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二(商集) (9)
卷之二(商集) (9)
1. 山藥
山藥,味甘,氣溫平,無毒。入手足太陰二臟,亦能入脾、胃。治諸虛百損,益氣力,開心竅,益知慧,尤善止夢遺,健脾開胃,止瀉生精。山藥可君可臣,用之無不宜者也,多用受益,少用亦受益,古今頗無異議,而余獨有微辭者,以其過於健脾也。夫人苦脾之不健,健脾,則大腸必堅牢,胃氣必強旺而善飯,何故獨取而貶之?不知脾胃之氣太弱,必須用山藥以健之,脾胃之氣太旺,而亦用山藥,則過於強旺,反能動火。世人往往有胸腹飽悶,服山藥而更甚者,正助脾胃之旺也。
人不知是山藥之過,而歸咎於他藥,此皆不明藥性之理也。蓋山藥入心,引脾胃之邪,亦易入心。山藥補虛,而亦能補實,所以能添飽悶也。因世人皆信山藥有功而無過,特為指出,非貶山藥也。山藥舍此之外,別無可議矣。
或問山藥乃補陰精之物,而吾子謂是健脾胃之品,何子之好異也?曰:山藥益人無窮,損人絕少。余談《本草》,欲使其功過各不掩也。山藥有功而無過。言其能助脾胃之火者,是求過於功之中也。然而天下之人脾胃太旺者,千人中一、二,不可執動火之說,概疑於脾胃之未旺者,而亦慎用之也,脾胃未旺,則腎氣必衰,健脾胃正所以補陰精也。予道其常,何好異之有。
或問山藥補腎,仲景張公所以用之於六味地黃丸中也,然而山藥實能健脾開胃,意者六味丸非獨補腎之藥乎?曰:六味丸實直補腎水之藥也,山藥亦補腎水之藥,同群共濟何疑。然而,六味丸中之用山藥,意義全不在此。山藥,乃心、肝、脾、肺、腎無經不入之藥也。六味丸雖直補腎中之水,而腎水必分資於五臟,而五臟無相引之使,又何由分布其水,而使之無不潤乎。倘別用五臟佐使之品,方必雜而不純,故不若用山藥以補腎中之水,而又可遍通於五臟。
此仲景張夫子補一顧五,實有鬼神難測之機也。([批]山藥補水,而又通五臟,仲景公所以用之於六味丸中,自有此方,無此妙論。)
或問山藥入於六味丸中之義,予既已聞之,不識入於八味丸中,亦有說乎?曰:八味丸,由六味而加增者也,似乎知六味,即可知八味之義矣。誰知八味丸中之用山藥,又別有妙義乎。六味,補腎中之水。而八味,則補腎中之火也。補腎中之火者,補命門之相火也。夫身之相火有二:一在腎之中,一在心之外。
補腎中之相火,則心外之相火,必來相爭,相爭則必相亂,宜豫有以安之,勢必下補腎中之火,即當上補心下之火矣。然而既因腎寒而補其下,又顧心熱以補其上,毋論下不能溫其寒,而上且變為熱矣。用藥之雜,可勝嘆哉。
妙在用山藥於八味丸中,山藥入腎者十之七,入心者十之三,引桂、附之熱,多溫於腎中,少溫於心外,使心腎二火各有相得,而不致相爭,使腎之氣通於心,而心之氣通於腎,使脾胃之氣安然健運於不息,皆山藥接引之功也。仲景公豈漫然用之哉。([批]八味丸,補命門之火也,補命門之火,慮及心包之火必來相爭,用山藥解紛,使心腎相通、胃脾兩健,何論奇而理確如此,真仲景公入室之藥也。)
白話文:
山藥,味道甘甜,性情溫和,沒有毒性。它主要作用於手足太陰二經(肺經和脾經),也能進入脾胃。它能治療各種虛弱和損傷,增強體力,開啟心竅,增進智慧,尤其擅長止住遺精,健壯脾胃,止瀉,產生精液。山藥可以作為主要藥材,也可以作為輔助藥材,使用起來都很合適。多用它有益,少用也有益,古今都沒有什麼異議。但我個人有點不同看法,因為它太過於健脾了。
一般人苦惱於脾胃虛弱,健脾之後,大腸自然會變得堅實,胃氣也會強盛而能吃,為什麼獨獨要挑剔它,貶低它呢?要知道,如果脾胃之氣太弱,必須用山藥來健壯它;但如果脾胃之氣太旺盛,還用山藥,就會過於旺盛,反而容易生火。世上有些人胸腹飽脹悶痛,服用山藥後反而更嚴重,正是因為山藥助長了脾胃的旺盛。
人們不知道是山藥的錯,反而歸咎於其他藥物,這都是不明白藥理的表現。因為山藥進入心經,容易將脾胃的邪氣引到心經。山藥能補虛,也能補實,所以會造成飽悶感。因為世人都相信山藥有功而無過,我才特別指出來,並不是要貶低山藥。山藥除了這點之外,就沒有其他可以挑剔的地方了。
有人問,山藥是滋補陰精的藥物,你卻說它是健脾胃的藥物,你是不是喜歡標新立異?我說:山藥對人有數不盡的好處,而壞處卻很少。我談論《本草》,是想讓藥物的功勞和過失都不被掩蓋。說山藥能幫助脾胃生火,是從它的功勞中尋求不足之處。然而,天下間脾胃過於旺盛的人,千人中只有一兩個,不能因為有生火的說法,就懷疑脾胃不弱的人,也要謹慎使用。脾胃不強盛,腎氣必然衰弱,健壯脾胃正是為了滋補陰精。我只是闡述常理,有什麼標新立異的呢?
有人問,山藥能補腎,所以張仲景才將它用在六味地黃丸中,然而山藥明明是健脾開胃的藥,難道說六味丸不只是補腎的藥嗎?我說:六味丸確實是直接滋補腎水的藥,而山藥也是滋補腎水的藥,它們共同發揮作用,有什麼好懷疑的呢?然而,六味丸中使用山藥,意義完全不在於此。山藥是心、肝、脾、肺、腎五經都可作用的藥物。六味丸雖然直接補腎中的水,但腎水必然要分散到五臟,如果沒有引導的藥物,又怎麼能將水液分布到各個臟器,使其都能得到滋潤呢?如果另外用其他作用於五臟的藥物,藥方就會變得雜亂而不純粹,所以不如用山藥來補腎中的水,又可以遍通五臟。
這正是張仲景先生考慮到補一臟,同時顧及五臟的巧妙之處,實在是讓人難以測度的智慧。(註:山藥能補水,又能通五臟,張仲景先生將它用在六味丸中,是有這個方子,卻沒有這個精妙的理論。)
有人問,山藥在六味丸中的作用,我已經了解了,不知道在八味丸中,也有什麼說法嗎?我說:八味丸是由六味丸加味而來的,似乎了解六味丸,就可知道八味丸的道理了。誰知道八味丸中使用山藥,又有不同的奧妙呢。六味丸是滋補腎中的水,而八味丸則是滋補腎中的火。補腎中的火,其實是補命門的相火。人體的相火有兩種:一種在腎中,一種在心外。
補腎中的相火,心外的相火必然會來相爭,相爭就會產生混亂,應該事先做好安撫的準備。既然要補腎中的火,就應該同時補心下的火了。然而,一方面因為腎寒而補其下,另一方面又因為心熱而補其上,不論如何,下邊都不能得到溫養,而上面反而可能變得更熱了。用藥如此雜亂,實在讓人嘆息。
巧妙之處就在於在八味丸中使用山藥,山藥進入腎經的佔十分之七,進入心經的佔十分之三,它能引導桂枝和附子的熱性,大多溫養腎中,少部分溫養心外,使得心腎二火互相協調,而不致於產生爭鬥,使得腎氣能通達心臟,心氣能通達腎臟,讓脾胃之氣安穩地運轉不停,這都是山藥接引的功勞。仲景先生豈是隨便使用它呢?(註:八味丸是補命門之火的,因為要補命門之火,考慮到心包的火必然會來相爭,所以用山藥來調解紛爭,使得心腎相通,脾胃兩健,這種理論真是奇特而又正確,真是仲景先生深奧的用藥之法。)
有人懷疑山藥不宜多用,為何六味地黃丸可以長期服用而沒有害處呢?難道說山藥可以用在六味丸中多用,而用在其他藥中就要少用嗎?要知道山藥是可以多用的,沒有什麼禁忌。我之前說脾胃健康的人要忌用山藥,是擔心它會助長火氣而造成乾燥,而不是說山藥不可以多用。
有人懷疑山藥有黏滑的特性,怎麼會造成乾燥呢?我說:山藥能產生精液,自然不是助長乾燥的藥物。我說它會助長乾燥,是針對體內有火氣的人而言的,而不是針對體內沒有火氣的人。
有人問,山藥顏色是白色的,怎麼能使鬍鬚變黑?為什麼你把它當作使鬍鬚變黑的神藥呢?我說:山藥怎麼能使鬍鬚變黑呢?山藥進入腎經,尤其能通達任督二脈。任督二脈向上運行到嘴唇和臉頰,所以借用山藥,配合烏芝麻、黑豆、熟地黃、南燭、何首烏等藥物,引導這些藥的功效到達鬚髮,使之變黑,並非山藥本身有使鬍鬚變黑的能力。有人又問,山藥既然是引導的藥物,就不應該大量使用而作為主要的藥材了。要知道,山藥雖然不能直接使頭髮變黑,但它的性質和功效確實能大補腎水。
腎水不足的人,鬍鬚一定不能變黑,我之所以大量使用山藥,就是因為它能補足腎水,所以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