微微發動一、兩次,算做第五天。服七丸,連續服七次藥。在第六天服八丸,連續服八次藥。到了第七天服十丸,連續吃三次藥。如果小便通暢,就停服此藥。觀察此藥的療效是大是小,只服用三四天,小便通暢的人,最多七八天就通暢了。但仍以小便通暢為標準,不論服用藥物的遠近日期和次數。如果大便不通暢,繼續服用此勾水石葦散(藥方在後)。

勝金煎

治大腹水氣背刺喘急息不能通

牛黃 昆布 海藻(各二兩半) 牽牛(二兩) 桂(一兩冷者加作二兩) 甜葶藶(三兩) 椒目(一兩)

白話文:

勝金煎

治大腹水腫、背痛、喘急、不能呼吸

  • 牛黃、昆布、海藻(各 150 克)
  • 牽牛(120 克)
  • 桂枝(60 克,寒症者加倍為 120 克)
  • 甜葶藶(180 克)
  • 椒目(60 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食前米飲下日三漸加至四五十粒日三四以水利為效尋常些小發動覺氣促疾盛夜臥不安數服見效

白話文:

上好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粒,餐前用米湯送下,每天服用三次,逐漸增加至四五十粒,每天服用三四次,以出現腹瀉為效。通常服用幾次後,會感到身體微微發動,呼吸急促,病情嚴重時晚上睡覺不安穩,服用多次後就會見效。

萬病散

十種水病

牽牛子 桑白皮 白朮 黃耆 丁香 陳橘皮 破故紙(各等分)

上為細末先煎生薑湯一盞半先吃半盞用半盞調藥一大錢七服藥後更吃半盞

海藻丸

白話文:

萬病散

十種適用於水病的藥材:

牽牛子、桑白皮、白朮、黃耆、丁香、陳橘皮、破故紙(各等分)

製作: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先煎入生薑湯一盞半,先喝半盞,剩下的半盞沖調藥末一大錢,分七次服下,服藥後再喝半盞。

海藻丸

治諸水病者不可頓取令便下其水盡其後再發必便困敗三分利之一分立便斷鹽醬諸酸膩滑淡食經旬日後患者氣稍調則更利之如是三度服藥將養以校為度緣先以脾熱克腎號土水相剋也脾土既病下克於腎水氣不收故成其疾也範汪曰脾胃為表裡胃為水穀府胃虛不化水穀氣海溢而經絡閉故患者大便小便不通寒之氣扇於脾而脹矣主水病坐臥喘急

白話文:

治療諸多水病的時候,不能夠一下子讓患者很快地把水排空,把水排空之後,隨後發病症狀一定會睏乏虛弱,三分利益中,有一份利益,在於把鹽、醬、各種酸、油、膩、滑、淡的食物禁止食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患者的元氣稍微調整過來了,那麼就可以再次讓患者排便。像這樣,服用了藥物三次之後,並且進行了適當地調養,以此作為標準。由於先開始時是脾熱損傷了腎,也就是土水相剋。脾土既然已經生病,就損傷了腎水,氣不能收斂,所以形成這種疾病。範汪說,脾胃是表裡關係,胃是水穀之府,如果胃虛弱,不能夠消化水穀,水穀的氣息溢滿了氣海,經絡閉塞,所以患者大便小便不通暢,寒氣聚佈在脾臟,就會脹滿了。主治水病,患者坐臥都喘急。

海藻 昆布 黃牽牛子(各十兩) 葶藶(十二兩) 椒目 桂(各四兩) 牛黃(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橘皮湯

桂黃丸

治水氣腫滿小便不利

硫黃(四兩) 桂 白朮 赤茯苓 澤瀉 豬苓 黃橘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橘皮湯下一方無桂以蒸餅和丸

太一神精丹

消水腫治癥瘕氣塊及諸風疾等

丹砂 曾青 雌黃 雄黃(油煎七日) 磁石(各一兩) 金牙石(六分一字)

白話文:

海藻、昆布、黃牽牛子(各十兩)、葶藶(十二兩)、椒目、桂皮(各四兩)、牛黃(二兩)

將上述材料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橘皮湯送服。

桂黃丸

治療水氣腫脹、小便不利。

硫磺(四兩)、桂皮、白朮、赤茯苓、澤瀉、豬苓、黃橘皮(各一兩)

將上述材料磨成細末,用水煮熟後加入麵糊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橘皮湯送服。另一種方法不加桂皮,用蒸餅調和製成丸劑。

太一神精丹

消水腫,治療癥瘕氣塊及各種風疾等。

丹砂、曾青、雌黃、雄黃(油煎七天)、磁石(各一兩)、金牙石(六分之一兩)

上將丹砂雌黃二味酸醋浸三日曾青用好酒器中浸紙封日中曝之百日急用七日亦得無以火暖訖各研如粉以好醋拌勻用好砂量藥多少用合子量大小盛之先以赤石脂固縫外焦渴鹽紙中和泥固濟候乾用一鐵三腳子可高五寸其不置火約置合子底以三日火不絕為度候冷水浸干泥令透可取打開合子其蓋子上有五色者佳雪白者最上三色者下研令細干棗肉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丸二丸如口噤者以鹽梅水洗口牙關自開灌藥下即省曾青如蚯蚓泥如黃連者佳世少此者好崑崙碌亦得以旺相日天晴明齊戒沐浴合之若體無痛處四肢不收神智不亂一臂不隨時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謂之風痱宜天麻散西州續命湯如服續命湯而多汗則以金牙酒代之

白話文:

上等丹砂、雌黃這兩種藥材,用酸醋浸泡三天,再用上好的酒器盛放,將紙封住瓶口,在日頭下晾曬一百天,急用時曬七天也行,不要用火加熱。把藥研磨成粉末,用上好的醋攪拌均勻。用上好的砂來決定藥量的多少,用合子來量取藥的多少。先用赤石脂來固合縫隙,外面用焦渴鹽和紙攪拌成泥,塗抹縫隙,等泥乾了以後就可以使用了。用一個三腳鐵架,高度約五寸,不要放在火上,將合子放在鐵架底部,用火燒三天三夜,等冷卻後,用水浸泡,直到泥土全部浸透,就可以打開合子了。合子蓋子上有五彩顏色的是上品,雪白色的是最上品,三種顏色的是下品。研磨成細末,和幹棗肉拌勻,做成粟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如果患者口不能張開,就用鹽梅水清洗口和牙齒,牙關就會自動打開,然後灌下藥丸,省去研磨藥粉的步驟。曾青像蚯蚓,泥像黃連的為上品。世上少有這種上品,用好的崑崙碌也行。在旺相日,天晴朗,齋戒沐浴,就可以配製藥丸了。如果服用了續命湯後,出汗很多,可以用金牙酒代替。

艾曲散

治痢後虛腫水腫者服此藥小便利止腫消散

艾曲(一升生) 乾薑 細辛 椒目 附子 桂(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溫酒調下產後虛腫者大良忌豬肉生蔥生菜

葶藶煎

治食水腹堅漸大四肢腫滿

甜葶藶(二兩) 川芒硝(一兩) 椒目(二兩半) 水銀(一兩以棗肉少許研盡) 防己 海蛤(各一兩)

上為細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以時候

海蛤丹治水氣

海蛤 膩粉 青滑石 寒水石 玄精石 白丁香(各一分)

白話文:

艾曲散

用於痢疾後造成的虛腫水腫,服用此藥可使小便通暢,消散腫脹。

  • 艾曲(一升,生用)
  • 乾薑
  • 細辛
  • 椒目
  • 附子
  • 桂(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溫酒調服。產後虛腫者服用效果顯著。忌食豬肉,生蔥,生菜。

葶藶煎

用於治療食水腹,腹部逐漸脹大,四肢水腫。

  • 甜葶藶(二兩)
  • 川芒硝(一兩)
  • 椒目(二兩半)
  • 水銀(一兩,用棗肉研磨至細)
  • 防己
  • 海蛤(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不拘時間。

海蛤丹(治水氣)

  • 海蛤
  • 膩粉
  • 青滑石
  • 寒水石
  • 玄精石
  • 白丁香(各一分)

上滴水和為一塊子以濕紙三重裹用白麵包作一球子用煻灰火燒半日球響為度滴水和丸梧桐子大第一日三丸第二日三服六丸至七日七丸方不加丸數黑飴龍腦水下忌鹽魚濕面等物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混合成一塊,用三層濕紙包好,再用白麵包包成一個球,用草木灰火燒半日,直到球響為止,然後將藥丸磨成梧桐子大小,第一天服用三丸,第二天服用三劑(每劑六丸),第七天才服用七丸,不再增加劑量,黑糖、龍腦水下嚥,應忌食鹽魚、濕面等食物。

白丸

治十種水氣

輕粉 粉霜(各一分) 玄精石(一分半) 滑石(半兩) 硇砂(半分) 白直丁香(二十個)

白話文:

治療十種水氣

輕粉、粉霜(各一錢) 玄精石(一錢五分) 滑石(二錢) 硇砂(五分) 白丁香(二十顆)

上先次將粉霜玄精硇砂勻研滴水為丸用白麵裹草火內燒面熟為度不用裹藥面復同餘藥丸如綠豆大再用滑石為衣第一日服三丸三服二日五丸第三日八丸日八服不動臟腑其水隨小便出其效如神熟水下

白話文:

首先將粉霜、玄精和硇砂研磨均勻,滴水成丸,用白麪包裹,放在草火中燒,直到面熟爲止,不需要再用藥麪包裹。然後,將藥物研磨成綠豆大小的丸劑,再用滑石做外衣。第一天服用三丸,服用三次。第二天服用五丸,第三天服用八丸,每天八次。這種藥物不會刺激臟腑,水會隨着小便排出。這種藥物的效果非常好。熟水下

葫蘆散

治遍身水腫

白話文:

葫蘆散

**主治:**全身水腫

木通 葫蘆子(各一兩半) 澤瀉(三分) 防己(二分) 豬苓 海蛤(各一兩)

白話文:

木通、葫蘆籽(各一兩半)

澤瀉(三分)

防己(二分)

豬苓、海蛤(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七分酒七分入蔥白五寸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進當下小便數升腫消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七分、酒七分,放入五寸長的蔥白,煎煮至八分後,去除藥渣,在飯前溫服。服用後立即會排泄大量小便,腫脹的情況也會消除。

白話文:

天雄丸

組成:

  • 天雄(附子)4錢
  • 馬錢(草烏頭)3錢
  • 川烏(烏頭)2錢
  • 僵蠶(蠶蛹)5錢
  • 南星(半夏)3錢
  • 樟腦1錢
  • 雄黃(硫化砷)1錢

製作方法: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溫水調成丸劑,每丸約重3克。

適應症:

  • 寒濕痺痛
  • 風寒濕痹
  • 腰痛
  • 膝痛

功效:

  • 祛寒除濕
  • 活血通絡
  • 止痛消腫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飯後服用。

禁忌:

  • 孕婦禁用
  • 熱性體質者慎用

若皮膚殼殼然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之沒指陷而不起腹色不變大小便如故此熱客於皮膚之間寒則氣收聚而不行因而經絡壅遏結於皮膚之間謂之膚脹治之當瀉氣而散寒

白話文:

如果皮膚乾燥龜裂且堅硬、肚子變大、全身都腫脹、皮膚很厚、按壓時會陷入但不會恢復原狀、肚子顏色沒有變化、大小便都很正常,這種病是熱氣停留在皮膚之間,寒氣則會讓氣收斂聚集在皮膚,造成經絡不通塞、停留在皮膚間,這就是所謂的皮膚腫脹。治療時應該要疏通氣,散去寒氣。

天雄(半兩) 甘遂(一分) 黑牽牛(酒浸一宿炙令熱先去酒炒乾搗面一分) 枳實(麩炒去穰)黃橘皮(各半兩) 連皮大腹(一兩酒浸一宿炒)

白話文:

天雄(半兩):天雄,為草烏頭的塊根,有毒,須慎重使用。

甘遂(一分):甘遂,為大戟科植物芫菁的根,有毒,須慎重使用。

黑牽牛(酒浸一宿炙令熱先去酒炒乾搗面一分):黑牽牛,為旋花科植物牽牛花的種子,有毒,須慎重使用。將黑牽牛浸泡在酒中一晚,然後烤熱,去除酒味,炒乾,搗碎成粉末,用量為一分。

枳實(麩炒去穰)黃橘皮(各半兩):枳實,為芸香科植物枳樹的果實,有清熱化痰、行氣消積的功效。將枳實炒至微黃,去除果核,用量為半兩。黃橘皮,為芸香科植物橘樹的果皮,有理氣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用量為半兩。

連皮大腹(一兩酒浸一宿炒):連皮大腹,為葫蘆科植物葫蘆的果實,連皮一起使用。先將大腹浸泡在酒中一晚,然後炒至微黃,用量為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薑湯下食後每服三五丸

集驗蔥豆湯

白話文:

集驗蔥豆湯

  • 將細末的酒煮在麵糊裡,加入丸梧桐子和薑湯,服用後,每服服用三到五丸。

療虛熱及服石熱當風露臥冷濕傷飢熱阻在裡變成熱風水病心腹腫滿氣急不得下小便不利大便難四肢腫如皮囊盛水晃晃如老蠶色陰卵堅腫如升脛腫生瘡臭如死鼠此皆虛損腎中有熱強取風冷溫痹故也內宜依方服諸利水藥外宜以此湯洗四肢訖以蔥豆膏敷之別以豬蹄湯洗瘡爛處及卵腫也

白話文:

虛損熱及服食仙藥引發的熱、或直接在外寒邪直擊,導致寒邪入侵身體,或者因風寒濕邪侵襲、或因飢餓導致身體出現熱症而阻滯於體內,慢慢轉變為熱性水腫症狀,以致出現心腹腫脹,呼吸困難、小便不利、大便困難,四肢腫脹如同皮囊盛水晃動,顏色陰暗,卵丸硬腫,小腿腫脹並生長出膿瘡,膿瘡臭如死老鼠。這些疾病皆是腎臟虛損,腎中有熱,強行服用具有寒冷濕邪特性的仙藥,導致風寒濕的溫熱痹症。服藥時要依照醫師處方服藥,多喝利尿藥物,以消除體內水腫。另外,可將此湯藥清洗四肢,洗完之後再塗抹蔥豆膏。另外,用豬蹄湯清洗瘡爛的部位及卵丸腫脹的部位。

赤小豆 蔥 蒺藜子 菘菜子 蒴藋根(五升) 巴豆(一百個)

白話文:

赤小豆:是一種常見的豆類,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蔥: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具有發散風寒、通陽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

蒺藜子: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具有清熱明目、活血化瘀的功效。

菘菜子:是一種植物的種子,具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的功效。

蒴藋根:是一種植物的根部,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巴豆:是一種有毒的植物種子,具有瀉下積滯、攻逐瘀血的功效。

上六味以水一石二斗煮取四斗以淋洗身腫處古今錄驗同

硃砂水銀煎

治水氣

硃砂 水銀 巴豆 粉霜(各一分) 代赭石(半兩) 蔞蔥(半兩)

白話文:

硃砂(水銀煎煮)

用於治療水氣:

硃砂、水銀、巴豆、粉霜(各一份) 代赭石(半兩) 蔞蔥(半兩)

使用一石二斗水,煮取四鬥藥液,淋洗腫脹的身體部位。古代和現代的醫案都記載了此法的療效。

上為細末蒸餅和丸如彈子大每患者安臍中以軟紙一張折蓋之後用裹肚(系定)令病人臥只一兩食飯間其疾自小便出水約二三斗便住取出藥恐過度卻用生薑汁調黃連末半兩作一枚安臍中依前用紙蓋裹肚系定煎桑白皮湯煮大麥面餺飥吃之瘥後三日用藥補之如後

白話文:

最上層是蒸過的細碎餅乾,把藥丸做成像彈珠般大,每個病人臍中放一丸,用柔軟的紙張蓋住包覆,然後綁緊布條病人只吃一兩口飯的時間,所有疾病都會從小便中流出,約二三鬥就停止再排出,取出藥丸,平息過度排泄後,把生薑汁和半兩的黃連粉調製成藥丸,置於臍中,照先前般覆蓋包裹後綁緊布條。煮桑白皮湯煮大麥面餺飥給病人吃,恢復健康後,再用藥補身,如下:

海蛤 破故紙 白甘遂 木香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半分米飲調下空心忌掩藏生冷鹽等物及醋

石葦散

利小水

石葦(半兩去卻上黃毛去不盡即損肺) 木通 瞿麥(各半兩) 桂府滑石(一兩) 甘草(半兩)

白話文:

海蛤 破故紙 白甘遂 木香

上等,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半分,用米湯調勻後服用。空腹服用,忌食生冷、鹽物與醋。

石葦散

利小便

石葦(半兩,去除上層黃毛,去除不乾淨會損傷肺部) 木通 瞿麥(各半兩) 桂府滑石(一兩) 甘草(半兩)

上五味為細末每服四錢水半升燈心一束同煎至一半去滓徐徐呷之立效如水透快一晝夜可下數斗便覺身體輕快行步如常但極清瘦皮骨相著蓋膝間病氣去盡故也然牙齦微動紅腫牙齒間腥臭涎黏出三兩自雖多莫訝便是此藥搜攪中脥間病根一時俱出也候三兩日出得有次第以綿塞子裹治牙藥塞之則已更用青黛棗穰固濟甚佳蓋水本腎病須當治腎方得病退畢竟無妨恐不知有此應驗故先序述水退後須服此續命丹閉水門(方在前)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製成細末,每次服四錢,加水半升,加入燈心一束,一同煎煮至藥液減半。將藥渣去除,慢慢喝下,立竿見影,藥液通過體內如同水一般暢快。一日一夜可以喝下數鬥藥液,喝完會感覺身體輕快,走路也像平常一樣。只是人會變得極度消瘦,只剩下皮包骨。這是因為膝部的病氣完全被排出體外所致。不過牙齦會有輕微的活動和紅腫,牙齒間有腥臭的涎黏流出。即使數量很多,也不要驚訝,這是此藥在攪動中脥部位的病根,一時之間全都出來了。等三兩天,這些症狀會依序出現。可以用棉花塞住孩子,並裹上治牙藥塞進牙齒,症狀就會消失。還可以再用青黛和棗皮,加上固濟丹,效果非常好。水本是腎病,一定要治療腎臟,病情才能消退,最終沒有大礙。恐怕不知道有這樣的療效,所以先說明水消退後,必須服用此續命丹來閉合水門(方子在前面)。

白話文:

豬蹄洗湯

材料:

  • 豬腳(豬蹄)2 隻,切塊
  • 生薑 3 片
  • 大蒜 2 瓣
  • 黑豆 1 把
  • 枸杞 1 把
  • 鹽 適量

作法:

  1. 將豬腳洗淨,切成塊狀。
  2. 將生薑切成片,大蒜切成瓣狀。
  3. 將豬腳、生薑、大蒜、黑豆、枸杞放入鍋中,加水淹過食材。
  4.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燉煮約 1-2 小時,或直到豬腳軟爛。
  5. 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療丈夫服石有虛熱因勞損熱盛當風臥傷於風濕身變成熱風水腫病滿氣急四肢欲腫小便不利陰卵堅腫莖腫生瘡赤爛臭如死鼠名水疸以湯洗之

白話文:

丈夫因操勞過度,導致虛熱病,他喜歡在風中睡覺,結果受到風濕的侵襲,身體因此轉變成熱風水腫病,滿身腫脹氣喘,四肢欲腫,小便不利,陰囊堅腫,莖部腫脹並且生瘡,瘡口赤爛發臭,就像死老鼠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水疸病。用藥湯清洗患處。

豬蹄(一隻) 黃柏(五兩) 蒴藋根(二升) 磁石(五合) 蒺藜子(一升)

白話文:

豬蹄(一隻):豬的腳,具有補氣血、滋陰潤燥、養顏美容的功效。

黃柏(五兩):黃柏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降血壓、抗菌消炎的功效。

蒴藋根(二升):蒴藋根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磁石(五合):磁石是一種礦石,具有活血化瘀、補腎壯陽、鎮靜安神的功效。

蒺藜子(一升):蒺藜子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肝明目、補腎益精、降血壓、抗菌消炎的功效。

上五味以水三斗煮取二斗令洗之日三次

木香丸

消滯積行水

木香 檳榔 陳橘皮 商陸 木通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二十丸不以時

 曰

白話文:

五味子丸

化解飲食積滯、利尿消腫

木香、檳榔、陳年橘皮、商陸、木通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以三鬥水煮成二斗湯汁,用此湯汁洗淨藥材,每日三次

論述

病腫者皮膚緊急腫滿無紋沒指若目下微腫如臥蠶之狀及足脛皆腫小便不利其人喘急脈沉大而疾此由脾腎虛弱腎虛水不能蓄水氣揚溢脾胃虛則不能制水水氣流散於經絡經絡水病故能腫滿謂之正水宜正陽丹硫朱丹方見腹脹門脈沉細而弱大便滑皆治大便秘者亦治

白話文:

患有腫脹疾病的人,皮膚緊繃腫脹,沒有紋路,手指看不見,像眼睛下方微微腫起,像臥蠶那樣,同時腳踝也腫起來,小便不順利,這個人喘氣急促,脈搏沉重而快速。這是由於脾腎虛弱,腎臟虛弱,水不能儲存,水氣上溢,脾胃虛弱則不能控制水分,水氣流散於經絡,經絡水病所以會腫脹,叫做「正水」,適合用正陽丹、硫朱丹來治療,具體的藥方請參閱關於腹脹的條目。脈搏沉細而弱,大便滑便,都用來治療大便祕結,也用於治療各種腫脹。

陽丹

白話文:

正陽丹

  • **組成:**甘草、人參、熟地、當歸、龜板、鹿茸、附子
  • **功效:**溫陽益氣、活血通絡,用於陽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畏寒肢冷、疲乏無力、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
  • **用法:**口服,每日 1-2 丸,溫水送服。
  • **禁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宣州木瓜(一斤去皮核子切碎以童子小便好酒各一升煮令爛攪取汁) 大豆(一升) 附子(半兩) 人參(一兩) 銀硃(一錢)

白話文:

宣州木瓜 ( 一斤,去皮、核子,切碎 ) 以童子小便和好酒各一升煮到爛,攪拌取汁。 大豆 ( 一升 )、附子 ( 半兩 )、人參 ( 一兩 )、銀硃 ( 一錢 )。

上將三味為細末與銀硃一處研勻將木瓜汁和丸梧桐子大煎椒仁木香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三種藥材研磨成細末,與銀硃混合均勻,再加入木瓜汁、梧桐子、大煎椒仁和木香湯,煎煮後,服用三十丸。

白話文:

方劑名稱:防己湯

組成:

防己六兩(去心) 茯苓四兩 白朮四兩 豬苓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用法:

以上七味,以水八升,先煮防己、茯苓、白朮、豬苓得六升,去滓,納甘草、桂枝、芍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主治:

水氣不通,腫滿喘咳,小便短少,面目浮腫,嘔逆噁心,心下堅滿,口渴身熱,脈沉緊。

方解:

本方是以防己、茯苓、白朮、豬苓為主藥,組成利水滲濕的方劑。其中,防己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茯苓、白朮健脾利濕,豬苓利水通淋,甘草調和諸藥,桂枝溫陽化氣,芍藥緩急止痛。諸藥合用,共奏利水滲濕,健脾益氣之效。

適應證:

本方適用於水濕內停,導致身體腫脹、咳喘、小便不利、面目浮腫、噁心嘔吐、胸悶腹脹、口渴發熱、脈象沉緊等水濕停滯證。

治腹滿按之沒指隨手而起余與正水皆同但四肢聶聶動其脈亦浮此由肺氣久虛為風邪所客氣不得運百脈閉塞水氣上行謂之皮水亦宜發汗次以大豆湯(方在後)

白話文:

治療腹部脹滿,按壓下去會凹陷,手指離開後又會隆起,我和正水老師的醫治方法都相同,但患者四肢會不自主的抽動,而且脈象浮起,這是因為肺氣長期虛弱,受到風邪侵襲,導致氣機運行不暢,百脈閉塞,水氣上升,這就是所謂的皮水病。治療這種疾病,首先要發汗,然後再服用大豆湯(具體方子在下文)。

防己 黃耆 桂(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非時

碧霞丹

治十種水氣

寒水石 滑石 膩粉(各半兩) 粉霜 硇砂(各三分)

白話文:

防己、黃耆、桂(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五錢,加水二碗煎煮至一碗,濾去藥渣,溫飲。不拘時間服用。

碧霞丹

治療十種水氣

寒水石、滑石、膩粉(各半兩) 粉霜、硇砂(各三分)

上同研勻滴水為膏用濕紙一張裹在內面一斤和作球盛藥於牛糞熟火內燒面勻𨪊焦熟為度取藥出用青黛半兩同研滴水和丸如豌豆大第一日服三粒日三次服嚼龍腦或生薑燈心木通湯

白話文:

將上述藥粉研磨均勻,加水調成膏狀,用一張濕紙包在裡面,一斤藥捏成球狀,放入牛糞中,以小火慢慢燒,均勻燒焦後取出藥,再研磨並加入半兩青黛,再研磨後加水調成丸藥,大小如同豌豆。第一天服用三粒,每天三次,服用時嚼些龍腦或生薑,用燈心木通湯送下。

初和甫治水腫等方

白話文:

初和甫治水腫等方

大二陳湯:

  • 茯苓、半夏、陳皮,各等分

**作用:**化痰利水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麻黃、連翹、赤小豆、甘草,各等分

**作用:**發汗解表,利水消腫

五苓散:

  • 豬苓、茯苓、澤瀉、白朮、丹皮,各等分

**作用:**利水滲濕,行氣化瘀

防己茯苓湯:

  • 防己、茯苓、豬苓、赤茯苓、蒼朮,各等分

**作用:**利水除濕,溫中散寒

桂枝茯苓丸:

  • 桂枝、當歸、芍藥、赤茯苓、白朮,各等分

**作用:**溫經通絡,行氣利水

經云平治權衡謂察脈浮沉也去遠陳莝謂滌腸胃中腐敗也開鬼門謂發汗也潔淨府利小便也脈浮如秤衡之在上即發汗鬼門汗空也脈沉如秤槌之在下即利小便淨府小腸也又腰以上腫宜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千金外臺並有正方不過麻黃防己白朮豬苓五靈脂之類世醫不知此悉用綠粉水銀之類攻之百無一生齒脫口糜氣耗而死餘元豐中親見貴人被害忍復言邪

白話文:

經書上說「平治權衡」,是指觀察脈搏的浮沉,來判斷身體狀況。「去遠陳莝」,是指清除腸胃中的腐敗物。「開鬼門」,是指發汗。「潔淨府,利小便」,是指使腸胃清爽,小便通暢。脈搏浮起,像秤桿在上面,就應該發汗,讓汗液把體內的邪氣帶出來。脈搏沉降,像秤錘在下面,就應該利小便,讓小便把體內的邪氣帶出來。另外,腰部以上腫脹,宜發汗;腰部以下腫脹,利小便。千金方和外臺祕要中都記載了正方,不過都是麻黃、防己、白術、豬苓、五靈脂之類的藥方。現在的醫生不知道這個道理,都用綠粉、水銀之類的藥物來攻治,百治不一生,齒豁口糜,元氣耗盡而死。我還親眼見過元豐年間貴人被這種藥物害死,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才說出來。

神助散

仁宗賜名治十水之病四肢面目俱腫喘急不得臥小便澀腹中氣滿

葶藶(三兩) 黑牽牛(二兩半) 木豬苓(水浸軟切去黑皮焙) 澤瀉(各一兩) 椒目(一兩半)

白話文:

神助散

此藥為宋仁宗賜名,用於治療水腫性疾病,患者四肢、面部浮腫,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小便困難,腹中脹氣。

成分:

  • 葶藶:三兩
  • 黑牽牛:二兩半
  • 木豬苓:一兩(水泡軟後切片,去除黑皮,烘烤)
  • 澤瀉:一兩
  • 椒目:一兩半

上為細末先以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東服如人行十里以漿水蔥白煮稀粥至蔥爛入酒五合熱啜量人啜一升來不得吃鹽並面自平旦服至日午當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喘定腫減七八隔日再服既平之後必須大將息及斷房室等三年孫兆父子常進

白話文:

最上面的細末中藥材,先以三根蔥白和一杯水煎煮,煮到剩約半杯,加入半杯酒,並調入三錢藥粉,在清晨面向東方時服用。就像一個人走了大約十里的路,用剩下的湯水和蔥白煮稀粥,直到蔥白煮爛為止。再加入約五合的酒,趁熱喝下。依個人的情況,大約可以喝到一升左右。期間不能吃鹽或麵食,從清晨服用到中午,應該利尿約三四升或排便一次,喘氣跟水腫的症狀也可以減少七八分。每隔一天再服用一次。等到症狀平復之後,身體必須要好好休息,並且戒除房事等三年,才能完全恢復健康。孫兆父子經常服用這種藥方治病。

黃龍散

如服青龍丹後至第五日水道澀滯不快即服之如通快不須服

木通 瞿麥(各一兩) 大黃(半兩) 陳橘皮(一分) 檳榔(四個)

白話文:

服用青龍丹後至第五天,水道阻塞不暢,即服用本方。若暢通,則不須服用。

材料:

  • 木通 一兩
  • 瞿麥 一兩
  • 大黃 半兩
  • 陳橘皮 一分
  • 檳榔 四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或三錢隨澀甚不甚加減用湯使三盞用煎至八分和滓熱服今具湯使如後通草燈心各一分小麥一合水三升煎取汁一半去滓用煎藥自初每日吃三服每服下青龍丹三丸吃至七日每日加一丸都共一百二十六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或根據患者排便的狀況,增減成三錢,並將藥末放入湯水中煎服。湯水的用量是三碗,煎至湯水只剩下八分滿,連同藥渣一起熱飲。以下介紹湯水的做法:通草和燈心各一分,小麥一合、水三升。將上述材料一同煎煮,取出一半的藥汁,去除藥渣,再用此藥汁煎藥。服藥者一開始每天服用三劑,每劑服用青龍丹三丸。服藥七天後,每天增加一丸,共服用一百二十六丸。

白話文:

茯苓湯

組成

  • 茯苓 四兩
  • 澤瀉 二兩
  • 白朮 二兩
  • 茯苓 三錢
  • 豬苓 四兩
  • 澤瀉 二兩
  • 白朮 二兩
  • 茯苓 三錢

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主治

脾虛水腫、小便不利、肢體倦怠、食慾不振、腹脹便溏。

治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亦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渴而不惡寒者此為皮水身腫而疼狀如風痹皮水為病四肢腫水在皮膚中聶聶動防己茯苓湯主之

白話文:

治療皮水病時,其脈象也浮在體表的證候是,小腿腫脹,按壓後手指會陷入其中,而且不畏懼風寒,腹部像鼓一樣脹大,並不感到口渴。這時應該發他的汗。口渴而不畏懼寒冷的,這是皮水病,身腫而疼痛,狀如風濕痹痛。皮水病發病時,四肢腫脹,水在皮膚中聶聶動,防己茯苓湯可以治療。

防己 黃耆 桂(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上為細末水一盞煎藥三錢至六分去滓溫熱服非時

白朮散

白話文:

防己、黃芪、桂枝(各三兩) 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將以上材料磨成細末,加入一杯水煎煮,取三錢至六分的藥液,去渣後溫熱服用,不拘時服用。

若其人久下利之後卒然身體足脛面目浮腫小便反快切其脈大而虛此由脾肺虛弱肺虛則不能潮諸氣脾虛則肌肉空疏氣無所歸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長期腹瀉後,突然出現身體水腫、腿腳浮腫、臉部浮腫,但小便卻反而很順暢快速,把脈時發現他的脈搏很強而虛弱。這是由於脾臟和肺臟虛弱造成的。肺虛就沒法調控水液的運行,脾虛就會導致肌肉空疏,水液沒有地方歸納。

黃橘皮 大腹皮 苓皮 生薑(各半兩) 白朮(一兩)

白話文:

黃橘皮、大腹皮、苓皮、生薑(各半兩),白朮(一兩)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三錢不以時

白話文:

細研米飲,調和下三錢,無固定服用時間

若不因他病面目卒然如水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切其脈大緊此由風寒之氣客於腎經其脈從腎上貫膈入肺中故上乘肺而氣不下流風與氣搏故面目浮腫久不治之腎傳於心令人善驚暴痿而死

白話文:

如果不是因為其它疾病,突然臉色蒼白如水,身體沒有疼痛,形體也不消瘦,但是不能吃東西,切他的脈搏大且緊,這是因為風寒之氣客於腎經,其脈從腎上貫穿膈肌,進入肺中,所以往上侵犯肺而氣息不能往下流,風與氣相互搏擊,所以臉色浮腫,長時間不治療,腎臟的病傳染到心臟,使人容易受到驚嚇,突然身體衰弱而死亡。

澤瀉湯

澤瀉 天雄 白蒺藜(半兩) 防風(一兩) 枳實(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

小黃耆散

黃耆 赤小豆(各一兩) 土蒺藜 枳實(各半兩) 防風(一兩)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二錢或溫酒亦可

小白朮散

白朮 甘草(各一兩) 白茯苓(半兩) 桑白皮(三分)

白話文:

澤瀉湯

澤瀉、天雄、白蒺藜(半兩)、防風(一兩)、枳實(半兩)

以上研成細末,每次取五錢,加水二碗,加入薑三片煎煮至一碗,去渣後溫服,於飯前服用。

小黃耆散

黃耆、赤小豆(各一兩)、土蒺藜、枳實(各半兩)、防風(一兩)

以上研成細末,以米湯調服二錢,或用溫酒送服亦可。

小白朮散

白朮、甘草(各一兩)、白茯苓(半兩)、桑白皮(三分)

上為細末每覺渴時點一錢服之無時服數水消後尋常可服此補益散(方在後)

白話文:

將補益散研磨成細末,每感口渴時取一錢服下,不限服藥次數,小便完全後即可服用。補益散的配方如下:

補益散

陳橘皮 大腹皮 茴香(各一兩) 桂(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米飲調下日進三服

白話文:

陳橘皮、大腹皮、茴香(各一兩)、桂皮(半兩)

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熱的米湯調和服下,每日服用三次。

以上八方須依次第服食病除後忌生冷鹹酸酒面油膩雞豬等發風物只吃淡粥飯或石子鵪子候積漸得食力可食煮軟羊肉宿蒸餅不妨其他一切不可食蓋水候自是亂思飲食往往緣此發動大可為戒房事尤不可道養本法三年戒忌縱不能亦須一年戒忌又此病大忌灸針飲酒毒物

白話文:

以上八方藥物須按照順序服用,病除之後,要忌諱生冷、鹹酸、酒、麪食、油膩、雞肉、豬肉等這些會誘發風疹的食物,只吃清淡的粥飯或石子鵪子,等到逐漸恢復體力後,即可吃煮軟的羊肉和隔夜蒸的餅,其他一切食物都不可食用。因為水候自身就會混亂思緒,飲食往往因此而發作,務必引以為戒。房事尤其要禁止。養本法三年戒忌,縱使不能做到,也須要一年戒忌。而且,此病最忌諱灸針、飲酒和毒物。

青龍丹

治水氣蔣提倉患水氣其勢甚危他藥無效因張芸叟傳此取水數斗遂爾如舊有餘藥以贈一杜道人亦患水氣亦一服而效

青黛 硼砂(各一分) 白丁香 輕粉(各二分)

白話文:

青龍丹

治療水氣

蔣提倉患有水氣,病情非常嚴重,其他藥物都無效。後來,張芸叟傳授了他這個方子。他取了幾鬥水,喝了之後就恢復如初。還有多餘的藥,他就送給了一位杜道人。杜道人也患有水氣,服了一劑後也見效了。

藥方:

  • 青黛 一分
  • 硼砂 一分
  • 白丁香 二分
  • 輕粉 二分

上同研勻滴水作塊子用蒸餅劑裹一重桑柴灰內煨候熟再裹一重又煨熟放冷剝去面用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茴香湯下前件藥先吃勘七日內合吃的確丸數依樣大小服之自第一日至七日水未盡中間不可斷續服也第四日第五日其蓄水隨小便出約一二斗候肚皮塌是效如有餘證即服向後準備藥第一日三粒二日四粒三日五粒四日七粒五日六粒九粒並茴香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將上藥混合研磨均勻後,加水做成塊狀,用蒸饅頭的麵團包裹一層,再在桑柴灰中煨至熟透,再包裹一層麵團,再次煨熟後,放涼剝去麵團,用水煮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茴香湯送服。前七天服用時,應先清點丸藥的數量,依樣的大小服用,從第一天到第七天,不能間斷服用,其中間也不可停藥。第四天和第五天,腹部積水會隨著小便排出,約一到兩鬥,等候肚子塌陷就是見效了。如果有其他症狀,就要服用後續準備的藥物。第一天服用三粒,第二天服用四粒,第三天服用五粒,第四天服用七粒,第五天服用六粒和九粒,並以茴香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白話文:

越婢加朮湯

組成:

  • 石膏一斤,燒灰
  • 知母四兩
  • 芍藥三兩
  • 麥冬二兩
  • 甘草一兩,炙
  • 生薑三兩,切
  • 大棗十二枚,擘
  •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 朮三兩

用法:

煎煮,去渣取汁,分三次服用。

功效:

清熱利尿,消腫退水。

適應症:

小便不利,水腫,心煩口渴,舌紅苔黃。

治腰上浮腫骨節疼痛其人惡風面目悉腫小便不利此由風濕客搏脾經脾受濕則腫風又克脾脾氣不流行氣聚為水以風行於上故但腰以上腫其脈浮大當發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其人惡風身體不疼但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也此為極虛發汗得之夫風水脈浮為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故知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而無大熱者

白話文:

治療腰部浮腫、骨節疼痛、惡風、面目浮腫、小便不利

原因:風濕客搏脾經,脾受濕則腫,風又克脾,脾氣不流行,氣聚為水,以風行於上,故但腰以上腫。其脈浮大,當發汗風水。

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其人惡風,身體不疼,但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也。

此為極虛發汗得之。夫風水脈浮為表,其人或頭汗出,表無他病,病者但下重,故知從腰以上為和,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

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者加芍藥。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而無大熱者。

麻黃(五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白朮(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惡風加炮附子半兩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麻黃五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白朮四兩

上為粗末(研成較粗的粉末),每次服用五錢,水二碗,加上生薑三片、紅棗一個,煎煮至剩下一碗,去渣後趁溫熱服用。若惡寒,可加入炮製過的附子半兩。

水病之初先目上腫起如老蠶色狀頭脈動股里冷脛中滿按之沒指腹內轉側即有聲此其候也不即治須臾身體稍腫肚盡脹按之隨手起則病已成猶可為治此是從虛損大病或下痢後或從支飲或從消渴或從崩漏或從氣或從黃疸或從瘴瘧婦人產後飲之水不即消三焦決病小便不利乃相結漸漸生聚遂流諸經絡故也

白話文:

水病的初期,眼皮先腫起來,像老蠶的顏色一樣,脈搏在頭部的動脈跳動,大腿內側發冷,小腿中部滿滿的,按下去手指會陷進去,翻身時會有聲音。這是疾病的徵兆。如果不馬上治療,不久身體會逐漸腫脹,肚子脹滿,按下去會隨著手而起伏,那麼疾病已經形成,還可考慮治療。水病大多由身體虛弱、大病初癒或是下痢後,或是由支飲、消渴、崩漏、氣虛、黃疸或是瘴氣、瘧疾引起的。婦女產後,喝的水沒有及時消化,三焦水液代謝失常,小便不利,這些原因相互作用,逐漸積累,最後流遍全身的經絡。

葶藶子丸

治身面浮腫及治腫入腹苦滿急害飲食方

葶藶子(七兩) 椒目 茯苓(各三兩) 吳茱萸(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米飲下十丸日三服此滿或是虛氣或是風冷或是水飲氣此方皆治之

樟柳散

消諸般水腫

白樟柳(一斤) 陳皮(二兩) 木香(一兩) 赤小豆麵(四兩)

白話文:

葶藶子丸

治療身體和臉部浮腫,以及腫脹進入腹部、腹脹疼痛、急迫性的飢餓感

  • 葶藶子(350 克)
  • 椒目(150 克)
  • 茯苓(150 克)
  • 吳茱萸(100 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10 顆,用米湯送服。每天服用 3 次。此方可治療各種脹滿,包括虛氣、風寒或水飲所致。

樟柳散

消除各種水腫

  • 白樟柳(500 克)
  • 陳皮(100 克)
  • 木香(50 克)
  • 赤小豆粉(200 克)

上為細末入水杵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湯下或為散作鯉魚羹如料入用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加入水中搗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同綠豆一般。每次服用 20 丸,以橘皮湯送服。

或將藥材製成散劑,與鯉魚羹一起服用。使用方法如同藥材一般。

白話文:

黃耆五兩湯

組成:

黃耆五兩,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三錢,生地黃三錢,熟地黃三錢,黨參三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三片,棗三枚

功效:

益氣養血,補陰除熱。

主治:

氣血兩虧,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心悸怔忡,少寐多夢。

治黃汗其脈沉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胸中窒塞不能下食結聚疼痛暴躁不眠此為黃汗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身常暴躁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晚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腫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身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及從腰上汗出下無汗腰臗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

白話文:

治療黃汗,其脈象沉緩遲滯,身體發熱,胸中滿悶,四肢頭面腫脹,久治不愈,必然形成癰膿,胸中窒塞,不能進食,結聚疼痛,煩躁不安,輾轉難眠。這是黃汗的癥狀。黃汗的病人,兩腿自覺發冷,假使發熱,這是歷節的癥狀。吃飽飯後出汗,常伴有煩躁不安,盜汗,這是勞氣的癥狀。如果汗出已經停止,反而發熱,久而久之身體必然腫脹,發熱不止,必然會生出惡瘡。如果身體沉重,出汗以後立即感到身體輕松,久而久之,必然身體消瘦,甚至會胸中疼痛,從腰間出汗,下半身不汗,腰、大腿部鬆弛疼痛,好像皮裏層有什麼東西似的,狀甚劇烈,不能吃東西,身體重疼,煩躁不安,小便不利。這是黃汗的癥狀。

黃耆(五分) 白芍藥 桂(各三分) 甘草(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七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黃耆桂枝苦酒湯

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此得之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子入為黃汁

黃耆(五分) 白芍藥 桂(各三分)

白話文:

翻譯:

黃耆桂枝苦酒湯

組成: 黃耆(五分) 白芍藥 桂枝(各三分) 甘草(三分)

用法: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三錢,加水一杯,放入生薑七片、棗一枚一起煎煮,煎至藥液剩七分之一,去除藥渣,食後溫服。

主治:

黃汗症,其症狀為身體腫脹、發熱、出汗口渴,狀似皮膚浸水,汗水沾染衣物呈正黃色,如柏樹汁液,脈搏沉細。此病因進出水中或沐浴後,水從汗孔侵入體內所致,水在體內化為黃汁。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九分醋一分相和煎之去滓溫服當心煩也至六七日乃解若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以清美醞代苦酒)

白話文:

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三錢與九分的水及一分醋相混合,煎煮後去除渣滓,趁溫熱時服下可以治療心煩。通常治療到約六、七天後就會痊癒。如果心煩不止,有可能是因為氣血阻滯所造成的。這個時候可以改用苦酒代替醋,來治療心煩。

庚戌八月十二日夜夢為費無虞縣封治水氣藥方

每牽牛三粒對胡椒一粒每胡椒十粒對木香皂子大蠍稍一個

白話文:

庚戌年八月十二日晚上,夢到治癒費無虞縣封治水氣的藥方:

每次使用三粒牽牛子,對應一粒胡椒;每十粒胡椒,對應一粒木香皂角,一個大蠍子稍頭。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臨臥橘皮湯下令與赤小豆煮附子藥同服乃效於次年八月中費無虞縣封果患水疾令服此方遂愈

白話文:

將細麪粉煮成糊狀後加上像芝麻那樣大的丸子狀藥材,每次服用十丸,睡前用橘皮湯送服,然後與赤小豆煮成湯來服用附子藥一起食用才能見效,到了次年的八月,費無虞縣的封果患有水疾之病,醫生令病人服用這個藥方之後就痊癒了。

神掌膏

治十種水氣

巴豆 膩粉(各半兩) 硫黃(龍眼大一塊子)

白話文:

神掌膏

治療十種水氣病症

巴豆、膩粉(各半兩) 硫磺(如龍眼般大小一塊)

上研勻滴水成膏作餅子用綿裹數重貼患處臍中以帶子勒之初更用藥至中夜覺身似火熱水從小便下候四更腫消去藥然後吃調氣藥補元散(方在前)

白話文:

將上研磨均勻的藥粉滴水成膏,做成餅狀,用棉花包裹數層,貼在患病部位,在肚臍中用帶子勒緊。剛開始使用藥物時,至半夜會覺得身體像火熱一樣,水分從小便排出,等候至四更時段,腫脹消失,然後把藥除去,再吃調氣藥補元散(配方在前文)。

蛇黃餅子

謹藥王治水方

白丁香(左列者) 蛇黃 南硼砂(各等分用炒合子盛)

白話文:

謹遵藥王治水之法:

白丁香(左列者):適量 蛇黃:適量 南硼砂:適量

將以上材料炒製後,放入合子中保存。

上紙泥固濟用桑木火燒合子通赤取出放冷研細入少白麵滴水作餅子空心嚼細熟水下日三服第二日兩餅三日三餅第四日四餅第五日五餅第六日六餅第七日七餅第八日八餅如水行即止如不及八日但水行住服如牙縫內有血雖水出亦死日進三服其餅子只如雞頭大可矣

白話文:

把製好的紙泥藥丸埋在桑木火焰裡燒製,取出後待溫度變涼研磨成細末,加入少量麵粉,並滴入少量水攪拌成餅狀。將餅子弄空心後,嚼碎後用溫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到了第二天,服用兩枚;第三天,服用三枚;以此類推,直至第七天服用七枚,第八天服用八枚。如果水樣便停止出現,則停止服藥;如果八天後水樣便仍未停止,則繼續服用直至水樣便停止為止。如果牙縫裡有出血的症狀,即使水樣便已經停止,也可能會死亡。每天服用三次,每枚餅子的體積如雞頭大小即可。

白話文:

大棗杏仁丸

組成:

  • 大棗二十枚,去核
  • 杏仁十五克,去皮尖
  • 滑石三十克
  • 甘草三克
  • 白糖適量

製法:

  1. 將大棗去核,杏仁去皮尖。
  2. 將大棗、杏仁、滑石、甘草研成細末。
  3. 加入適量白糖,拌勻。
  4. 製成丸劑,每丸重約三克。

用法:

每日早晚各服五至十丸,溫水送服。

功效:

補脾和胃,降逆止咳,潤肺養陰。

主治:

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反胃,咳嗽氣喘,肺燥咽乾。

崔氏療大腹水病身體腫上氣小便澀赤臍深頸上有兩大脈動唾稠不得眠睡每腫先從腳腫亦有在前頭面腫大便澀者服此藥大佳若先患大便利臍凸腹大脹手掌平滿即不可服此藥

白話文:

崔氏治療大腹水病,患者身體腫脹,呼吸急促,小便澀痛,臍孔凹陷,頸部有兩條大動脈搏動,唾液粘稠,無法入睡。腫脹通常先從腳開始,也有從頭臉開始,大便不通的人服用此藥效果很好。如果患者以前患有腹瀉,臍孔凸出,腹部脹大,手掌平坦飽滿,則不可服用此藥。

大棗(四十個肥大不蛀者先以暖水浸令軟以炊飯里蒸了剝去皮核) 葶藶(五兩取苦者熬令紫色) 杏仁(三兩不取合渣者以湯去皮熬令黃去尖)

白話文:

  1. 大棗(四十個,要選擇肥大、沒有蟲蛀的。先用溫水泡軟,然後放到煮飯的鍋裡蒸熟。蒸熟後剝掉皮和核。)

  2. 葶藶(五兩,選擇味道苦的。熬煮成紫色。)

  3. 杏仁(三兩,不要有碎渣。用熱水去除外皮,熬煮成黃色。去掉尖端。)

上三味先搗葶藶子一萬下瀉出之乃搗杏仁三百下訖總和合棗膏搗一萬下藥成平旦空腹服之八丸日晚食消更服五丸以飯汁下之三日後每旦服五丸晚服三丸如棗核大如大便利未得服此藥若正服藥次忽患痢即先食二三口飯然後吃藥若利過多停藥即可爛煮小豆勿以鹽食之忌咸脂膩及大冷物等惟得食秔粟米飯及淡醋不得吃稀粥唯只得吃飯佳如食粥即稠煮粥不便遣大便利出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首先將葶藶子搗一千下,將汁液瀝出後再將杏仁搗三百下,將藥材總共搗一萬下,加入棗膏一起搗一萬下,至藥物成糊狀即可。每天早上空腹服用八丸藥丸,晚上進餐後再服用五丸藥丸,以飯汁送服。三天後,每天早上服用五丸,晚上服用三丸,藥丸大小如棗核。如果大便不通,可以服用此藥。如果正在服用藥物的時候突然患上腹瀉,則先吃兩三口飯,然後再服用藥物。如果腹瀉過多,則應停藥。可以用小火將小豆煮爛,不要加鹽食用,禁止食用鹹、油膩及生冷食物。只能食用梗米飯和淡醋,不可食用稀粥,只能食用乾飯。如果食用粥,則需將粥煮稠一點,這樣才能促進大便通暢。

陷水散

治十種水氣極甚腫從腳起入腹證候難忍宜服此方

大戟(半兩) 當歸 陳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臨臥腹空時溫服

逐水散

消腫滿

生章陸 赤豆(各三兩) 鯽魚(三個)

白話文:

陷水散

適用於十種水氣極為嚴重,腫脹從腳部開始,向上蔓延到腹部,症狀難忍的患者。

材料:

  • 大戟(半兩)
  • 當歸(一兩)
  • 陳皮(一兩)

用法:

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五錢,加入一大碗水煎煮,煎至剩餘五分之一的量,去除雜質。於臨睡前,空腹時溫服。

逐水散

消除腫脹

材料:

  • 生章陸(三兩)
  • 赤豆(三兩)
  • 鯽魚(三個)

上三味實魚腹中以麻線縛之水三升煮赤豆爛去魚只取二物空腹中食之以魚汁送下不汗利即瘥甚者過二日再作之不過三劑貴戚家乳姥病水飲之一劑即愈

白話文:

將以上三味藥材實入魚肚中,用麻線縛好,加水三升煮至赤豆熟爛,然後取出魚,只吃那兩味藥材,空腹時食用,以魚汁送下。如果服藥後不出汗、不排便,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病情嚴重的人,在兩天後可以再次服用。服用不超過三次。對於那些貴族的奶媽,如果得了水飲病,服用一劑即可痊癒。

大豆散

消滯氣去濕

大豆(一升炒焦去皮) 白朮(二兩)

上為細末米飲調下二錢不以時

香薷丸

療暴水風水腫或瘡中水通身皆腫

香薷(一斤) 白朮(半兩)

白話文:

大豆散

消除胃氣、去除濕氣

大豆(一升,炒焦後去皮) 白朮(二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米湯調和後服用兩錢,不拘時段。

香薷丸

治療暴發性水腫,或瘡口化膿後導致的水腫,或全身性水腫

香薷(一斤,乾燥)白朮(半兩)

上二味搗術為末濃煮香薷取汁和術為劑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極良夏取花葉合用亦佳忌桃李雀肉青魚鮓等

白話文:

將上面兩種藥搗碎成細末,用濃煮的香薷汁和藥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 10 粒,每天服用四五次。這種藥丸對利小便非常有效。夏季採摘香薷的花和葉一起使用也很有效。但是,服用此藥時應忌諱食用桃、李、雀肉、青魚鮓等。

桑皮豆

治水腫小便不利疾輕者

赤小豆(一升) 桑白皮(二兩)

上以水同煮至軟爛去白皮只如常服吃赤小豆末已再服無妨和汁飲之尤妙

萬金散

治丈夫婦人十種水氣

獨活(不以多少汶上名醫董反之云羌活一本而大者是也)

白話文:

桑皮豆法

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的輕症:

  • 赤小豆(一升)
  • 桑白皮(二兩)

將上述藥材一起放入水中煮至軟爛,撈出桑白皮,像平常吃赤小豆一樣服用,吃完後再服無妨,與湯汁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萬金散

治療男女十種水病:

  • 川獨活(不論用量,汶上的名醫董反認為是羌活的一種,但體積較大)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精肉四兩批大片洗過入藥在內麻線系定銀石器內河水煮令熟令患人吃盡小腸取下泔糊之狀老人五七日再服少壯三兩日病愈止

白話文:

藥材的細末,每次服二錢,精肉四兩切成大片洗淨,放入藥材包中,用線縫好,放入銀石器中,以河水煮熟,令患人吃盡,小腸即可取出,像湯粥一樣的狀態。老人五到七天後再服一次,年輕力壯的人三到兩天即可痊癒。

石英酒

治石水

白石英(十兩)

白話文:

現代白話文:

治療石水

石英(十兩)

上碎如大豆盛垍瓶中用好酒一斗三升浸如泥封口以馬糞糠秕火燒之從卯至午後長令酒小沸火盡即便添燒畢於平處安置日三度飲之如不飲酒亦據器量少飲之餘石英以酒更一度燒煮依前服

白話文:

把上面像大豆一般大小的中藥草材,盛放在一個器皿中,以一斗三升的好酒浸泡,封住瓶口,用馬糞和糠秕當柴火在下面燒,從凌晨開始燒到下午,要始終保持酒微微沸騰,柴火燒盡後就添加新的柴火,燒完後把器皿安放在平坦的地方,每天喝三次,如果不能喝酒,也要根據自己的量少喝一些。剩下的石英再用酒重新燒煮一次,按照前面的方法服用。

商陸逐水散

治水氣

白商陸根(去粗皮薄切陰乾或焙乾為末)

白話文:

商陸逐水散

治水氣

白商陸根(去掉粗皮,切成薄片,陰乾或烘焙成粉末)

上用黃顙魚三個大蒜三瓣綠豆一合水一升同煮以豆爛為度先食豆飲汁送下又以汁下藥二錢水化為氣內消(省郎王申病水氣四體悉病不能坐臥晝夜倚壁而立服此一劑頓愈新熱食竟入水自潰及溶者令人大脹為水病)

白話文:

用三個黃魚顙和三瓣大蒜及一杯綠豆和一升水一起煮,煮到綠豆爛熟即可。先吃綠豆,再喝湯,然後將藥粉用湯送服,用量為二錢。此藥能化解內部的氣體,使水氣消失(病人才不會脹氣)。(郎王患有水氣,四肢疼痛,無法坐臥,只能倚著牆壁站立。他服用了這一劑藥,頓時痊癒。新的熱力會進入水中,自行潰散和溶解,使人感到脹滿。此藥適用於水病患者。)

大豆煎

治女人久新腫得惡暴風入腹婦人新產上溷清風入臟腹中如鞭者噓吸短氣咳嗽

大豆一升

白話文:

治女人久新腫得惡暴風入腹

婦人新產上溷清風入臟 腹中如鞭者噓吸短氣咳嗽

大豆一升

適用於女性產後出現經久不愈的腫脹,因暴風侵入腹部導致腹中如鞭打般疼痛,出現呼吸短促、咳嗽等症狀。

做法:使用大豆一升。

上以水五斗煮之得一斗三升澄清去下濁者納釜中以二斗半美酒納汁中煎取九升宿勿食旦服三升溫覆取汗兩食頃乃下去風氣腫慎風冷十日平復如故

白話文:

把上面五斗水煮成一斗三升,澄清後去掉下面的沉澱物,倒入鍋中。加入二斗半好的酒,一起煎煮,取出九升。睡覺前不要吃東西,早上服用三升,喝完後溫暖覆蓋身體使出汗。兩餐之間再喝下去。風氣引起的腫脹,要注意避免風寒,十天就能恢復原狀。

治水氣連四肢腫

白話文:

原文:

治水氣連四肢腫

譯文:

治療水氣導致四肢浮腫

者謂之水氣若只腹腫是蠱毒非水氣用蓬菁草出秦隴及西蕃如小樹狀本土人識之曬乾取粗皮去枝幹搗細末空心溫米飲調下半錢匕水即大泄大小便皆出獲安然後服溫和脾胃藥如理中丸節喜怒生冷咸硬濕面米粥之類忌鹽物不可向口禁絕欲大效此方本得於西天蕃僧本草不載中國無方

白話文:

這種病稱為水氣,如果只是肚子腫脹,是蠱毒引起的,不是水氣。可以使用蓬菁草,產於秦隴及西蕃,形狀像是小樹,當地人很熟悉。把蓬菁草曬乾後,取取粗皮,去除枝幹,搗成細末。用溫熱米湯空腹服用半錢匙,隨即引發大規模的腹瀉,大小便都排出,就能夠恢復健康。之後再服用溫和脾胃的藥,例如理中丸。節制喜怒、生冷、鹹硬、濕面、米粥等。忌諱吃鹽,不可口交,杜絕性慾,這樣就能夠收到好的療效。此方的出處是來自西天蕃僧,本草綱目當中沒有記載,中國也沒有這種方子。

治石水方(十水葶藶散等脈沉緊數)

白話文:

治療石水的方法(十水葶藶散等,脈象沉緊數)

代州錢防禦命孫兆診之脈得沉緊數六至以上外證目下腫鼻準亦腫唇色紫自心以下腹大腫脹外陰器腫脹如升按之如石堅舉動即喘咳逆痰涎口苦幹渴云得病已及兩月醫者皆云下虛風氣近曾臍下著灸三里亦灸之兆告曰病名石水治不主對故不愈仲景曰腰下及腹腫者皆利其小便又曰腹滿口苦幹燥此腹中有水也方以防己葶藶椒目大黃丸主之遂與服三丸日三少覺胸腹快遂與聖惠方治十水葶藶散初服三錢以蔥漿水酒下食頃以蔥漿稀粥投之隔日一服每服葶藶散之日至日中暮更服防己椒目葶藶大煎丸三服次日但進丸子三服凡十日覺大便快利腫脹喘咳已減三之一二十日病去三之二自此消息加減三十日而全愈

白話文:

代州的錢防禦命令孫兆診斷自己的脈象,得出了沉、緊、數,六次以上。外證是眼睛下面腫脹,鼻樑也腫脹,嘴脣發紫。從心臟以下,腹部腫脹,外陰也腫脹得像個升子,按上去像石頭一樣堅硬,一舉動就喘氣、咳嗽,逆痰上湧,嘴巴苦澀、口渴。他說自己得了這個病已經兩個月了,醫者都說他下虛風氣,最近在肚臍下面用艾灸,也灸了三里穴。孫兆告訴他,你的病叫做石水,治這種病的方法與一般的治療方法不一致,所以才沒有治好。仲景說過,腰部以下和腹部腫脹的人,都要利小便。又說,腹部脹滿、嘴巴苦澀、口乾,這是腹中有水。我給你用防己、葶藶、椒目、大黃丸來治療。於是,給他服用了三丸,一天三次,他很快就感覺胸部和腹部舒服多了。然後,又給他用聖惠方來治療十水葶藶散。初次服用三錢,用蔥漿水和酒送服,吃完飯後,用蔥漿稀粥送服。隔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葶藶散直到中午,傍晚再服用防己、椒目、葶藶大煎丸,三次。第二天只服用丸子三次。一共服用十天,他感覺大便通暢了,腫脹、喘咳也減輕了三分之一。二十天後,病情又減輕了三分之二。從此,便逐漸減輕,三十天後完全康復。

治風水法

白話文:

治風水法

風水之本

風水之法,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理,以調和環境氣場,令居住者身心安泰。風水之本,在乎藏風聚氣,使人得氣養生。

風水之論

風水之論,自古有之,歷代名家各有其說。古人認為,風水之地,應依山傍水,負陰抱陽,背山面水,左右有護,前朝後擁,四面藏風聚氣。

風水之煞

風水之煞,指對居住者不利之地形或建築物。煞氣有形煞和無形煞之分。形煞如路沖、屋角、尖角、電線杆等;無形煞如聲煞、光煞、磁煞等。

風水之吉

風水之吉,指對居住者有利之地形或建築物。吉氣有形吉和無形吉之分。形吉如山巒起伏、水流環抱、花木繁茂等;無形吉如人氣旺盛、地靈人傑等。

化煞之法

風水之煞,可通過各種方法化解。常見之法有:

  • 移位: 改變門窗位置,避開煞氣。
  • 遮擋: 用屏風、植物等遮擋煞氣。
  • 化解: 使用風水擺件,如銅錢劍、五帝錢等,化解煞氣。

招吉之法

風水之吉,可通過各種方法招引。常見之法有:

  • 引水: 引水入宅,聚財納福。
  • 植樹: 種植吉祥樹木,招引吉氣。
  • 擺設: 擺設吉祥物,如麒麟、招財貓等,招引吉氣。

風水之要

風水之要,在乎理氣。理氣以五行生剋制化為基礎,根據各人命理,調整風水格局,使之與自身相合。風水之道,並非迷信,而是環境與人相互作用的學問。

有兒十五歲病身體腫浮數大便自利米穀不化此成風水病以越婢加朮湯主之五苓散亦可兼服然正治風水不及此

白話文:

有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患上了身體腫脹,大便次數多且稀,吃進去的大米飯都沒有消化,這是風水病。用越婢加朮湯來主治,五苓散也可以一起服用。但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是風水不及此。

消飲白朮煎

治支飲上氣不得臥身體腫滿小便不利

陳橘皮(一兩) 澤瀉 白朮 茯苓(各半兩) 甘草 防己 葶藶 木香(各一分)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薑湯下三十丸不以時

三稜丸

治膀胱氣兩脅疼痛遍身虛腫狀如水氣常服治大小腸氣女人血氣

白話文:

消飲白朮煎

治療支飲(煩渴、嘔吐)導致上氣(胸悶、呼吸不順)而無法睡覺,身體浮腫,小便不利。

藥材:

  • 陳橘皮(一兩)
  • 澤瀉(半兩)
  • 白朮(半兩)
  • 茯苓(半兩)
  • 甘草(一分)
  • 防己(一分)
  • 葶藶(一分)
  • 木香(一分)

製法: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用冷水煮成麵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用薑湯送服三十丸,不拘時服用。

三稜丸

治療膀胱氣(小便不利)導致兩脅疼痛,身體虛腫,狀如水氣。長期服用可治療大小腸氣和女性血氣不足。

荊三稜 茴香 白附子 破故紙 甘遂 芫花 檳榔 黃橘皮 當歸 川楝子 桂 木香 川椒(各半兩)

白話文:

  • 荊三稜: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

  • 茴香:一種香料,具有理氣健胃、散寒止痛的功效。

  • 白附子:附子去除外皮和炮製後的藥材,具有回陽救逆、補腎壯陽的功效。

  • 破故紙: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化痰、利尿通淋的功效。

  • 甘遂:一種劇毒的中藥材,具有瀉下積滯、破瘀通結的功效。

  • 芫花:一種有毒的中藥材,具有攻毒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 檳榔:一種中藥材,具有驅蟲、下氣消積的功效。

  • 黃橘皮:橘子的外皮,具有理氣健胃、燥濕化痰的功效。

  • 當歸: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川楝子:一種中藥材,具有瀉下積滯、行氣止痛的功效。

  • 桂:桂樹的樹皮,具有溫中散寒、活血通脈的功效。

  • 木香:一種香料,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 川椒:一種香料,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食後白米湯下

水銀丹

治水氣

水銀 牙硝 椒目 苦葶藶(各一兩)

白話文:

用細米煮糊和丸成梧桐子般大小,每服七丸至十丸,服後用米湯送下。

治療水氣。

水銀、牙硝、椒目、苦葶藶(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杵五七百下丸梧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或臨臥其病當從大小便俱利可吃法煮赤小豆以東引桑枝灰淋汁煮豆令熟每日空心吃一盞如渴即飲

白話文:

  1. 把藥物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蜜,用杵搗打五七百下,把藥丸搓成梧桐子大小。

  2. 將空心丸服下,一次服用20丸,或在睡覺前服用,可以緩解疾病。

  3. 赤小豆煮熟後,加入東引桑枝灰淋汁,每天空腹服用一杯,如果口渴可以多喝。

白朮湯

白朮 甘草(各四分) 桑白皮(三分) 茯苓(二分)

上如茶點切不可飲冷

膩粉滑石丸

治水氣

白話文:

白朮湯

白朮、甘草(各 4 分)、桑白皮(3 分)、茯苓(2 分)

以上藥材切碎如茶末,不可飲用冷水。

膩粉滑石丸

用於治療水腫。

膩粉 滑石 海蛤 大麥櫱(各二分) 粉霜 硇砂(各一錢) 斑蝥(四十九個以上末之以石腦油和團麵裹燒熟再入) 白丁香 白鷹調 鸛鵲糞 燕子糞(各二分)

白話文:

膩粉、滑石、海蛤、大麥櫱(各二分)、粉霜、硇砂(各一錢)、斑蝥(四十九個以上末之,以石腦油和團麵裹燒熟再入)、白丁香、白鷹調、鸛鵲糞、燕子糞(各二分)

上研勻與前藥再用石腦油和丸梧桐子大瞿麥湯下一丸

漢防己散

治虛勞四肢浮腫喘息促急小便不利坐臥不安

白話文:

研磨藥粉,與前藥粉末混合,再加入石腦油和丸好的梧桐子,大如《瞿麥湯》下一丸分量。

漢防己散

治療虛勞導致的四肢水腫、呼吸急促、小便不利、坐臥不安。

漢防己 豬苓(各三分) 白朮 陳橘皮(各一兩) 木香 白朮(各半兩) 桑根白皮 赤茯苓(各三分) 檳榔 紫蘇莖葉 木通(各一兩)

白話文:

漢防己、豬苓(各 4.5 克)、白朮、陳橘皮(各 15 克)、木香、白朮(各 7.5 克)、桑根白皮、赤茯苓(各 4.5 克)、檳榔、紫蘇莖葉、木通(各 15 克)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京三稜丸

治丈夫婦人頭面手足腫

白話文:

京三稜丸

治療男子女子頭部、面部、手部、足部腫脹。

用法用量

每次服用三錢,加水約一茶杯量,生薑半錢,煎煮至藥液剩六分,去渣不過濾時間,溫熱服用。

青皮黃皮各一兩湯浸一宿次日淘赤小豆一合袞煮二橘皮候豆六七分熟去青皮研黃皮赤小豆如泥若干旋添煮豆汁再研極細用後藥

白話文:

青皮、黃皮各一兩,用湯浸泡一晚,第二天淘洗一合赤小豆,加入湯煮,等豆煮熟後把青皮撈出,研磨黃皮和赤小豆成泥狀,分幾次加入到豆汁中再次煮至豆泥極為細膩,加入以下藥物。

赤茯苓(一兩半) 豬苓 吳白朮 蓬莪朮(各半兩) 半夏(三分) 京三稜(八錢) 防己 枳實(三分)

白話文:

赤茯苓(75克);豬苓、吳白朮、蓬莪朮 (各30 克) ; 半夏 (15 克) ;京三稜 (40 格);防己、枳實 (各 15 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同小豆泥入臼杵成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時

五皮散

治頭目四肢悉腫

大腹皮 桑白皮 茯苓皮 生薑皮 陳橘皮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七分熱服日二三

白話文:

五皮散

調理由頭部到四肢都腫脹的情況

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生薑皮、陳橘皮

將以上材料等分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三錢粉,加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一盞水量,濾去渣滓,取七分熱的藥液服用。每日服用兩三次。

細末煉蜜和同小豆泥入臼杵成膏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不以時

將蜂蜜熬製成膏狀,與煮爛的小豆泥混合,放入臼杵中搗成膏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水送服,不受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