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峰普濟方》~ 卷第八 (18)
卷第八 (18)
1. 四倍散
大補脾腎
訶子、人參(各一兩)、白茯苓(四兩)、白朮(半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空心溫服,去滓亦得。
白話文:
-
訶子:1兩
-
人參:1兩
-
白茯苓:4兩
-
白朮:0.5斤
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碗,(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的量,在空腹時溫熱服用,也可將藥渣去除。
2. 大橘皮丸
調中順氣開胃進食,傷冷胸膈噎塞吞酸悉治之。
白話文:
調中順氣開胃進食。傷冷胸隔噎塞、吞酸等症狀,皆可治療。
陳皮(四兩) 肥生薑(三兩) 丁香(半兩) 人參(二兩)
上為細末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薑湯嚼下,不以時。
白話文:
陳皮:4 兩
肥生薑:3 兩
丁香:0.5 兩
人參:2 兩
極細緻的糖蜜,搓成如彈子般大的丸子,服用時取一丸,用薑湯送服,不拘時段。
3. 姜面丸
治腹虛冷不飲食,食輒不消,羸瘦
白話文:
腹中虛寒,不思飲食。即使吃了東西,也不易消化,導致身體消瘦衰弱。
好面(一斤) 乾薑(十兩) 吳茱萸(五兩) 青鹽(一兩)
白話文:
好粉(一斤) 乾薑(半斤) 吳茱萸(四分之一斤) 青鹽(半兩)
上為細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又方
蒼朮 好面(一斤) 當歸 乾薑(各三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另有一帖藥方:
蒼朮(一斤)、當歸、乾薑(各三兩),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4. 正氣丸
治寒冷
茴香(二兩) 良薑(二兩,漬油炒黃) 甘草(一兩) 鹽(二兩)
白話文:
茴香(二兩):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化瘀的功效。
良薑(二兩,漬油炒黃):良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開鬱的功效,漬油炒黃後可以增強其藥效。
甘草(一兩):甘草具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鹽(二兩):鹽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消腫的功效。
上為細末,水浸蒸餅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空時生薑、橘皮湯下。
白話文:
把藥打成細粉末,用米水浸泡饅頭,把藥粉和饅頭一起蒸熟,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生薑和橘皮煎的水送服。
5. 理中煎
治脾胃久虛食少羸瘦及暴中寒濕腹痛下利霍亂吐瀉手足逆冷
白話文:
脾胃虛弱已久,食慾不振,身體瘦弱。
突然遭遇寒濕,出現腹痛、腹瀉、嘔吐、手腳冰冷等症狀。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或一錢一粒,白湯嚼下或煎服。
白話文: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取一兩重的分量。
細蜜煉成,丸如彈丸大,或一錢一粒,用白開水嚼下或煎湯服用。
6. 三味健脾湯
行滯氣進飲食
草豆蔻仁(一分) 甘草(半分) 麝香(一字)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約六克),用白開水送服。
7. 消穀斷下丸
治脾胃氣虛,中焦不和,胸膈痞滿,飲食遲消,嘔逆噁心,脅肋膨脹,心腹時痛,大便溏泄,四肢倦怠,全不思食。若氣體不足,內挾風寒,久病腸滑,常服溫腸胃,消散寒冷,收斂臟氣,大進飲食。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中焦不協調,胸膈痞滿,飲食消化遲緩,嘔吐反胃,脅肋脹痛,心腹時常疼痛,大便稀溏,四肢疲倦乏力,完全不想吃東西。如果氣虛不足,內有風寒之邪,長期腸胃虛寒,通常服用溫暖腸胃的藥物,可以消除寒冷,收斂臟氣,大大增進食慾。
吳茱萸(二兩) 大麥櫱 神麯(各一兩)
上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食前米飲下十五丸。
白話文:
吳茱萸(二兩) 大麥芽 神曲(各一兩)
以上打磨成粉末,加入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於飯前服用十五粒,並以米湯送服。
8. 中金丹
主胃氣久虛,宿食不消,心下急,滿腹脅脹痛,泄瀉吐利,惡聞食氣,又療風寒濕痹,風水腫滿,風眩頭痛,目中冷淚,自汗亡陽,或五勞七傷,筋骨軟弱,腰膝疼痛,或溫瘧寒熱,山嵐瘴氣,經久未愈。常服益津暖胃,去痰消穀,嗜食。
白話文:
此藥方主治胃氣長期虛弱,宿食不消,心下急躁,滿腹和脅部脹痛,腹瀉嘔吐,聞到食物氣味就厭惡,也能治療風寒濕痹、風水腫脹、風眩頭痛、眼中冷淚、自汗亡陽,或五勞七傷、筋骨軟弱、腰膝疼痛,或溫瘧寒熱、山嵐瘴氣,長久未癒。常常服用此藥方可以益津暖胃、去痰消穀,增進食慾。
人參(三分) 白朮(三兩) 棗肉(四兩)
上為細末,棗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以時。
白話文:
人參(三分) 白朮(三兩) 棗肉(四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與棗肉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水送服,不拘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