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疔毒

疔音丁,惡瘡。方書:疔形有十三種。紅絲疔宜急用針刺斷。疔腫痛者,取菊花葉搗汁敷之,冬月用菊根效同。(林氏驗方用魚秋串根搗爛對常酒服。渣敷患處,治血疔如神)

治反唇疔方

用活蝦蟆肝一片貼患處即愈。

又方:白漿滴患處,數次即愈。

又方:用五穀蟲為末,麻油調,敷患處即愈。

治疔瘡方

飛鹽,飛丹,辰砂,硇砂,珍珠(各等分)

研極細末,收貯。用時以銀針將瘡挑破,填藥在內,立刻紅絲退去即愈。

專治紅絲串心疔神驗,(經驗)紅絲疔多從大拇指作癢,初起時只絕細一點,漸變紅細絲一條,赤色筆直者,急用婦人油頭繩繞扎紅絲盡頭,勿使延及心胸以致絕命。再用金針挑破紅絲頭,銀針亦可,令出淨惡血後,用菊花一味搗爛,塗疔上。每日一換,或上下晝一換,漸漸而愈。真神方也。

如疔上作泡,急用金銀針挑出浮水,更用菊花葉塗之效。

專治反唇疔試驗神方

用新鮮五穀蟲(洗淨,再用酒洗,不可令破)洗淨後略去尾尖,手提蟲首,使蟲尾近患處,任其肚內臭水淋在疔頭數次,將蟲皮貼患處,不久即愈。此係急症,如不急治,唇內紅筋牽住喉管,唇尖連著鼻孔,則不能救矣。倘若冬天,如一時難得新鮮者,可用干五穀蟲研末,好麻油調,敷患處即痊。

專治顴疔(生在面上顴骨),神驗方,兼治耳疔。

用鮮寄生草一握,酒煎服。渣遏患處,寄生草生在桑樹孔內妙。莊樹孔內次之。

立時拔疔方,(試疔以生豆口嚼之,無豆味即是疔,否則非疔)

蓖麻子一粒去油滴,乳香一分去油,共研,或軟飯,或棗肉為餅,放疔上,外將膏藥貼之,一二時即拔其根,甚妙。

治疔瘡方,凡手心、口、背及面上有瘡,起泡發癢,或寒熱,或麻木不痛,此極惡之瘡。

用巴豆一粒,米飯一粒,黏貼瘡上,立時拔疔,神效。菊花葉搗汁服一碗,死可回生。

治疔瘡方

用千捶鹽敷患處,一燥即換,五六次立效。

菊花甘草湯,治疔瘡之仙藥也。

白菊花(四兩),甘草(四兩)

水煎,頓服。渣隨即再熬服。重者不過二劑即消至穩至效。一切消疔藥皆不及此。

治疔腫垂死

菊花一握,搗汁一升,入口即活,神驗。冬月採根。

白話文:

[疔毒]

疔,讀作丁,是一種嚴重的膿瘡。根據古書記載,疔有十三種不同的型態。對於紅絲疔,應立即使用針刺斷紅絲。若疔腫痛,可以取菊花葉搗碎成汁敷於患部,冬天則可以用菊花根,效果相同。(林氏的驗方則是使用魚秋串根搗碎,與常酒混合服用,殘渣敷於患部,治療血疔非常有效)

以下是治療反脣疔的方子:

取一隻活的青蛙肝臟,貼於患部即可見效。

另一個方法:將白漿滴於患部,多次後即可痊癒。

還有一個方法:將五穀蟲磨成粉,以麻油調和,敷於患部即可痊癒。

以下是治療疔瘡的方子:

所需材料為飛鹽、飛丹、辰砂、硇砂、珍珠(各等量)。將這些材料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並儲存起來。使用時,先以銀針將瘡挑破,然後將藥物填充其中,立刻就可以看到紅絲退去,療效顯著。

專門治療紅絲串心疔,經驗豐富的醫生都會使用這個方法。紅絲疔通常從大拇指開始發癢,起初只是一個微小的點,逐漸形成一條紅色細絲,顏色鮮紅且筆直。此時,必須立即使用婦女的髮繩纏繞在紅絲末端,防止其蔓延到心臟,避免致命的風險。再使用金針或銀針挑破紅絲頭,讓惡血流乾淨,然後使用菊花搗碎,塗抹於患部。每日更換一次,或早晚各一次,病情會逐漸好轉。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祕方。

如果疔上出現水泡,應立即使用金針或銀針挑出,然後使用菊花葉塗抹,效果良好。

這是專門治療反脣疔的有效方子:

取一隻新鮮的五穀蟲(先用水清洗,再用酒清洗,但不要弄破)。清洗後去除尾尖,手持蟲頭,讓蟲尾靠近患部,讓蟲肚內的臭水滴在疔頭幾次,然後將蟲皮貼於患部,不久後即可痊癒。這是急症,如果不立即治療,脣內的紅筋可能會拉扯喉管,脣尖可能連著鼻孔,屆時將無法救治。如果是在冬天,且找不到新鮮的五穀蟲,可以使用乾燥的五穀蟲研磨成粉,用好的麻油調和,敷於患部即可康復。

這是專門治療顴疔(生於臉頰骨上)的有效方子,也可用於治療耳疔:

取一把新鮮的寄生草,以酒煮沸後服用。將煮過的草渣敷於患部,寄生草生長在桑樹孔中的效果最好,莊樹孔中的次之。

立即拔除疔的方子:(可用生豆咬一下來檢測是否為疔,如果沒有豆子的味道就是疔,否則不是)

取一粒蓖麻子去掉油,取一分乳香去掉油,一起研磨。或者使用軟飯或棗泥做成餅,放在疔上,外面再貼上膏藥,一兩個小時即可拔除疔根,效果非常好。

這是治療疔瘡的方子,適用於手掌、口、背及臉上出現的瘡,可能伴有起泡、瘙癢、寒冷、發熱或麻木不痛的症狀,這是一種非常惡性的瘡。

取一粒巴豆和一粒米飯,黏在一起貼於瘡上,能立即拔除疔,效果神奇。同時服用一碗菊花葉汁,即使瀕臨死亡也能回春。

這是治療疔瘡的方子:

將千錘鹽敷於患部,一旦乾燥就立即更換,五到六次後即可見效。

菊花甘草湯是治療疔瘡的仙藥。

所需材料為白菊花(四兩)、甘草(四兩)。用水煎煮後立即服用,煎煮過的草渣隨即再次熬煮服用。病情嚴重者,服用兩劑即可消除,效果穩定且顯著。所有消疔的藥物都比不上這個方子。

這是治療疔腫瀕死的方子:

取一把菊花,搗碎成汁一升,喝下後即可活命,效果神奇。冬天則可以採集菊花根。

2. 癰疽

專治癰疽發背,一切無名腫毒,百藥不效者。內服下開方藥,外用下開末藥,數日全愈,神效。

赤小豆一味烘透,搗細末,用神仙醋調,圍患處。毒輕未成者,不必留頭,可一概塗滿,如發寒熱,其毒甚盛,其膿欲潰,可留出瘡頭,將四圍頻頻塗敷,如瘡頭紅、腫,不能出毒,用蓖麻子搗爛,放於瘡頭,其毒自出,如瘡潰爛已極,用海浮散。

乳香、沒藥二味等分,箬殼上炙去油,研細末,摻患處。再用冬青樹葉大片者,用麻油浸過,蒸熟,去粗筋聽用。將海浮散摻於冬青葉上,貼患處,頻換數次,去腐生新,神妙難言。如毒淨後,無力不能收口,可加人參末少許於海浮散內,參渣亦可,照上貼患處,立能收口,至內服方藥神妙莫盡,並開於後方宜多服,庶無後患。如腸胃密結,務加大黃二三錢。

生黃耆(一錢),當歸(二錢),白芷(二錢),生甘草(二錢),穿山甲(炒,二錢)

如患在上面加川芎五錢,中部加杜仲五錢,下部加牛膝五錢,手足加桂枝五錢。

水酒各一碗煎服。渣再煎五分服,毒淨愈。再赤小豆滋潤,只可用火微烘研末,切勿炒熟,務必生用,更加生土南星,研末奇效。

治發背及一切無名腫毒效驗如神

金銀花(四兩,水三大碗,砂鍋內煎出汁,去渣用汁煮),蒲公英(二兩,又去渣,取汁煎),全當歸(二兩),元參(一兩)

將藥汁緩緩服完,毒輕者,一帖全消。如發背等毒,不過五劑,未潰者,自消,已出頭者,亦減輕,容易收口成功。

治騎馬癰及一切成管經驗方,(嘉慶二年,孫笏堂兄經驗,傳於京門安南營京齋)

穿山甲(香油炙酥,一錢五分),全當歸(酒拌炒,一錢五分),麝香(八分),血竭(一錢八分),珍珠(銀錐煅,一錢二分),象牙(煅,一錢八分),乳香(去油,一錢八分),沒藥(去油,一錢八分),懸豬蹄(左甲炙酥,五錢,牡蠣粉炒)

以上九味,共為細末,用黃蠟一兩,煉為細丸,每日空心開水送下七十丸,一服見效。二服除根。

海浮散,專治癰疽發背,一切無名腫毒,潰爛不收口者,去腐生肌神效。

乳香,沒藥(各等分)

箬殼上烘極燥,以油淨為度,共為細末聽用。如瘡口久不收口,加入人參細末少許,或人參渣為末摻上即愈,神驗。

銀花甘草湯,治腫毒初起時皆可立消。內服此藥,外敷遠志膏,一切惡毒無不消散,但宜早服為妙,倘瘡已成膿,必須外潰,無從消散也。

金銀花(二兩),甘草(二錢)

水煎。清酒沖服。若毒在下焦,加牛膝二錢。

蟾酥餅,治疔毒,腦疽乳癰,附骨疽,臀癰,一切惡症,或不痛,或大痛。用此敷貼瘡頭。

真蟾酥(二錢,酒化),輕粉(五分),乳香,沒藥,明雄黃(各二錢),麝香(三分),硃砂(一錢),樟腦(一錢),巴豆霜(二錢)

白話文:

此處記載專門治療癰疽、發背,以及各種原因不明的腫毒,對於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內服藥方和外用藥粉搭配使用,數日內就能痊癒,效果神奇。

外用藥粉用法: 將赤小豆單獨烘烤至透,磨成細粉,用神仙醋調和,塗抹在患處周圍。如果毒性較輕、腫毒尚未形成膿頭,可以直接塗滿患處,不需要保留膿頭。如果出現發冷發熱等情況,表示毒性很強,膿可能會潰破,這時可以留出瘡頭,將藥粉頻繁塗抹在周圍。如果瘡頭紅腫,毒素無法排出,可以用搗爛的蓖麻子敷在瘡頭,幫助毒素排出。如果瘡已潰爛很嚴重,則使用海浮散。

海浮散使用方法: 乳香、沒藥這兩味藥材等比例混合,在箬殼上炙烤去除油脂,研磨成細粉,灑在患處。再將大片的冬青樹葉用麻油浸泡後蒸熟,去除粗筋備用。將海浮散灑在冬青葉上,貼於患處,頻繁更換數次,可以去除腐肉、促進新肉生長,效果非常神奇。如果毒素清除後,傷口沒有力氣癒合,可以在海浮散中加入少量人參末,或者使用人參渣,照上述方法貼敷患處,很快就能收口。內服藥方的效果也十分神奇,最好多服用幾帖,以避免後患。如果腸胃阻塞不通暢,必須加大黃二三錢。

內服藥方: 生黃耆(一錢),當歸(二錢),白芷(二錢),生甘草(二錢),穿山甲(炒過,二錢)。 如果患處在上方,加川芎五錢;在中部,加杜仲五錢;在下方,加牛膝五錢;在手足部位,加桂枝五錢。

用水和酒各一碗煎服。藥渣再煎一次,分五次服用,毒素清除即可痊癒。再用赤小豆滋潤身體,只能用火稍微烘烤後研磨成粉,切勿炒熟,務必生用,如果加入生土南星研磨成粉,效果更佳。

以下藥方治療發背和各種原因不明的腫毒,效果如神: 金銀花(四兩,加三大碗水,在砂鍋中煎煮取汁,去渣後用藥汁煮),蒲公英(二兩,也去渣,取汁煎),全當歸(二兩),元參(一兩)。 將藥汁慢慢服完,毒性較輕者,一帖就能痊癒。如果是發背等毒,不超過五帖即可見效。沒有潰破的腫毒會自行消退,已經破膿的也會減輕,容易收口成功。

以下藥方治療騎馬癰和各種已成形的膿腫,是嘉慶二年,孫笏堂兄的經驗,傳自京門安南營京齋: 穿山甲(用香油炙酥,一錢五分),全當歸(用酒拌炒,一錢五分),麝香(八分),血竭(一錢八分),珍珠(用銀錐燒過,一錢二分),象牙(煅燒過,一錢八分),乳香(去除油脂,一錢八分),沒藥(去除油脂,一錢八分),懸豬蹄(左邊的炙酥,五錢,用牡蠣粉炒過)。 以上九味藥材,一同研磨成細粉,用黃蠟一兩煉製成細丸,每日空腹用開水送服七十丸,一服就能見效,二服就能根治。

海浮散,專門治療癰疽、發背以及各種原因不明的腫毒,對於潰爛不收口的情況,能有效去除腐肉,促進新肉生長,效果神奇。 乳香、沒藥(各等分) 在箬殼上烘乾至極度乾燥,以沒有油分為度,一起研磨成細粉備用。如果瘡口長時間不癒合,可以加入少量人參細末,或者人參渣末,摻在傷口上即可痊癒,效果神奇。

銀花甘草湯,可以治療腫毒初起,能快速消腫。內服此藥,外敷遠志膏,各種惡毒都能消散,但最好及早服用。如果瘡已經化膿,必須讓其潰破,無法消散。 金銀花(二兩),甘草(二錢)。 用水煎煮,用清酒沖服。如果毒在下半身,加牛膝二錢。

蟾酥餅,治療疔瘡、腦疽、乳癰、附骨疽、臀癰等各種惡性腫痛,無論是痛或不痛,都可用此藥敷在瘡頭。 真蟾酥(二錢,用酒化開),輕粉(五分),乳香、沒藥、明雄黃(各二錢),麝香(三分),硃砂(一錢),樟腦(一錢),巴豆霜(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