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一(宮集) (4)
卷之一(宮集) (4)
1. 人參
君以為舍喘之外,別不能用參以補腎,吾以為凡用參救絕者,無非補腎也,腎氣不生,絕必難復。然則救絕者,正救腎也。故腎不至絕,不必用參;腎既至絕,不得不用參矣。([批]人參救氣絕,即救腎氣之絕也,論特精妙。)
或問人參生氣者也,有時不能生氣而反破氣,其故何也?夫人參生氣而不破氣者也。不破氣而有時如破氣者,蓋肺氣之太旺也。肺氣旺則脾氣亦旺,肺氣之旺,因脾氣之旺而旺也。用人參以助氣,則脾愈旺矣,脾旺而肺有不益旺乎。於是咳嗽脹滿之病增,人以為人參之破肺氣也,誰知是人參之生脾氣乎。
夫脾本生肺,助氣以生肺之不足,則肺受益;助氣以生肺之有餘,則肺受損。惟是肺氣天下未有有餘者也,何以補其不足而反現有餘之象?因肺中有邪火而不得散,不制其克肺金之邪,而反補其益肺金之氣,此肺金之全不受生而轉且受克也。然則治之法,制其邪火而兼益其肺氣,則自得人參之生,不得人參之破矣。
又烏可舍人參而徒瀉肺氣哉。
或問人參健脾土之旺,以剋水者也,何以水濕之症,用人參而愈加腫脹乎?曰:此非人參之不健脾土,乃脾土之不能制腎水耳。腎水必得脾土之旺,而水乃不敢氾濫於中州。惟其土之不堅,而後水之大旺,欲制水,必健土矣。健土之藥,舍人參何求。然而土之所不堅者,又因於火之太微也。
火在水之中,不在水之外,補土必須補火,則補火必在水之中補之。用人參以健土,是剋水也,剋水則火愈微矣,火愈微則水愈旺,水愈旺而土自崩,又何能剋水哉。故水脹之病,愈服人參而愈脹也。
然則治之法奈何?先補水以生火,後補火以生土,用人參於補腎之中,亟生火於水之內,徐用人參於補腎之內,再生土於火之中,自然腎生水而水不泛,腎生火而土不崩,又何必去人參以防其增脹哉。([批]補腎中之火,乃是真火,不可誤認作心中之陽火。)
或又問補火以生土,則土自不崩,補水以生火,欲水之不泛難矣,豈人參同補腎藥用之,即可制水以生火乎?曰:水宜補以消之,不宜制以激之,水火之不相離也,補火不補水,則火不能生;補水更補火,則水不能泛。補水以生火者,即於水中補火也。益之以人參者,以人參同補腎之藥兼施,則人參亦能入腎,使陽氣通於腎內而火尤易生。
蓋陰無陽不長,腎水得陽氣而變化,腎火即隨陽氣而升騰。然而人參終是健脾之物,自然引火而出於腎內,入於脾矣。火既入脾,土自得養。是人參乃助水以生火。非剋水以生土也。又何疑於補水而水泛哉。([批]人參助水以生火,非剋水以生土。議論真泄天地之奇。)
或疑人參功用,非一言可盡,宜子之辯論無窮,然吾恐議論多而成功少,反不若從前簡約直捷痛快之為妙也。嗟乎。余豈好辯哉。其不得已之心,竊比於子輿氏耳。蓋當今之世,非畏人參,即亂用人參。畏用之弊,宜用而不用;亂用之弊,不當用而妄用,二者皆能殺人。余所以辯人參之功,增畏用者之膽;辯人參之過,誅亂用者之心。
白話文:
人參
你認為除了治療喘息之外,其他情況不能用人參補腎,而我認為凡是用人參救治危急情況的,都是為了補腎。腎氣不足,危急情況很難恢復。所以,救治危急情況,實際上就是救治腎氣。因此,腎氣未到危急的地步,不必用人參;腎氣已經危急,就不得不使用人參了。(人參救治氣絕,就是救治腎氣衰竭,此論點特別精妙。)
有人問,人參是能生髮元氣的,但有時卻反而耗損元氣,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人參本身是能生髮元氣而不耗損元氣的。不耗損元氣,但有時卻像耗損元氣一樣,這是因為肺氣太旺盛的緣故。肺氣旺盛則脾氣也旺盛,肺氣的旺盛,是因為脾氣的旺盛而導致的。用人參來助長元氣,則脾氣會更加旺盛,脾氣旺盛,肺氣豈有不更加旺盛的道理?於是咳嗽、腹脹等病症加重,人們以為是人參耗損了肺氣,殊不知這是人參生髮了脾氣。
脾臟原本是滋養肺臟的,用人參助長元氣以補充肺臟不足,則肺臟受益;用人參助長元氣以補充肺臟已經有餘,則肺臟受損。然而肺氣本就沒有過剩的情況,為什麼補其不足反而出現過剩的現象呢?這是因為肺中存在邪火而無法散去,不去抑制克制肺金的邪氣,反而補益肺金之氣,這樣肺金就完全得不到滋養,反而受到克制。所以治療方法,就是要抑制邪火,同時兼顧益肺之氣,這樣才能得到人參生髮元氣的好處,而不會出現人參耗損元氣的情況。
又怎麼可以捨棄人參而單純瀉掉肺氣呢?
有人問,人參能使脾土旺盛,以克制腎水,為什麼在水濕症中,服用人參反而會加重腫脹呢?回答是:這不是人參不能健脾土,而是脾土不能制約腎水。腎水必須得到脾土的旺盛,水才能不敢泛濫於中州。只有脾土不堅固,水才會過度旺盛,想要制約水,必須健脾土。健脾土的藥物,除了人參還能有什麼呢?然而脾土之所以不堅固,又是因為火太虛弱的緣故。
火在水中,不在水外,補土必須補火,那麼補火就必須在水中補。用人參來健脾土,是克制水,克制水則火更虛弱,火更虛弱則水更旺盛,水更旺盛而土自然崩潰,又怎麼能克制水呢?所以水腫病,服用人參越多反而越腫。
那麼治療方法應該怎麼做呢?先補水以生火,後補火以生土,在補腎的同時,迅速在水中補火,然後慢慢地在補腎的同時,再在火中生土,這樣腎臟自然能生水而水不泛濫,腎臟能生火而土不崩潰,又何必捨棄人參以防其加重腫脹呢?(補腎中的火,是真火,不可誤認為是心中的陽火。)
又有人問,補火以生土,則土自然不會崩潰;補水以生火,想要水不泛濫就難了,難道人參與其他補腎藥一起服用,就能制約水以生火嗎?回答是:水應該用補益的方法來消除,而不宜用克制的方法來激發它,水火是互相依存的,補火不補水,則火不能生;補水又補火,則水不能泛濫。補水以生火,就是在水中補火。加上人參,因為人參與其他補腎藥一起使用,則人參也能進入腎臟,使陽氣通於腎內,火就更容易產生。
因為陰沒有陽就不能生長,腎水得到陽氣而變化,腎火就隨著陽氣而上升。然而人參終究是健脾的藥物,自然會把火引出腎臟而進入脾臟。火進入脾臟,土自然得到滋養。所以人參是幫助水來生火,不是克制水來生土。又何必懷疑補水而水泛濫呢?(人參幫助水生火,不是克制水生土。此議論真正道出了天地間的奧妙。)
有人懷疑人參的功效,非三言兩語所能盡述,你的辯論可以無窮無盡,但我擔心議論太多而成功太少,不如以前簡潔明瞭痛快的好。唉!我並不是喜歡辯論,只是不得已而為之,我的心情就像子輿氏一樣。因為當今社會,不是害怕使用人參,就是亂用人參。害怕使用人參的壞處,是應該用而不用;亂用人參的壞處,是不應該用而濫用,這兩種情況都能致人於死。所以我辯論人參的功效,是增加害怕使用人參的人的勇氣;辯論人參的弊端,是懲戒亂用人參的人的心。