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三(角集) (6)
卷之三(角集) (6)
1. 白芷
白芷,味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入手足陽明二經,又入手太陰之經。治頭痛,解寒熱中風,止崩漏、赤白帶,血閉能通,散目中癢,止痢消瘕,治風通用,定心腹血痛,尤可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肌,殺蛇蟲,此藥可為臣使,未可恃之為君,只外治可以為君耳。蓋白芷辛散,多服恐耗散元陽也。
或問白芷散氣,外治獨不懼其壞事乎?子之何慮之深也。此藥修合之時,便可驗其有無之效。我有一法辨之尤佳。凡買白芷治病,其色皆白,持回家中修合,忽變為黑色者,不必修合之也;變為微黃色者,半效;變為老黃色者,效少;變為黃黯色者,無效也。辨其色之白者,多用之即愈。
否則,遞減用藥,又何至外治散人真氣哉。此藥尤靈,故善變色。老醫自有知之者,非創說也。
白話文:
白芷,味道辛辣,性質溫熱,藥性向上升散,屬陽性,沒有毒性。它主要進入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也能進入手太陰肺經。可以治療頭痛,解除寒熱引起的類似中風的症狀,止住婦女崩漏、赤白帶下,能疏通閉塞的經血,散除眼睛裡的搔癢,止痢疾,消除腹中腫塊,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也可以止心腹部位的血痛。特別是,外用可以治療各種瘡瘍、癰腫、痔瘡和漏管,有消毒、促進肌肉生長、殺滅蛇蟲的作用。白芷可以用作輔助藥,但不能作為主藥,只有外用的時候可以作為主藥。因為白芷辛散,多服恐怕會耗散體內的陽氣。
有人問,白芷散氣,外用難道就不怕它產生副作用嗎?你真是想太多了。這種藥在炮製的時候,就可以檢驗出它的藥效如何。我有一個方法辨別特別好。凡是買白芷來治病,藥材顏色都是白色的,拿回家炮製後,如果忽然變成黑色,就不用再炮製了;如果變成微黃色,就只有一半的療效;如果變成老黃色,療效就很少;如果變成黃黯色,就沒有療效了。辨別顏色純白的白芷,多用一些就能痊癒。
不然,逐漸減少用藥,又怎麼會因為外用就散掉人體的真氣呢?這種藥特別靈驗,所以善於變色。老醫生自然有知道這個道理的,這並不是我新創的說法。
2. 細辛
細辛,味大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入手足少陰。止頭痛如神,治諸風濕痹,尤益肝、膽之經。腎得之而溫。利竅清痰,止迎風淚眼,療婦人血閉,祛在裡之寒邪。口臭齒腫,含漱亦良。但只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只可共用,而不能獨用。多用則氣耗而病增,獨用則氣盡而命喪。可不慎歟。
或問細辛既能溫腎,自是補劑,何故又散氣耶?夫細辛,陽藥也,升而不沉,雖下而溫腎中之火,而非溫腎中之水也。火之性炎上,細辛溫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問細辛散人真氣,何以頭痛能取效?蓋頭為太陽之首,清氣升而濁氣降,則頭目清爽。惟濁氣升而清氣降,則頭目沉沉欲痛矣,細辛氣清而不濁,故善降濁氣而升清氣,所以治頭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須佐之以補血之藥,使氣得血而不散也。
白話文:
細辛,味道非常辛辣,藥性溫熱,具有向上升發的特性,屬於陽性藥物,沒有毒性。主要作用於手少陰腎經和足少陰腎經。它能像神一樣地止住頭痛,治療各種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尤其對肝經和膽經有益。腎臟得到它的溫養。它能通利孔竅、清除痰液,停止迎風流淚,治療婦女閉經,驅除體內深層的寒邪。對於口臭和牙齦腫痛,含在口中漱口也有不錯的效果。但是,細辛只能少量使用,不能大量使用,也只能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不能單獨使用。如果大量使用,會耗損人體的氣而使病情加重;如果單獨使用,會耗盡人體的氣而喪命。這點難道不應該謹慎嗎?
有人問,細辛既然能溫養腎臟,自然是屬於補藥,為什麼又會耗散氣呢?細辛是陽性藥物,藥性向上升發而不沉降,它雖然向下溫養腎中的火,卻不是溫養腎中的水。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燒,細辛溫養火,就會引火向上升發,這就是為什麼不能大量使用的原因。又有人問,細辛會耗散人體的真氣,為什麼治療頭痛卻能有效果呢?頭部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清氣上升而濁氣下降,頭部才會清爽。只有當濁氣上升而清氣下降時,頭部才會感到沉重而疼痛。細辛的氣清澈而不混濁,所以擅長使濁氣下降而清氣上升,因此能像神一樣地治療頭痛。但因為它味道辛辣而藥性發散,必須搭配補血的藥物,才能讓氣得到血液的滋養而不至於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