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一(宮集)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宮集) (5)

1. 人參

或疑人參補氣血之虛,虛即用人參可矣,何必問其症,而先生多論若此,恐世人心疑,反不敢用人參矣。曰:用人參不可無識,而識生於膽之中。故必講明其功過,使功過既明,膽識併到,自然隨症用參,無先後之背繆,無多寡之參差,無遲速之舛錯,既收其功,而又絕其害矣。吾猶恐言之少,無以助人之膽識,而子反以論多為慮乎。

或問人參陽藥,何以陰分之病用之往往成功?先生謂陰非陽不生是矣,然而世人執此以治陰虛之病,有時而火愈旺,豈非陰虛不宜用參之明徵乎?古人云:肺熱還傷肺,似乎言參之能助肺火也。夫人參何能助火哉,人參但能助陽氣耳。陰陽雖分氣血,其實氣中亦分陰陽也。陰氣必得陽氣而始生,陽氣必得陰氣而始化,陰陽之相根,原在氣之中也。

人參助陽氣者十之七,助陰氣者十之三。於補陰藥中,少用人參以生陽氣,則陽生而陰愈旺;倘補陰藥中,多用人參以生陽氣,則陽生而陰愈虧。故用參補陰,斷宜少用,而非絕不可用也。

或問先生闡發各病用人參之義,既詳且盡,而獨於傷寒症中略而不言,豈傷寒果不可以用參乎?不知傷寒虛症,必須用參,而壞症尤宜用參也。虛症如傷寒脈浮緊,遍身疼痛,自宜用麻黃湯矣,但其人尺脈遲而無力者,又不可輕汗,以榮中之氣血虧少故耳。氣血虧少,不勝發汗,必須仍用麻黃湯而多加人參以補之,使元氣充足,能生氣血於無何有之鄉,庶乎可矣。倘少用人參而多加麻黃,則元氣既虛,力難勝任,亦取敗之道也。

([批]於傷寒門中用參者,另開生路。)

或問傷寒臟結,亦可用人參以救之乎?夫臟結之病,乃陰虛而感陰邪,原是死症,非人參可救。然舍人參又無他藥可救也。蓋人參能通達上下,回原陽之絕,返丹田之陰,雖不能盡人而救其必生,亦可於死中而療其不死也。

或問傷寒煩燥,亦可用人參乎?夫煩躁不同,有下後而煩躁者,有不下而煩躁者。不下而煩躁者,乃邪感而作祟,斷不可用人參。若下後而煩躁,乃陰陽虛極,不能養心與膻中也,必須用人參矣。但其中陰虛陽虛之不同,必須分別。陰虛者,宜於補陰之中少用人參以補陰;陽虛者,宜於補陽之中多用人參以補陽。

而陰虛陽虛何以辨之。陰虛者,夜重而日輕。陽虛者,日重而夜輕也。

或問陽明病譫語而發潮熱,脈滑而疾,明是邪有餘也,用承氣湯不大便,而脈反變為微澀而弱,非邪感而津液干乎?欲攻邪而正氣益虛,欲補正而邪又未散,此際亦可用人參乎?嗟乎。舍人參又何以奪命哉,惟是用參不敢據為必生耳。法當用人參一兩、大黃一錢,同煎治之。得大便而氣不脫者即生,否則未可信其不死。

白話文:

人參

有人質疑人參能補益氣血虛弱,只要是虛弱就能用人參,何必考慮病症?許多醫生都這樣說,恐怕會讓世人產生疑慮,反而不敢使用人參。其實,使用人參不能沒有判斷力,而判斷力來自於膽識。所以必須講明白人參的功效和弊端,使功效和弊端都清楚,膽識兼具,就能根據病症使用人參,不會有先後順序的錯誤,用量也不會過多或過少,時間上也不會出現差錯,既能收到功效,又能避免其危害。我擔心講得不夠多,無法幫助人們增強膽識,你卻擔心我講得太多嗎?

有人問,人參是陽藥,為什麼用於陰虛的病症卻常常有效?醫生說,陰氣的產生離不開陽氣,這是對的。但世人執著於此來治療陰虛病症,有時反而火氣更旺,這不是陰虛不宜用人參的明證嗎?古人說:「肺熱還傷肺」,好像是在說人參能助長肺火。人參怎麼會助長火氣呢?人參只能增強陽氣。陰陽雖然區分氣血,但其實氣中也分陰陽。陰氣必須依靠陽氣才能產生,陽氣必須依靠陰氣才能化生,陰陽相生相依的根本,就在於氣。

人參七分助陽氣,三分助陰氣。在補陰的藥方中,少用人參以生陽氣,則陽氣產生,陰氣更旺盛;如果在補陰的藥方中,多用人參以生陽氣,則陽氣產生,陰氣反而更虛弱。所以用人參補陰,應該少用,而不是絕對不能用。

有人問,您詳細闡述了各種病症使用人參的道理,卻獨獨沒有提到傷寒症,難道傷寒症就不能用人參嗎?其實,傷寒虛證必須用人參,危重症更應該用人參。虛證例如傷寒脈象浮緊,全身疼痛,應該用麻黃湯,但如果病人尺脈遲緩無力,就不能輕易發汗,因為營衛之中的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承受不住發汗,必須仍然使用麻黃湯,並多加人參來補充,使元氣充盈,才能在虛弱之時生出氣血,這樣才有可能好轉。如果少用人參而多加麻黃,則元氣更虛,難以承受,也是失敗之道。

(批註:在傷寒症中使用人參,另闢蹊徑。)

有人問,傷寒臟腑阻塞,也能用人參來救治嗎?臟腑阻塞的病症,是陰虛而感受陰邪,本是絕症,不是人參可以救治的。但是除了人參,也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救治。因為人參能通達上下,回複衰竭的陽氣,恢復丹田的陰氣,雖然不能保證一定能救活人,也能在死亡邊緣使病人不死。

有人問,傷寒煩躁,也能用人參嗎?煩躁的情況不同,有的是大便後煩躁,有的是沒有大便就煩躁。沒有大便就煩躁,是邪氣入侵作祟,絕對不能用人參。如果大便後煩躁,是陰陽虛極,不能滋養心臟和膻中,就必須用人參。但是陰虛陽虛不同,必須區分。陰虛者,晚上症狀重,白天症狀輕;陽虛者,白天症狀重,晚上症狀輕。

有人問,陽明病譫語伴發潮熱,脈象滑數,明顯是邪氣過盛,用承氣湯後不大便,脈象反而變成微澀無力,不是邪氣入侵而津液耗竭嗎?想要攻邪,正氣卻更加虛弱;想要補正,邪氣卻沒有散去,這種情況也能用人參嗎?唉,除了人參,還能用什麼藥呢?只是用人參不敢保證一定能活。方法是用人參一兩,大黃一錢,一起煎服。能大便且氣不衰竭就能活,否則不能保證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