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一 (9)

1. 足少陰腎經

大赫二穴,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男子陰器結縮,女子赤帶下,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大赫穴,又稱為陰維穴或陰關穴,位於氣穴下方一寸處,是衝脈與足少陰腎經的交會點,用於治療男性生殖器收縮和女性赤色帶下症,可以施以灸法五次,針刺深度為三分。

足少陽腎之經,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地色,咳唾則有血,喝喝如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病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臀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盛者氣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氣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足少陽腎經,起於小趾下方,斜向足心,從然谷下方出來,沿著內踝之後,再分入跟部中央,再向上到小腿內側,從小腿內後緣出來,再向上到大腿內後緣,貫通脊柱連接腎臟,並與膀胱相絡。腎經的直行脈絡,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與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挾持舌根。腎經的分支脈絡,從肺部出來,絡於心臟並分佈在胸中。患有腎經病的人,會有飢餓感但不想吃東西,臉色黑如土色,咳嗽咯痰帶血,喘息不止,坐著想起來時,眼睛昏花看不清楚東西,心裡懸著,像飢餓的樣子。氣不足則容易恐懼,心裡緊張不安,好像有人要抓他,這就是骨厥。這是由腎臟疾病引起的,症狀包括口熱舌乾、咽喉腫痛、上氣、咽喉乾澀疼痛、煩躁不安、心痛、黃疸、腸胃積滯、脊柱、臀部、大腿內後緣疼痛、痿弱麻木愛睡覺、足底發熱疼痛等。腎經氣盛的人,氣口大於人迎穴的兩倍;腎經氣虛的人,氣口反而比人迎穴小。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少陰的別名叫做大鐘,在腳踝後面繞著腳跟,離開太陽經,走太陽經的別支經脈,上下直走心包,外連腰脊,這種病的病氣上逆,就會煩悶,病氣實就會閉塞小便,病氣虛就會腰痛,這就是這個經脈所發病的地方。

足少陰之筋,起於小趾之下,並太陰之筋,斜走內踝之下,結於踵,與太陽之筋合而上結於內輔之下,並太陰之筋而上,循陰股,結於陰器,循脊內,挾膂,上至項,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其病足下轉筋,及所過而結者,皆痛及轉筋,病在此者,主癇瘛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故陽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在內者熨引飲藥,發數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筋,起於小趾的下方,與足太陰經的筋並行,斜著走內踝的下方,在腳跟處交結,與足太陽經的筋會合,向上交結於內踝骨的下方,與足太陰經的筋並行,沿著陰股向上,交結於陰器,沿著脊柱內側,夾著背部,向上到頸部,交結於後腦骨,與足太陽經的筋會合。

足少陰經筋出現問題時,腳底會抽筋,而且經過的部位會出現疼痛和抽筋。如果病症在外面,就會導致不能俯身;如果病症在裡面,就會導致不能仰頭。所以,陽病的人腰部反折,不能俯身;陰病的人不能仰頭。

治療方法是使用燔針和劫刺法,以能夠知道病情的程度為準,以疼痛的地方為穴位。如果病症在裡面,就用熨引法和喝藥來治療。發作頻繁的,死亡率很高,無法治癒,叫做仲秋痺。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猝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發者取五日已。

白話文:

邪氣侵犯足少陰經的絡脈,使人突然心臟疼痛、胸部和脅肋脹滿,沒有積聚的刺在乳頭的前方出血,像吃飯一會兒就停止了,如果疼痛不斷,左邊取右邊的穴位,右邊取左邊的穴位,如果疼痛剛開始發生的,取穴後五天就好了。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納食,無故善怒,氣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納,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右互刺。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

白話文:

邪氣侵犯了足少陰經的絡脈,令人感到喉嚨疼痛,無法正常進食,而且容易發怒,氣往上衝,刺足下中央的經脈各三個穴位,總共刺六次,症狀立即消失,左邊刺右邊,右邊刺左邊,如果喉嚨腫脹無法進食,唾液無法順利流出的,刺然骨之前,出血後症狀立即消失,左右交替刺。

腎熱病者,先腰痛䯒酸,苦渴數飲,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䯒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戊已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已死,刺足少陰太陽,腎熱病者,頤先赤,故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為五十九刺。

足少陰腎經,從足走胸中,長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五十四穴。

白話文:

患有「腎熱病」的人,一開始會腰部疼痛、痠痛,感到口渴經常喝水,身體發熱,發熱時則頸部疼痛而僵硬,痠痛且寒冷,腳底發熱,不想要講話,若病情加重,則頸部疼痛會比較淡化,在戊已日會嚴重發病,壬癸日會大汗淋漓,氣逆則在戊已日死亡,可針刺足少陰太陽穴。

患有「腎熱病」的人,臉頰會先發紅,所以患有熱病一開始會先身體沉重、骨頭疼痛,並且有耳聾和喜歡閉目養神的症狀。可以針刺足少陰,如果病情嚴重,可用五十九刺治療。

湧泉二穴(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卷趾宛宛中),然谷二穴(一名龍淵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太谿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大鐘二穴(在足跟後沖中),水泉二穴(去太谿下一寸在內踝下),照海二二穴(在足內踝下陰蹺脈所生),復溜二穴(一名伏白一名昌陽在足內踝上二寸),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築賓二穴(在內踝上腨分中陰維之隙),陰谷二穴(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橫骨二穴(在大赫下一寸),大赫二穴(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氣穴二穴(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中注二穴(在肓俞下一寸),肓俞二穴(在商曲下一寸去臍旁五分),商曲二穴(在石關下一寸),石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陰都二穴(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通谷二穴(在幽門下一寸),幽門二穴(一名上門在巨闕旁相去各五分),步郎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神封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靈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彧中二穴(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俞府二穴(在巨骨下璇璣旁二寸陷中)

白話文:

湧泉穴:(又名「地衝」),位於足心凹陷處,屈足捲曲腳趾時,感覺最明顯的凹陷處。

關谷穴:(又名「龍淵」),位於足內踝前側,大骨下方凹陷處。

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後側,跟骨上動脈凹陷處。

大鐘穴:位於足跟後側,空處中心。

水泉穴:位於太谿穴下1寸,內踝下方。

照海穴:位於足內踝下,陰蹺脈的起始點。

復溜穴:(又名「伏白」或「昌陽」),位於足內踝上2寸。

交信穴:位於內踝上2寸,少陰脈在前,太陰脈在後。

築賓穴:位於內踝上方,腓骨與脛骨之間的縫隙中。

陰谷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後方,大筋下方,小筋上方。

橫骨穴:位於大赫穴下1寸。

大赫穴:(又名「陰維」或「陰關」),位於氣穴穴下1寸。

氣穴穴:(又名「子戶」),位於四滿穴下1寸。

四滿穴:(又名「髓府」),位於中注穴下1寸。

中注穴:位於肓俞穴下1寸。

肓俞穴:位於商曲穴下1寸,距離肚臍5分。

商曲穴:位於石關穴下1寸。

石關穴:位於陰都穴下1寸,為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

陰都穴:(又名「食宮」),位於通谷穴下1寸。

通谷穴:位於幽門穴下1寸。

幽門穴:(又名「上門」),位於巨闕穴旁,相距各5分。

步郎穴:位於神封穴下1寸6分。

神封穴:位於靈墟穴下1寸6分。

靈墟穴:位於神藏穴下1寸6分。

神藏穴:位於彧中穴下1寸6分。

彧中穴:位於俞府穴下1寸6分,凹陷處。

俞府穴:位於巨骨下,璇璣穴旁2寸,凹陷處。

湧泉二穴,木也,一名地衝,在足心陷中,屈足卷趾宛宛中,足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腰疼痛大便難,心中結熱,風疹風癇,心痛不嗜食,婦人無子,咳嗽身熱喉痹,胸脅滿目眩,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五趾端盡痛,足不得踐地,可灸三壯,針入五分,無令出血,淳于意云,漢北齊王阿母患足下熱喘滿,謂曰:熱厥也,當刺足心立愈。

白話文:

湧泉穴,屬木,又名地衝,位於足底的凹陷處,彎曲腳趾,在凹陷處,是足少陰經的源頭,是井穴,可治療腰痛、大便困難、心中有熱、風疹、風癇、心痛、不想吃東西、婦女不孕、咳嗽、發燒、喉嚨疼痛、胸脅部脹滿、頭暈目眩,男子如中毒,女子如懷孕,五個腳趾末端疼痛,腳不能著地,可灸三壯,針刺入五分,不要讓針刺出血,淳于意說,漢北齊王母親患有足下發熱、氣喘、胸悶的症狀,他對她說,這是熱厥,應該刺足心,立刻就能痊癒。

然谷二穴,火也,一名龍淵,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足少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咽內腫,心恐懼如人將捕之,涎出喘呼少氣,足跗腫不得履地,寒疝,少腹脹,上搶胸脅,咳唾血,喉痹淋瀝,女子不孕,男子精溢,䯒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消渴,初生小兒臍風口噤,痿厥洞泄,可灸三壯,針入三分,不宜見血。

白話文:

谷穴和二穴,屬於火,有個別名叫龍淵,位於足內踝前面,大骨下陷中,足少陰脈流經的地方,屬於滎穴,用於治療咽喉內腫,心悸恐懼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口水外流,喘氣呼氣困難,足跗腫脹不能踩在地上,寒疝,少腹脹滿,疼痛蔓延到胸脅,咳嗽吐血,喉嚨腫痛淋漓,女子不孕,男子精液溢出,腰腳酸軟不能長時間站立,足部一冷一熱,舌頭變長,煩躁口渴,初生嬰兒臍風口噤,痿厥腹瀉,可以用艾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不要見血。

太谿二穴,土也,在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足少陰脈之所注也,為腧,治久瘧咳逆,心痛如錐刺,手足寒至節喘息者死,嘔吐口中如膠,善噫寒疝,熱病汗不出,默默嗜臥,溺黃消癉大便難,咽腫唾血,若痃癖寒熱咳嗽,不嗜食,腹脅痛,瘦瘠手足厥冷,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太谿穴屬於土行,位於腳踝內側後跟骨的位置上,動脈陷中,是足少陰經脈的輸注之處。它是治療久瘧、咳嗽逆氣、心痛如錐刺、手腳冰冷以致節間喘息者將會死亡、嘔吐物黏稠如膠、善噫寒疝、熱病但不出汗、默默嗜睡、小便黃色、消瘦、大便困難、咽喉腫痛、吐血、像是痃癖(指因熱毒積聚而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有寒熱、咳嗽、不愛吃東西、腹脅疼痛、身體瘦弱手腳冰冷,可以在該穴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大鐘二穴,在足跟後沖中,別走太陽,足少陰絡,治實則小便淋閉洒洒,腰瘠強痛,大便秘澀,嗜臥口中熱,虛則嘔逆多寒,欲閉戶而處,少氣不足,胸張喘息舌乾,咽中食噎不得下,善驚恐不樂,喉中鳴,咳唾血,可灸三壯,針入二分,留七呼。

白話文:

「大鐘」和「二穴」這兩個穴位,位於足跟後面的沖中穴,分別屬於太陽經和足少陰經的絡脈。

「大鐘」穴的功能是治療實證時的小便淋漓不暢、腰部痠痛、大便乾燥、喜歡臥牀、口中燥熱;虛證時出現嘔吐、畏寒、想要閉門獨處、氣虛不足、胸部脹滿、呼吸困難、舌頭乾燥、咽喉中有食物哽咽不下、容易受驚恐不開心、喉嚨中鳴叫、咳嗽咯血等症狀。

治療「大鐘」穴時,可以用灸法灸三壯,也可以用針刺入二分,留針七呼。

水泉二穴,少陰郄也,去太谿下一寸,在內踝下,治月事不來,來即多,心下悶痛,目䀮䀮不能遠視,陰挺出小便淋瀝,腹中痛,可灸五壯,針入四分。

白話文:

水泉和二間穴都是少陰經的郄穴。水泉穴在太谿穴下一寸,位於內踝下方。二間穴在大敦穴與太谿穴之間,偏於大敦一側。這兩個穴位可以治療月經不來,月經來了之後量過多,心窩悶痛,視力模糊看不清遠處的東西,陰蒂挺出小便淋漓,腹中疼痛。可以灸五壯,針刺四分。

照海二穴,陰蹺脈所生,在足內踝下,治嗌乾,四肢懈惰,善悲不樂,久瘧猝疝少腹痛,嘔吐嗜臥,大風偏枯,半身不遂,女子淋瀝陰挺出,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白話文:

照海兩個穴位,屬於陰蹺脈所發出的經脈,位於足內踝骨下方,能治療咽喉乾燥,四肢虛弱無力,容易悲傷不快樂,長期的瘧疾、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疼痛、嘔吐、喜歡睡覺、大風偏癱、半身不遂,以及女性白帶過多、陰部突出等症狀。針灸深度為三分,可以灸七壯。

復溜二穴,金也,一名昌陽,一名伏白,在足內踝上二寸陷中,足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腰脊內引痛,不得俯仰起坐,目䀮䀮,善怒多言,舌乾涎自出,足痿不收履,䯒寒不自溫,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十水病,溺青赤黃白黑,青取井,赤取滎,黃取俞,白取經,黑取合,血痔泄後腫,五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熱,汗注不止,可灸五壯,針入三分,留三呼。

白話文:

復溜穴和溜穴,屬金,別名昌陽、伏白,位於足內踝上的二寸陷中,是足少陰脈所經過的部位,是經絡,可以治療腰脊部的內部引發的疼痛,不能俯仰或起坐,眼睛昏花,容易發怒且多話,舌頭乾澀唾液自動流出,雙腳痿弱站不穩,冷得無法自暖,腹部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脹,十種水腫疾病,小便的顏色是青、赤、黃、白或黑,其中青色取井穴,赤色取滎穴,黃色取俞穴,白色取經穴,黑色取合穴,痔瘡出血後腫脹,小便刺痛如火,骨頭時冷時熱,汗水不斷流可以灸五壯,針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的時間。

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廉前筋骨間,腨足陰蹺之隙,治氣淋㿗疝,陰急股引腨內廉骨痛,又泄利赤白,女子漏血不止,可灸三壯,針入四分。留五呼。

築賓二穴,在內踝上腨分中,治小兒胎疝痛不得乳,癲疾狂言嘔吐沫,足腨痛,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交信穴,位於內踝上二寸,太陰經在前面,少陰經在後面,肌肉和骨頭之間,腓骨內側邊緣的溝隙中。主治氣淋、㿗疝、陰莖急縮、股內側引痛、小腿肌肉骨頭疼痛,以及腹瀉、赤白痢、婦女漏血不止等症。可以用艾灸治療,灸三壯,針刺四分,留針五呼。

陰谷二穴,水也,在膝內鋪骨後大筋下小筋上,按之應手,屈膝乃取之,足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膝痛不得屈伸,舌縱涎下,煩逆溺難,少腹急引陰痛,股內廉痛,婦人漏血不止,腹脹滿不得息,小便黃,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娠,可灸三壯,針入四分。留七呼。

橫骨二穴,在大赫下一寸,治腹脹小便難,陰器縱伸痛,可灸三壯。

白話文:

陰谷和築賓兩個穴位,都屬水,在膝蓋內側,彎曲後的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壓時有明顯的感覺,屈膝後取穴,是足少陰經脈的匯合處。適用於治療膝關節疼痛,不能屈伸,舌頭伸出來,口水流下來,煩躁不安,小便困難,少腹部急促牽引疼痛,大腿內側疼痛,婦女漏血不止,腹脹滿不能休息,小便發黃,男性似患蠱疾,女性似妊娠,可灸三壯,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七呼。

氣穴二穴,在四滿下一寸,一名胞門,一名子戶,衝脈足少陰之會,治月事不調,泄利不止,奔氣上下,引腰脊痛,可灸五壯,針入三分。四滿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臍下積聚疝瘕,腸澼切痛,振寒大腹石水,婦人惡血㽲痛,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中注二穴,在肓俞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少腹有熱,大便堅燥不利,可灸五壯,針入一寸。

白話文:

氣穴指子戶穴和胞門穴這兩個穴位,在四滿穴下一寸,衝脈和足少陰腎經在此交會,

治療月經不調,腹瀉不止,氣血上沖下陷,引發腰脊疼痛,可艾灸五壯,針刺深度三分。

四滿穴別名髓府,在中注穴下一寸,衝脈與足少陰腎經交會於此,主治臍下積聚的疝氣與頑疾,腸胃絞痛,振寒大腹水,婦女惡血引起的疼痛,針刺深度三分,可艾灸三壯。

肓俞二穴,在商曲下一寸,臍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治大腹寒疝,大便乾燥,腹中切痛,可灸五壯,針入一寸。

商曲二穴,在石關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腹中積聚,腸中切痛不嗜食,可灸五壯,針入一寸。

白話文:

肓俞兩個穴位,位於肚臍外下緣一寸,與臍旁相距各五分。是衝脈和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主治大腹寒疝,大便乾燥,腹中切痛,可以灸五壯,針刺一寸。

石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療脊強不開多唾,大便秘澀,婦人無子,臟有惡血,上衝腹中㽲痛不可忍,可灸三壯,針入一寸。

白話文:

石關和太衝穴,位在陰都穴的下一寸,是衝脈和足少陰腎經的交匯處。可以用來治療脊椎僵硬、不能伸展,常流口水、大便祕祕難解,婦女不孕、子宮中有惡血,上衝腹部導致劇烈疼痛難忍的疾病。可以用灸法治療,灸三壯即可;用針刺法治療,針刺深度為一寸。

陰都二穴,一名食宮,在通谷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身寒熱瘧病,心下煩滿氣逆,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通谷二穴,在幽門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治失欠口喎,食飲善嘔,暴啞不能言,針入五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陰都兩個穴位,又稱為食宮,位於通谷穴下方一寸,是衝脈和足少陰腎經的交會點,用於治療身體寒冷發熱、瘧疾、心下煩悶、氣逆等症狀,可以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通谷兩個穴位,位於幽門穴下方一寸,也是衝脈和足少陰腎經的交會點,用於治療口角歪斜、飲食後易嘔吐、突然失聲不能言語等症狀,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灸五壯。

幽門二穴,挾巨闕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治胸中引痛,心下煩悶,逆氣裡急,支滿不嗜食,數咳健忘,泄利膿血,少腹脹滿,嘔沫吐涎喜唾,女子心痛逆氣,善吐食不下,可灸五壯,針入五分。

白話文:

幽門穴在巨闕穴兩旁各五分處,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會穴,可以治療胸中疼痛、心下煩悶、逆氣裡急、支滿不思飲食、數咳健忘、洩利膿血、小腹脹滿、嘔吐泡沫痰涎、女子心痛逆氣、善吐食物不下等症狀。可以灸五壯,針刺五分。

步郎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針入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步郎二穴,在神封穴下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仰著頭找到它,是足少陰腎經脈氣發出之處,治療胸脅脹滿,鼻塞不通,呼吸氣短,喘不過氣,舉不起胳膊,針刺三分,灸五壯。

神封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滿不得息咳逆,乳癰灑淅惡寒,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神封穴:位於靈墟下一寸六分,往上取穴,是足少陰脈氣發出的地方。治療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反胃,乳房腫脹疼痛、畏寒。可灸五壯,針刺深度三分。

靈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靈墟穴位於神藏穴下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仰著頭取穴,是足少陰經脈氣的發源地,治療胸脅脹滿、疼痛連及胸部,痛得不能休息,咳嗽逆氣嘔吐,胸中滿脹不愛吃東西,針刺深度三分,可以灸五壯。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嗜食,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神藏穴位於彧中穴下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仰頭取穴,該穴是足少陰經脈氣所發出的。可以治療胸脅脹滿,咳嗽、嘔吐、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可以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彧中二穴,在俞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治胸喘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飲,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彧中穴和彧中二穴,位於俞府穴下一寸六分,在凹陷處,仰著頭取穴,足少陰經脈氣發源的地方,治療胸部喘氣、肋骨疼痛、腹部脹滿、咳嗽、嘔逆、喘氣不能飲食,針刺深度四分,可以灸五壯。

俞府二穴,在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治咳逆上喘,嘔吐胸滿不得飲食,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俞府穴共有兩個穴位,位於大椎骨下面的璇璣穴旁邊各兩寸的凹陷中,仰頭可以取穴。足少陰經脈上的氣血在此發出,用來治療咳嗽、逆氣上沖、呼吸喘不過氣,以及嘔吐、胸中脹滿、吃不下東西等症狀。可以用灸法治療,灸五壯,或用針刺入三分。

凡此足少陰之脈,常少血多氣,刺之當出氣惡血,其經之行,從足走腹,審其逆從而迎隨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治足少陰之法也。

白話文:

凡是針對足少陰經脈的治療,通常都是氣多血少,刺入經脈時會出現氣和瘀血流出的情況。這條經脈的走行方向,從足部往上到腹部。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順著經脈的走向去治療。如果虛弱,就補充治療;如果實熱,就疏通瀉熱;如果寒氣太重,就採用溫灸的治療方法,以溫熱疏通經脈。如果是正氣和邪氣都沒有很明顯的勝衰變化,就根據經絡正常的運行來治療。這就是治療足少陰經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