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二(商集) (3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商集) (32)

1. 桔梗

桔梗,味苦,氣微溫,陽中陰也,有小毒。入手足肺、膽二經。潤胸膈,除上氣壅閉,清頭目,散表寒邪,祛脅下刺痛,通鼻中窒塞,治咽喉腫痛,消肺熱有神,消肺癰殊效,能消恚怒,真舟楫之需,引諸藥上升,解小兒驚癇,提男子血氣,為藥中必用之品,而不可多用者也。蓋少用,則攻補之藥,恃之上行以去病;多用,則攻補之藥,借之上行而生殃。

惟咽喉疼痛,與甘草多用,可以立時解氛,余則戒多用也。

或問桔梗乃舟楫之需,毋論攻補之藥,俱宜載之而上行矣,然亦有不能載之者,何故?曰:桔梗之性上行,安有不能載之者乎。其不能載者,必用藥之誤也。夫桔梗上行之藥,用下行之藥於攻補之中,則桔梗欲上而不能上,勢必下行之藥,欲下而不能下矣。余猶記在襄武先輩徐叔岩,聞餘論醫,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湯,陽虛者宜用補中益氣湯。

徐君曰:余正陰陽兩虛也。余勸其夜服地黃湯,日服補中益氣湯,服旬日,而精神健旺矣。別二年復聚,驚其精神不復似昔,問曾服前二湯否,徐君曰:子以二湯治予病,得愈後,因客中無僕,不能朝夕煎飲消息子之二方,而合為丸服,後氣閉於胸膈之間,醫者俱言二方之不可長服,予久謝絕。今幸再晤,幸為我治之。

予仍以前二方,令其朝夕分服,精神如舊。徐君曰:何藥經吾子之手,而病即去也,非夫醫而何?余曰:非余之能,君自誤耳。徐問故。余曰:六味地黃湯,補陰精之藥,下降者也;補中益氣湯,補陽氣之藥,上升者也。二湯分早晚服之,使兩不相妨,而兩有益也。今君合而為一,則陽欲升,陰又欲降,彼此勢均力敵,兩相持,而兩無升降,所以飽悶於中焦,不上不下也。徐君謝曰:醫道之淵微也如此。

夫桔梗與升麻、柴胡,同是升舉之味,而升麻、柴胡用之於六味湯丸之內,其不能升舉如此,然則桔梗之不能載藥上行,又何獨不然哉。正可比類而共觀也。

或問桔梗散邪,而不耗正氣,何以戒多用也?曰:桔梗亦有多用而成功。少陰風邪,致喉痛如破者,多用之而邪散如響。是邪在上者,宜多用;而邪在下者,即不宜多用。

或問《古今錄驗方》中載桔梗治中蠱毒。下血如雞肝片者血塊石余,服方寸匕,七日三服而愈,其信然乎?曰:此失其治蠱之神方,止記其引導之味也。中蠱必須消毒,下血必須生血,一定之理也。桔梗既非消毒之品,又非生血之藥,烏能治蠱而止血乎。蓋當時必有神奇之丸,以酒調化,同桔梗湯送之奏功,而誤傳為桔梗,《古今錄》遂志之也。

或問桔梗不可多用,而吾子又謂可以多用,何言之相背也?曰:邪在上者宜多,邪在下者宜少,余已先辨之,未嘗相背也。雖然,用藥貴得其宜,要在臨症斟酌。有邪在上,多用桔梗而轉甚;有邪在下,少用桔梗而更危。蓋邪有虛實之不同,而桔梗非多寡之可定,故實邪可用桔梗,而虛邪斷不可用桔梗也。

白話文:

桔梗,味道是苦的,氣味稍微溫和,屬於陽中帶陰的藥性,帶有輕微毒性。主要作用於手足肺經和膽經。它能潤滑胸腔和膈膜,消除上焦的氣體壅塞,使頭腦清醒,散發體表寒邪,消除肋骨下的刺痛,暢通鼻腔的阻塞,治療咽喉腫痛,對於消除肺熱有奇效,對於治療肺膿瘍尤其有效。還能消除怒氣,實在是藥物中引導藥性上升的必需品,可以引導其他藥物向上作用,也能治療小兒驚癇,提升男子氣血。桔梗是藥物中不可或缺的,但也不可過量使用。因為少量使用,就能幫助其他補藥或攻邪藥向上運行以治療疾病;如果過量使用,反而會讓這些藥物藉由它向上運行而產生禍害。

只有在咽喉疼痛時,與甘草一起多用,可以立刻緩解症狀,其他情況則要戒多用。

有人問:桔梗是引導藥物上升的必需品,無論是補藥或攻邪藥,都應該用它來引導向上,但有時卻不能引導,這是為什麼?我回答說:桔梗的藥性是向上走的,怎麼會有不能引導的情況呢?它不能引導,一定是藥物使用錯誤導致。因為桔梗是向上走的藥,如果在補藥或攻邪藥中用了向下走的藥,那麼桔梗想上行也上不去,導致向下走的藥也下不去。我記得以前在襄武,前輩徐叔岩聽到我講醫理,說陰虛的人適合用六味地黃湯,陽虛的人適合用補中益氣湯。

徐君說:我正好是陰陽兩虛。我建議他晚上服用六味地黃湯,白天服用補中益氣湯。服用十天後,他的精神就變得很好。兩年後再次見面,發現他的精神大不如前,問他是否還在服用之前的藥,徐君說:你用這兩方治好了我的病,後來因為客居在外沒有僕人,無法早晚煎藥,於是就把兩方藥做成藥丸一起服用,結果導致氣堵在胸膈之間,醫生都說這兩方藥不能長期服用,我就停用了。現在很慶幸能再次見到你,希望你能幫我治療。

我仍然用之前的兩方藥,讓他早晚分開服用,他的精神又恢復如前。徐君說:為什麼藥經過你的手,病就立刻好了,你真是位神醫啊!我說:不是我的功勞,是你自己用錯藥了。徐君問是什麼原因。我說:六味地黃湯是補陰精的藥,藥性是向下走的;補中益氣湯是補陽氣的藥,藥性是向上走的。兩方藥分早晚服用,互不干擾,而且都有益處。如果你把兩方合在一起服用,就會導致陽氣想升,陰氣想降,兩方勢均力敵,互相牽制,都不能上升或下降,所以才會感覺胸悶不適。徐君聽了後,感嘆說:醫理真是深奧啊!

桔梗與升麻、柴胡一樣,都具有升舉的作用,但升麻、柴胡在六味地黃丸中也不能起到升舉的作用。那麼,桔梗不能引導藥物上升,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這可以比類來看待。

有人問:桔梗能散發邪氣,卻不損耗正氣,為什麼還要戒多用呢?我說:桔梗也有多用而成功的例子。比如少陰風邪導致的咽喉疼痛,像被撕裂一樣的,多用桔梗可以迅速散邪。這說明邪在上部時,可以多用桔梗;如果邪在下部,就不宜多用。

有人問:《古今錄驗方》中記載桔梗能治療中蠱毒,導致下血像雞肝片一樣,服用一小勺,七天三次就能治好,是真的嗎?我回答說:這誤解了治療蠱毒的靈方,只是記錄了引導藥性的藥而已。中蠱毒必須要消毒,下血必須要止血生血,這是必然的道理。桔梗既不是消毒的藥,也不是生血的藥,怎麼能治療蠱毒和止血呢?當時必定有神奇的藥丸,用酒調和,再用桔梗湯送服才能奏效,但被誤傳為桔梗的功效,《古今錄驗方》就這樣記載下來了。

有人問:你說桔梗不能多用,但又說有時可以多用,為什麼說法互相矛盾呢?我說:邪在上部時適合多用,邪在下部時適合少用,我之前已經分辨清楚了,並沒有矛盾。雖然如此,用藥貴在得宜,關鍵在於臨證時斟酌。有時邪在上部,多用桔梗反而會加重病情;有時邪在下部,少用桔梗反而會更危險。因為邪有虛實之分,而桔梗用量不能一概而論,因此實邪可以用桔梗,而虛邪絕對不能用桔梗。

(注:寒邪是實邪,熱邪是虛邪,這一點也必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