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二(商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商集) (2)

1. 天門冬

或疑天冬瀉實火,不瀉虛火,虛火禁用,實火安在不可常用耶?夫火雖有虛、實之分,而瀉火之藥,只可暫用,而不可常用也。天門冬瀉實火,未嘗不佳,特怪世人久服耳。人非火不活,暫損其有餘,使火不爍水已耳,烏可經年累月服瀉火之藥哉。瀉之日久,未有實火而不變為虛火者也。

此常服之斷宜戒也。或疑天門冬性雖寒,以沙糖、蜜水煮透,全無苦味,則寒性盡失,不識有益陰虛火動之病乎?夫天門冬之退陰火,正取其味苦澀也。若將苦澀之味盡去,亦復何益。或慮其過寒,少去其苦澀,而加入細節甘草,同糖、蜜共制,庶以之治陰虛咳嗽,兩有所宜耳。

或問天門冬,古人有服而得仙,吾子貶其功用,謂多服必至損胃,然則古語荒唐乎?嗟乎!《神農本草》服食多載長生,豈皆不可信乎?大約言長生者,言其能延生也,非即言不死也。天門冬,食之而能卻病,吾實信之,謂採服飛昇,尚在闕疑。

白話文:

有人質疑天門冬只瀉實火,不瀉虛火,虛火的人不能用,實火的人也不能長期服用嗎?雖然火分虛實,但瀉火藥只能暫時服用,不能長期服用。天門冬瀉實火,效果很好,只是奇怪世人長期服用它。人體需要火才能生存,只是暫時減少多餘的火氣,讓火不傷陰液而已,怎麼能長期服用瀉火藥呢?長期服用瀉火藥,沒有實火不會變成虛火的。所以長期服用天門冬這種瀉火藥應該戒掉。

有人懷疑天門冬性寒,但用砂糖、蜂蜜水煮透後,完全沒有苦味,寒性是否就消失了?不知道它是否對陰虛火旺的病症有益?天門冬能退陰火,正是因為它味苦澀。如果把苦澀味去除,還有什麼益處呢?如果擔心它太寒,可以少去除一些苦澀味,加入少量甘草,再加糖、蜜一起熬制,或許就能用來治療陰虛咳嗽,這樣就兩全其美了。

有人問天門冬,古人服用能成仙,你卻貶低它的功效,說多服會傷胃,難道古人的話是荒唐的嗎?唉!《神農本草經》記載許多服用藥物而長生的例子,難道都不可信嗎?大概說長生,是指能延年益壽,而不是說能不死。天門冬,服用能治病,我確實相信,但說服用它能飛升成仙,我還是有所懷疑。

2.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氣微寒,降也,陽中微陰,無毒。入手太陰、少陰。瀉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熱邪,補心氣之勞傷,止血家之嘔吐,益精強陰,解煩止渴,美顏色,悅肌膚。退虛熱神效,解肺燥殊驗,定嗽咳大有奇功。真可恃之為君,而又可藉之為臣使也。但世人未知麥冬之妙,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為可惜也。

不知麥冬必須多用,力量始大。蓋火伏於肺中,爍干內液,不用麥冬之多,則火不能制矣。熱熾於胃中,熬盡真陰,不用麥冬之多,則火不能息矣。夫肺為腎之母,肺燥則腎益燥,腎燥則大小腸盡燥矣。人見大小腸之乾燥,用潤腸之藥。然腸滑而脾氣愈虛,則傷陰而腎愈虛矣。

腎虛必取給於肺金,而肺又素燥,無氣以滋腎,而乾咳嗽之症起,欲以些小之劑益肺氣以生腎水,必不得之數也。抑肺又胃之子也,胃熱則土虧,土虧而火愈熾。火熾,必須以水濟之,而胃火太盛,腎水細微,不特不能制火,而且熬干津液,苟不以汪洋之水,速為救援,水立盡矣。然而大旱枯涸,滂沱之水,既不可驟得。

倘腎水有源,尚不至細流之盡斷,雖外火焚爍,而淵泉有本,猶能浸潤,不至死亡也。故胃火之盛,必須補水,而補水之源,在於補肺。然而外火既盛,非杯水可解。陰寒之氣,斷須深秋白露之時,金氣大旺,而後湛露湑湑,多且濃也。故欲肺氣之旺,必用麥冬之重。苟亦以些小之劑,益其肺氣,欲清胃火之沸騰也,又安可得哉。

更有議者,肝木畏肺金之克者也。然肺過於弱,則金且不能剋木,而肝且欺之。於是,木旺而挾心火以刑金,全不畏肺金之克。肺欲求救腎子,而腎水又衰,自顧不遑,又安能顧肺金之母哉。乃咳嗽脹滿之病生,氣喘痰塞之疾作。人以為肺之病也。用瀉肺之藥,益虛其肺氣,而肝木更熾,心火愈刑,病有終年累月而不痊者。

苟不用麥冬大補肺氣,肝木之旺,何日能衰乎。此麥冬之必須多用,又不可不知也。更有膀胱之火,上逆於心胸,小便點滴不能出。人以為小便大閉,由於膀胱之熱也,用通水之藥不效,用降火之劑不效,此又何故乎?蓋膀胱之氣,必得上焦清肅之令行,而火乃下降,而水乃下通。([批]大用麥冬,助肺氣以通膀胱,更無人易知其義。

)夫上焦清肅之令,稟於肺也,肺氣熱,則清肅之令不行,而膀胱火閉,水亦閉矣。故欲通膀胱者,必須清肺金之氣。清肺之藥甚多,皆有損無益,終不若麥冬清中有補,能瀉膀胱之火,而又不損膀胱之氣,然而少用之,亦不能成功。蓋麥冬氣味平寒,必多用之,而始有濟也。

或問麥冬以安肺氣,救肺即可生腎子矣,何以補肺者,仍須補腎乎?曰:肺腎之氣,未嘗不兩相須也。肺之氣,夜必歸於腎,腎之氣,晝必升於肺。麥冬安肺,則肺氣可交於腎,而腎無所補,則腎仍來取給於肺母,而肺仍不安矣。此所以補肺母者,必須補腎子也。腎水一足,不取濟於肺金之氣,則肺氣自安,且能生水,而肺更安也。

白話文:

麥門冬,味道甘甜,性質稍微寒涼,有下降的作用,屬於陽性中的微陰,沒有毒性。歸入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可以瀉掉肺裡潛藏的火氣,清除胃中的熱邪,補益心氣的勞損,止住血症患者的嘔吐,增強精氣和陰液,解除煩躁口渴,使容顏美麗,皮膚潤澤。對於退虛熱有神奇的效果,對於解除肺燥特別靈驗,平定咳嗽有很大的功效。實在可以依靠它作為主要藥物,也可以作為輔助藥物來使用。但是世人不知道麥冬的妙用,常常用得太少而不能成功,實在可惜。

不知道麥冬必須多用,力量才會大。因為火氣潛伏在肺中,燒乾內部的津液,不用大量的麥冬,就無法制服火氣。熱氣在胃中熾盛,熬乾真正的陰液,不用大量的麥冬,就無法平息火氣。肺是腎的母親,肺乾燥則腎也跟著乾燥,腎乾燥則大小腸都乾燥了。人們看到大小腸乾燥,就用潤腸的藥。然而腸道雖然潤滑了,但脾氣卻更虛弱,這樣就傷害了陰液,導致腎更加虛弱。

腎虛一定會向肺請求幫助,而肺本身也乾燥,沒有氣來滋養腎,所以乾咳的症狀就出現了,想要用一些小劑量的藥物來補益肺氣以產生腎水,一定是不夠的。而且,肺又是胃的孩子,胃熱則脾土虧虛,脾土虧虛則火氣更加熾盛。火氣熾盛,必須用水來制約它,而胃火太過旺盛,腎水又很微弱,不但不能制約火,反而會熬乾津液,如果不趕快用大量的水來救援,水很快就會枯竭。然而,就像大旱枯竭一樣,大量的水,不可能馬上得到。

如果腎水還有來源,還不至於細小的水流完全斷絕,即使外來的火燒灼,但泉源有根本,還能滋潤,不至於死亡。所以胃火旺盛,必須補水,而補水的源頭,在於補肺。然而外火既然很旺盛,不是一杯水就能解決的。陰寒的氣,必須等到深秋白露時節,金氣大旺,露水才會多而濃稠。所以想要肺氣旺盛,必須用大量的麥冬。如果只用一些小劑量的藥物來補益肺氣,想要清除沸騰的胃火,又怎麼可能呢?

還有人認為,肝木畏懼肺金的克制。然而肺過於虛弱,則金甚至不能克制木,而肝反而會欺負它。於是,木旺而挾帶心火來刑克金,完全不畏懼肺金的克制。肺想要向腎求救,而腎水又衰弱,自身都照顧不過來,又怎麼能顧及肺金這個母親呢?於是,咳嗽腹脹的病就產生了,氣喘痰塞的疾病也發作了。人們認為這是肺的病。用瀉肺的藥,更加虛弱了肺氣,而肝木更加熾盛,心火更加刑克,疾病有可能一年甚至數月都不會痊癒。

如果不用麥冬來大量補益肺氣,肝木的旺盛,哪一天才能衰弱呢?這就是麥冬必須多用的原因,也是不可不知的道理。還有膀胱的火氣,向上逆行於心胸,小便點滴都不能排出。人們認為這是小便閉塞,由於膀胱的熱氣引起的,用通水的藥沒有效果,用降火的藥也沒有效果,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膀胱的氣,必須得到上焦清肅的指令才能運行,火才能下降,水才能向下流通。(批註:大量使用麥冬,幫助肺氣來疏通膀胱,更沒有人容易知道這個道理。)

上焦清肅的指令,來自於肺,肺氣熱,則清肅的指令無法運行,膀胱的火氣就閉塞,水也跟著閉塞了。所以想要疏通膀胱,必須清降肺金的氣。清肺的藥有很多,大多都有損害而沒有益處,終究不如麥冬清中有補,能瀉膀胱的火氣,又不會損害膀胱的氣,然而少用它,也不能成功。因為麥冬氣味平和寒涼,必須多用它,才能有幫助。

有人問,麥冬可以安穩肺氣,救肺就可以產生腎水了,為什麼補肺的人,仍然需要補腎呢?答:肺腎之氣,從來都是互相需要的。肺的氣,夜晚必定歸於腎,腎的氣,白天必定升到肺。麥冬安穩肺,則肺氣可以交給腎,而腎沒有得到補益,則腎仍然會向肺這個母親求助,而肺仍然不安穩。這就是為什麼補肺這個母親,必須要補腎這個孩子。腎水充足了,不向肺金之氣求助,則肺氣自然安穩,而且能產生水,而肺就更加安穩了。

麥冬只可以補益肺,不能補益腎。古人所以用麥冬一定要加入五味子,不是取其收斂肺氣,正是取其補腎的作用。

有人問,麥冬加五味子可以補腎,我已經明白您的教導了,為什麼孫真人要加入人參來作為生脈散呢?您很善於辨別,希望您能明白地教導我。這件事您不用發問,我也很想闡明這個道理。肺主氣,人參補氣,湯藥的名字叫做補氣,誰說不是呢?但是孫真人不說生氣而說生脈,是有其秘密的含義。心主脈,所謂生脈,就是生心的意思。或許有人懷疑心主火,而肺主金,生心火,必定會克制肺金。

補益氣是什麼意思呢?卻不知道心之子是胃土。肺金不是胃土就不能產生,胃虛弱導致肺金虛弱。補心火,自然會產生胃土,胃土一生,肺金之氣自然旺盛。又恐怕補心會克制肺金,加入麥冬來清肺,則肺不怕火的炎熱。加入五味子來補腎,則腎能制約火的旺盛,調和制約的奧妙,是千古救人的方法,向天下人展示了補心的奧妙,不必害怕心會刑克金。所以不說生氣而說生脈,用意很微妙,人們沒有思考到而已。

有人問,麥冬補肺金而安定肺氣,肺氣損耗的人,應該加用麥冬來補肺金,然而每天用麥冬,卻不見肺金之氣旺盛,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肺金的母親胃土衰弱了。胃喜歡溫暖而不喜歡寒冷,每天用麥冬的寒性來補益肺,反而導致損害了胃。胃寒而氣不能產生金,單用麥冬又有什麼益處呢?必須用溫胃的藥,來產生胃氣,然後輔助使用麥冬,這樣才能母子都得到補益,自然胃氣安穩,而肺氣也安穩了。

有人懷疑胃中有火,最適合用麥冬來清除,而您卻說胃喜歡溫暖而不喜歡寒冷,這不是互相矛盾嗎?不是矛盾。胃屬土,土自然喜歡溫暖。胃中需要火,為什麼會厭惡火呢?火多了應該瀉,而火少了應該補,況且胃中的火是邪火,不是正火,邪火應該瀉,而正火也應該補。服用麥冬而胃寒的人,是因為正火衰微,自然應該補益,不可以把胃中的正火,錯認為邪火而一概論之。(批註:必須分辨清楚。)

有人問,麥冬是滋養肺氣的藥物。為什麼有時候越用越沒有效果,難道麥冬不是滋養肺的藥物嗎?麥冬不滋養肺氣,又用什麼藥來滋養肺呢?但是用它沒有效果,不是麥冬不滋養肺氣,而是肺完全不能接受麥冬的滋養。肺是很嬌嫩的臟腑,治療肺原本不應該直接補肺。肺到了不能接受麥冬滋養的地步,是脾胃這個母親的氣,腎經這個孩子的氣,已經先於肺而衰竭了,想要用麥冬來救肺衰竭之時,又怎麼可能呢?

有人懷疑用麥冬來救肺氣,肺衰竭而不可救,是麥冬沒有用了。不認識到捨棄麥冬,又用什麼藥可以救呢?答:脾胃已經衰竭,金就不能產生了;腎經已經衰竭,金就沒有辦法滋養了,實在沒有藥可以相救。只有胃氣沒有衰竭的人,還有可以救治的機會,仍然用麥冬作為主要藥物,加入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等藥物中,或許還可以延留一線生機,但是不節制慾望,不謹慎養生,也是徒勞無功的。

有人問,麥冬是肺經的藥物,凡是肺病當然應該用它,不知道在治療肺病之外,還有什麼病適合用它呢?麥冬不只治療肺病,胃火可以用它來降,腎水可以用它來生,心火可以用它來熄滅,肝木可以用它來養,膽木可以用它來滋養,心包火可以用它來旺盛,三焦火可以用它來安定,膀胱水可以用它來瀉,所治療的疾病很多,為什麼只用於治療肺病呢?

有人問,麥冬只聽說可以用於內治而成功,不知道也可以治療外面的疾病嗎?答:麥冬的功效,確實是內治最神奇,然而也能夠外治湯火傷,世人實在不認識這個功效。凡是遇到熱湯開水燙爛皮膚肌肉,疼痛呼號的人,用麥冬半斤,煮汁二碗,用鵝毛掃蘸取汁液塗抹,隨著塗抹隨著乾燥,隨著乾燥隨著塗抹,一會兒就止痛生肌,效果非常神奇,誰說麥冬不能外治呢?(批註:傳授外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