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三(角集) (1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角集) (18)

1. 沙參

沙參,味苦而甘,氣微寒。無毒。入肺、肝二經。治諸毒,排膿消硬,寧五臟,益肺補肝,止疝氣絞疼實神,散淫風瘙癢,除邪熱,去驚煩。可為君藥,但其功甚緩,必須多用分量為得。易老用代人參,乃過矣。說者論其能安五臟,與人參同功,又云人參補五臟之陽,沙參補五臟之陰,皆不知沙參之功用而私臆之也。夫沙參止入肺、肝二經,諸經不能俱入也。

既不能俱入,何以《本草》言其能安五臟。不知人身肺、肝病,乃五臟不安矣。沙參能滋肺氣,乃上焦寧謐,而中、下二焦安有亂動之理。沙參又能通肝氣,肝氣通,乃中、下二焦之氣又通。下氣既通,豈有逆之犯之變哉。此上焦又安其位,無浮動之病也。安五臟之義如此,古今差會其意,謂沙參能安五臟,用之以代人參,誤矣。

然乃沙參非補陰之物乎?沙參不補陰,何如能入肝、肺之經。沙參益肝、肺二臟之陰,非補心、脾、腎三臟之陰也,且陰陽之功用不同,人參補陽,能回陽於頃刻。沙參補陰,乃不能回陽於須臾。故人參少用,可以成功;而沙參非多用,必難取效。是沙參不可以代人參,又明矣。

或問沙參益陰,何以能治疝氣?前人但言其功,未彰其義也。夫沙參治疝,此繆仲醇之言也。其所以能治之故,仲醇又未明言,余當暢其故。凡疝病,成於濕者居其六,成於房勞而得風者居其三,成於胎氣者居其一,然皆陰虛邪中之也。沙參補陰,陰足,邪自難留。況沙參又善消諸硬,疝症之不能久愈者,正以腹中有硬也。

沙參消硬,而疝無巢穴,不攻自散矣。沙參治疝之義如此,而余更有說焉。沙參治疝,必須多用以益陰,少加野杜若根佐之,乃奏功更神。有沙參補陰為君,又得杜若根攻邪為佐,乃攻補並用,又何各疝病之不盡拔其根株哉。

或疑沙參益陰,為補陰聖藥,何以仲景張公不入之於地黃丸中?夫地黃丸中之若干藥,皆併入陰之中,沙參止補肝、肺之陰,所以仲景夫子不取也。雖肺為腎之母,肝為腎之子,子母可以同治。然而既欲獨補腎,又顧母補肺,又顧子而補肝、膽,肹於子母之間,補腎功力反分紛而不全,故棄不用也。

倘或肺氣大虛,不妨加沙參,同麥冬、五味,入之丸中,為肺腎之兩治;倘或肝氣大傷,不妨加沙參,同芍藥、當歸,入之丸中,為肝腎之雙療也。

或問沙參補五臟之陰,先生謂只補肺、肝之二臟,與前人之論大殊,何也?曰:沙參固能補五臟之陰,何以治肺、肝乃效,而治心、脾、腎則不效。安與補,各有義也。安者,寧靜之辭;補者,滋潤之謂。用沙參五臟寧靜者,連心、脾、腎言。用沙參而滋潤者,主肺、肝而言之也。用藥先不知五臟之所益,何以治病哉。

白話文:

沙參,味道苦中帶甘,藥性稍微偏寒,沒有毒性。它主要作用於肺經和肝經。沙參可以治療各種毒素引起的疾病,排除膿液、消除腫塊,使五臟安寧,增益肺氣、補養肝臟,能止住疝氣引起的劇烈疼痛,使精神安定,還可以驅散因風邪引起的皮膚搔癢,清除邪熱,去除驚慌煩躁。沙參可以作為方劑中的主要藥材,但它的藥效比較緩慢,必須加大用量才能見效。有人認為沙參可以代替人參,這就過分了。有的人說沙參能使五臟安寧,功效和人參相同,還有人說人參補五臟的陽氣,沙參補五臟的陰氣,這些都是不了解沙參的功效,憑空臆想出來的。沙參只作用於肺經和肝經,並不是所有經絡都能到達。

既然沙參不能作用於所有經絡,為什麼《本草》中說它能使五臟安寧呢?其實是因為人體的肺和肝出了問題,才會導致五臟不安。沙參能滋養肺氣,使上焦安寧,中焦和下焦自然不會有紊亂的情況。沙參也能疏通肝氣,肝氣順暢,中焦和下焦的氣機也會跟著通暢。下焦氣機順暢,就不會發生氣逆或氣機紊亂的病變。這樣一來,上焦的氣機也會安穩,不會出現氣浮動的病症。沙參能安五臟的道理就是這樣,古人和今人都誤解了它的意思,認為沙參可以使五臟安寧,用它來代替人參,實在是錯誤的。

那麼,沙參不是補陰的藥物嗎?沙參如果不補陰,又怎麼能作用於肝經和肺經呢?沙參是增益肝臟和肺臟的陰氣,而不是補心臟、脾臟和腎臟的陰氣。而且陰和陽的功效不同,人參補陽,能在短時間內使陽氣恢復,而沙參補陰,卻不能在短時間內使陽氣恢復。所以,人參少量使用就可以見效,而沙參必須大量使用才有效。由此可見,沙參不可以代替人參,這一點非常明確。

有人問,沙參能增益陰氣,為什麼又能治療疝氣呢?前人只是說它的功效,沒有闡明它的道理。沙參能治疝氣,是繆仲醇的觀點。至於它為什麼能治疝氣,仲醇也沒有明確說明,我來解釋一下。疝氣的病因,有六成是因濕邪引起,三成是因房事過度而感受風邪,一成是因胎氣所致,但這些病因都屬於陰虛而邪氣入侵。沙參能補陰,陰氣充足,邪氣自然難以留存。而且沙參又善於消除腫塊,疝氣之所以久治不癒,正是因為腹中有腫塊。

沙參能消除腫塊,疝氣就沒有了藏身之處,自然就會消散。沙參治療疝氣的道理就是這樣。我還有另外的看法,用沙參治療疝氣,必須大量使用才能補陰,再加入少量野杜若根來輔助,才能更有效。沙參補陰為主,杜若根攻邪為輔,攻補兼施,各種疝氣自然都能徹底根治。

有人懷疑沙參補陰,是補陰的良藥,為什麼張仲景先生沒有把它加入到地黃丸中呢?地黃丸中的藥材,都同時作用於陰氣。而沙參只補肝和肺的陰氣,所以仲景先生沒有選用它。雖然肺是腎的母親,肝是腎的兒子,母子可以同治,但是如果只想單獨補腎,又顧及到母親的肺,又顧及到兒子的肝和膽,就會分散補腎的功效,所以就不用沙參了。

如果肺氣虛弱嚴重,可以加入沙參,與麥冬、五味子一起加入藥丸中,來同時治療肺和腎;如果肝氣損傷嚴重,可以加入沙參,與芍藥、當歸一起加入藥丸中,來同時治療肝和腎。

有人問,沙參補五臟之陰,你卻說它只補肺和肝兩臟,與前人的觀點大相徑庭,這是為什麼呢?沙參的確能補五臟之陰,但它治療肺和肝的疾病才有效,治療心、脾、腎的疾病就沒有效果。這裡的“安”和“補”各有不同的意義。“安”是寧靜的意思,“補”是滋潤的意思。用沙參使五臟寧靜,是指連同心、脾、腎一起說;用沙參來滋潤,主要是指肺和肝。用藥的人如果不知道對哪個臟器有益,又怎麼能治病呢?

有人認為沙參補陰,不必去討論它補哪個臟器。哎!用藥的人如果不知道臟腑,又怎麼能用藥呢?知道臟腑而用藥,尚且有不能取勝的時候,更何況不知道藥物是補哪個臟器的,就盲目地用藥,難怪用藥沒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