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經驗良方全集》~ 卷二 (4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2)

1. 小兒雜症

治小兒肚大生蟲方

雷丸(一錢),蕪荑(一錢),檳榔(一錢),使君子肉(十個),木通(一錢五分)

煎服。每月初一至初十日,蟲頭朝上可服,此方應驗多多,功不盡述。

白龍散,治小兒腎熱,上衝於耳,生膿作痛,或因沐浴,水入耳中,亦令作膿,謂之聤耳。久而不愈,則成聾。

枯礬,黃丹,龍骨(各五分),麝香(一分)

上為極細末,先以綿杖子展盡耳內膿水,用藥一匙,分摻兩耳,日二次,勿令風入。

治小兒水瀉痢疾方

生薑,真香油(各四兩),黃丹(二兩)

熬膏,貼臍良。(出《萬病回春》)

又方:小兒痢疾不拘新久(出《雲林神彀》),細茶、生薑、川黃連各等分,清水煎服。

又方:治小兒溏泄,柿餅燒熱,食之即止。

又方:治水瀉不止(此方有益小兒不淺),五倍子為末,陳醋調稀熬膏,貼臍即止。(出《萬病回春》)

又方:立止水瀉,用熟地黃一兩搗爛,遏小兒腳心,每腳心五錢。

治小兒禿癩方

用蜂房一個入白礬,火中同煅,研末,麻油調敷甚妙。

治小兒夜啼

燈心燒灰,塗乳頭,令潤下即止。

治小兒疳疾方

用使君子仁二十一個,瓦焙蘇,加明雄黃,共為細末,分三付入鯽魚,蒸熟食之即愈。

治凡小兒尿眼,緊閉不出,甚至努出血者。

用韭菜搗汁,水酒沖服,立效。如不吃酒即開水亦可。

治小兒解顱不合

用六味地黃丸加人參。

治小兒稟賦,腎經虛熱,耳內生瘡,肌肉消瘦,骨節皆露,解顱不合,牙齒不生,腿軟難行。

用六味地黃丸加鹿茸、牛膝各一兩,五味子四兩。

治小兒撮口

夜合花枝濃煮汁拭口中,再洗之。

治嬰兒百日內無故口青不飲乳

用凌霄花、大蘭葉、芒硝、大黃等分為末,以羊髓和丸桐子大,每研一丸,以乳送下,便可吃乳。熱者可服.寒者勻服。昔有人休官後,雲遊湖湘,修合此方,救危甚多。

治小兒瘟疫積熱不解

菖蒲煎湯浴。

治防痘入眼

綠豆七粒,令兒自投井中,頻視七遍乃還。

治小兒初生二便不通

令女人以熱水漱淨口,嗍兒前後心及臍下,數次即通。

又初生不能發聲,謂之夢生。切不可斷臍,以綿衣包兒,用大油紙捻燒臍,待氣回,方可斷也。

治臍風

用艾葉燒,存性,填滿臍中,以綢絹包定。

又方:大蒜切片,貼臍上,用艾灸之。若口有艾氣即愈。此方兼治撮口風,大凡臍風,肚腹必生出青筋一道,行至肚,卻生兩岔,行至心不治,必詳視其青筋,兩岔盡頭處各灸燈火三五壯即愈。神效。

小兒每患臍風及諸風等症

用雞蛋一枚,挑取蛋清,在小兒腦後,背脊梁骨第一節之下,一寸許,用指蘸蛋清擦磨,隨見白沫,從皮內出,皮內旋生黑毛如豬鬃,隨擦隨長,竟有長至寸許者,總以不長為度,有出黑毛處,均要擦到,不長黑毛處,便是無風,所長之毛不可拔去,一拔即死。用軟細絹帕,將黑毛包好,避風,微汗即愈。

白話文:

小兒雜症

治療小兒肚子大,長蟲的藥方

雷丸(3.75克),蕪荑(3.75克),檳榔(3.75克),使君子肉(10個),木通(5.625克)。

用水煎煮後服用。每個月的初一到初十,蟲頭朝上的時候服用,這個藥方很有效,效果很多說不完。

白龍散,治療小兒腎熱,熱氣上衝到耳朵,導致耳朵流膿疼痛,或是因為洗澡水進入耳朵,也會引起耳朵流膿,稱為聤耳。如果長時間不好,就會變成耳聾。

枯礬,黃丹,龍骨(各1.875克),麝香(0.37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先用棉棒將耳朵裡的膿水清理乾淨,然後用藥粉一小匙,分撒在兩個耳朵裡,一天兩次,注意不要讓風吹到。

治療小兒水瀉痢疾的藥方

生薑,香油(各150克),黃丹(75克)。

將以上藥材熬成膏狀,貼在肚臍上,效果很好。(出自《萬病回春》)

又一個藥方:小兒痢疾,不論新舊(出自《雲林神隳》),細茶葉、生薑、川黃連各等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又一個藥方:治療小兒腹瀉稀溏,**將柿餅燒熱後食用,就能止瀉。

又一個藥方:治療腹瀉不止(這個藥方對小兒很有幫助),五倍子磨成粉末,用陳醋調成稀糊狀,熬成膏狀,貼在肚臍上就能止瀉。(出自《萬病回春》)

**又一個藥方:立刻止住腹瀉,**用熟地黃37.5克搗爛,敷在小兒腳心,每個腳心用18.75克。

治療小兒禿瘡的藥方

用一個蜂窩,放入白礬,一起在火中燒烤,研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後塗抹,效果很好。

治療小兒夜間啼哭

將燈芯燒成灰,塗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小兒吸吮後就能止住啼哭。

治療小兒疳積的藥方

用使君子仁21個,用瓦片烘烤,加入明雄黃,一起磨成細末,分成三份,放入鯽魚肚子裡,蒸熟後給小兒食用,就能痊癒。

治療小兒小便困難,甚至用力到出血

用韭菜搗成汁,用水酒沖服,立刻有效。如果不喝酒,用開水也可以。

治療小兒囟門不閉合

用六味地黃丸加上人參。

治療小兒先天體質虛弱,腎經有熱,耳朵裡長瘡,肌肉消瘦,骨頭都露出來,囟門不閉合,牙齒長不出來,腿軟難以行走。

用六味地黃丸加上鹿茸、牛膝各37.5克,五味子150克。

治療小兒撮口(嬰兒口角緊閉,難以張開)

用夜合花枝熬成濃汁擦拭口腔,然後再清洗。

治療嬰兒出生百日內,無緣無故口唇發青,不吃奶

用凌霄花、大蘭葉、芒硝、大黃等分為末,用羊髓和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磨一丸,用乳汁送服,就能吃奶了。熱證可以服用,寒證要用溫水調勻服用。以前有個人辭官後,雲遊湖湘,調配這個藥方,救了很多危急的病人。

治療小兒瘟疫發熱不退

用菖蒲煎湯沐浴。

治療預防痘疹入眼

用七粒綠豆,讓小兒自己投入井中,然後頻繁地看井七遍再回來。

治療小兒剛出生大小便不通

讓女人用熱水漱口乾淨後,吸吮嬰兒的前胸、後背和肚臍下,幾次就能通便。

**剛出生的嬰兒不能發出聲音,叫做夢生。**千萬不能斷臍帶,用棉衣包裹嬰兒,用大油紙捻點燃臍帶,等氣息回來,才可以斷臍帶。

治療臍風(新生兒臍帶感染引起的疾病)

用艾葉燒成炭,填滿肚臍,用綢布包好。

**又一個藥方:**將大蒜切片,貼在肚臍上,用艾灸它。如果口中有艾草的氣味就表示快好了。這個藥方也可以治療撮口風,大凡臍風,肚子上一定會長出一條青筋,延伸到肚子上,然後分出兩個叉,延伸到心臟的話就無法醫治了,一定要仔細看青筋,在兩個分叉的盡頭,各灸燈火三五壯就能痊癒。效果非常好。

小兒經常患有臍風及各種風症

用雞蛋一個,取出蛋清,在小兒腦後,脊椎骨第一節下面,約一寸的地方,用手指蘸蛋清擦拭,會看見從皮膚裡面冒出白色泡沫,皮膚裡面旋即會長出像豬鬃一樣的黑毛,越擦越長,有的甚至長到一寸長,總之以不長為度,長出黑毛的地方都要擦到,沒長出黑毛的地方就表示沒有風邪入侵,長出來的黑毛不能拔掉,一拔就會死。用柔軟的細絹帕,將黑毛包好,避風,稍微出汗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