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凡例十六則

回本書目錄

凡例十六則

1. 凡例十六則

《本草》自神農以來,數經兵燹,又遭秦火,所傳書多散軼,魯魚亥豕,不能無誤,一字舛錯,動即殺人。鐸躬逢岐伯天師於燕市,得聞軒轅之道,而《本草》一書,尤殷質詢,凡有所誤,盡行改正。

此書刪繁就簡,凡無關醫道者,概不入選,即或氣味峻烈,損多益少,與尋常細小之品,無大效驗者,亦皆屏棄。

本草善本,首遵《綱目》,其次則遜《經疏》。二書鐸研精有素,多有發明,非闢二公,實彰秘奧。

本草諸書,多首列出產、收採、修制等項,鐸概不登列者,以前人考覈精詳,無容再論;惟七方十劑之義尚多缺略,所以暢為闡揚,更作或問或疑附後,使醫理昭明,少為用藥之助。是書刪《神農》原本者十之三,採《名醫》增入者十之二,總欲救濟生人,非好為去取。氣運日遷,人多柔弱,古方不可治今病者,非言補劑也,乃言攻劑耳,故所登諸品,補多於攻。

《本草》非博通內典,遍覽儒書,不能融會貫通,以闡揚秘旨。鐸見聞未廣,而資性甚鈍,所讀經史,每善遺忘,記一遺萬之譏,實所未免,尤望當代名公之教鐸也。本草貴多議論發微,不尚方法矜異。鐸所以敘功效於前,發尚論於後,欲使天下後世,盡知草木之精深,人物金石之奧妙,庶不至動手用藥有錯。

此書多得之神助,異想奇思,命筆時有不自知其然而然之象,世有知心,自能深識,不敢誇詡也。鐸素學刀圭,頗欲闡揚醫典,邇年來,未遑尚論。甲子秋,遇純陽呂夫子於獨秀山,即商訂此書,輒蒙許可,後聞異人之教助,鐸不逮者,皆呂夫子賜也。

是書得於岐天師者十之五,得於長沙守仲景張夫子者十之二,得於扁鵲秦夫子者十之三。若鐸鄙見,十中無一焉。

鐸少喜浪遊,凡遇名山勝地,往往探奇不倦,登眺時,多逢異人,與之辯難刀圭,實能開蕩心胸,增益神智,苟有所得,必書笥中。每入深山,見琪花瑤草、異獸珍禽,與昆蟲介屬異於凡種者,必諮詢土人,考訂靡已。倘獲奇聞,必備志之,今罄登茲編。

行醫不讀《本草》,則陰陽未識,攻補茫然,一遇異症,何從用藥。況坊刻諸書,苦無善本,非多則略。鐸斟酌於二者之間,繁簡得宜,使讀者易於觀覽。

是書藥味無多,而義理詳盡,功過不掩,喜忌彰明,庶攻補可以兼施,寒熱可以各用。倘謂鐸多事,翻前人以出奇,或咎鐸無文,輕當世而鬥異,則鐸豈敢。

著書非居勝地,則識見不能開拓,鐸幸客舟中,目觀江濤洶湧,云巒層疊,助人壯懷,故得暢抒獨得,頗無格格之苦。然同心甚少,考訂未弘,終覺畫守一隅,不能兼談六合。

鐸晚年逢異人於燕市,傳書甚多,著述頗富,皆發明《靈》、《素》秘奧,絕不拾世音淺瀋,有利於疾病匪淺,惜家貧不能災梨,倘有救濟心殷,肯損資剞劂者,鐸當罄囊與之,斷不少吝,以負異人之託。

山陰陳士鐸遠公別號朱華子識

白話文:

這本書的編寫,是從神農氏以來,因為經歷多次戰亂和秦始皇焚書,導致許多醫藥典籍散失,文字也出現許多錯誤,就像「魯」字和「亥」字、「豕」字容易混淆一樣,一個字的錯誤就可能導致致命的後果。我(陳士鐸)有幸在燕地遇到岐伯天師,聽聞了軒轅黃帝的醫道,特別對《本草》這本書深入研究,凡是發現錯誤的地方,都盡力改正。

這本書刪除了繁雜的內容,凡是與醫學無關的,一概不收錄。即使是藥性過於猛烈、弊大於利的,以及藥效微弱、作用不大的普通藥材,也都捨棄不用。

參考本草書籍,我首先遵循《本草綱目》,其次則參考《本草經疏》。我對這兩本書研究深入,多有心得體會,並不是要反駁前人的觀點,而是要闡明其中更深奧的道理。

一般本草書籍多會先列出藥材的產地、採收、炮製等內容,我這裡沒有一一列出,因為前人已經考證得很詳細,不需要再重複論述。但對於「七方」、「十劑」的意義,卻多有遺漏,所以我會詳細闡述,並在後面附上一些疑問,使醫理更加明確,希望能對用藥有所幫助。這本書刪除了《神農本草經》中十分之三的內容,並採納《名醫別錄》中十分之二的內容,總的來說,都是為了救治百姓,並非為了標新立異。隨著氣候變化,人的體質多趨於柔弱,古代的藥方並不能完全治療現代的疾病,這裡說的並不是滋補的藥方,而是指攻伐的藥方。因此,我所收錄的藥材,滋補的藥物多於攻伐的藥物。

要通曉《本草》,必須博通佛典、遍覽儒家經典,才能融會貫通,闡明其中的奧義。我自己的見識不廣,資質也比較遲鈍,讀過的經史常常容易遺忘,犯下「記一忘萬」的錯誤,實在是難以避免,希望當代的名家能夠指教我。本草的重點在於多方討論、闡明細微之處,而不是標新立異、炫耀方法。所以我先敘述藥物的功效,再在後面發表自己的見解,是希望後世的人們都能夠了解草木的精華、金石的奧妙,不至於在用藥時犯錯。

這本書的編寫,很多時候像是得到了神明的幫助,靈感泉湧,下筆時常常不知不覺。世上有知己的人,自然能夠明白其中的深意,我不敢誇耀。我一直研究醫術,很想闡揚醫學經典,但近年來,一直沒有時間詳細論述。在甲子年秋天,我在獨秀山遇到了純陽真人呂洞賓,就和他商議編寫這本書,並得到了他的許可。後來,又得到奇人的教導和幫助,我能力不足的地方,都是呂夫子賜予的。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之五來自岐天師,十分之二來自長沙守張仲景,十分之三來自扁鵲秦越人。如果說是我自己的見解,恐怕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我年輕時喜歡遊歷,凡是遇到名山勝地,總是會不倦地探奇。在登高遠眺時,常常會遇到奇人異士,與他們辯論醫術,確實能夠開闊胸襟、增進智慧。只要有所收穫,必定會記錄下來。每當深入山林,看到奇花異草、珍禽異獸,以及與一般種類不同的昆蟲介殼類,一定會詢問當地人,仔細考證。如果聽到什麼奇聞異事,也一定會記錄下來,現在全部收錄在這本書中。

行醫的人如果不讀《本草》,就會對陰陽的道理不了解,對攻補的藥物茫然無知,一旦遇到特殊的病症,就不知道如何用藥。況且市面上流傳的書籍,沒有好的版本,不是內容過多,就是過於簡略。我在兩者之間斟酌,力求繁簡得宜,讓讀者容易閱讀。

這本書收錄的藥材雖然不多,但闡述的道理卻很詳盡,對藥物的功過不加掩飾,對藥物的喜忌也寫得很清楚,希望讀者能夠兼顧攻補,對寒熱的病症能夠對症下藥。如果有人認為我多事,為了標新立異而否定前人的觀點,或者責備我沒有文采,輕視當世的學者而一味求異,那我就不敢苟同了。

著書如果不是在好的地方,見識就無法開闊。我幸好在客船上,可以看見江河波濤洶湧、山巒層疊,激發了我的豪情壯志,所以能夠暢所欲言,沒有感到拘束。然而,真正理解我的人很少,考證也還不夠廣泛,總覺得自己像是畫地為牢,不能全面地論述天下的醫理。

我在晚年時,在燕地遇到了奇人,傳授給我許多書籍,讓我寫下了不少著作,這些書都是闡明《靈樞》、《素問》的奧秘,絕不是世俗淺薄的言論,對於治療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可惜我家境貧寒,無法將這些書刊印出來。如果有真心想救濟世人,願意出資刊印這些書的人,我一定會把所有的書稿都奉獻給他,絕不會吝嗇,以不辜負奇人的託付。

山陰陳士鐸,別號朱華子 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