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暑熱 (1)

回本書目錄

暑熱 (1)

1. 暑熱

石(左),表熱微汗自泄,氣餒脈濡,神倦言懶,消散連與,氣陰愈耗。曾見聖經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文義否?夫暑傷氣,熱傷陰,高年氣陰就衰,不耐暑熱交加,縱使高堂廣廈,難禁口鼻吸受,奚必奔走日中,而後暑熱可侵。蓋夏令之感受最雜,務審來由,以投藥石,倘強逼其汗,過戕其中,不但表熱不解,竊恐意外之變幻不旋踵而至矣。擬仿東垣清暑益氣法,去其疏泄,以立中為主,必得應手乃妥。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味(七粒),歸鬚(七分),炙草(三分),黃耆(一錢,水炙),麥冬(一錢,米炒),棗仁(一錢,炒),升麻(二分)

復診,表熱又微,自汗尚多,呵欠頻來,呃忒間作,神思益倦而更懶矣。脈虛且軟,而溲反勤矣。昨已進補,猶且虛波疊至,設再消散,今將補救莫及。急擬溫補,護真陽而建立中氣,為目前之要著。

人參(一錢半),黃耆(一錢五分,蜜炙),五味(十粒),丁香(二分),大棗(一枚,劈),桂枝(三分),杞子(一錢,炒黑),炙草(四分),白芍(一錢,炒),姜渣(三分,後下)

三診,自汗已收,身熱已淨,神思來復,呵欠呃忒並止,脈猶濡細,溲便之勤未減,中下兩虧,氣陰俱乏。再擬脾腎雙補法。

人參(一錢),炒鬆熟地(五錢),炒萸肉(一錢),煨益智(五分),炙甘草(三分),於術(一錢五分),炒杞子(一錢),土炒懷藥(三錢),云神(三錢)

白話文:

[暑熱]

在炎熱的天氣裡,人體表面會微微出汗,這是由於熱氣導致的。患者會感到精神疲憊,說話也變得慵懶,若是病情持續,氣血和陰液會進一步消耗。我曾經見過一位病患,他身體虛弱,體溫偏高,這是否就是因為暑熱造成的呢?暑氣會傷害氣血,熱氣則會損耗陰液。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氣血和陰液本來就較弱,無法承受暑熱的雙重影響。即便住在豪華的大宅中,他們仍難以避免吸入熱氣。並非只有在烈日下奔波,才會受到暑熱的侵襲。夏季的各種感受混雜,必須仔細辨別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勉強讓患者出汗,過度消耗體力,不僅表面的熱感不會消失,甚至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病情突變。因此,我打算模仿李東垣的清暑益氣療法,減少排汗,以培養中氣為主要目標,確保治療效果。

在第二次診斷時,患者表面的熱感已經稍微減輕,但自發性出汗依然頻繁,打哈欠的次數增加,偶爾還會打嗝,精神狀態更加疲憊,說話也變得更加慵懶。脈搏虛弱而柔軟,排尿反而變得頻繁。昨日已進行補充治療,然而虛弱的情況仍在繼續,如果再次消散治療,恐怕將來補救都來不及。於是,我決定採取溫補療法,保護真實的陽氣,建立中氣,這是當前最重要的治療手段。

在第三次診斷時,患者的自發性出汗已經停止,體溫已經恢復正常,精神狀態也有所改善,打哈欠和打嗝的情況都消失了。然而,脈搏仍然虛弱細微,頻繁的排尿情況仍未改善,中下焦部位的機能損耗,氣血和陰液都顯得不足。我計劃採用脾腎雙補的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