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爔

《張愛廬臨證經驗方》~ 脾癉

回本書目錄

脾癉

1. 脾癉

陳(左),《內經》論濕熱蘊釀於脾胃,發為脾癉,口甜舌膩,納穀運遲,其味之甜,非甘美也,蓋五味變常所泛。古法以蘭草湯主之。取其香芳醒中,推陳致新之義。茲屆初夏,正當濕熱蒸變之際,是以脈數溲少,納更減而形神萎困,土德不振之至。最恐中滿變端。擬醒脾和胃,運濕化熱主治。

白朮(三錢,土炒),干佩蘭(一錢五分),制川樸(七分),通草(一錢),煨草果(三分),西茵陳(一錢五分),炒苡仁(三錢),炒建曲(一錢五分),炒半夏曲(一錢五分)

白話文:

《內經》中提到濕熱積聚在脾胃,就會導致脾癉,表現為口甜舌膩、食慾不振,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得很慢。這種甜味並非甘美,而是五味失衡變化的表現。古時候用蘭草湯來治療,因為蘭草香氣芳香,可以醒脾開胃,促進脾胃運化。現在是初夏,正是濕熱蒸騰的季節,所以病人脈搏頻數、小便量少、食慾進一步減退,精神萎靡,身體虛弱,脾胃功能衰退。最擔心的是積食導致病情變化。因此,我打算用醒脾和胃、化濕去熱的藥物進行治療。

處方:白朮(三錢,土炒)、干佩蘭(一錢五分)、制川樸(七分)、通草(一錢)、煨草果(三分)、西茵陳(一錢五分)、炒苡仁(三錢)、炒建曲(一錢五分)、炒半夏曲(一錢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