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八 (22)
卷第八 (22)
1. 訶子皮散
治脾胃虛弱,臟腑滑利,腹脅脹滿,臍腹疼痛,水穀不消,腹內虛鳴,胸滿氣逆,嘔吐噁心,後重裡急,心胸脹痛,困倦少力,不美飲食,日久不瘥,漸向羸瘦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臟腑虛滑,兩側腹部脹滿,臍腹疼痛,飲食不消化,腹內空鳴,胸部滿悶,呼吸不暢,嘔吐噁心,大便時便意急迫,心胸脹痛,疲倦無力,食慾不振,日積月累不癒,逐漸消瘦。
訶子皮(四十兩) 官桂(五斤) 青皮(四十兩) 附子(十兩) 肉豆蔻仁(四十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白話文:
訶子皮(1200克) 桂枝(1500克) 青皮(1200克) 附子(300克) 肉蔻仁(1200克)
服藥時每次三錢,配水一碗,放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煮至藥液剩下七分之時,將藥渣去掉,空腹飯前溫服。
2. 溫中良薑丸
溫脾胃,順三焦,治寒痰聚結,痞壅不通,食即聚吐,咽膈噎悶,兩脅肋㽲刺,嘔吐噦逆,噫噁心滿,短氣噫聞食臭,及療留飲,腸鳴溫泄,冷瀉注下不止。常服健脾胃,美飲食,闢寒邪,養正氣。
白話文:
溫暖脾胃,調理三焦,治療寒痰積聚,痞悶不通,吃東西就吐,咽喉阻塞悶塞,兩脅肋刺痛,嘔吐噁逆,打嗝惡心,食慾不佳,短氣打嗝,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惡心,以及治療留飲,腸鳴泄瀉,寒冷泄瀉不止。經常服用可以健脾胃,增進食慾,抵禦寒邪,滋養正氣。
良薑(四斤) 甘草(一斤半) 乾薑(二斤四兩) 白朮(二斤四兩) 桂(一斤十二兩)
白話文:
良薑(兩公斤) 甘草(七百五十公克) 乾薑(一千兩百公克) 白朮(一千兩百公克) 桂(六百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為二十丸,每服一丸,細嚼生薑、橘皮湯下,米飲亦得,空心食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揉成丸劑,每兩藥材做成二十粒丸藥。每次服用一粒,細嚼生薑、橘皮後,以藥湯送服,也可以用米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3.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悶,心忪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吃不下東西,常感疲倦,中滿悶脹,心悸氣喘,嘔吐、腹瀉,以及傷寒引發咳嗽、嘆息等症狀。這種藥性溫和不燥熱,長期服用可以滋養氣血、醒脾益色,幫助順應正氣、祛除邪氣。
人參 白茯苓 白朮 甘草 山藥(各二斤) 白扁豆 縮砂仁 桔梗 蓮子肉 薏苡仁(各一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棗湯下。小兒量歲數與之。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白朮、甘草、山藥(各 900 公克)
白扁豆、縮砂仁、桔梗、蓮子肉、薏苡仁(各 450 公克)
份量很細小,每次服用二錢,用棗湯煎服。兒童的用量按照年紀調整。
4. 平胃散
和脾胃進飲食,作丸服尤佳。
白話文:
想要調養脾胃,吃些食物後,製成丸子服用效果更好。
厚朴、陳橘皮(各五兩)、蒼朮(八兩)、甘草(三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
厚朴:500 克
-
陳橘皮:500 克
-
蒼朮:800 克
-
甘草:300 克
每服量為二錢(中藥計量單位),以一盞水(約 150-200 毫升)煎煮。加入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一同煎煮,約煮至六分(即剩原先水量的六成左右)。濾去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
5. 助脾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
白話文:
脾胃機能虛弱,飲食量明顯減少。
乾薑、草豆蔻、神麯、大麥櫱、陳橘皮(各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食前,白湯調下
白話文:
-
乾薑:兩兩
-
草豆蔻:兩兩
-
神曲:兩兩
-
大麥糂:兩兩
-
陳橘皮:兩兩
-
甘草:一兩
用量細微,每次一錢,空腹飯前服用,用白開水調和。
6. 乾木瓜丸
治脾胃生津液止煩渴
乾木瓜(無鹽一兩) 乾紫蘇 白朮 甘草 乾生薑(各一錢) 烏梅肉 神麯 大麥櫱(各一錢) 丁香(半錢) 百藥煎(三字) 人參 茯苓(各一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含化,無時服。
白話文:
-
乾木瓜(一兩,不加鹽)
-
乾紫蘇、白朮、甘草、乾生薑(各一錢)
-
烏梅肉、神麯、大麥櫱(各一錢)
-
丁香(半錢)
-
百藥煎(三字)
-
人參、茯苓(各一分)
將蜜熬煮得非常濃稠,並捏成像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粒,含在嘴裡化開,不受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