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二(商集) (33)
卷之二(商集) (33)
1. 桔梗
([批]寒邪者,實邪也,熱邪者,虛邪也,又不可不知。)
白話文:
桔梗
寒邪屬實證,熱邪屬虛證,這點必須要明白。
2. 栝蔞實(附天花粉)
栝蔞實,味苦,氣寒,降也,陰也,無毒。入肺、胃二經。最能下氣滌穢,尤消郁開胃,能治傷寒結胸,祛痰,又解渴生津,下乳。但切戒輕用,必積穢滯氣結在胸上,而不肯下者,始可用之以盪滌,否則,萬萬不可孟浪。蓋栝蔞實最消人之真氣,傷寒結胸,乃不得已用之也。
苟無結胸之症,何可輕用,至於消痰、解渴、下乳,只可少少用之,亦戒不可重任。他本言其能治虛怯勞嗽,此殺人語,斷不可信,總惑於補肺之說也。夫栝蔞乃攻堅之藥,非補虛之品。
天花粉,即栝蔞之根,而性各不同。蓋栝蔞實其性最悍,非比天花粉之緩,用栝蔞實,不若以天花粉代之。天花粉,亦消痰降氣,潤渴生津,清熱除煩,排膿去毒,逐瘀定狂,利小便而通月水。其功用多於栝蔞實,虛人有痰者,亦可少用以解燥而滋枯,又何必輕用栝蔞實哉。
或問栝蔞實能陷胸中之邪,為傷寒要藥,而吾子切切戒之,何不刪去栝蔞,獨存天花粉之為當哉?曰:醫道必王、霸並用,而後出奇制勝,始能救生死於頃刻。結胸之症,正死在須臾也,用天花粉以消痞滿,其功遲,用栝蔞以消痞滿,其功捷。但結胸之痞滿不同,小痞小滿之症,不妨用天花粉以消之;大痞大滿之症,非栝蔞斷然不可。又在人臨症細辨,非栝蔞之竟可不用也。
([批]真通權達變之言。)
或疑栝蔞推胸中之食,蕩胃中之邪,其勢甚猛。傷寒至結胸,其正氣已大喪矣,又用此以推蕩之,不虛其虛乎?先生又謂不可用天花粉相代,豈傷寒之虛,可以肆然不顧乎?曰:傷寒不顧其虛,則邪且鑠盡人之元氣,頃刻即死矣,烏可肆然不顧乎。用栝蔞以陷胸,正所以顧其虛也。
夫陷胸之成,由於邪退之時,而亟用飲食,則邪仍聚而不肯散。夫邪之所以散者,由於胃中空虛,邪無所得,故有不攻而散之意,邪甫離胃,而胃氣
自開,以致飢而索食,此時而能堅忍半日,則邪散盡矣。無如邪將散,而人即索食,食甫下喉,而邪復群聚而逐矣。仲景張夫子所以又立陷胸湯,用栝蔞為君,突圍而出,所向無前,群邪驚畏,盡皆退舍,於是,漸次調補,而胸胃之氣安焉。是推蕩其邪氣,非即急救其正氣之明驗乎。
倘畏首畏尾,不敢輕用栝蔞,雖久則食消,亦可化有事為無事。然所傷正氣多矣,此栝蔞之宜急用,而不可失之觀望耳。
或問栝蔞陷胸,以救胃中之正氣是矣,然吾恐栝蔞祛邪以入脾,走而不守,則脾當其害。不猶以鄰國為壑乎?曰:栝蔞但能陷胸,而不能陷腹。胸中之食,可推之以入於腹,脾中之食,不必蕩之以入於腸。蓋脾主出而易化,胃主納而難消也。
或問栝蔞陷胸中之邪,抑陷胸中之食耶?曰:結胸之症,未有不因食而結者也。陷胸湯乃陷食,而非陷邪也。雖然,邪因食而復聚,雖邪不入於胃之中,而邪實布於胃之口。陷胸中之食而邪解散,即謂之陷邪亦可也。然而食可陷,而邪不可陷。食陷必入於脾,邪陷必入於腎。
白話文:
栝蔞實(附天花粉)
栝蔞實,味道苦,性質寒涼,作用是向下走的,屬於陰性,沒有毒性。它進入肺經和胃經。最擅長的是使氣往下走,清除體內的穢濁之物,尤其能消除胸悶、開胃,可以治療因傷寒引起的胸部結塊,化痰,又能解渴生津、促進乳汁分泌。但是,絕對要避免輕易使用它,必須是穢濁之物和停滯的氣結在胸部,無法向下時,才可以用它來清除,否則,千萬不要隨便使用。因為栝蔞實最能消耗人體的真氣,會傷元氣。傷寒導致的胸部結塊,是不得已才用它的。
如果沒有胸部結塊的症狀,怎麼可以輕易使用它呢?至於化痰、解渴、促進乳汁分泌,只能少量使用,也要避免過量。有的書上說它能治療虛弱的勞嗽,這是害人的話,絕對不能相信,都是被它能補肺的說法迷惑了。要知道,栝蔞是攻堅的藥物,不是補虛的藥材。
天花粉,就是栝蔞的根,但是藥性跟栝蔞實不同。栝蔞實的藥性最猛烈,不像天花粉那樣緩和,使用栝蔞實,不如用天花粉代替。天花粉,也能化痰降氣,滋潤解渴,清熱除煩,排出膿液,去除毒素,活血化瘀,平定狂躁,利尿通經。它的功效比栝蔞實多,虛弱的人有痰,也可以少量使用它來解除燥熱、滋潤乾燥,又何必輕易使用栝蔞實呢?
有人問,栝蔞實能將胸中的邪氣向下推,是治療傷寒的重要藥物,但您卻一再告誡要謹慎使用,為什麼不乾脆刪除栝蔞實,只留下天花粉才對呢?我說:醫理必須王道和霸道並用,才能出奇制勝,才能在頃刻間挽救生命。胸部結塊的症狀,正是在轉瞬間會危及生命的,用天花粉消除胸悶脹滿,藥效比較慢;用栝蔞實消除胸悶脹滿,藥效比較快。但是胸悶脹滿的程度不同,如果只是輕微的胸悶脹滿,不妨用天花粉來消除;如果胸悶脹滿嚴重,非用栝蔞實不可。這需要醫生在診斷時仔細辨別,並不是說栝蔞實就完全不能用。
(評語:這是真正懂得變通的說法。)
有人懷疑,栝蔞推動胸中的食物,清除胃中的邪氣,藥力非常猛烈。傷寒到了胸部結塊的程度,正氣已經大傷,又用這種藥物來推蕩它,不是更虛弱了嗎?先生又說不能用天花粉代替,難道傷寒的虛弱,就可以肆無忌憚地不顧嗎?我說:傷寒如果不顧及虛弱,邪氣就會耗盡人的元氣,頃刻間就會死亡,怎麼可以肆無忌憚地不顧呢?用栝蔞實來攻陷胸邪,正是為了顧及虛弱。
胸部結塊的形成,是因為邪氣退去的時候,急著吃東西,導致邪氣仍然聚集不散。邪氣之所以會散,是因為胃中空虛,邪氣沒有可以依附的地方,所以有不攻自散的意圖,邪氣剛離開胃,胃氣自然打開,以致感到飢餓而想吃東西,這時如果能堅忍半天,邪氣就會散盡。無奈的是邪氣將要散去時,人就想吃東西,食物剛下喉嚨,邪氣又會聚集過來了。所以張仲景又設立了陷胸湯,用栝蔞實做主藥,突破包圍,所向無敵,眾邪畏懼,全都退散,於是,再逐漸調理補養,胸胃之氣就安定了。這不正是證明了推蕩邪氣,而不是急於補救正氣嗎?
如果畏首畏尾,不敢輕易使用栝蔞實,雖然久了食物也會消化,也能化解危機,但是所傷耗的正氣就太多了,這就是栝蔞實應該趕快用,不可以錯失良機、觀望不定的道理。
有人問,用栝蔞實攻陷胸邪,以挽救胃中的正氣是對的,但是我擔心栝蔞實祛除邪氣後會進入脾臟,跑而不守,那麼脾臟就會受害,這不是把鄰國當成泄洪的坑道嗎?我說:栝蔞實只能攻陷胸部,而不能攻陷腹部。胸中的食物,可以推動它進入腹部,脾中的食物,不必用它來推動它進入腸道。因為脾主排出而容易消化,胃主納入而難以消化。
有人問,栝蔞實攻陷胸中的,是邪氣還是食物呢?我說:胸部結塊的症狀,沒有不是因為飲食引起的。陷胸湯是攻陷食物,而不是攻陷邪氣。雖然如此,邪氣會因為食物而再次聚集,即使邪氣沒有進入胃中,但實際上已經佈滿了胃的入口。攻陷胸中的食物而使邪氣消散,也可以說是攻陷邪氣。然而,食物可以攻陷,邪氣卻不能攻陷。食物被攻陷後必定進入脾臟,邪氣被攻陷後必定進入腎臟。
進入脾臟的,栝蔞實可以乘勝追擊,一路長驅直入,進入腎臟的,栝蔞實就無法進入腎臟,勢必會產生無法預料的變化。現在用陷胸湯,食物消化,邪氣消散,可見陷胸湯實際上是攻陷食物,而不是攻陷邪氣。但只攻陷食物而不攻陷邪氣,那邪氣又為何會消散呢?這是因為胸部結塊的症狀是因為吃了東西而結,那麼陷胸湯,使邪氣也因為食物的消化而散去。
有人懷疑,陷胸湯用栝蔞實,不止攻陷胸中的邪氣,也會攻陷腹中的邪氣,邪氣在腹中,怎麼知道不會被驅趕而進入腎臟呢?我說:陷胸湯藥效最快,邪氣遇到栝蔞實就會散去,哪還會進入腎臟呢?況且邪氣已經在腹部,與在胸部的有別,在胸部的,居高臨下,恐怕會有走失進入腎臟的危險;在腹部的,邪氣會趨向大腸,它的趨勢很順暢,怎麼會反過來走腎經呢?
有人問,栝蔞實和天花粉,同出一源,為什麼天花粉反而不如栝蔞實那麼快速地清除胸中的邪氣呢?我說:天花粉消除胸悶脹滿,藥效比較慢;栝蔞實消除胸悶脹滿,藥效比較快,我前面已經說過了,只是沒有說它為什麼慢和快的原因。栝蔞實是天花粉的果實,而天花粉是栝蔞實的根,果實懸掛在上方,藥性實質上眷戀它的根部,所以向下走的趨勢很急;根藏在地中,藥性實質上依戀果實,所以向上滋養的趨勢就比較慢。
快和慢的原因,區別在這裡,而攻陷和消散的功效,也區別在這裡。所以適合用慢的就用天花粉,適合用快的就用栝蔞實,又何必擔心功效不能發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