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一(宮集) (14)
卷之一(宮集) (14)
1. 蒼朮
蒼朮,氣辛,味厚,性散能發汗。入足陽明、太陰經。亦能消濕,去胸中冷氣,闢山嵐瘴氣,解瘟疫屍鬼之氣,尤善止心疼。但散多於補,不可與白朮並論。《神農經》曰:必欲長生,當服山精。此言白朮,非指蒼朮也。蒼朮可辟邪,而不可用之以補正。各本草諸書混言之,誤矣。
然而蒼朮善用之,效驗如響,如人心氣疼,乃濕挾寒邪,上犯膻中也,蒼朮不能入膻中,然善走大腸而祛濕,實其專功也。故與川烏同用,引濕邪下行,使寒氣不敢上犯膻中,而心痛立定。若不用蒼朮而用白朮,則白朮引入心中,反大害矣。
或問蒼朮陽藥,最能辟邪,宜乎凡有邪氣,皆可盡除,何以有效有不效也?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然而氣虛亦有不同,有氣虛而兼濕痰者,有氣虛而帶燥痰者。蒼朮補氣,兼善去濕,以治氣虛濕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以治氣虛燥痰之中邪者,則蒼朮性燥,不燥以增燥乎。勢必邪得燥而更甚,又何以祛邪哉,此所以治之而不效也。
或問蒼朮發汗,不及白朮遠甚,謂白朮能止汗也。嗟乎。蒼朮之妙,全在善於發汗,其功勝於白朮。凡發汗之藥,未有不散人真氣者。蒼朮發汗,雖亦散氣,終不甚也。虛人感邪,欲用風藥散之者,不若用蒼朮為更得。蓋邪出而正又不大傷,汗出而陽又不甚越也。([批]蒼朮散氣虛之邪,實勝諸風藥。)
或疑蒼朮之功,不及白朮遠甚,何《神農本草》不分別之耶?不知蒼朮與白朮,原是兩種,以神農首出之聖智,豈在後人下哉,是必分辨之明矣。因傳世久遠,疊遭兵火,散失不存耳。今經後人闡發甚精,其不可同治病也。既彰彰矣。又何可二術之不分用哉。
或問蒼朮與白朮,性既各別,而神農未辨明者,必有其故。吾子謂是世久散失,似乎臆度之辭,非定論也。嗟乎。白朮止汗,蒼朮出汗,其實相反,關係甚鉅,安有此等之懸殊。以神農之聖而不亟為指示乎。吾故信其必先辨明而後乃遺失也。
白話文:
蒼朮,氣味辛辣,藥性厚重,具有發散的特性,能夠發汗。它主要進入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蒼朮也能夠消除濕氣,驅散胸中的寒冷之氣,避開山林中的瘴氣,解除瘟疫和屍體的穢氣,尤其擅長止心痛。但其發散的功效大於補益,不可以和白朮相提並論。《神農本草經》說:「想要長生,應服用山中精華。」這裡說的是白朮,並非蒼朮。蒼朮可以用來避邪,但不能用來補益身體的正氣。許多本草書籍都將兩者混淆,這是錯誤的。
然而,如果善用蒼朮,其療效非常顯著,就像聲音的回應一樣迅速。例如,心氣疼痛,是由於濕氣夾雜寒邪,向上侵犯胸部膻中穴所致。蒼朮雖然不能直接進入膻中穴,但它擅長走大腸經而祛除濕氣,這才是它獨有的功效。因此,如果將蒼朮和川烏一起使用,可以引導濕邪向下排除,使寒氣不敢再向上侵犯膻中穴,心痛自然就能停止。如果不用蒼朮而用白朮,白朮反而會引入心中,造成更大的危害。
有人問,蒼朮屬於陽藥,最能辟邪,應該所有邪氣都能去除,為什麼有時候有效,有時候卻沒效呢?邪氣侵入人體,往往是因為體內正氣虛弱。然而氣虛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氣虛兼有濕痰,有的氣虛兼有燥痰。蒼朮能夠補氣,同時又擅長去除濕氣,所以治療氣虛兼有濕痰而感受邪氣的情況,效果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治療氣虛兼有燥痰而感受邪氣的情況,蒼朮性燥,不是會使燥邪更加嚴重嗎?這樣邪氣一定會因乾燥而更加猖獗,又怎麼能祛除邪氣呢?這就是它治療無效的原因。
有人問,蒼朮發汗的能力遠不如白朮,而且白朮還能止汗。唉!蒼朮的妙用,完全在於它擅長發汗,其功效勝過白朮。所有發汗的藥物,都會耗散人體的真氣。蒼朮發汗,雖然也會耗散氣,但並不嚴重。體虛的人感受邪氣,如果想要用發散的藥物來驅除,不如用蒼朮效果更好。因為這樣既能驅除邪氣,又不至於嚴重損傷正氣,發汗的同時,陽氣也不會過度散失。([批註]蒼朮驅散氣虛邪氣的能力,實際上勝過許多祛風藥。)
有人懷疑蒼朮的功效遠不如白朮,為什麼《神農本草經》沒有加以區分呢?要知道蒼朮和白朮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藥材,以神農先聖的智慧,怎麼會比不上後人呢?他一定是區分得很清楚。只是因為年代久遠,經歷多次戰火,散失而沒有流傳下來罷了。現在經過後人闡發,已經非常精闢,兩者不能同時治療疾病已經很明顯了。又怎麼能不區分使用這兩種藥呢?
有人問,蒼朮和白朮的藥性既然各不相同,而神農卻沒有明確區分,必定有其原因。你說是因為年代久遠而散失,好像是你的臆測之詞,並非定論。唉!白朮止汗,蒼朮發汗,實際上兩者完全相反,關係非常重大,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而以神農的聖明,卻沒有及時指出來呢?我因此相信,他一定是先明確區分了,然後才失傳的。
2. 熟地
熟地,味甘,性溫,沉也,陰中之陽,無毒。入肝腎二經。生血益精,長骨中腦中之髓。真陰之氣非此不生,虛火之焰非此不降。洵奪命之神品,延齡之妙味也。世人以其膩滯,棄而不用,亦未知其功效耳。夫腎有補而無瀉,是腎必宜補矣。然而補腎之藥,正苦無多。山茱萸、牛膝、杜仲、北五味之外,舍熟地又用何藥哉。
況山茱萸、牛膝不可為君,而杜仲又性過於溫,可以補腎火之衰,而不可補腎水之乏。此熟地之必宜用也。熟地系君藥,可由一兩以用至八兩。蓋補陰之藥與補陽之藥,用之實有不同。補陽之藥,可少用以奏功,而補陰之藥,必多用以取效。以陽主升而陰主降。陽升,少用陽藥而氣易上騰。
陰降,少用陰藥而味難下達。熟地至陰之藥,尤與他陰藥有殊,非多用之,奚以取勝。或謂熟地至陰之藥,但其性甚滯,多用之而膩膈生痰,萬一助痰以生喘,亦甚可危也。此正不知熟地之功力也。自神農嘗草之後,將此味失談,遂使後世不知其故。雖歷代名醫多有發明,而亦未嘗言其秘奧。
夫熟地豈特不生痰,且能消痰,豈特不滯氣,且善行氣,顧人用之何如耳。夫痰有五臟之異。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則助其濕,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於心、肝、腎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陳消痰化痰之藥,百無成功,乃服八味湯,而痰氣之洶湧者頃刻即定,非心、肝、腎之痰用熟地之明驗乎。([批]心火鬱、肝氣逆、腎水衰,皆能生痰,非熟地不能化也。
)更有一種,朝夕之間,所吐皆白沫,日輕而夜重,甚則臥不能倒。用六味湯,大加熟地、山茱萸,一邊數服,而痰即大減,再服數十劑,白沫盡消而臥亦甚安,又非熟地消痰之明驗乎。熟地消痰而不生痰,又何疑哉。至於氣之滯也,服地黃湯而消痰於頃刻,猶謂氣之不行也可乎。
([批]熟地行氣而不滯氣,論實創開。)人生飲食,脾腎之氣行,水穀入腹,不變痰而變精。惟其脾腎之虛也,水穀入腹,不化精而化痰矣。用地黃湯而痰消者,往往多能健飯,是熟地乃開胃之聖品也。其所以能開胃者何也?胃為腎之關,腎水旺而胃中之津液自潤,故腎氣足而胃氣亦足,腎氣升而胃氣亦升也。然則熟地行氣而非滯氣,不又可共信哉。
氣行痰消,烏能作喘,尤所不必疑者矣。([批]陰虛之人胃氣不開,用熟地反易飢而嗜食,胃中陰邪散而正氣伸,故開胃。)
或問熟地既是君藥,亦可單用一味以奏功乎?夫熟地雖是君藥,不可獨用之以取勝。蓋陽藥可以奇用,而陰藥必須耦用也。況熟地乃至陰之品,性又至純,非佐之偏勝之藥,斷斷不能成功,此四物湯補血所以必益之當歸、白芍、川芎也。
白話文:
熟地味甘性溫,屬陰中之陽,無毒,能入肝腎二經。它能生血益精,滋養骨髓和腦髓。人體真陰之氣的產生,以及虛火旺盛的平息,都離不開它。熟地確實是能起死回生的神藥,也是延年益壽的妙品。世人因為它黏膩滯澀,而不肯使用,實在是不知道它的功效。
腎臟的調理需要補益,而沒有瀉法,所以腎虛必須要補。然而,補腎的藥物卻不多。除了山茱萸、牛膝、杜仲、北五味子之外,還能用什麼藥呢?
況且山茱萸、牛膝不能做君藥,杜仲又過於溫熱,只能補益腎陽虛衰,卻不能補益腎陰不足。所以熟地是必須使用的。熟地作為君藥,用量可以從一兩用到八兩。因為補陰藥和補陽藥的用法確實不同。補陽藥少量就能見效,而補陰藥必須大量使用才能奏效。這是因為陽氣主升,陰氣主降。陽氣上升,少量使用陽性藥物,藥力容易上升;陰氣下降,少量使用陰性藥物,藥力則難以到達病灶。熟地是至陰之藥,更與其他陰性藥物不同,如果不大量使用,怎麼能收到效果呢?
有人說熟地是至陰之藥,性質非常滯澀,大量服用會導致膩膈生痰,萬一助長痰濕而引起喘咳,那就很危險了。這是因為他們不懂熟地真正的功效。自從神農嘗百草以來,對熟地的記載就很少,導致後世人不知其所以然。雖然歷代名醫多有研究,但仍沒有闡述它的奧秘。
其實熟地不僅不會生痰,還能化痰;不僅不會滯氣,還能行氣,關鍵在於人們如何使用它。痰濁的產生與五臟有關。如果痰濁來自脾肺,服用熟地會助長濕邪,似乎不宜使用。但如果痰濁來自心肝腎,除了熟地,還能用什麼藥物來化痰呢?曾經有人吐出的痰液像清水一樣,服用二陳湯等化痰藥物都無效,後來服用八味地黃湯,痰濁洶湧的症狀立刻平息,這不是心肝腎之痰需用熟地的明證嗎?(批註:心火鬱結、肝氣逆亂、腎水不足,都能產生痰濁,非熟地不能化解。)
還有一種情況,病人日夜都會吐出白沫,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嚴重時連躺下都不能。服用六味地黃湯並大量增加熟地和山茱萸,服用了幾次之後,痰濁就明顯減少,再服用幾十劑,白沫完全消失,睡眠也安穩了,這難道不是熟地化痰的明證嗎?熟地能化痰而不生痰,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至於氣機滯塞,服用地黃湯能很快化痰,難道還能說氣機不通嗎?(批註:熟地能行氣而不滯氣,這一點論述是開創性的。)
人吃東西,靠脾腎之氣運化,水谷精微進入腹中,轉化為精華而不是痰濁。只有脾腎虛弱,水谷精微進入腹中,才會轉化為痰濁。服用地黃湯而痰濁消失的人,往往都能增加食慾,這說明熟地是開胃的良藥。它為什麼能開胃呢?因為胃是腎的關竅,腎水充足,胃中的津液自然滋潤,所以腎氣足則胃氣足,腎氣升則胃氣升。那麼,熟地行氣而不滯氣,是不是可以相信了呢?
氣機通暢,痰濁消除,怎麼還會喘呢?這更是不用懷疑的了。(批註:陰虛的人胃口不好,服用熟地反而容易飢餓,喜歡吃東西,這是因為胃中陰邪散去,正氣恢復,所以開胃。)
有人問,熟地既然是君藥,能不能單獨使用就能見效呢?雖然熟地是君藥,但不能單獨使用就奏效。因為陽性藥物可以單獨使用,而陰性藥物必須配合使用。況且熟地是至陰之品,性質又非常純粹,如果不配合一些偏於溫熱的藥物,絕對不能奏效,這就是四物湯補血必須加入當歸、白芍、川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