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三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三十一 (3)

1. 癰疽發背發渴

論曰癰疽煩渴之證,由熱氣熏灼五臟津液不足於內也,蓋營衛氣血,腐化為膿血,則津液不得不耗,津液既耗,熱氣復盛,則心神內煩而引飲不止,然或為嘔噦下利者,以五臟虛熱,飲水過度,氣不足以勝之,故氣逆於上則嘔噦,腸胃不固則變下利也,此屬癰疽惡證。

白話文:

古書上說癰疽患者煩渴的症狀,是由於熱氣燻灼五臟,津液在體內不足造成的。營衛氣血敗壞腐化成膿血,津液必然會消耗殆盡。津液消耗殆盡後,熱氣又更旺盛,於是心神內熱煩躁,引發喝水不止。但是有的人會出現嘔吐、腹瀉的情況,這是因為五臟虛熱,飲水過多,正氣不足以抵禦它,所以氣上逆則嘔吐,腸胃不固則變成腹瀉。這屬於癰疽的惡性症狀。

治諸瘡腫發渴。托裡黃耆湯方

綿黃耆(十兩),甘草(一兩炙)

上二味,並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五七沸,去滓溫熱隨意服,不拘時候。

治癰疽虛熱大渴。地黃湯方

白話文:

治療各種瘡腫發渴。使用黃耆湯的方子:

黃耆(十兩),甘草(一兩,炒)

以上兩種藥材,都切碎成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盞煎煮至沸騰五到七次,去除渣滓後趁溫熱隨意服用,不拘泥於時間。

治療癰疽虛熱大渴。使用地黃湯的方子。

生地黃,芍藥,升麻,木通,甘草(炙),大黃(銼微炒),知母,赤茯苓(去黑皮),人參,當歸(焙各一兩),黃芩(去黑心),黃耆(各一兩半),小麥(半升),栝蔞根(二兩),前胡(去蘆頭一兩半)

白話文:

生地黃、芍藥、升麻、木通、甘草(炙)、大黃(銼微炒)、知母、赤茯苓(去黑皮)、人參、當歸(焙各一兩)、黃芩(去黑心)、黃耆(各一兩半)、小麥(半升)、栝蔞根(二兩)、前胡(去蘆頭一兩半)

地黃、芍藥、升麻、木通、甘草(炙烤過的)、大黃(切碎並稍微炒過)、知母、赤茯苓(去掉黑皮)、人參、當歸(各取一兩,並經過焙製)、黃芩(去掉黑心)、黃耆(各取一兩半)、小麥(半升)、栝蔞根(二兩)、前胡(去掉蘆頭,取一兩半)

白話文:

地黃、芍藥、升麻、木通、炙甘草、炒大黃、知母、去皮赤茯苓、人參、當歸(各一兩,經焙製)、去心黃芩、黃耆(各一兩半)、小麥(半升)、栝樓根(二兩)、去蘆前胡(一兩半)

上一十五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入竹葉七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如小便利,除木通,大熱加人參,晚再服,以瘥為度。

治癰疽熱盛,口燥發渴,除熱止渴。黃耆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五種藥物,研成麻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盞半的水,放入七片竹葉,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空腹時溫服。如果小便不利,則去掉木通,大熱則加入人參,晚上再服用一次,以痊癒為準。

黃耆,栝蔞根,生乾地黃(焙),升麻(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一兩半),梔子仁(一兩)芍藥(一兩半),黃芩(去黑心一兩)

白話文:

黃耆、栝蔞根、生乾地黃(炒焙)、升麻(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炒焙一兩半),梔子仁(一兩)芍藥(一兩半),黃芩(去黑心一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治發背癰疽,熱渴悶亂。枸杞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八種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每次使用五錢的份量,加入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八分滿,濾去藥渣,空腹時溫服,傍晚時再服用一次。

此方用於治療發背癰疽,伴有熱渴及煩悶紊亂的症狀。名為枸杞湯。

枸杞枝葉(五兩),石膏(末),栝蔞根,黃連(去須),甘草(炙各一兩)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

白話文:

  • 枸杞枝葉:五兩。

  • 石膏:研成粉末。

  • 栝蔞根:一兩。

  • 黃連:去須後再使用,一兩。

  • 甘草:炙過後再使用,一兩。

治發背乾嘔吐,此因先患熱渴,飲冷太過,胃寒所致,宜服溫脾平胃。陳粟湯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背部及胸背及後背長瘡、嘔吐。這是由於先前患上熱渴,飲用太多冷水,導致胃寒所致,宜服用溫脾平胃的藥物。陳粟湯方:

陳粟一升,甘草半兩,半夏半升。

上三味合煮服之。

陳粟米(微炒一合),乾薑(炮裂半兩),甘草(炙四兩)

白話文:

陳粟米(炒稍微有焦)一杯,乾薑(炮裂半兩),甘草(烤四兩)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日晚再服,以瘥為度。

治發背癰疽發大渴,口乾不可止。凝水石煎方

凝水石,石膏蜜(各半斤)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切碎至像麻豆大小,每次使用五錢的份量,加水一碗半,煎煮到剩下八分滿,濾去藥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傍晚再服一次,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此方用於治療發背癰疽引起的大渴,口乾難以忍受。

藥方成分包括:凝水石、石膏、蜂蜜(各半斤)。

上三味,先搗二味石藥,羅為末,以水五升,煎令稠,即下蜜,更煎成煎,用瓷合盛,每日空心,取一棗大,含化咽津,日五七服。

治癰疽發背,四肢虛熱,大渴。竹葉湯方

白話文:

將上面三種藥材中,先將石藥搗碎成粉末,再加入五升水煎煮,煮到濃稠後,加入蜂蜜,繼續煎煮成膏狀,用瓷器容器盛裝起來。每天空腹時,取一棗子大小的藥物含化在口中,讓它慢慢溶解,每天服用五到七次。

竹葉(一握淨洗銼煎取汁三盞),生地黃(二兩),黃芩(去黑心),人參,芍藥,知母,甘草(炙),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升麻,黃耆,栝蔞根,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

白話文:

竹葉(一把,洗乾淨,切碎,煎煮,取三杯汁液),生地黃(二兩),黃芩(去除黑心),人參,芍藥,知母,甘草(經過炙烤),赤茯苓(去除黑皮,各一兩),升麻,黃耆,栝蔞根,麥門冬(去除中央,焙乾,各一兩半)

上一十二味,除竹葉外,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竹葉汁一盞,入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一日三服,早晨午時夜臥各一。

治癰疽發背兼渴。竹葉黃耆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物,除了竹葉之外,都要研磨成麻豆(大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匕,並加入一盞竹葉汁、三個切破的紅棗,一起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一,然後將藥渣過濾,趁溫熱服用。一日三次,分別在早晨、中午和晚上睡覺前各服用一次。

竹葉(一握),黃耆(銼炒),甘草(炙銼),麥門冬(去心焙),黃芩(去黑心),芍藥(各三兩),當歸(切焙),人參,石膏(椎碎),芎藭,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各二兩),生地黃(切焙八兩)

白話文:

  • 竹葉(一握):清新退熱

  • 黃耆(銼炒):益氣補虛、利尿消腫

  • 甘草(炙銼):清熱解毒、補氣和中

  • 麥門冬(去心焙):清熱養陰、生津潤肺

  • 黃芩(去黑心):清熱瀉火、止痢退虛熱

  • 芍藥(各三兩):養血和營、柔肝止痛

  • 當歸(切焙):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人參:補氣益血、固元培本

  • 石膏(椎碎):清熱涼血、生津止渴

  • 芎藭:活血行氣、止痛調經

  •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各二兩):化痰平喘、降逆止嘔

  • 生地黃(切焙八兩):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入生薑一分拍碎,大棗五枚擘破,竹葉七片,煎取八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一。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五錢,以一盞半的水,放入搗碎的生薑一方寸,掰開的五枚大棗,七片竹葉,煎至八分量,去掉渣滓,溫熱服用,每天三次,晚上一次。

治諸癰腫,臟腑壅滯,口乾腳冷寒熱,頭痛嘔逆不下食,煩渴引飲。麥門冬湯方

白話文:

治療各種癰腫、臟腑壅滯、口乾、腳冷、寒熱交替、頭痛、嘔逆、不下食、煩渴想喝水。

藥方:

  • 麥門冬:30公克
  • 黃柏:15公克
  • 知母:12公克
  • 黃連:9公克
  • 石斛:12公克
  • 澤瀉:15公克
  • 甘草:6公克
  • 生薑:6公克
  • 大棗:10枚

生麥門冬(去心焙二兩),葛根(銼),蘆根,石膏(碎),生犀角(鎊),葳蕤,薺苨,芍藥淡竹葉(切),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入硝石一錢匕,去滓溫服,不拘時。

白話文:

生麥門冬(去除麥心,焙二兩),葛根(銼),蘆根,石膏(碎),生犀角(鎊),葳蕤,薺苨,芍藥淡竹葉(切),甘草(炙銼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