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外科樞要

生於腦,名曰腦疽。生於頸後,名曰對口。生於頸旁,名曰偏對口。正對口易治,偏對口難治,因其軟肉與喉相近也。多因膏梁醇酒,風寒壅遏所致,宜用神火照法,次用烏金膏搽之,外貼萬全膏,取其易潰,潰後則用防風湯洗之,摻以海浮散,仍貼萬全膏,頻換數次即愈矣。

生於耳前後,名曰鬢疽。生於兩頤,名發頤。初起宜用銀花甘草湯,加柴胡、荊芥、薄荷、蒡子,以清散之。若腫勢極盛,須用砭法。若已成膿而未潰者,以烏金膏搽瘡頭上,蓋以萬全膏自然腐潰,潰後則用海浮散,並貼萬全膏,自應尋愈。

頦下漫腫無頭,名曰時毒,俗名蝦蟆瘟是也。頭面盡腫,名曰大頭天行,俗名大頭瘟是也。此皆風火鬱熱所致,初起宜用加味甘橘湯以消散之,若腫熱極盛,兼用砭法。

生於心,名曰井口疽。生於脅,名曰脅癰。生於腹,名曰肚癰。生於手腳腕,名曰穿骨疽。生於腿岔,名曰魚口。生於臀,名曰臀癰。施治並如前法。

瘡疔初起如芥形,如粉刺,或小泡,堅硬如釘,故名曰疔。大凡肉色紅腫,根腳不散者吉;若平塌漫腫,四圍灰白者凶。其狀不一,其色不同,有紅、紫、黃、白、黑之五種,以應五臟。若生兩足多有紅系至臍,生兩手多有紅系至心,生唇面多有紅系入喉,俱難治,速宜針刺。

紅系出血多有生者,若患於肢末之處毒愈凝滯,藥難導達,艾灸之功為大,內服菊花甘草湯至效。如妄用疏利之劑,耗損真氣,不惟無以去毒而害反隨之矣。其治法即見前十法中。

喉間腫痛,名曰喉痹。古人多用甘桔湯主之。然有實火、虛火之分,緊喉、慢喉之別,不可不審。虛火者,色淡微腫,溺清便利,脈虛,飲食減少。此因神思過多,脾氣不能中護,虛火易至上炎,乃內傷之火,名曰慢喉風,虛症也。午前痛甚者,屬陽虛,四君子湯加桔梗、麥冬、五味、當歸。

午後痛甚者,屬陰虛,四物湯加桔梗、元參。如不效,必加桂附,以為引導之用。加減八味湯加牛膝主之。若脈數有熱,六味湯主之。更有中寒咽痛,始用半夏桂甘湯,不可誤投涼藥。實火者,醇酒膏梁,風火積熱,火動痰生,腫痛暴發,甚則風痰壅塞,湯水不入,聲音不出,此外至之火,名曰緊喉風,實症也。

宜用燈窩油和漿水灌之,導祛痰涎,或用土牛膝搗爛,和酸醋灌之,或針刺紅腫之處,發泄毒血,或用金鑰匙吹之,俾喉門漸鬆,飲食可入,聲音得出,乃止。宜服加味甘桔湯,熱甚者,兼用三黃解毒湯。諺云:走馬看喉痹是也。凡喉腫不刺血,喉風不吐痰,癰不放膿,乳蛾不針破,此皆非法。

又有勞嗽日久,咽傷聲損者,無法可治。

纏喉風症,咽喉腫痛脹塞,紅系纏繞,故名纏喉風。甚則腫達於外,頭如蛇纏,探吐悉如前法。(金鑰匙方見咽喉門)

白話文:

外科樞要

腦部生瘡,稱為腦疽。長在頸後正中的,稱為對口;長在頸部側面,稱為偏對口。正對口比較容易治療,偏對口則較難治療,因為它靠近柔軟的肉和喉嚨。大多數是由於飲食過於肥甘厚膩,加上風寒阻滯所引起。治療方法:首先用神火照射,然後塗抹烏金膏,再貼上萬全膏,使其容易潰爛。潰爛後,用防風湯清洗,撒上海浮散,繼續貼上萬全膏,多次更換藥膏即可痊癒。

長在耳前後的,稱為鬢疽;長在兩腮的,稱為發頤。初期宜用銀花甘草湯,再加入柴胡、荊芥、薄荷、蒡子等藥,以清熱散結。如果腫脹非常厲害,就需要使用砭石療法。如果已經化膿但還沒潰爛,就用烏金膏塗抹在瘡頭上,再蓋上萬全膏,使其自然潰爛。潰爛後,用海浮散,並繼續貼上萬全膏,就能痊癒。

下巴以下漫腫無膿頭的,稱為時毒,俗稱蝦蟆瘟。頭面部全部腫脹的,稱為大頭天行,俗稱大頭瘟。這些都是由於風火鬱熱所引起。初期宜用加味甘橘湯來消散腫脹;如果腫脹和發熱非常厲害,就要配合砭石療法。

長在心臟部位的,稱為井口疽;長在脅肋部位的,稱為脅癰;長在腹部,稱為肚癰;長在手腳腕部的,稱為穿骨疽;長在腿岔的,稱為魚口;長在臀部的,稱為臀癰。這些部位的瘡瘍治療方法都與前面提到的方法相同。

瘡疔初期像芥菜籽大小,像粉刺或小水泡,堅硬如釘,因此稱為疔。一般來說,皮膚紅腫,根部不散者是比較好的徵兆;如果腫脹平塌漫延,周圍灰白,則預後較差。疔瘡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紅、紫、黃、白、黑五種,分別與五臟相對應。如果長在雙腳,紅腫常蔓延到肚臍;長在雙手,紅腫常蔓延到心臟;長在唇面,紅腫常蔓延到喉嚨,這些情況都比較難治療,應及時針刺放血。

紅線蔓延伴隨出血較多者,大多可以痊癒。如果毒邪凝滯在肢體末端,藥物難以到達,艾灸治療效果較好,同時內服菊花甘草湯效果最佳。如果濫用疏通泄利的藥物,會損耗人體真氣,不僅不能去除毒邪,反而會加重病情。治療方法與前面提到的十種方法相同。

喉嚨腫痛,稱為喉痹。古人多用甘桔湯治療。但喉痹分為實火和虛火,以及緊喉和慢喉,不能不仔細區分。虛火者,症狀為顏色淡、腫脹輕微,小便清長,脈象虛弱,食慾減少。這是由於思慮過度,脾胃功能失調,虛火上炎所致,屬於內傷性疾病,稱為慢喉風,屬於虛證。上午疼痛加劇者,屬於陽虛,用四君子湯加桔梗、麥冬、五味子、當歸;下午疼痛加劇者,屬於陰虛,用四物湯加桔梗、玄參。如果效果不佳,必須加入桂枝、附子引導藥力。加減八味湯加牛膝也可以治療。如果脈象數而有熱,則用六味地黃湯。還有中寒咽痛者,一開始要使用半夏瀉心湯,不能錯誤地服用寒涼藥物。實火者,由於飲食過於肥甘厚膩,風火積熱,導致火熱之邪動,痰液生成,腫痛突然發作,嚴重時風痰阻塞,無法吞咽飲食,聲音嘶啞,這屬於外感實火,稱為緊喉風,屬於實證。

治療方法是用燈油和米漿水灌注,以排除痰涎;或用土牛膝搗爛,和醋灌注;或針刺紅腫部位,排出毒血;或用金鑰匙吹拂,使喉嚨逐漸鬆弛,飲食能進,聲音能出,疼痛才能停止。內服加味甘桔湯,熱邪較重者,再加用三黃解毒湯。俗話說:「走馬看喉痹」,指的就是要及時治療。凡是喉嚨腫痛不放血,喉風不祛痰,癰疽不排膿,乳蛾不針刺,都是錯誤的治療方法。

長期咳嗽,咽喉損傷,聲音嘶啞者,則無藥可治。

纏喉風,咽喉腫痛脹塞,紅線纏繞,故名纏喉風。嚴重時腫脹蔓延到體表,頭部像被蛇纏繞一樣。治療方法與前面提到的方法相同。(金鑰匙的具體用法,見咽喉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