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2)

1. 智意湯

治脾胃虛弱,中滿氣痞,四肢怠惰,九竅不通,腰背疼痛,食下悶亂,昏倦嗜臥,愁憂傷意,胃中痞悶,飲食無味,不為肌膚,面色萎黃,大便秘澀不調,面目四肢時腫,身重喜飢,吞酸嘔逆,痰水不能消,穀神效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腹部脹滿、氣滯堵塞,四肢疲乏無力,九竅不通暢,腰背疼痛,飲食後感覺飽脹不適,昏沉疲倦嗜睡,憂愁傷感,胃中痞悶不適,飲食沒有味道,營養不能輸佈到肌肉皮膚,面色萎黃,大便祕結不通暢,四肢面部時常浮腫,身體沉重,容易感到飢餓,吐出酸水、嘔吐,痰液不能消化,導致精神萎靡、食慾不振。

肉豆蔻、白朮、益智、半夏附子、桂、乾薑(各一兩)、藿香甘草茴香人參木香丁香大麥櫱、破故紙當歸、曲(各半兩)、青皮陳皮蓽澄茄細辛良薑(半兩)

白話文:

肉豆蔻、白術、益智、半夏、附子、肉桂、乾薑(各60克)、藿香、甘草、茴香、人參、木香、丁香、大麥芽、破布紙、當歸、酒麴(各30克)、青皮、陳皮、茄苳、細辛、良薑(30克)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擘破,同煎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白話文:

每次服藥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切開,一起煎煮,去除藥渣,空腹時溫熱服下。

2. 沉香養脾散

治脾胃久虛,大腑寒滑,全不思食,益氣補虛損,宜服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已久,消化系統功能不良,完全不想進食,調理氣血、補充虛損。

厚朴(二兩) 舶上茴香(一分) 肉豆蔻仁 桂(各半兩) 白朮(一兩) 丁香 蓽澄茄(各半兩) 赤石脂 五味子 黃耆(各一兩) 木香 沉香 白檀(各一分) 良薑(半兩) 陳皮(一分) 胡椒 草豆蔻仁 人參 甘草 訶子皮(各半兩)

白話文:

  • 厚朴:2 兩

  • 上等茴香:1 分

  • 肉荳蔻仁、桂皮:各 0.5 兩

  • 白朮:1 兩

  • 丁香、蓽澄茄:各 0.5 兩

  • 赤石脂、五味子、黃耆:各 1 兩

  • 木香、沉香、白檀:各 1 分

  • 良薑:0.5 兩

  • 陳皮:1 分

  • 胡椒、草荳蔻仁、人參、甘草、訶子皮:各 0.5 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白話文:

方細末,每次取二錢,加入一盞半的水,生薑三片,紅棗二枚,一起煎煮至七分量,空腹時溫熱服用。

3. 三稜散

治脾元虛冷,心胸滿悶,腹脅脹滿

白話文:

原中醫古代文字:

脾元虛冷,心胸滿悶,腹脅脹滿。

現代白話文翻譯:

脾氣和元氣虛弱而寒冷,導致心胸部位感覺悶脹,腹部的兩側脹滿。

三稜莪朮(各三兩)、白朮人參茯苓大麥櫱、豆蔻仁、青皮(各一兩)、木香(三分)、桃仁沉香、神麯、訶子皮、檳榔(各半兩)、甘草(三分)、乾薑(一分)

白話文:

  • 三稜,莪朮(各120克)

  • 白朮,人參,茯苓,大麥櫱,豆蔻仁,青皮(各60克)

  • 木香(18克)

  • 桃仁,沉香,神麯,訶子皮,檳榔(各30克)

  • 甘草(18克)

  • 乾薑(6克)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入鹽點服,不以時。

白話文:

細末,每次服用一錢重,加入鹽巴攪拌後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4. 鍾乳健脾丸

治脾胃久虛,肌體羸瘦,腹中虛冷,泄痢,腸鳴,膿血相雜,裡急後重,飲食減退,難化易傷

白話文:

治脾胃久虛,身體瘦弱,腹部虛寒,腹瀉,腸鳴,膿血混雜,裡急後重,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容易受傷。

鍾乳粉(三兩) 赤石脂 神麯 當歸 黃連 人參 細辛 龍骨 大麥櫱 乾薑 茯苓 石斛 桂 附子(各一兩) 蜀椒(六兩)

白話文:

  • 鍾乳粉:三兩

  • 赤石脂:一兩

  • 神麯:一兩

  • 當歸:一兩

  • 黃連:一兩

  • 人參:一兩

  • 細辛:一兩

  • 龍骨:一兩

  • 大麥櫱:一兩

  • 乾薑:一兩

  • 茯苓:一兩

  • 石斛:一兩

  • 桂:一兩

  • 附子:一兩

  • 蜀椒:六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後,加入蜂蜜製成如梧桐籽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服用,以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