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三(角集)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角集) (10)

1. 葛根

葛根,味甘,氣平,體輕上行,浮而微降,陽中陰也,無毒。入胃足陰明,療傷寒,發表肌熱。又入脾,解燥,生津止渴。解酒毒卒中,卻溫瘧往來寒熱,散瘡疹止疼,提氣,除熱蒸。雖君藥而切戒過用,恐耗散人真氣也。

或問葛根解寒傷營之聖藥,何以有時用之以解營中寒邪,而風邪不肯散,得毋葛根非解營之聖藥耶?夫葛根實解寒傷營之聖藥也。因人多用,反致傷營之正氣,正氣傷,而寒邪欺正氣之弱,不肯外泄,反致無功。蓋葛根輕浮,少用則浮而外散,多用則沉而內降矣。

或問葛根解肌表之邪,何以仲景張公用之於葛根湯中,以入陽明耶?曰:葛根原是陽明之藥,少用則散肌中之風,多用則解胃中之熱,一物而可以兩用也。況寒邪由營以入腑,邪入胃中,而未必盡入胃也,半入於胃,而半留於營。用葛根,則營衛不兩解乎,此葛根湯所以用葛根也。

或問用葛根以退胃中之邪熱,而胃之熱不能去,胃之邪不能解,必用石膏白虎湯而後解,似乎葛根非陽明之藥也。不知葛根止能退陽明初入之邪,不能退陽明變熱之邪,變熱之邪,必須用石膏,而不可用葛根,非葛根不是陽明之藥也。

或問葛根解肺之燥,何以又入胃中,以解肌中之熱,得毋有誤乎?非誤也。葛根體輕則入肺,下降則入胃,又何疑焉。惟是解胃中之熱,即所以解肺中之燥,不可不知其義也。傷寒肺燥者,邪入於胃也。胃熱則火熾,火熾則金燥,胃本生肺,過燥,則生肺者轉克肺矣。葛根解胃中之熱,熱解而火息,火息而土之氣生,土之氣生而金之氣亦生,金之氣生而肺之燥自解。用一葛根,肺與胃已兩治之矣,不必解胃中之熱,又去解肺中之燥也。

或問葛根發表除熱,而表不能發,熱不能除者,何故?此不善用葛根之故也。葛根輕清,少用則遂其性而上行,多用則違其性而下降。夫風邪在外,宜引而外出,不宜引而內入。火邪炎上,宜引而上散,不宜引而下散,乃不少用以遂其性,反多用以違其性,自然風邪不外出而內入,火邪不上散而下攻矣,欲其發表除熱得乎,此葛根所以宜善用也。

或疑葛根發表解肌熱,與麻黃功用相同,何以麻黃在亡陽之列,而葛根獨不之戒耶?蓋葛根未嘗不能亡陽,但較麻黃則少輕耳,不然,亦何必勸人少用,而不可多用乎哉!

或疑葛根散邪而不補正,今人用之者甚多矣,未見其害人也。曰:葛根耗人元氣,原在無形。天下有形之損,其損小。無形之損,其損大,不可不知也。

或問葛根輕清之味,耗人之元氣,亦必不甚,安有損於無形者大乎?夫元氣甚微,損傷於無形,從何而知其非大耶?大凡氣之重者可防,味厚者可辨。葛根之味則淡也,氣則微也,宜乎世不用信之,然藥實聞諸異人之言,故告世共知之,誠以淡之中而有危,微微之內而有死法,殺人於氣味之外耳。

白話文:

葛根,味道甘甜,性質平和,藥性輕,容易向上走,有輕微向上又向下的趨勢,屬於陰性中的陽性,沒有毒性。它能進入胃經,治療外感風寒,可以發散肌肉的熱氣。也能進入脾經,可以解除燥熱,生津止渴。能解酒毒和中風昏厥,能去除忽冷忽熱的瘧疾,能散開瘡疹和止痛,能提振氣,去除虛熱。雖然是很好的藥物,但一定要避免過量使用,因為可能會耗散人體的真氣。

有人問,葛根是治療外感風寒,侵入營分的特效藥,為什麼有時用它來治療營分中的寒邪,卻不能驅散風邪?難道葛根不是治療營分寒邪的特效藥嗎?實際上,葛根確實是治療寒邪侵入營分的特效藥。只是因為人們常常過量使用,反而損傷了營分的正氣,正氣一旦受損,寒邪就會欺負正氣虛弱,不肯往外散發,反而導致沒有療效。這是因為葛根性質輕浮,少量使用可以往外發散,大量使用則會沉降到體內。

又有人問,葛根可以解除肌肉表面的邪氣,為什麼張仲景在葛根湯中用葛根,是讓藥性進入陽明經呢?我說,葛根本來就是陽明經的藥物,少量使用可以發散肌肉中的風邪,大量使用則可以解除胃中的熱邪,一種藥可以兩種作用。而且,寒邪從營分侵入臟腑,邪氣進入胃,不一定完全進入胃裡,可能一半在胃,一半還留在營分。用葛根的話,營分和衛分的問題不就都解決了嗎?這就是葛根湯使用葛根的原因。

還有人問,用葛根來退胃中的邪熱,但胃中的熱卻不能退去,胃中的邪氣也不能解除,必須用石膏白虎湯才能解決,這樣看來,葛根似乎不是陽明經的藥物?其實你不知道,葛根只能退陽明經剛開始產生的邪熱,不能退陽明經已經化為實熱的邪熱,這種實熱必須用石膏,而不能用葛根,並不是葛根不是陽明經的藥物。

還有人問,葛根能解除肺的燥熱,為什麼又能進入胃中,解除肌肉的熱?難道有錯誤嗎?沒有錯誤。葛根性質輕的能進入肺,沉降的能進入胃,這有什麼可懷疑的呢?而且,解除胃中的熱,也就是在解除肺中的燥熱,這其中的道理要知道。外感風寒導致肺燥,是因為邪氣進入胃。胃有熱就會火旺,火旺就會使肺乾燥。胃的正常功能是滋養肺,過於乾燥,則原本滋養肺的反而會傷害肺。葛根解除胃中的熱,熱解除,火氣就會平息,火氣平息,脾胃的土氣就會生發,土氣生發,肺的金氣也會生發,肺的金氣生發,肺的燥熱自然就解除了。使用一種葛根,肺和胃都已經治療到了,不需要在解除胃中熱的同時,又去解除肺中的燥。

又有人問,葛根可以發散解熱,為什麼有時發散不了,熱也解不了?這是因為沒有好好使用葛根。葛根性質輕清,少量使用,就能順應藥性向上走,大量使用,則會違反藥性向下走。風邪在體表,應該引導它向外散發,不應該引導它向內進入。火邪向上炎,應該引導它向上散發,不應該引導它向下沉降。如果不用少量來順應它的藥性,反而用大量來違反它的藥性,自然風邪不能向外散發反而向內侵入,火邪不能向上散發反而向下攻竄,這樣還能期望它發散解熱嗎?這就是葛根為什麼要善用的原因。

有人懷疑葛根發散解肌熱,和麻黃的功效相同,為什麼麻黃被列為會導致亡陽的藥物,而葛根卻沒有這種警告?其實葛根也不是不會導致亡陽,只是比麻黃輕微一點,不然,為什麼要勸告人們要少用,不能多用呢?

有人懷疑葛根只能散邪卻不能補正,現在用它的人很多,也沒看到有什麼害處。我說,葛根耗損人體元氣,是在無形中發生的。天下有形的損傷,損傷很小。無形的損傷,損傷很大,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又有人問,葛根藥性輕清,耗損人的元氣,應該不會很嚴重吧?怎麼會說無形的損傷很大呢?我說,元氣非常微弱,損傷於無形,怎麼知道它不大呢?凡是藥性厚重的,人們可以察覺防範,味道濃烈的,人們可以辨別出來。葛根味道淡薄,氣味也微弱,難怪世人不會相信,但這種藥的道理,我確實是聽異人說的,所以要告訴世人,讓大家一起了解,實在是因為這種淡薄中隱藏著危險,在這種微弱中暗含著死亡的法則,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傷人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