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二 (11)
卷第二 (11)
1. 甲辰歲圖
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中見太宮土運,歲土太過,氣化運行先天,太宮下加太陰,太過而加同天符,又土運臨辰,是謂歲會,氣之平也。平土之歲,命日備化之紀,氣協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其氣平,其性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其政安靜,其候溽蒸,其令濕,其類土,其應長夏,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其蟲倮,其畜牛,其物膚,其色黃,其味甘,其音宮,其數五,其在人也。其藏脾,其主口,其養肉,其病否,此歲運所主也。
白話文:
太陽(寒水)主司於天上,太陰(濕土)主司於泉水之下,同時見到太宮(土)的運轉,歲土太過,氣化運行於先天,太宮(土)下加太陰(濕土),太過而加同天符,又土運臨辰,這叫做歲會,氣之平也。平土之歲,稱為物種充分化的紀年,氣與天休配合,德澤流行四政,五化並修,其氣平,其性情順和,其作用高下,其變化豐滿,其政治安定,其候氣溽蒸,其令氣濕,其類為土,其應時為長夏,其穀物為稷,其果實為棗,其果肉為肉類,其蟲類為倮,其畜類為牛,其物品為皮毛,其顏色為黃色,其味道為甘味,其聲音為宮音,其數目為五,其在人體的位置為脾,其主司為口腔,其養護為肉,其病症為否病,這都是歲運所主司的。
天地之氣,寒化在上,左動化,右清化,故天政所布其氣肅,寒化在下,左明化,右灼化,故地氣靜而其令徐,水土合德,上應辰星鎮星,其谷玄黅,寒臨太虛,其政大舉,陽氣不令,澤無陽焰,則火發待時,少陽中治,時雨乃涯,止極雨散,還於太陰,云朝北極,濕化乃布,澤流萬物,寒敷於上,雷動於下,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痿不收,濡瀉血溢,歲半之前,太陽主之,太陽有本標之化,寒政大舉,熱氣時應者,天氣得中也。歲半之後,太陰主之,太陰之化,從本,雨濕甚者,地氣之應也。
白話文:
天地間的氣體,寒氣上升到上面,左邊是動性,右邊是清潔性,所以天上的運行所發出的氣體是清爽的。寒氣下降到底下,左邊是明亮性,右邊是灼熱性,所以地上的氣體是靜止的,它的運行也是緩慢的。水與土的特性結合,上面與天上的辰星、鎮星相應,它的穀物是黑色的。寒氣散佈在無盡的虛空中,它的運行是浩大的。陽氣不得運行,沼澤中沒有陽光照射,那麼火就要趁時機發動。少陽之氣在宇宙之中運行,及時的雨水也就散佈下來了。雨下到極點就散了,又回到太陰之氣中去了。雲彩朝著北方運行,濕潤氣體也就散佈開來了。沼澤水流遍萬物,寒氣散佈在上面,雷聲在下面響動。寒濕之氣,凝聚在氣交之中,人就會得寒濕病,肌肉萎縮,腳軟弱無力,小便失禁,血流不止,在半歲以前,太陽之氣主宰著,太陽之氣有本標變化,寒氣運行浩大,熱氣適時相應,天氣就適中了。半歲以後,太陰之氣主宰著,太陰之氣的變化,是從根本來的,雨水多而濕氣重,是地氣的相應。
寒化六,濕化五,是為正化之日,倮蟲育,鱗蟲靜,是為歲物所宜,鱗蟲不成,燥毒不生,是為地氣所制,平土之歲,本不資化源,以運與地氣臨於戌,歲有三土,天令甚虛,宜先資化源,以助於水,所謂抑其運氣,扶其不勝,無使暴過而生其疾也。食玄黅之谷,以全其真,避歲之虛邪,以安其正,以苦熱調上,以苦溫調下,運土在中,亦以苦溫調之,運同寒濕,化宜燥熱,治之常也。
白話文:
寒氣能化解六種邪氣,濕氣能化解五種邪氣,這是正氣強盛的日子,蟲卵開始孵化,鱗蟲則處於靜止狀態,這是歲時規律所致。鱗蟲不能發育成熟,燥毒之氣不會產生,這是由於地氣所制約。在平土之歲,本不依靠化氣的泉源,由於運氣與地氣臨於戌位,三土俱全,天令非常薄弱,應該首先依靠化氣的泉源,以幫助水氣,這就是所謂的抑制運氣,扶助它所不能勝任的,不讓它發展過度而產生疾病。食用玄黅之谷,以保持自身精氣的充實,避免歲運之虛邪,以安撫自身的正氣,用苦寒之氣調和上焦,用苦溫之氣調和中焦,運氣為土,位於中央,也用苦溫之氣調和,運氣與寒濕相同,化氣宜用燥熱,這是治療的常法。
初之氣,自癸卯年大寒日寅初,至是歲春分日子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太角木,客氣少陽火,中見土運,少陽中治,以行春令,地氣遷,氣乃大溫,草乃早榮,民乃厲,溫病乃作,身熱頭痛嘔吐,肌腠瘡瘍,宜治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耎之,歲谷宜玄,間谷宜豆,則火不為邪。
白話文:
春季的氣,從癸卯年的冬季大寒節氣的寅時開始,到春季春分節氣的子時結束,總共六十天八十七刻半。主氣是太角木,客氣是少陽火,中間出現土運,以少陽火為正義,運行春季的氣候。地氣發生變化,氣候開始溫暖,草木也開始早早地生長,人們容易感到疲倦,溫病開始流行。症狀表現為身熱頭痛嘔吐,肌膚出現瘡瘍。應該治療少陽火這種客氣,用鹹味來補充,用甘味來瀉下,用鹹味來收斂。當年的正穀應該種植小麥,間種的穀物應該種植大豆,這樣火就不能為邪氣了。
二之氣,自春分日子正,至小滿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陽明金,中見土運,金土相和,大涼反至,民乃慘,草乃遇寒,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寒乃始,宜治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歲谷宜玄,間谷宜黍,則燥不為邪。三之氣,自小滿日亥初,至大暑日酉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徵火,客氣太陽水。
白話文:
第二個時節,從春分日正午到小滿日戌正,共計六十多天,主位是少徵火,客氣是陽明金,其中還有土運行,金土相和,導致天氣非常涼爽,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草木也因此遭受到寒氣,火氣受到抑制,人們容易患上氣鬱中滿的疾病,寒邪開始出現,應該治療陽明之客,用酸味來滋補,用辛味來瀉火,用苦味來瀉下,當年的主食應該以黑色穀物為主,間作穀物應該以黍米為主,這樣才能防止燥邪。
第三個時節,從小滿日亥初到夏至日酉初,共計六十多天,主位是少徵火,客氣是太陽水。
中見土運,天政布,寒氣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心熱瞀悶,不治者死,宜治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歲谷宜玄,間谷宜稷,則寒不為邪。
白話文:
天地間土運當權,天之政令運行無阻,寒氣流通,雨水降下,百姓患上的疾病是寒症卻又伴隨有中熱、癰疽、腹瘡等症狀,患有此症者心中煩熱、胸悶,若不醫治則會死亡。治療時宜治療太陽之邪,用苦味的藥物來補益,用鹹味的藥物來瀉下,用苦味的藥物來堅固,用辛味的藥物來潤澤。這一年的五穀宜種植黑黍,間種稷,這樣寒邪就不會成為引發疾病的原因。
四之氣,自大暑日酉正,至秋分日未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宮土,客氣厥陰木,中見土運,歲土得位,風氣居之,風濕交爭,風化為雨,乃長乃化乃成,民病大熱少氣,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宜治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稻,則風不為邪。
白話文:
四之氣,從大暑日酉時正,到秋分日未時正,總共六十多天,主氣是太宮土,客氣是厥陰木,中間有土運,歲土得位,風氣居住其中,風濕交爭,風化為雨,所以才能滋長、育成、成就萬物。此時,人們容易患上大熱少氣的疾病,肌肉萎縮、肢體無力,大便或尿液帶有血絲或膿液,應該治療厥陰之客,用辛味藥物補虛,用酸味藥物瀉火,用甘味藥物緩和。這時,應該種植深色的穀物,間作種植稻米,那麼風氣就不會為害。
五之氣,自秋分日申初,至小雪日午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客氣少陰火,中見土運,火能生土,土能生金,氣位相和,陽復化,草乃長乃化乃成,民乃舒,宜調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酸收之,歲谷宜黅,間谷宜豆,則熱不為邪。
白話文:
秋季的五運,從秋分日的申初開始,到小雪日的午初結束,共計60多天,主位是手少商金,客氣是足少陰火,中間可以看到土運,火可以生土,土可以生金,氣位相合,陽氣復甦,草木開始生長、變化並成熟,人民也感到舒適。此時應該調和少陰之客氣,用鹹味來滋補,用甘味來瀉下,用酸味來收斂。秋季的穀物應該成熟,間作的穀物應該種植豆類,這樣熱邪就不會為害。
終之氣,自小雪日午正,至大寒日辰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羽水,客氣太陰土,中見土運,氣與運符,地氣正,濕令行,陰凝太虛,埃昏郊野,民乃慘淒,寒風以至,反者孕乃死,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歲谷宜黅,間谷宜麻,則濕不為邪,是氣也。不可犯涼司氣以涼故也。
歲氣雖平,或有邪氣,則中執法,經日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也。
白話文:
終之氣,從「小雪」日正午開始,到「大寒」日早上七點,總共六十多天,主要以太羽水為代表,客氣是太陰土,在此之間,如果遇到土運,氣候和運氣相符,地氣充盈,濕氣盛行,陰氣在太空中凝聚,郊野間塵埃昏暗,人們感到悽慘悲涼,寒風凜冽,一切反向生長的生物都將死亡。因此,應該治療太陰這個客氣,用甘味來滋補,用苦味來瀉下,用甘味來緩和。當年的穀物以黑色為主,間種麻類,那麼濕氣就不會成為邪氣。這種氣候不能犯涼,涼司氣的屬性是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