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七 (1)
卷第七 (1)
1. 中風失音
論曰:喉嚨者氣之所上下也。會厭者音聲之門戶。其氣宣通。則聲音無所阻礙。若風邪搏於會厭。則氣道不宣。故令人失音。入臟則不能言語矣。
治中風失音不語。羌活湯方
白話文:
古文:論曰:喉嚨是氣體上下流通的地方。會厭是聲音的門戶。氣體流通順暢,聲音就會沒有阻礙。但是,如果風邪侵襲會厭,氣道不通暢,就會導致失聲。如果風邪進入臟腑,那麼將無法說話了。
喉嚨是氣體上下流通的地方。會厭是聲音的門戶。如果氣體流通順暢,聲音就會沒有阻礙。但是,如果風邪侵襲會厭,就會導致氣道不通暢,從而失聲。如果風邪進入臟腑,就將無法說話了。
羌活(去蘆頭二兩半),甘草(炙),人參(各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荊瀝,竹瀝生地黃汁(各半盞)
白話文:
-
羌活(去除蘆頭,重量為二兩半)
-
甘草(經過炙過的甘草)
-
人參(重量各為半兩)
-
附子(將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數量為一枚)
-
荊瀝(一種以荊棘提取的液體)
-
竹瀝(指從竹子的根部採集的黏性液體)
-
生地黃汁(新鮮的地黃植物汁液)
(各取半盞)
上七味。將前四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入三件汁瀝半盞。共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治中風失音不語。地黃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將前面四種藥材切碎至如同麻豆大小。每次使用五錢的份量。用水一碗,加入三種搾取的液體半碗,一起煎煮至剩一碗。去掉藥渣後溫服。每日服用三次,夜晚一次。
治療中風導致的失音不語。地黃湯方。
生地黃汁,淡竹瀝(各半盞),獨活(去蘆頭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白話文:
生地黃汁、淡竹瀝(各半杯)、獨活(去除蘆頭一兩)、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臍,半兩)
上四味。將二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竹瀝地黃汁少許。同煎一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一。
治中風失音不語。薑附湯方
白話文:
上面四種藥材,把其中的兩味藥搗碎成芝麻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再加入少許竹瀝地黃汁。一起煎煮成一杯藥液,去除藥渣後,溫熱了以後服用。每天空腹時、中午時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
乾薑(炮),附子(炮裂去皮臍),甘草(炙),桂(去粗皮),當歸(酒浸切焙),白朮,細辛(去苗葉),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二兩)
白話文:
乾薑(經過炮製),附子(經過炮製,裂開後去皮和肚臍),甘草(經過炙製),桂皮(去除粗皮),當歸(用酒浸泡後切片並烘烤),白朮,細辛(去除根莖和葉子),杏仁(去皮、尖端和雙仁,炒熟後研磨,各一兩),麥門冬(去除中心,烘烤,二兩)
上九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中風失音。手足不遂。羚羊角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九種藥材,切成像麻豆大小。每次使用三錢的份量,加入一杯水,煎煮至剩下七分滿,去渣後趁溫熱服用。
治療中風引起的聲音嘶啞,以及手腳不便。羚羊角湯方。
羚羊角(鎊),芎藭,細辛(去苗葉),木香,防風(去叉),麻黃(去節),獨活(去蘆頭),羌活(去蘆頭),當歸(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天麻(各一兩)
上一十二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中風失音不語。羌活湯方
白話文:
-
羚羊角(削成薄片)
-
芎藭(切碎)
-
細辛(去除根和葉)
-
木香
-
防風(去除叉枝)
-
麻黃(去除節)
-
獨活(去除蘆頭)
-
羌活(去除蘆頭)
-
當歸(用酒浸泡,切片並焙乾)
-
附子(炮製,裂開並去除皮和肚臍)
-
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
-
天麻(各取一兩)
羌活(去蘆頭二兩半),人參(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甘草(炙二兩),桂(去粗皮一兩),獨活(去蘆頭三分),菖蒲(切半兩)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頭,二兩半),人參(二兩),附子(炮製裂開後去除皮和肚臍,一枚),甘草(炙烤過,二兩),桂皮(去除粗皮,一兩),獨活(去除蘆頭,三分),菖蒲(切碎,半兩)。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入荊瀝竹瀝地黃汁共半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一。
治中風失音不語。羌活湯加防風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搗碎成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一杯水,再加入半盞荊瀝、竹瀝和地黃汁,一起煎煮至剩下一杯藥汁,去掉藥渣,溫熱服用。在空腹、中午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羌活(去蘆頭二兩),甘草(炙),人參(各一兩半),防風(去叉二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二枚),生地黃汁,荊瀝,竹瀝(各半盞)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頭,二兩):羌活是一種中草藥,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甘草(炙),人參(各一兩半):甘草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等功效。人參則是一種補氣血、益智健腦的中草藥。
防風(去叉,二兩):防風是一種中草藥,主要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目赤、鼻塞等症狀。
附子(炮裂去皮臍,二枚):附子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溫補陽氣、散寒止痛、通便等功效。
生地黃汁,荊瀝,竹瀝(各半盞):生地黃汁,即生地黃的汁液,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荊瀝和竹瀝都是植物的汁液,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上八味。將前五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入地黃汁並瀝汁各半盞。同煎一盞。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一。
白話文:
將前五味藥材研磨成像麻豆般大小,每次取五錢匕,加水一盞,再加入當歸汁和生地黃汁各半盞,一起煎至一盞,去渣後溫服。於空腹時、中午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治中風失音不語。昏沉不識人。竹瀝湯方
竹瀝,荊瀝,梨汁(各二合),陳醬汁(半合)
上四味。相合。微煎一兩沸。再濾一遍令溫。細細灌入口中。口噤斡開口灌之。
治中風失音不語。半身不遂。柏子仁散方
柏子仁(生研細二兩),桂(去粗皮為末一兩)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失語不言,神志昏沉不認人的,可以用竹瀝湯。方劑包括竹瀝、荊瀝、梨汁各二合,陳醬汁半合。將所有材料混合,微火煎煮一兩沸,過濾後溫服,如果患者口緊閉,可以慢慢撬開嘴巴灌藥。
治療中風導致失語不言,半身不遂的,可以用柏子仁散。方劑包括柏子仁生研細粉二兩,桂枝去粗皮研末一兩。
上二味。共和勻。別用大豆一升。雞糞白三合。同炒令黃。投酒三升。乘熱濾去滓。每用酒一盞。溫調藥二錢匕。空心日午夜臥服。
治中風失音不語。紫桂湯方
桂(二兩去粗皮)
白話文:
將上面兩種中藥研成粉末,然後與大豆一升、雞糞白三合一起炒至黃色。再加入三升酒,趁熱過濾去除渣滓。每次服用一盞酒,與二錢匕的藥粉一起溫熱服用。空腹時,在白天中午或晚上睡覺前服用。
上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服。次日如不退。連進三服。衣被複取汗為效。
白話文:
上等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三錢,以一杯水煎煮,煮到水量剩下七分之一,去除藥渣後於空腹時中午和午夜服用。如果第二天症狀沒有緩解,連續服用三劑藥。用被子捂著發汗後即可有效。
治中風失音不語。竹豆湯方
新青竹(碎如算子四十九莖),烏豆(二升)
上二味。以水八升相和煮令豆爛。去滓再煎取一升。每服二合灌之。或口噤不開者。即斡口灌之。
治中風失音不語。紫桂散方
桂(五寸去粗皮為細末),亂髮灰(比桂末一半)
上二味同研勻。分四服。日夜各二服。每服內舌下。良久以溫水衝下。
治中風失音不語。大豆煎方
大豆(緊小者二升洗淨),生薑(汁一合)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失語不說話。竹豆湯方
新鮮的青竹(切碎成像算盤珠子大小,四十九根),烏豆(二升)
以上兩種藥材,用水八升混合一起煮,煮到豆子爛掉。去除渣滓,再煎煮取一升。每次服用二合,灌入患者口中。如果患者嘴巴緊閉無法張開,就用器具輔助打開嘴巴灌藥。
治療中風導致失語不說話。紫桂散方
桂皮(五寸,去掉粗皮,研成細末),亂髮灰(量是桂皮末的一半)
以上兩種藥材混合研磨均勻。分成四服,白天晚上各服兩次。每次服用時放於舌下,過一段時間後用溫水送服。
治療中風導致失語不說話。大豆煎方
大豆(選擇緊實小顆粒的,二升,洗乾淨),生薑(汁一合)
上二味。先用水五升煮豆。至二升。絞去豆。入薑汁。慢火煎如稀膏。空心食後夜臥時。各用一匙。細細含咽。甚者用竹瀝二合調服。
白話文:
這兩種材料,先用水五升煮豆子,煮到二升,絞去豆子,加入薑汁,以小火煮成稀膏狀,空腹服完後夜裡睡覺時,各服用一匙,慢慢含著吞下去。情況嚴重的,用竹瀝二合調和服用。
治中風失音不語。柏子仁酒方
柏子仁(生研二兩),雞糞白(炒二兩),桂(去粗皮二兩),生薑(不去皮切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共炒令焦色。乘熱投酒六升。候冷濾去滓。每服一七分盞。空心日午夜臥服。
治中風失音。立效菖蒲飲方
菖蒲(石上者一分),桂(去粗皮一兩)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前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服。
治卒中風不語。失聲及聲噎不出。白礬丸方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失音不語,可以用柏子仁酒方:將柏子仁、雞糞白、桂皮、生薑研磨混合,炒至焦黃,加入六升酒,冷卻後濾去渣滓,每次服用一七分盞,空腹、中午和睡前服用。
另外,治療中風失音,可以立即見效的方子是菖蒲飲:將菖蒲和桂皮研磨混合,每次服用二錢匕,用一盞水煎至七分,濾去渣滓,溫服,不限時服用。
針對突然發生的中風,導致不語、失聲或聲音卡住發不出來,可以用白礬丸方。
白礬(生研),陳橘皮(去白炒),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三味為細末。棗肉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不計時候。
白話文:
白礬 (生研): 將白礬粉碎。
陳橘皮 (去白炒): 將陳皮去除白色的內層,並炒至乾燥。
桂 (去粗皮各一兩): 將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並切成一兩重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