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二(商集) (10)
卷之二(商集) (10)
1. 巴戟天
巴戟天,味甘、溫,無毒。入心、腎二經。補虛損勞傷,壯陽道,止小腹牽痛,健骨強筋,定心氣,益精增志,能止夢遺,此臣藥,男婦俱有益,不只利男人也。世人謂其能使痿陽重起,故云只利男子。不知陽事之痿者,由於命門火衷,婦人命門與男子相同,安在不可同補乎。
白話文:
巴戟天,味道甘甜、性溫,沒有毒。歸入心經和腎經。可以補虛損傷,壯陽道,止小腹牽痛,健骨強筋,定心氣,益精增志,能止夢遺。這味藥材對男女都有益,不只對男性有益。世人說它能使陽痿重振,所以說只對男性有益。但不知道陽痿是因為命門火衰所致,婦女的命門和男子的命門是一樣的,哪裡不可以同補呢?
([批]巴戟天男女受益,論是。)夫命門火衰,則脾胃寒虛,即不能大進飲食。用附子、肉桂,以溫命門,未免過於太熱,何如用巴戟天之甘溫,補其火,而又不爍其水之為妙耶。
白話文:
(**註解:**巴戟天是一種中藥,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巴戟天對男女都有益處,這是經過驗證的。如果命門火衰弱,就會導致脾胃寒虛,進而不能大量進食。使用附子和肉桂來溫暖命門,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容易過熱。不如使用巴戟天,它溫和甘甜,既能補益命門之火,又能避免耗傷腎水,這纔是妙方。
或問巴戟天近人罕用,止用之於丸散之中,不識亦可用於湯劑中耶?曰:巴戟天,正湯劑之妙藥,無如近人不識也。巴戟天,溫而不熱,健脾開胃,既益元陽,復填陰水,真接續之利器,有近效,而又有遠功。夫巴戟天雖入心、腎,而不入脾、胃,然入心,則必生脾胃之氣,故脾胃受其益。
白話文:
有人問巴戟天近在眼前,卻很少人用,只是把它用在丸散中,難道不能用於湯劑嗎?回答說:巴戟天正是湯劑中的妙藥,只不過最近的人都不認識它。巴戟天溫和而不燥熱,可以健脾開胃,既能補益元陽,又能填補陰液,是真正滋補身體的寶貝,既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又有長遠的補益作用。巴戟天雖然歸入心、腎經,但不入脾、胃經,但是它進入心經後,會生發脾胃之氣,所以脾胃也能得到它的補益。
湯劑用之,其效易速,必開胃氣,多能加餐,及至多餐,而脾乃善消。又因腎氣之補,薰蒸脾胃之氣也,誰謂巴戟天不宜入於湯劑哉。
巴戟天溫補命門,又大補腎水,實資生之妙藥。單用一味為丸,更能補精種子,世人未知也。
白話文:
將藥物製成湯劑服用,其效果迅速。它一定能促進食慾,病人多能增加餐次,而到了可以多吃的時候,脾胃機能就恢復正常了。這是因為,湯劑中的藥物能溫煦腎氣,而腎氣又會滋養脾胃,所以說巴戟天是可以加到湯劑裡面的。
或疑巴戟天入湯劑最妙,何以前人未見用之?曰:前人多用,子未知之耳。夫巴戟天,補水火之不足,益心腎之有餘,實補藥之翹楚也。用之補氣之中,可以健脾以開胃氣;用之補血之中,可以潤肝以養肺陰。古人不特用之,且重用之。自黃柏、知母之論興,遂置巴戟天於無用之地。嗟乎!人生於火,而不生於寒,如巴戟天之藥,又烏可不亟為表揚哉。
白話文:
有些人懷疑巴戟天加到湯劑中是最好的,為何古人之前沒有人用過?回答說:古人常使用它,你不知道罷了。巴戟天能補水火之不足,讓心腎更加充裕,是滋補藥物中的佼佼者。在補氣的藥物中使用它,能健脾開胃氣;在補血的藥物中使用它,能潤肺滋養肺陰。古人不但使用它,而且重視使用。自從黃柏、知母這些藥物的理論盛行之後,就把巴戟天擱在無用的地方了。唉!人生於火熱,而不生於寒冷,像巴戟天這樣的藥物,怎麼能不極力推崇呢!
2. 五加皮
五加皮,味辛而苦,氣溫而寒,無毒。近人多取而釀酒,謂其有利益也,甚則誇大其辭,分青、黃、赤、白、黑,配五行立論,服三年可作神仙,真無稽之談也。此物止利風濕,善消瘀血則真。若言其扶陽起痿,止小便遺瀝,去婦人陰癢,絕無一驗。而舉世宗之,牢不可破,亦從前著書者之誤也。余故辨之,使世人毋再惑耳。
白話文:
五加皮,味道辛辣而苦澀,藥性溫和而涼,沒有毒性。近來很多人把它拿來釀酒,說它有很多好處,甚至誇張地說它可以分成青、黃、赤、白、黑五色,對應五行來配藥方,服用三年就能成仙,這些都是無稽之談。這種藥材只能治療風濕,化解淤血。至於說它能補陽氣、治療陽痿、止小便失禁、去女性陰道搔癢,完全沒有任何根據。然而,世人對它深信不疑,無法動搖,這也是以前寫醫書的人誤傳造成的。所以我特此澄清,讓世人不要再誤信這些謠言了。
或問五加皮,舉世皆以為補,先生獨言非補,世人飲此酒未見有損,何也?曰:有其功則言功,有其弊而言弊。五加皮,實有損無益之藥,而舉世宗之,余所以大聲疾呼也。此酒江淮之間最多,然飲之而未見損者,亦有其故。蓋江淮地勢卑濕,服五加皮之酒以去濕,似乎得宜。若非江淮汙下之所,而地處高燥,則燥以益燥,吾日見其損,而不見其益矣。
白話文:
有人問起五加皮,天下人都認為它能補身體,唯獨先生說它不能補,世人喝這種酒,好像也沒有看到會損傷身體,這是為什麼呢?
醫者答道:有益處就說益處,有害處就說害處。五加皮,實在是有害無益的藥材,而天下人都推崇它,所以我要大聲疾呼。
這種酒在江淮地區最多,但是喝了它而沒有看到損害的人,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江淮地區地勢低窪潮濕,喝五加皮酒可以祛濕,所以看起來很合適。
但如果不在江淮這種低窪潮濕的地方,而是地勢高燥的地方,那就會「燥上加燥」,我天天看到它造成的損害,而看不到它有什麼好處。
或問東華真人煮石法用五加皮,世為仙經所需。而昔年魯定公母單服五加皮,以致不死,豈皆不可信耶?曰:此皆造酒附會之辭也。五加皮實止除濕,而不能延年,欲藉其輕身耐老,此余之所不敢信也。
白話文:
有人問東華真人用五加皮煮石的方法,這是傳說中的仙術。而從前魯定公的母親單獨服用五加皮,因此長生不老,這些傳聞難道都不值得相信嗎?
我說:這些都是虛構附會的說法。五加皮實際上只能祛除濕氣,並不能延年益壽。想要依靠它讓身體輕盈、耐老,這是我不敢相信的。
3. 川芎
川芎,味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入手、足厥陰二經。功專補血。治頭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經之臟,破癥結宿血,產後去舊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血閉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療頭風甚神,止金瘡疼痛。此藥可君可臣,又可為佐使,但不可單用,必須以補氣、補血之藥佐之,則利大而功倍。
白話文:
川芎,味道辛辣,性質溫和,具有升發特質,屬於陽性,無毒。歸經於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主要功效是補血。對於治療頭痛有顯著效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肝經的臟腑,化解癥結和宿血,產後可以幫助清除舊血,長出新血。凡是吐血、鼻出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川芎都能治療。對於血瘀阻滯的狀況,川芎可以疏通;對於外感疾病,川芎可以散發。治療頭風效果很好,也能止金刀傷的疼痛。川芎既可以作為君藥,也可以作為臣藥,還可以作為佐藥或使藥,但不能單獨使用,必須配伍補氣補血的藥物一起使用,才能發揮更大的功效。
倘單用一味以補血,則血動,反有散失之憂;單用一味以止痛,則痛止,轉有暴亡之慮。若與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同用以補氣,未必不補氣以生血也;若與當歸、熟地、山茱、麥冬、白芍以補血,未必不生血以生精也。所虞者,同風藥並用耳,可暫而不可常,中病則已,又何必久任哉。
白話文:
如果只用一種藥材補血,會導致血流加速,反而可能有耗散血液的風險;如果只用一種藥材止痛,疼痛雖然會停止,但可能會有突然死亡的危險。若與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等補氣藥一起使用,可能不會補氣生血;若與當歸、熟地、山茱、麥冬、白芍等補血藥一起使用,可能不會生血生精。所擔心的,是同類藥材一起使用,只能暫時使用,不能長期使用,病症緩解後就應該停止,又何必長期服用呢?
或問川芎既散真氣,用四物湯以治癆怯,毋乃不可乎?不知四物湯中,有當歸、熟地為君,又有芍藥為臣,用川芎不過佐使,引入肝經,又何礙乎?倘四物湯,減去川芎,轉無效驗。蓋熟地性滯,而芍藥性收,川芎動而散氣,四物湯正藉川芎辛散以動之也。又未可鑑暴亡之失,盡去之以治虛勞也。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川芎會散去人體元氣,而四物湯用來治療虛弱,加入川芎豈不是相剋?
其實不然。四物湯中,當歸和熟地是君藥,芍藥是臣藥,川芎只是佐使之藥,它的作用是引藥入肝經,對身體又有何妨礙?如果從四物湯中去掉川芎,反而會失去療效。這是因為熟地性味偏滯,芍藥性味偏收斂,而川芎性辛散,能化解另外兩味藥的滯斂之性,使四物湯活血化瘀的效果得以發揮。
另外,也不能因為川芎有散氣之性,就完全在治療虛弱時棄之不用。
或問佛手散用川芎,佐當歸生血,為產門要藥,我疑其性動而太散,何以產後之症偏服之,而生血且生氣也?夫血不宜動,而產後之血,又惟恐其不動也。產後之血一不動,即凝滯而上衝,則血暈之症生矣。佛手散,正妙在於動也,動則血活,舊血易去,而新血易生。新血既生,則新氣亦自易長,又何疑川芎性動而太散哉。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佛手散中使用川芎,搭配當歸來生血,是產後的重要藥物。但我懷疑川芎的性質過於燥熱,為何產後調養時卻偏愛用它,而且還能生血生氣呢?
要知道,血本不應妄動,但產後之血,卻又唯恐它不動。產後之血一旦不動,就會凝滯而上衝,產生血暈的症狀。佛手散的奇效就在於它的活血化瘀作用。透過活血,舊血容易排除,新血也容易產生。新血產生後,新氣自然也會旺盛,因此不必擔心川芎性質過於燥熱的問題。
或問川芎散氣是真,何以補血藥必須用之,豈散氣即生血乎?曰:血生於氣,氣散則血從何生。不知川芎散氣,而復能生血者,非生於散,乃生於動也。血大動,則走而不能生;血不動,則止而不能生矣。川芎之生血,妙在於動也。單用一味,或恐過動而生變,合用川芎,何虞過動哉。
所以為生血藥中之必需,取其同群而共濟也。([批]不動不生,血過動又失血,合用川芎,自然得宜。)
白話文:
有人問,川芎散氣是真的,為什麼補血藥非要用它?難道散氣就會生血嗎?
答:血是由氣衍生而來,氣散了,血從哪裡生呢?不知道川芎散氣,但還能生血的人,並非生於散,而是生於動。血運行過快,就會四處遊走而無法生血;血運行不動,就會停滯而無法生血。川芎的生血妙用,在於它能讓血動起來。
單獨使用川芎一味藥,恐怕會過於激動而產生副作用。與其他藥物合用川芎,何必擔心過於激動呢?
或問川芎妙在於動而生血,聽其動可也。胡必用藥以佐之,使動而不動耶?不知動則變者,古今之通義。防其變者,用藥之機權。川芎得群補藥,而制其動者,正防其變也。雖然,天下不動則不變,不制其動而自動者,必生意外之變,其變為可憂。制其動而自動者,實為意中之變,其變為可喜。
白話文:
有人問:川芎的妙用在於促進氣血流動,生發新血。聽到「促進氣血流動」,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還要用其他藥材來輔佐它,讓它既能促進流動又能不流動呢?
不知道「動則變」這個道理,是古今中醫的通則。防止川芎出現異常變化的關鍵,就在於運用藥材的權衡。川芎和許多補養藥材搭配使用,就是為了制御它的促進流動作用,正是為了防止它的異常變化。
儘管如此,如果不制御它的流動作用,任由它自行流動,必定會產生意料之外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令人擔憂的。制御它的流動作用,讓它按照預期流動,實際上是我們期望的變化,這種變化是令人欣喜的。
蓋變出意外者,散氣而使人暴亡;變出意中者,生血而使人健旺。血非動不變,血非變不化也。([批]倡論可妙,真胸有智珠。)
白話文:
意外的變故,讓人的精氣耗散殆盡,會讓人突然死亡;意料之中的變故,能讓血氣生長,使人體魄強健。血如果不運動就不會變,血如果不變就無法化生新的物質。(批註:主張精妙,真是胸有智珠啊!)
或疑川芎生血出於動,又慮其生變而制其動,則動猶不動也,何以生血之神哉?曰:不動而變者,無為而化也。川芎過動,而使之不動,則自忘其動矣。其生血化血,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妙,是不動之動,正治於動也。
白話文:
有些人懷疑川芎生血是因為它的動性,又擔心它生變,所以抑制它的動性,這樣的話,川芎的動性就等於不動了,怎麼還能生血呢?
回答說:不動而能變化,就是無為而化。川芎過於動,我們讓它不動,那麼它就自然忘記了動性。它生血化血,也有一種不知不覺的妙處,這是不動之動,恰恰是針對川芎的動性治療。
或疑川芎生血,而不生氣,予獨以為不然。蓋川芎亦生氣之藥,但長於生血,而短於生氣耳。世人見其生血有餘,而補氣不足,又見《神農本草》言其是補血之藥,遂信川芎止補血,而不生氣,絕無有用補氣之中。豈特無有用之於補氣,且言耗氣而相戒。此川芎生氣之功,數千年未彰矣,誰則知川芎之能生氣乎。
然而川芎生氣,實不能自生也,必須佐參、術以建功,輔耆、歸以奏效,不可嫌其散氣而不用之也。
白話文:
或許有人認為川芎只有補血,而無法補氣,但我認為這是錯誤的。川芎其實也能補氣,只是它的補血功效更強,補氣功效較弱罷了。一般人看到川芎的補血效果很顯著,但補氣效果不足,再加上《神農本草》中說川芎是補血藥,因此就認定川芎只能補血,不能生氣,完全沒考慮它能補氣。不僅如此,有人甚至說川芎會損耗氣血。川芎能補氣的功效,已經流傳了數千年卻尚未被世人所認識,又有誰知道川芎也能生氣呢?
或疑川芎生氣,終是創談,仍藉參、朮、耆、歸之力,未聞其自能生氣也。曰:用川芎,欲其自生氣也,固力所甚難。用川芎,欲其同生氣也,又勢所甚易。蓋川芎得參、朮、耆、歸,往往生氣於須臾,生血於眉睫,世人以為是參、朮、耆、歸之功也。然何以古人不用他藥以佐參、朮、耆、歸,而必用川芎以佐之,不可以悟生氣之說哉。
白話文:
有些人懷疑川芎能生氣,認為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必須藉助人參、白術、黨參和當歸的力量。從未聽說川芎本身就能生氣。
我說:使用川芎,希望它能自己生氣,這確實很困難。但使用川芎,讓它與其他藥物一起生氣,卻很容易。
因為川芎與人參、白術、黨參和當歸同用,往往能在短時間內生氣,迅速生血。世間的人都以為這是人參、白術、黨參和當歸的功效。
但是,為什麼古代的名醫不用其他藥物來輔助人參、白術、黨參和當歸,卻一定要用川芎呢?這難道不能說明川芎具有生氣的作用嗎?
或疑川芎用之於佛手散中,多獲奇功,離當歸用之,往往僨事,豈川芎與當歸,性味之相宜耶?夫當歸性動,而川芎亦動,動與動相合,必有同心之好,毋怪其相得益彰也。然而兩動相合,反不全動,故不走血,而反生血耳。
白話文:
有人質疑在「佛手散」藥方中使用川芎會產生奇效,而使用當歸往往會失敗,難道川芎和當歸的藥性相合嗎?
其實,當歸的藥性偏於動,川芎也偏於動,兩種性質相似的藥物配合使用,必定會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所以川芎和當歸搭配使用能夠顯著提升療效。
然而,這兩種具有動性的藥物搭配使用,反而不會完全提升動性,所以它們不會加速血行,反而會生出新的血液。
或問川芎性散而能補,是補在於散也。補在散,則補非大補,而散為大散矣。不知散中有補,則散非全散。用之於胎產最宜者,蓋產後最宜補,又慮過補則血反不散,轉不得補之益矣。川芎於散中能補,既無瘀血之憂,又有生血之益,妙不在補而在散也。([批]川芎之補在散,未經人道。)
白話文:
有人問川芎的特性是散,但是它也能補,補的效果就在於散。補的效果在於散,就不會是大幅度的補,但是散的效果卻是很大的。如果不知道散中有補,那麼散的效果就不會是完全的散。在胎產時使用川芎是最合適的,因為產後最需要補氣血,但又擔心補過頭,反而會讓血氣無法散開,結果反而沒有補的作用。川芎在散的同時又能補,既不會有瘀血的顧慮,又有生血的功效,它的妙處不在於補,而在於散。(批註:川芎的補在於散,是前人沒有說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