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五(羽集)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羽集) (5)

1. 陽起石

陽起石最難得真,必得真者,依法配合方驗,非雲母石之根也。明透者佳。味甘,氣平,有毒。入命門。治腎氣乏絕,陰痿不舉,破血瘕積凝腹痛,去陰囊濕癢,驅子宮冷寒。此物雖溫補命門,而制之不得法,反能動燥,受害無窮。金石之藥,所以不及草木之味。然亦有時不可不服金石藥者,乃陰寒無火之人,又加天厭之客也。

白話文:

陽起石是最難得的真品,一定要得到真的陽起石,才能按照方法配藥使用,它不是雲母石的根。晶瑩透亮的陽起石較好。味道甘甜,性平,有毒。歸入腎經。用來治療腎氣衰竭,陽痿不舉,破血化瘀,治療腹痛,消除陰囊濕癢,驅走子宮寒氣。雖然這種藥物可以溫補腎臟,但如果使用方法不當,反而會引起燥熱,造成無盡的傷害。金石類的藥物,不及草木類的藥物。但是有時候也不得不服用金石類的藥物,也就是針對那些陰寒內虛、又有外邪入侵的人。

天厭之客,為天所厭絕。吾人行醫,必欲使其陽道修偉,不幾受逆天之愆乎。不知醫道之大,實能參贊天地之窮。苟人心悔悟,上至格天,而竟無法以挽回,使其天厭終身,後嗣絕滅,亦失愛育之至仁也。故吾注《本草》,不得不闡發陽起石之奇,蓋此物制之得宜,實可使天厭者重新再造,非草木之藥可比也。

白話文:

上天厭棄的人,是上天所憎惡的。我們行醫,必定要讓病人的陽氣壯大健康,這樣難道不就是違反了上天的意思嗎?不知道醫學之道博大精深,其實能夠幫助上天完成所有的事情。如果病人的心意悔悟,上天也會被感動,但是如果無法改變,讓病人一輩子被上天厭棄,後代絕跡,這也是有違愛護養育的仁慈之心的。所以我在《本草》中,不得不說明陽起石的神奇,因為這種藥物如果使用得當,確實可以讓上天厭棄的人重新開始,這不是一般的草藥所能比擬的。

其法用陽起石一兩,先用驢鞭肉汁煮三炷香取起,白炭火燒紅,即於驢鞭汁淬之七次,而陽起石可用矣。同驢肉汁入於人參、耆、朮、茯神、菟絲、龍骨、熟地、枸杞、山茱萸、杜仲、破故紙之中,自然重新長肉,改換筋膜,內陽既興,外陽亦出,必非從前細小之勢矣。倘舍驢鞭之汁煅煉陽起石,雖亦能取效,只可興平常之陽,不能興天厭之陽也,且口乾舌燥,亦所不免,非瘡瘍生,即消渴患矣。

白話文:

做法是使用一兩陽起石,先用驢鞭肉汁煮三炷香,取出後,將白炭燒紅,立即將陽起石於驢鞭汁中淬煉七次,即可使用。將陽起石和驢鞭汁與人參、耆、朮、茯神、菟絲、龍骨、熟地、枸杞、山茱萸、杜仲、破故紙一起放入,就能讓已經發育不良的部位重新長出肌肉,修復筋膜。內部的陽氣興起,外表的陽氣也會充沛,一定不再是之前細小的狀態了。如果不用驢鞭汁煅煉陽起石,雖然也能有效,但只能促進身體正常的陽氣,無法促進先天不足的陽氣。而且,還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不是產生瘡瘍,就是導致消渴症。

([批]遠公存心慈憫,且欲參贊化育,發明陽起石之奇,竟至改造天厭,再生子嗣,不顧及天譴乎。然而,天心隨人心為轉移,人心善,則天亦隨人心而變化,但人宜善承之,毋負遠公好善之懷也。)

白話文:

(註解)遠公醫師存著慈憫之心,而且想要幫助孕育生命,發揚陽起石的奇妙功效,竟然能夠改變上天的厭惡,再生下子嗣,難道他就不顧慮上天的責罰嗎?然而,上天的旨意是隨著人心而改變的,人心向善,那麼上天也會隨人心而改變,但人們應該善於承接善意,不要辜負遠公行善的心懷。

或問陽起石,但知其興陽,未聞其能改造天厭,先生之論自應奇絕,但未知曾有驗之否?曰:天有缺陷,煉石可以補天,豈人有缺陷,煉石獨不可以補人乎。其有驗有不驗者,因人有善不善也。陽起石之能改造天厭,又何必過疑哉。

白話文:

有人問陽起石,只知道它能壯陽,沒聽說過它能治癒天上的缺陷,先生的理論聽起來很新奇啊,但不知是否真的有實例證明?

我回答說:如果天上出現了缺陷,用煉製的石頭可以填補;難道人身上出現了缺陷,用煉製的石頭就不能填補了嗎?有些人治好病了,有些人沒有治好,這是因為人有善惡之分。陽起石能治癒天上的缺陷,為什麼還要懷疑它不能治癒人呢?

或問先生傷人死於貪生,戒丹砂之不可輕用,何於陽起石而表揚其奇,似乎有導淫之失矣。曰:吾尚論《本草》,功過不掩。丹砂實有過,予不敢隱。陽起石實有功,予亦不敢沒。至人之生死,人自取之,於余何譏焉。

白話文:

有人問先生,因貪生怕死而傷人性命,告誡丹砂不可隨便使用,為什麼對陽起石卻讚揚其奇特之效,這樣似乎有引導婬欲之過失。先生說:我在評論《本草》時,功過分明。丹砂確實有弊端,我不敢隱瞞。陽起石確實有效果,我也不敢抹殺。至於人的生死,是人自己造成的,與我有何相干,有何可諷刺的呢。

2. 禹餘糧

禹餘糧,味甘,氣寒,無毒。入脾、胃、大腸。療血閉瘕症,止赤白漏下,除寒熱煩滿、咳逆邪傷。經曰:重可去怯。禹餘糧之重,正鎮固之劑,可用之止滑也。但只可暫用以固脫,不可久服以延年。《本經》言耐老輕身,予不敢信。

白話文:

禹餘糧,味道甘涼,沒有毒性。能入脾、胃、大腸經。它可以治療血瘀導致的腫塊,止血止帶,消除因寒熱引起的煩躁和腹脹,以及咳嗽和噁心等邪氣侵害。

古書說:沉重的東西能消除膽怯。禹餘糧的沉重正是鎮靜安神的良藥,可以用於止瀉。但是隻能暫時使用它來固脫,不能長期服用以延年益壽。《本草經》中說它能延緩衰老,減輕體重,我不太相信。

或問禹餘糧,傳大禹治水之時,棄糧于山中,乃成此物,故凶荒之時,可掘而服食以救飢,果有之乎?曰:此好事者之言也。禹餘糧乃山中之土,異於凡土則有之,豈能療飢以活命。夫饑饉之民,腸胃未有不虛弱者也。用禹餘糧之重物以充飢,非充飢也。正所以速之死耳。呂仙曰:遠公注《本草》,憫禹餘糧之不可救荒,請命於我。

白話文:

有人問禹餘糧,傳說大禹治水時,把糧食丟棄在山中,就變成了這種東西,所以荒年時,可以挖出來吃來救濟飢荒,真的有這種東西嗎?回答:這是喜歡杜撰的人說的話。禹餘糧其實是山中的泥土,與普通泥土不同的是,它是一種比較硬的泥土,難道能靠它來療飢,保命嗎?饑荒中的人們,他們的腸胃沒有不虛弱的。用很重的禹餘糧來充飢,非但不會充飢,反而會加速死亡。呂仙說:遠公註解《本草》,憐憫禹餘糧不能救濟荒災,向我乞求解除它的厄運。

我嘉遠公善心之無窮也,傳一法以救飢。遇凶荒之年,朝東方日出時,心中註定於太陽,不必朝對太陽也,用口開吸太陽之氣,自覺為我吞入,嚥下腹中一口,口中漱津一口,咽送腹中,如此七次,不必再咽。但飲滾水、食青草,再不死矣。此救飢之妙法也,特志之。

白話文:

我非常讚賞嘉遠公的善心,他傳授了一個救濟飢荒的方法。

在荒年時,在太陽升起時面向東方。不需要直接面對太陽,用嘴巴吸入太陽的精氣,感覺自己將氣吞入腹中,連續吞七次即可。不要再吞。

只需要喝滾水、吃青草,就可以保住性命。這是救濟飢荒的妙法,特此記錄下來。

3. 石膏

石膏,味辛、甘,氣大寒,體重而沉降也。陰中之陽,無毒。生用為佳,火煅不靈。入肺、胃、三焦。能出汗解肌,上理頭痛,緩脾止渴。風邪傷陽,寒邪傷陰,皆能解肌表而愈。胃熱多食,胃熱不食,唯瀉胃火而痊。祛痰火之積,止胃脘之痛,發狂可安,譫語可定,乃降火之神劑,瀉熱之聖藥也。

白話文:

石膏,味道辛甘,性大寒,質地沉重且下沉。它是陰中之陽,沒有毒性。生用效果最佳,火煅後藥效不佳。歸入肺、胃、三焦經。具有發汗解表、緩解頭痛、清脾止渴的功效。風邪傷陽、寒邪傷陰,都能解表而癒。胃熱多食、胃熱不食,只要瀉去胃火就能痊癒。化解痰火積聚、止胃脘疼痛、能安神定狂。是瀉火的神奇藥物,清熱的聖品。

仲景張夫子以白虎名之,明示人以不可輕用,而非教人之不用也。乃世人畏之真如白虎,竟至不敢一用,又何以逢死症而重生,遇危症而重安哉。夫石膏降火,乃降胃火,而非降臟火也;石膏瀉熱,乃瀉真熱,而非瀉假熱也。辨其胃火真熱,用石膏自必無差。而胃火初起之時,口必作渴,呼水飲之必少快,其汗必如雨,舌必大峭,雖飲水而口必燥,眼必紅,神必不安。如見此等之症,確是胃火而非臟火,即可用石膏而不必顧忌。

白話文:

仲景張仲景用「白虎」為藥方名稱,是為了明確告訴大家這是一個不應輕易使用的藥方,而不是告誡大家不要使用。但是,現在的人對「白虎」卻像害怕真老虎一樣,到了不敢使用的地步,這樣怎麼能治療危重病症,讓人起死回生、逢凶化吉呢?石膏可以降火,這是降胃火,而不是降臟火;石膏可以瀉熱,這是瀉真熱,而不是瀉假熱。只要分辨清楚是胃火真熱,使用石膏必定有效。而且,胃火剛發作的時候,病人一定會口渴,喝水只能解渴於一時;出汗必定如雨;舌頭必定又大又硬;即使喝了水,嘴巴還是會乾;眼睛必定發紅;精神必定不安。如果看到出現這些症狀,確定是胃火而不是臟火,就可以使用石膏,不必顧慮太多。

而真熱者,舌必生刺,即不生刺,舌苔必黃而有裂紋,大渴呼飲,飲水至十餘碗而不足,輕則譫語,大則罵詈,見水而入,棄衣而走,登高而呼,發狂不知人,此真熱也,即可用石膏大劑灌之,不必疑慮。倘或口雖渴而不甚,與之水而不飲,言語雖胡亂而不罵詈,身雖熱而不躁動,上身雖畏熱而下身甚寒,皆假熱之症,即不可輕用石膏矣。以此辨火熱,萬不至殺人,奚必畏之如虎,看其死而不救也。

蓋石膏實救死之藥,因看症不清,遂至用藥有誤,救死之藥反變為傷生之藥矣。今既辨之明,自必用之確也。

白話文:

真正的熱證,舌頭上必定長刺,即使沒有長刺,舌苔也一定發黃且有裂紋。患者會非常口渴,喝水超過十幾碗都不夠。輕者會胡言亂語,重者會罵人、罵髒話。看到水就跳進去,把衣服脫光就跑。爬到高處大喊大叫,發狂失去理智。這些都是真正的熱證,可以使用石膏大量灌服,不用有任何顧慮。

如果只是口渴但不太嚴重,給他水也不喝。說話雖然胡亂,但沒有罵髒話。身體雖然發熱,但沒有躁動不安。上半身怕熱,但下半身很冷。這些都是假熱的症狀,就不能隨便使用石膏了。根據這些症狀辨別火熱,就不會錯判而殺人。何必像害怕老虎一樣害怕熱證,眼睜睜看著患者死去而不救呢?

或問用石膏以治真正胃火,單用石膏可矣,何以張仲景先生必加入人參、麥冬者乎?曰:胃火之盛者,胃土之衰也。瀉胃火,未有不傷胃土者也。傷胃土,必傷胃氣矣。加人參於石膏湯中,非助胃火,乃顧胃土也。胃土不傷,則胃氣不喪,似乎可不顧肺氣矣。然而胃火升騰,必傷肺金,用人參以顧胃,而不用麥冬以養肺,則胃子必救肺金之母,以泄胃氣,則胃氣仍損,雖用人參,猶之無用也。([批]顧胃土,顧肺金,闡義實精。

白話文:

有人問用石膏治療真正的胃火,僅用石膏就夠了,為什麼張仲景先生一定要加入人參、麥冬呢?

回答:胃火旺盛的人,胃氣虛弱。瀉去胃火,不可避免會損傷胃氣。損傷胃氣,必定損傷胃土(脾)。在石膏湯中加入人參,並不是為了助長胃火,而是為了保護胃土。胃土不傷,則胃氣不損,似乎可以不用顧及肺氣了。

然而,胃火上炎,必定會損傷肺金(肺)。只用人參保護胃,而不使用麥冬滋養肺,胃氣必定會犧牲肺金,來泄掉胃火,那麼胃氣仍然會受損,即使使用了人參,也無濟於事。

(批註:保護胃土,保護肺金,闡述得非常精闢。

)故又加麥冬,同人參並用,以助石膏之瀉火,火瀉而肺金有養,不耗氣於胃土,則胃氣更加有養。此所以既用石膏,而又加人參,既用人參,而又加麥冬也。

白話文:

此外,再加入麥冬,配合人參一起使用,可以幫助石膏清熱。熱氣消散後,肺部的金氣就能得到滋養,不會消耗脾胃中的氣,這樣脾胃之氣反而更得到滋養。這就是既用石膏,又加人參和麥冬的原因。

或問石膏瀉胃火,又加知母以瀉腎火,何為耶?蓋胃火太盛,爍干腎水。用石膏以瀉胃火者,實所以救腎水也。然而,胃火既爍腎水,腎水若干,相火必然助胃火以升騰矣,胃火得相火而益烈。單瀉胃火,而相火不退,則胃火有源,未易撲滅,愈加其焰矣。瀉胃火,而即瀉相火,則胃火失黨,其火易散,大雨滂沱,而龍雷不興,其炎熱之威自然速解。此所以用石膏以瀉胃中之火者,必用知母以瀉腎中之火也。

([批]瀉腎火,正所以瀉胃火,妙論出奇。)

白話文:

有人問:「石膏可以瀉胃火,再加知母來瀉腎火,這是什麼道理呢?」

回答是因為如果胃火太旺,就會灼傷腎水。用石膏來瀉胃火,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腎水。但胃火一旦灼傷腎水,腎水就會減少,相火(命門之火)就會幫助胃火向上升騰。胃火得到相火的助長,更加熾烈。如果只瀉胃火而不瀉相火,那麼胃火還有來源,不容易撲滅,反而會愈演愈烈。而如果同時瀉胃火和相火,那麼胃火就會失去外援,更容易撲滅。就像大雨傾盆,龍雷也會消失,炎熱自然就會迅速減退。因此,用石膏瀉胃火,一定要用知母來瀉腎火。

或疑石膏既瀉胃火,又用知母以瀉腎火,用麥冬以安肺火,宜乎火之速退而熱之盡解矣,何以用白虎湯往往有更甚者?曰:嗟乎。此又非白虎湯之故,乃不善用白虎湯之故也。火勢不同,有燎原之火,有燃燒之火。燃燒之火,其勢已衰;燎原之火,其勢正熾。以救燃燒者救燎原,勢必愈為撲滅,而愈增其光焰矣。

白話文:

有人認為石膏可以瀉胃火,另外再用知母瀉腎火,用麥冬安肺火,那麼火氣應該很快退去,熱也應該完全消除,為什麼用白虎湯卻常常有病情加重的現象?

我說:唉,這並不是因為白虎湯的緣故,而是因為不會正確使用白虎湯的緣故。火勢有不同的類型,有像燎原之火那樣的,也有像燃燒之火那樣的。燃燒之火勢頭已經衰落;燎原之火勢頭正旺盛。用滅燃燒之火的方法來滅燎原之火,勢必會撲滅得更加厲害,而且火勢會更加旺盛。

人身之胃火亦不同,有輕有重。輕者,如燃燒之火,少用白虎湯,即可解其熱;重者,如燎原之火,非多用白虎湯,不足以滅其氛。倘以治輕者治重,安得不添其火勢之焰天乎,非變為亡陽,即變為發狂矣。

白話文:

人體的胃火也不相同,有輕有重。輕微的胃火,就像燃燒的火苗,稍微用一點白虎湯,就能去除火熱;嚴重的胃火,就像燎原大火,如果不大量使用白虎湯,不足以撲滅火勢。如果用治療輕微胃火的方法來治療嚴重的胃火,怎麼能不添柴加火呢?這樣就會轉化為陽氣大傷,或者發瘋。

或疑石膏比為白虎,明是殺人之物,教人慎用之宜也。今又云火重者,非多用石膏不可,吾恐又啟天下輕用石膏之禍,未必非救人而反害人也。曰:嗟乎。論症不可不全,論藥不可不備,天下有此症候,即宜論此治法。烏可因石膏之猛,避其殺人之威,而不彰其生人之益乎。

白話文:

有的人認為石膏就像白虎一樣,明顯是殺人利器,因此需要謹慎使用。但現在又說火熱證嚴重時,非得大量使用石膏不可,我擔心這樣會再次引發天下人輕易使用石膏的禍端,這恐怕不是救人反而害人嗎?

我說道:唉,討論病情不能不全面,討論藥物不能不備齊。天下有這樣的症狀,就應該討論這樣的治療方法。怎麼能夠因為石膏的強烈藥性,就迴避它殺人的威脅,而不能宣揚它救人的益處呢?

石膏實有功過,總在看症之分明,不在石膏之多寡。若看症之誤,多用固殺人,而少用亦未嘗不殺人。若看症之確,少用固救人。而多用亦未嘗不救人。然則人亦辨症可也,何必忌用石膏哉。

白話文:

石膏本身有優缺點,關鍵在於病症的診斷準確與否,不在於石膏用量的多少。如果診斷錯誤,無論是多用還是少用石膏,都可能導致死亡。如果診斷正確,即使是少用石膏也能救人;而適當多用石膏也有救人的可能。因此,只要醫生能準確辨症,就不必忌諱使用石膏。

或又疑石膏可多用以救人之生,先生不宜從前之過慮矣,畢竟石膏宜少用而不宜多用也。曰:石膏原不宜多用。石膏大寒,戒多用者,乃論其常;胃火大旺,戒少用者,乃論其變。存不可多用之心,庶不至輕投以喪命;存不宜少用之心,庶不至固執以亡軀。知不宜多用,而後可多用以出奇,庶幾變死為生,反危為安也。

白話文:

有人質疑石膏可以用來救人,先生不應該再有以前過度的擔憂了,畢竟石膏還是要少用,不能多用。

我說:石膏本來就不應該多用。石膏性寒,不建議多用,這是說它一般的情況;如果胃火旺盛,不建議少用,這是說它的變通。存著不可多用的謹慎之心,就不會輕易使用它而喪命;存著不宜少用的通融之心,就不會固執己見而讓病情惡化。知道不宜多用,才能在必要時多用它來化險為夷,扭轉乾坤,變死為生,反危為安。

或疑石膏瀉燎原之火,自宜多用以瀉火矣,然而過多又恐傷胃,若何而使胃不傷,火又即熄之為快乎?曰:燎原之火,即生於地上,胃中之火,即起於土中。以石膏而救其胃中之火,即如用水而救其燎原之火也。然而,燎原之火以水救之,而無傷於地;胃中之火以石膏救之,必有傷於土。

白話文:

有人擔心石膏會瀉掉全身的火,應該要多用來瀉火。但如果過量使用石膏,又恐怕會傷胃。那麼該如何才能既不傷胃,又迅速撲滅火呢?

古人說:燎原之火生於地上,胃中的火則起源於脾胃。用石膏來救胃中之火,就像用水來救燎原之火一樣。但是,救燎原之火時,用水不會傷到土地;救胃中之火時,用石膏必然會傷到脾胃。

蓋土即胃土也,胃土非火不能生,奈何反用水以滅之乎?然而胃火之盛,非胃中之真火盛,乃胃中之邪火盛也。邪火,非水不可滅,故不得已大用石膏,以瀉其一時之火也。又胃火之盛,乃胃土之衰也,胃火既盛,而胃土愈衰,胃土既衰,復用寒涼以瀉火,火衰而胃土更衰矣。故瀉火之中,即宜補土之為急,倘徒瀉其火,未有不土崩者矣。

白話文:

胃臟就好比土,土需要溫暖才能生長,為什麼要用水來撲滅它呢?不過,胃火旺盛並不是胃裡真正的火旺盛,而是胃裡邪火旺盛。邪火,用寒涼方法無法滅掉,所以不得不大量使用石膏,暫時瀉掉它。另外,胃火旺盛是因為胃氣虛弱,胃火越旺,胃氣就越虛弱,胃氣越虛弱,再用寒涼藥物瀉火,火雖然減弱了,但胃氣也會更虛弱。因此,在瀉火的時候,也應該急著補胃氣。如果只顧著瀉火,沒有不導致胃氣崩塌的。

治法宜人參同用於石膏之中,大約用石膏十之七者,人參用十之三,相濟而相施。火既易熄,而胃土又不傷,斷無有亡陽之禍者也。([批]用石膏以瀉火,即用人參以救土,實妙論妙法也。)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適宜將人參與石膏一起使用。比例大約是石膏佔七成,人參佔三成。兩者互相協調、發揮作用。這樣,既能清除火熱,又不傷及胃氣,避免出現損傷陽氣的危害。(批註:用石膏瀉火,用人參益土,真是妙論妙法。)

或疑石膏瀉胃火,有用至一兩,而仍不解,几几有發狂之變,又將何藥以解之乎?曰:舍石膏,再無別法也。夫發狂之病,此胃火熱極,不可以常法治者也,必須用石膏至二三兩,加人參亦必二三兩。又不可拘於前說,用石膏十之七,而人參用十之三也。([批]知常知變,才見起死回生手段。

白話文:

也有人懷疑石膏可以清瀉胃中的熱火,雖用了一兩的劑量,卻仍不見效,病人出現近乎發狂的症狀,這時候該用什麼藥方來解決呢?答案是:除了石膏,別無他法。出現發狂的病症,是胃火過於熾熱,不能按照一般的法則治療,必須使用兩到三兩的石膏,再加入兩到三兩的人參。也不能拘泥於先前的說法,將石膏的用量定為七分,而將人參的用量定為三分。(評註:懂得靈活應變,才能看見起死回生的絕妙手法。)

)蓋火盛之極者,土衰之極也,不用人參以補元氣,而唯用石膏以救其火炎,未有不敗者也。此等之病,必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水而入,大罵大叫,神欲外越,此呼吸存亡之秋,不得不以變法治之。倘服前藥而少安,便有生機,否則,雖多用石膏、人參,亦何以救之哉。

白話文:

當火氣旺盛到極致時,其實是土氣衰弱到極致的表現。此時,不應該使用人參來補充元氣,而應該只用石膏來滅火。如果不這樣做,沒有不失敗的。這種病症的患者,通常會登上高處高歌,脫掉衣服奔跑,看到水就跳進去,大罵大叫,精神恍惚。這是呼吸危急存亡的時刻,不得不採取急救措施。如果服用前面提到的藥物稍微得到緩解,就說明還有生機。否則,即使大量使用石膏、人參,也無濟於事。

或疑發狂之病,往往有少用石膏,多用人參而愈者,又是何故?曰:發狂有虛火、邪火之不同。邪火之發狂,必須多用石膏、人參,以挽回於俄頃。虛火之發狂,又宜專用人參,以定亂於須臾。豈特石膏必宜少用,且斷斷不可共用也。苟虛實、邪正之不明,而用藥一錯,未有不下喉即殺人者。

白話文:

虛實和邪氣正氣之間的差別,如何辨別呢?如果無法捨棄檢查舌頭的方法,而去另尋辨證的方法。正氣虛弱而發瘋的人,神志混亂,舌頭必定滋潤細嫩;邪氣實盛而發瘋的人,神志興奮,舌頭必定紅黃,而且乾裂到開裂生紋。用這種方法來辨證,又怎麼會出錯呢? 而虛實、邪正,何以辨之,要不能捨驗舌之法,而另求辨症也。正虛而發狂者神亂,而舌必潤滑;邪實而發狂者神越,而舌必紅黃,且燥極而開裂紋也。以此辨症,又何誤乎。

或疑石膏定狂,定胃中之火也,何以即能定心中之狂乎?不知心中之狂,乃起於胃中之火也。救胃火,正所以救心狂也。夫心乃火臟,胃火宜非所畏。乃胃火熱而心發狂者,如本是同舟之人,一時劫奪,變出非常。苟不誅討,則心宮何安乎,此救狂必瀉火也。

白話文:

有些人質疑用石膏治療狂躁症,認為它只能治療胃部熱火,怎麼治療得了心中的狂躁?殊不知心中的狂躁,是由於胃部熱火造成的。治療胃部熱火,正是治療心狂的根本之道。

心臟是火臟,按理說不應該怕胃部熱火,但因為胃部熱火太盛,就會導致心臟發狂,就像原本同舟共濟的人,突然被劫持,轉眼變得面目全非。如果不清除胃火,心臟怎麼能安寧?所以治療狂躁症,必須通過瀉除胃火。

或疑寒涼之藥多能殺人者,無過石膏,即黃柏、知母,亦不同其類。屏黃柏、知母而不棄石膏,何也?曰:石膏,乃救死之藥也。胃火熱極,非石膏不能降。胃火不降,必變發狂而死矣,用石膏救之,死症立變為生。彼用石膏而殺人者,非胃火而妄用之也。夫人身之火,最烈者,胃火與腎火也。

白話文:

有人懷疑石膏等中藥的寒涼性質會殺人,卻沒有比石膏更甚的了。黃柏、知母等藥物也屬於寒涼藥,但為什麼要捨棄黃柏和知母,卻保留石膏呢?

因為石膏是救命的藥物。當胃火旺盛到極點時,非石膏不能降伏。若胃火不降,必定發狂而死。使用石膏救治,能立即使瀕死的症狀轉為生機。那些用石膏殺人的人,並不是胃火旺盛卻誤用的。

人體中最猛烈的火,莫過於胃火和腎火了。

胃火宜瀉,而腎火宜補。不用石膏以瀉胃火,而反用石膏以瀉腎火,安得而不殺人乎。但腎火與胃火補瀉之不同,乃宜補而用瀉,亦因黃柏、知母降腎火之說而誤之也。寒涼之藥,未嘗不生人,彼誤用之而殺人,與石膏何過乎。

白話文:

胃火適合瀉下,而腎火適合補益。不使用石膏瀉胃火,反而用石膏瀉腎火,怎麼能不殺人呢?只是腎火和胃火在補瀉上的不同,應當補益反而使用瀉下,也是因為黃柏、知母能夠瀉腎火這說法而誤認了。寒涼的藥物,從未聽過不能救人的,錯誤使用而殺人,與石膏又有什麼過錯呢?

或又疑屏黃柏、知母之並用,是知母不可助寒涼以殺人矣,先生偏稱知母助石膏能生人,抑又何也?曰:胃火之盛,原宜直降胃火,用石膏,不宜再用知母。然而胃火之所以盛,由於腎水之衰,水虛而不能制火也。胃火既盛,勢必爍干腎水,水盡而火勢焰天,人即立亡矣。用石膏以瀉胃火者,正所以急救腎水也。

白話文:

有人質疑黃柏和知母一起使用,認為知母不能幫助寒涼,會傷人。而您卻說知母助石膏能救人,這是為什麼?

我認為,胃火過旺,本來就應該直接瀉胃火,用石膏就可以了,不適合再用知母。但是,胃火過旺是由於腎水虛弱,水不足以制火造成的。胃火過旺,必定會耗盡腎水,水乾了,火勢就會沖天大,人就會立刻死亡。使用石膏瀉胃火,正是為了緊急搶救腎水。

但徒救腎水,而腎火增熱,勢必胃火仍旺,而不遽熄。故又用知母,以暫退其腎中之火,則胃火無黨,庶幾易於撲滅也。此石膏必用知母之相助,乃一時權宜之計,而非永久之圖也。

白話文:

然而,如果只救治腎水,而腎火卻增長,那麼胃火必定仍然旺盛,難以熄滅。所以又使用知母,暫時退去腎中的火氣,那麼胃火就沒有同盟,這樣較容易撲滅。石膏必須要有知母的輔助,這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而不是長久的辦法。

或問石膏能瀉胃火,胃火既瀉,何必又用知母?先生偏譽知母助石膏之有功,似亦偏說也。曰:石膏瀉胃火以救腎水,不能瀉胃火以瀉腎火也。胃為腎之關門,胃火息而腎火猶盛,是關門路平烽熄,而內火焚燒,豈是安寧之象。故瀉胃火,即宜瀉腎火也,瀉腎火,非知母不可,尤妙知母不唯止瀉腎火,且能瀉胃火,所以同石膏用之,則彼此同心,顧腎即能顧胃,不比黃柏專瀉腎而不瀉胃也。

白話文:

有人問石膏可以清除胃中熱火,既然胃火已除,何必再使用知母?先生特別推崇知母有助於石膏發揮效用,這似乎有些偏頗。

我認為:石膏清除胃火是為了保護腎水,而不是清除腎火。胃是腎的關卡,胃火平息而腎火仍然旺盛,這就像關卡平息烽火,但體內火勢仍在燃燒,這絕不是安寧的景象。因此,在清除胃火時,也應該清除腎火,而清除腎火,非知母不可。

知母的妙處不僅在於可以清除腎火,還能同時清除胃火。因此,與石膏一同使用時,它們相輔相成,顧及腎臟也能顧及胃,這不同於黃柏專門清除腎火而不會清除胃火。

或問白虎湯發明真無微不晰,而石膏用之於大、小青龍湯中,尚未議及,豈白虎能殺人,而青龍否乎?曰:龍性難馴,用之不當,其殺人同於白虎。夫同一石膏也,何以分稱龍、虎,亦在人用之何如耳。用之於熱散之中,則名青龍;用之於寒散之中,則名白虎。石膏大涼,用於熱之內,則能解熱,而不畏其涼;用於寒之內,過於大涼,雖能退熱,而常生其變。似乎白虎之湯,猛於青龍也。

白話文:

有人反問白虎湯的記載清晰無疑,可是沒有提及石膏在大小青龍湯中的用法。難道白虎湯會害人,而青龍湯不會嗎?

回答:龍的個性難以馴服,使用不當的話,其殺傷力與白虎相當。同一個石膏,為何被稱為龍或虎,取決於使用者的做法。如果用在熱症的藥方中,就稱為青龍;如果用在寒症的藥方中,就稱為白虎。石膏性大寒,用於熱症內部,可以解熱而不用擔心其寒性;如果用於寒症內部,寒性過大,即使能退熱,也容易造成後遺症。所以看起來白虎湯的藥性比青龍猛烈。

然而,邪在胃,非白虎不可解熱;邪未入胃而將入於胃,非青龍不可解熱也。惟是石膏得桂枝、麻黃,勢善升騰,用之青龍湯中,只可少而不可多,有異於白虎湯中,石膏可以重加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在胃中,非用白虎湯不能退熱;病邪未進入胃中但即將進入,非用青龍湯不能退熱。只是石膏配合桂枝、麻黃,藥性容易升發,用於青龍湯中,用量只能少而不能多。這與用於白虎湯中,石膏用量可以重加的情況不同。

或問青龍湯有大、小之名,分在石膏之多寡乎?曰:石膏不可多用,不獨小青龍湯也。小青龍之別於大青龍者,以方中用芍藥也。龍性雖難馴,得芍藥之酸收,則石膏不能升騰矣,蓋芍藥所以制石膏也。譬如小龍初長頭角,惟恐傷人,畏首畏尾,故以小名之。世人但知石膏之猛,誰知加入芍藥,則石膏正無足忌乎。

惟小青龍之用石膏,不得其宜,亦有禍害,但不若大青龍無制之橫耳。

白話文:

有人問青龍湯有「大」和「小」的區別,是根據石膏的用量嗎?

解答:石膏不宜多用,不只是在小青龍湯中。小青龍湯與大青龍湯的區別,在於方劑中使用芍藥。龍的性情難以馴服,但加入芍藥的酸性和收斂作用,就能讓石膏無法升騰。因此,芍藥是用來制約石膏的。

比喻就像一條剛長出頭角的小龍,恐怕會傷人,所以畏首畏尾,因此稱為「小青龍」。世人都知道石膏的霸道,卻不清楚加入芍藥後,石膏的副作用就不用再擔心了。

又問大青龍既然過橫,何不加入芍藥乎?曰:此又不可也。邪在榮衛之間,將趨入於陽明,非大青龍之急用,斷不能行雨以散熱。若加入芍藥之酸收,則風雲不能際會,未免收斂有餘,而優渥不足。此仲景夫子特製大青龍湯,雨以沛之,毋單尚涼風之習習也。

白話文:

有人問,既然大青龍湯有驅邪之力,為什麼不加入芍藥呢?

回答說:這不行。邪氣在氣血(榮衛)之間,正要進入陽明經,這不是大青龍湯的急症應用,不能發揮散熱的作用。如果加入芍藥的酸澀收斂之性,就會影響風雲交會,收斂有餘而發散不足。這是仲景先生特別製定大青龍湯的目的,用大雨來滋潤,而不只注重涼風的微微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