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良方全集》~ 卷四 (21)
卷四 (21)
1. 痘疹醫方
木香,當歸(麩炒),桂心,茯苓,陳皮,厚朴,人參,半夏,丁香,肉果(各一錢),附子(炮,一錢)
八正散,二十二,治大小便。
赤苓,貝母,木通,人參,滑石,萹蓄,車前,桅子,甘草(各等分)
四順飲,二十三,治大便秘結。
大黃,當歸,白芍,甘草(各等分)
四苓湯,二十四,治泄瀉。
茯苓,豬苓,澤瀉(各二錢),甘草(一錢)
宣風散,二十五,利大便。
檳榔,陳皮(各一錢),甘草,二醜(各一兩)
為末,蜜水調服。(壯一錢,幼五分)
涼隔散,二十六
甘草,梔子,茯苓,薄荷,連翹,大黃(各二錢)
蔥白湯,二十七,治頭痛。
連須蔥,生薑
水煎溫服。
羌活當歸湯,二十八,治腰背痛。
羌活,當歸,獨活,川芎(各一錢),柴胡(錢半),防風(一錢),桂皮(七分),桃仁,紅花(各八分)
黃耆湯,二十九,治身體痛。
黃耆,白芍(各二錢),桂枝,甘草(各一錢),蔥姜引
如神散,三十,治腰痛。
當歸,桂皮,元胡
為末,黃酒下二三分。
麻黃甘草湯,三十一,治傷風表熱。
麻黃,石膏(各二錢),甘草(一錢)
透骨解毒湯,三十二,治寒戰咬牙。
紫草,甘草,當歸,防風,陳皮,赤芍(各等分)
芍藥甘草湯,三十三,治自汗。
白芍藥(三錢),甘草(二錢)
如神散,三十四,治咽喉腫痛。
桔梗,麥冬(各三錢),甘草(一錢),牛子(錢半)
清肺散,三十五,治喉干聲啞。
麻黃(錢半),知母,荊芥,花粉(各一錢),麥冬,桂枝(各二錢),訶子,菖蒲,加竹瀝薑汁
消毒散,三十六,治咽喉胸膈不利。
荊芥,牛子(各二錢),甘草(一錢),姜引
玉鎖匙,三十七,治咽疳。
硼砂(一錢),殭蠶(一個),朴硝(五分),片腦(半分)
為末,以竹管吹之。
連柏散,三十八,治牙疳。
黃柏,梔子,薄荷,黃連
為末,以雞翎挑入患處合玉鎖匙更妙。
三拗湯,三十九,治喘。
麻黃(三錢),杏仁(二錢),甘草(一錢)
麻黃湯,四十,治喘促。
麻黃(三錢),杏仁,桑皮(各二錢),甘草(一錢)
五味子湯,四十一,治喘促。
五味子(錢半),人參,麥冬,杏仁(各二錢),薑棗引。
葛根黃芩湯,四十二,治喘而有汗。
葛根,黃芩(各二錢),黃連,芍藥,石膏(各一錢),五味子(七分),甘草(五分)
金不換正氣散,四十三,治熱氣壅塞。
陳皮,藿香(各二錢),厚朴,半夏(各一錢),甘草(七分),姜
奪命丹,四十四,治熱盛。
升麻(二錢),甘草(七分),紫草(一錢),糯米(一撮),木通(錢半)
紫草木通湯,四十五,治熱甚。
紫草,木通(各二錢),人參,甘草(各七分),茯苓(錢半),糯米(一撮)
白話文:
痘疹醫方
一、方劑名稱:木香散 (配方編號:二十二) 主治:大小便不利。 組成:木香、當歸(麩炒)、桂心、茯苓、陳皮、厚朴、人參、半夏、丁香、肉果(各一錢)、附子(炮,一錢)。
二、方劑名稱:八正散 (配方編號:二十三) 主治:大便秘結。 組成:赤苓、貝母、木通、人參、滑石、萹蓄、車前、桅子、甘草(各等分)。
三、方劑名稱:四順飲 (配方編號:二十四) 主治:泄瀉(腹瀉)。 組成:大黃、當歸、白芍、甘草(各等分)。
四、方劑名稱:四苓湯 (配方編號:二十五) 主治:泄瀉(腹瀉)。 組成:茯苓、豬苓、澤瀉(各二錢)、甘草(一錢)。
五、方劑名稱:宣風散 (配方編號:二十六) 主治:通利大便。 組成:檳榔、陳皮(各一錢)、甘草、二醜(各一兩)。用法:研末,蜜水調服。(成人一錢,兒童五分)
六、方劑名稱:涼隔散 (配方編號:二十七) 組成:甘草、梔子、茯苓、薄荷、連翹、大黃(各二錢)。
七、方劑名稱:蔥白湯 (配方編號:二十八) 主治:頭痛。 組成:連須蔥、生薑。用法:水煎溫服。
八、方劑名稱:羌活當歸湯 (配方編號:二十九) 主治:腰背痛。 組成:羌活、當歸、獨活、川芎(各一錢)、柴胡(錢半)、防風(一錢)、桂皮(七分)、桃仁、紅花(各八分)。
九、方劑名稱:黃耆湯 (配方編號:三十) 主治:全身疼痛。 組成:黃耆、白芍(各二錢)、桂枝、甘草(各一錢),蔥姜引(以蔥薑煎煮)。
十、方劑名稱:如神散 (配方編號:三十一) 主治:腰痛。 組成:當歸、桂皮、元胡。用法:研末,黃酒送服二三分。
十一、方劑名稱:麻黃甘草湯 (配方編號:三十二) 主治:傷風表熱。 組成:麻黃、石膏(各二錢)、甘草(一錢)。
十二、方劑名稱:透骨解毒湯 (配方編號:三十三) 主治:寒戰、咬牙。 組成:紫草、甘草、當歸、防風、陳皮、赤芍(各等分)。
十三、方劑名稱:芍藥甘草湯 (配方編號:三十四) 主治:自汗(盜汗)。 組成:白芍藥(三錢)、甘草(二錢)。
十四、方劑名稱:如神散 (配方編號:三十五) 主治:咽喉腫痛。 組成:桔梗、麥冬(各三錢)、甘草(一錢)、牛子(錢半)。
十五、方劑名稱:清肺散 (配方編號:三十六) 主治:喉嚨乾燥、聲音嘶啞。 組成:麻黃(錢半)、知母、荊芥、花粉(各一錢)、麥冬、桂枝(各二錢)、訶子、菖蒲,加竹瀝薑汁(竹瀝和薑汁)。
十六、方劑名稱:消毒散 (配方編號:三十七) 主治:咽喉、胸膈不利(胸悶)。 組成:荊芥、牛子(各二錢)、甘草(一錢),薑引(以薑煎煮)。
十七、方劑名稱:玉鎖匙 (配方編號:三十八) 主治:咽喉疳(兒童口腔潰瘍)。 組成:硼砂(一錢)、殭蠶(一個)、朴硝(五分)、片腦(半分)。用法:研末,用竹管吹入患處。
十八、方劑名稱:連柏散 (配方編號:三十九) 主治:牙疳(兒童牙齒疾病)。 組成:黃柏、梔子、薄荷、黃連。用法:研末,用雞毛挑入患處,配合玉鎖匙效果更佳。
十九、方劑名稱:三拗湯 (配方編號:四十) 主治:哮喘。 組成:麻黃(三錢)、杏仁(二錢)、甘草(一錢)。
二十、方劑名稱:麻黃湯 (配方編號:四十一) 主治:喘促(呼吸急促)。 組成:麻黃(三錢)、杏仁、桑皮(各二錢)、甘草(一錢)。
廿一、方劑名稱:五味子湯 (配方編號:四十二) 主治:喘促(呼吸急促)。 組成:五味子(錢半)、人參、麥冬、杏仁(各二錢),薑棗引(以薑棗煎煮)。
廿二、方劑名稱:葛根黃芩湯 (配方編號:四十三) 主治:哮喘伴有汗出。 組成:葛根、黃芩(各二錢)、黃連、芍藥、石膏(各一錢)、五味子(七分)、甘草(五分)。
廿三、方劑名稱:金不換正氣散 (配方編號:四十四) 主治:熱氣壅塞(暑熱)。 組成:陳皮、藿香(各二錢)、厚朴、半夏(各一錢)、甘草(七分),薑(以薑煎煮)。
廿四、方劑名稱:奪命丹 (配方編號:四十五) 主治:熱盛(高熱)。 組成:升麻(二錢)、甘草(七分)、紫草(一錢)、糯米(一撮)、木通(錢半)。
廿五、方劑名稱:紫草木通湯 (配方編號:四十六) 主治:熱甚(高熱)。 組成:紫草、木通(各二錢)、人參、甘草(各七分)、茯苓(錢半)、糯米(一撮)。
注意:以上僅為古代醫方翻譯,切勿自行使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