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二(商集) (25)
卷之二(商集) (25)
1. 川芎
或疑川芎生血,而不生氣,予獨以為不然。蓋川芎亦生氣之藥,但長於生血,而短於生氣耳。世人見其生血有餘,而補氣不足,又見《神農本草》言其是補血之藥,遂信川芎止補血,而不生氣,絕無有用補氣之中。豈特無有用之於補氣,且言耗氣而相戒。此川芎生氣之功,數千年未彰矣,誰則知川芎之能生氣乎。
然而川芎生氣,實不能自生也,必須佐參、術以建功,輔耆、歸以奏效,不可嫌其散氣而不用之也。
或疑川芎生氣,終是創談,仍藉參、朮、耆、歸之力,未聞其自能生氣也。曰:用川芎,欲其自生氣也,固力所甚難。用川芎,欲其同生氣也,又勢所甚易。蓋川芎得參、朮、耆、歸,往往生氣於須臾,生血於眉睫,世人以為是參、朮、耆、歸之功也。然何以古人不用他藥以佐參、朮、耆、歸,而必用川芎以佐之,不可以悟生氣之說哉。
或疑川芎用之於佛手散中,多獲奇功,離當歸用之,往往僨事,豈川芎與當歸,性味之相宜耶?夫當歸性動,而川芎亦動,動與動相合,必有同心之好,毋怪其相得益彰也。然而兩動相合,反不全動,故不走血,而反生血耳。
或問川芎性散而能補,是補在於散也。補在散,則補非大補,而散為大散矣。不知散中有補,則散非全散。用之於胎產最宜者,蓋產後最宜補,又慮過補則血反不散,轉不得補之益矣。川芎於散中能補,既無瘀血之憂,又有生血之益,妙不在補而在散也。([批]川芎之補在散,未經人道。)
白話文:
有些人懷疑川芎只生血不生氣,但我認為不然。川芎確實能生氣,只是它生血的能力強於生氣的能力。世人見其補血效果明顯,而補氣效果不顯著,又因為《神農本草經》記載它是補血藥,便認為川芎只能補血,不能生氣,甚至認為它會耗氣而加以戒慎。因此,川芎生氣的功效數千年來都不被重視,很少有人知道川芎也能生氣。
然而,川芎生氣並非單獨就能做到,必須配合人參、白朮來發揮功效,輔以黃耆、當歸才能見效,不能因為它有散氣的特性就不用它。
有些人質疑川芎生氣只是空談,仍然需要依賴人參、白朮、黃耆、當歸的力量,從未見過它單獨生氣。我說:要川芎單獨生氣確實很難,但要它與其他藥材一起生氣則很容易。川芎配合人參、白朮、黃耆、當歸,往往能很快生氣、生血,世人卻只認為這是人參、白朮、黃耆、當歸的功效。但是,古人為何不用其他藥物輔助人參、白朮、黃耆、當歸,而偏偏要用川芎呢?難道不能從中體會到川芎生氣的道理嗎?
有人質疑川芎用在佛手散中效果很好,但離開當歸單獨使用則往往失敗,難道川芎和當歸的性味不相宜嗎?其實當歸性味溫熱而川芎也是溫熱,兩種溫熱的藥物相合,必然會互相促進功效。但是,兩種溫熱的藥物相合,反而不會過於溫熱,所以不會導致血行過速,反而能生血。
有人問川芎性味辛散卻能補血,這是因為它的補益作用來自於它的散行作用。補益來自於散行,所以它的補益作用並非很強,而它的散行作用則很強。但是,散行之中也包含補益,所以它的散行作用也並非完全的散行。用於產後調理最為合適,因為產後需要補益,但又擔心過度補益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反而得不償失。川芎在散行中能補益,既能避免瘀血的產生,又能生血,其妙處不在於補益而在於散行。(批註:川芎的補益來自於散行,這一點還沒有被充分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