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三(角集) (11)
卷之三(角集) (11)
1. 威靈仙
威靈仙,味苦,氣溫,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無毒。入各經絡。消腸中久積痰涎,除腹內痃癖氣塊,散爪甲皮膚風中癢痛,利腰膝脛踝濕滲冷疼,尤療折傷,治風濕各病,皆宜用之,以其十二經絡無處不到也。但其性走而不守,祛邪實速,補正實難。用之於補氣補血之中,自得祛痛祛寒之效。
倘單備此一味,或漉酒長飲,或為丸頻服,未有不散人真氣,敗人之血者也。
或問威靈仙乃攻痰去濕妙藥,子謂散人真氣,敗人活血,是威靈仙乃害人之物,非益人之物乎?曰:吾戒人長飲頻服者,恐風痰邪濕已去仍用之,非教人風痰邪濕之未去而用之,故戒之也。
白話文:
威靈仙,味道苦,藥性溫和,可以向上也能向下,屬於陰中帶陽的藥物,沒有毒性。它能進入身體的各個經絡。可以消除腸道中累積很久的痰液,去除腹部內的痃癖腫塊,散去指甲和皮膚因風邪引起的搔癢疼痛,疏通腰部、膝蓋、小腿和腳踝因濕氣滲透造成的寒冷疼痛,尤其擅長治療跌打損傷。各種風濕疾病都適合使用它,因為它的藥性可以到達全身十二經絡。但它藥性走竄而不停留,驅除邪氣效果快速,但要用它來補益身體卻很困難。在補氣補血的藥方中使用它,自然能達到祛除疼痛和寒冷的效果。
如果單獨長期飲用威靈仙浸泡的酒,或者頻繁服用威靈仙製成的藥丸,沒有不會耗散人體真氣,敗壞人體血液的。
或許有人會問,威靈仙是化痰祛濕的妙藥,你卻說它會耗散真氣,敗壞血液,難道威靈仙是害人的東西,而不是對人有益的東西嗎?我說:我告誡人們不要長期飲用或頻繁服用,是擔心風痰濕邪已經去除後還繼續使用,而不是教導人們在風痰濕邪還沒去除時就不用它,所以我才告誡大家。
2. 秦艽
秦艽,味苦、辛,氣平、微溫,可升可降,陰中陽也,無毒。入大腸之經,養血榮筋,通利四肢,能止諸痛,通便利水,散黃疸。又止頭風,解酒毒,療腸風下血。但小有補血,終非君藥。前人稱其能去骨蒸傳屍,此乃所不敢信也。
或問秦艽散風邪之品,前人稱其能去骨蒸傳屍,而吾子不敢信,便余疑信相半,幸為我論之。曰:骨蒸,癆瘵之漸也,內無真陰之水,以沖養其骨中之體,故夜發熱而日不熱也。且夜熱之時,在骨中內,皮之熱反輕。此非外有邪犯,又非邪入腎中,乃精自內空。必須填補真陰,少加退陰火之味,始能奏效。
秦艽止能散內風,病既無風,用之不益加內熱乎。傳屍之症,乃勞瘵之已成也,內生屍蟲,食人精血,以致咳嗽不止,日事補陰尚難,秦艽況益之以散風利水之藥,以重其虛乎。此余之所不敢信,又天下之所宜共信余之言者也。
白話文:
秦艽,味道苦、辛辣,藥性平和、稍微溫熱,可以使藥性上升也可以下降,屬於陰中帶陽的藥物,沒有毒性。它能進入大腸經,滋養血液、強壯筋骨,使四肢暢通,可以止痛,通便、利尿,也能夠消除黃疸。還能治療頭痛,解酒毒,治療腸風下血。但稍微有些補血的功效,終究不是主要藥物。古人說它能去除骨蒸傳屍病,這是我不敢相信的。
有人問,秦艽是散風邪的藥物,古人說它能去除骨蒸傳屍病,而您卻不相信,這讓我半信半疑,希望您能為我解釋。我回答說:骨蒸,是癆瘵病逐漸發展的症狀,是因為體內缺乏真正的陰液來滋養骨骼,所以才會晚上發熱而白天不發熱。而且晚上發熱的時候,熱在骨骼內部,皮膚表面的熱反而比較輕。這不是外來的邪氣侵犯,也不是邪氣進入腎臟,而是精氣自身耗損。必須要填補真正的陰液,稍微搭配一些退陰火的藥物,才能見效。
秦艽只能疏散內風,而這個病既然沒有風邪,使用秦艽不是反而會加重體內的熱嗎?傳屍病的症狀,是癆瘵病已經形成的階段,體內產生屍蟲,吞噬人的精血,導致咳嗽不止,每天補養陰液都還很困難,秦艽又加上散風利水的藥性,豈不是更加加重虛弱的程度嗎?這就是我不敢相信的原因,也是天下人都應該相信我說法的原因。
3. 薄荷
薄荷,味辛、苦,氣溫,浮而升,陽也。無毒。入肺與包絡二經,又能入肝、膽。下氣冷脹滿,解風邪鬱結,善引藥入營衛,又能退熱,但散邪而耗氣,與柴胡同有解紛之妙。然世人只知用柴胡,不知薄荷者,以其入糕餅之中,輕其非藥中所需也。不知古人用入糕餅中,正取其益肝而平胃,況薄荷功用又實奇乎。
惟前人稱其退骨蒸之熱,解勞乏之困,乃未免虛張其辭。余嘗遇人感傷外邪,又帶氣鬱者,不肯服藥,勸服薄橘茶立效。方用薄荷一錢、茶一錢、橘皮一錢,滾茶沖一大碗服。存之,以見薄荷之奇驗也。
或問薄荷實覺尋常,子譽之如此,未必其功之果效也?曰:余通薄荷之實耳。薄荷不特善解風邪,尤善解憂鬱。用香附以解鬱,不若用薄荷解鬱更神也。
或問薄荷解風邪鬱結,古人之有用之否?昔仲景張夫子嘗用之,以解熱入血室之病,又用之以治胸腹脹滿之症,子未知之耳。夫薄荷入肝、膽之經,善解半表半裡之邪,較柴胡更為輕清。木得風乃條達,薄荷散風,性屬風,乃春日之和風也。和風,為木之所喜,故得其氣,肝中之熱不知其何以消,膽中之氣不知其何以化。世人輕薄荷,不識其功用,為可慨也。
白話文:
薄荷,味道辛辣、帶苦,性溫,氣味向上發散,屬於陽性。沒有毒性。主要進入肺經和心包經,也能進入肝經和膽經。能降氣、消除寒性脹滿,解除風邪引起的鬱結,能引導藥力進入營衛(指人體的防禦系統),也能退熱,但發散邪氣的同時也會耗損氣,和柴胡一樣有疏解糾紛的妙用。然而世人只知道用柴胡,不知道薄荷,是因為它常被用在糕餅中,大家覺得它不是藥材的必需品。卻不知道古人把它用在糕餅中,正是為了用它來幫助肝臟,調和脾胃,何況薄荷的功效實際上很奇妙。
但前人說它能退除骨蒸熱(結核病引起的潮熱),解除勞累疲乏,未免有些誇大其詞。我曾經遇到有人感受外來邪氣,又帶有氣鬱的,不肯吃藥,我勸他喝薄橘茶,立刻見效。藥方是用薄荷一錢、茶葉一錢、橘皮一錢,用滾燙的開水沖泡一大碗服用。記錄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薄荷的奇妙療效。
有人問:薄荷看起來很普通,你這樣讚美它,恐怕它的功效不一定真有那麼好?我回答說:我了解薄荷的真實作用。薄荷不只善於解除風邪,尤其擅長解除憂鬱。用香附來解憂鬱,不如用薄荷解憂鬱更有效。
有人問:薄荷能解除風邪引起的鬱結,古人有沒有用過?以前張仲景先生就用過,用來治療熱邪侵入血室的疾病,也用來治療胸腹脹滿的症狀,你不知道而已。薄荷能進入肝經和膽經,善於解除半表半裡的邪氣,比柴胡更加輕清。木氣得到風才能舒暢條達,薄荷能散風,性質屬於風,就像春日溫和的風。和風是樹木所喜歡的,所以得到這種氣,肝臟中的熱氣不知不覺就消除了,膽腑中的氣不知不覺就調和了。世人輕視薄荷,不認識它的功效,實在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